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60例脑震荡患者EEG与CT检查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16 0例临床诊断为脑震荡病人于急性期首次行EEG和CT检查以及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 ,并对首次EEG异常者作了EEG定期复查 ,以观察病人的脑功能及形态学的变化 ,从而探讨对脑震荡的治疗、判定疗效、避免脑外伤性综合征发生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自 1993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来我院就诊且EEG和CT资料完整的脑震荡病人 16 0例。首次EEG检查距外伤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周不等。男性 98例 ,女性 6 2例 ,年龄 3~ 70岁 ,平均 37岁。这些病人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持续时间为数秒钟至 30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癫痫和癔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癫痫50例,癔病30例进行EEG描记分析。结果:癔痫组异常发生率76%,癔病组异常发生率3.33%,癫痫病人EEG有明显的特异波形,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尖-慢波综合。癔病组EEG无明显改变。结论:EEG对于癫痫与癔病的鉴别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短时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对癫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EG对204例可疑癫癎患者进行4~ 12小时VEEG监测后进行分析.结果:204例监测到癎样放电82例(占40.2%),慢波异常58例(占28.4%),总异常140例(占68.6%);检测到有临床发作63例,其中临床发作伴癎样放电38例,临床诊断为癫癎,15例有临床发作,VEEG监测无癎样放电,临床诊断为非癫癎样发作,10例临床发作时VEEG没有癎样放电,间歇期有癎样放电,临床诊断为癫癎伴心因性障碍.结论:短时VEEG监测对癫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动态脑电图对脑死亡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器官移植的快速发展 ,脑死亡的早期诊断愈来愈重要 ,临床诊断脑死亡已有较明确的标准 ,动态脑电图监测在脑死亡的诊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收集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我院住院深昏迷病人 11例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 ,探讨其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2~ 80岁 ,平均 4 3 8岁。临床诊断 :电击伤 2例 ,重型颅脑外伤 2例 ,脑出血 3例 (1例破入诸脑室 ) ,脑炎 1例 ,肺源性心脏病1例 ,心房纤颤介入术后 1例 ,全身多发性骨折脂肪栓塞 1…  相似文献   

5.
自然睡眠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睡眠是癫痫脑电图的有效诱发方法之一,我院近几年对120例临床拟诊为癫痫的患者行常规脑电图和自然睡眠脑电图检查,以分析其对癫痫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36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使在神经影像学检查高度发展的今天,脑电图(EEG)在了解脑功能和脑死亡方面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颅脑损伤后脑功能的变化在EEG上有相应的反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脑外伤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7.
同步录像脑电图对癫痫发作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自然夜间睡眠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睡眠脑电图(EEG)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拟诊为癫痫的患者行白昼常规EEG和夜间自然睡眠EEG检查。结果:常规EEG36%(72例)出现痫样放电,而自然夜间睡眠EEG78%(156例)出现痫样放电。痫样波检出率与年龄、临床发作类型、睡眠周期有关。结论:自然夜间睡眠EEG可显著地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外伤的X线、CT检查以及脑电图(EEG)检查对于临床客观评价脑外伤伤情及其预后,解决争端及赔偿等法医学鉴定问题可提供重要帮助。现将我院1997年7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60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的EEG分析如下,以探讨其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癔症是神经精神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与癫痫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误诊率近30%。脑电图(EEG)是鉴别发作性疾病的最基本手段之一。Coher和suter于1982年首先介绍了EEG癔症诱发试验(EEG-HFT)的方法及对癔症的诊断价值。我们于1994年-2002年对272例发作性疾病患进行EEG-HFT诱发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脑震荡(brain concussion,BC)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大鼠中枢毒蕈碱M2受体的表达变化,本实验应用金属单摆式机械打击装置复制单纯性脑震荡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BC后大脑前额叶皮质(PFC)、海马CA1-CA4区、丘脑、尾壳核(CPU)、Broca斜角带垂直支(VDB)和内侧隔核(MSN)区M2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损伤后M2受体蛋白的表达在海马CA1-CA4区出现轻微下降(P>0.05),在PFC、VDB、CPU和MSN区即刻呈轻度上升,随后又下降,但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伤后1、8、24d组大鼠丘脑M2受体的表达呈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M2受体的表达在丘脑出现明显下调的改变可能与BC认知功能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外侧裂癫癎的诊断价值及随访观察.方法:对105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外侧裂癫癎的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描记时出现异常放电21例(20%),在24小时动态脑电图描记时,全部病例均有异常放电,在随访观察中,儿童外侧裂癫癎临床发作停止2年脑电图异常放电会消失.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外侧裂癫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我院采用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的脑肿瘤与同步检查的脑电图(EEG)和脑CT、磁共振(MRI)或手术证实的26例的比较分析,表明BEAM在脑肿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本组资料表明,常规EEG异常者16例(61.5%),而BEAM22例异常(84.6%)。EEG定位符合者7例(26.9%),不符合10例(38.5%),BEAM19例符合(73.1%),3例基本符合(11.5%),4例不符合。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对于脑浅表部位的肿瘤,BEAM诊断阳性率和定位价值明显高于EEG。本组三种不同类型的脑肿瘤,BEAM上表现各不相同。因此,BEAM对脑肿瘤的定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50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其EEG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脑电图检查全部异常,异常率100%.EEG异常类型:弥散性异常35例((70%);弥散伴局限性异常15例(30%),其中出现痛样放电1例.结论:EEG检查可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依据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整睡眠周期视频脑电图在儿童发作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19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儿童进行包括清醒及完整睡眠周期的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719例患儿平均记录2.8h。其中318例(44.2%)记录到临床事件,其中198例(27.5%)伴同步癫癎性放电。401例(55.5%)在监测中无发作,但288例(40.1%)有脑电异常。总异常率67.7%。结论:完整睡眠周期视频脑电图提高了检查阳性率,对儿童发作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睡眠监测中捕捉异常脑电生理信息,提高儿童癫痫(EP)的诊断水平, 最终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EP儿童智能障碍,提高EP儿童心身健康的综合目标。 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疑为EP、而经过常规脑电图(REEG)及相关检查不能确诊的患儿,采 取部分剥夺睡眠后行自然睡眠脑电监测2.5-3小时,入睡前先行自身REEG记录,以作对 照分析。结果:自身REEG异常15%,均呈非特异性改变。睡眠脑电监测异常91.67%,其 中特异性异常85.45%,非特异性异常14.55%。结论:睡眠脑电监测异常信息明显高于 REEG(p<0.01),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无创伤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检查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50例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EEG检查及跟踪观察。结果:250例患者中EEG诊断界限28例,轻度异常58例,中度异常128例,重度异常40例。EEG大多为弥慢性异常。其中有44例在弥漫性异常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临床伴有抽风发作者EEG出现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等改变(异常率占90.40%)与其他文献报道相符合。结论: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脑电图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已经临床诊断的老年性痴呆病人,和正常90例对照组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90例中脑电图异常有81例,9例脑电图无明显异常,正常组90例中脑电图异常有14例,76例脑电图无异常改变。结论:脑电图对诊断老年性痴呆症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进行长程脑电图(Long-term electroencephalogram,L-EEG和脑干听觉透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查,以探讨其早期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明确临床诊断的40例急性脑功能损害患者进行L-EEG和BAEP监测,并按Synek和Hall标准进行分级,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临床预后评估,综合分析比较L-EEG联合BAEP与GCS早期预测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GCS早期预测中重度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6.9%、64.3%和72.5%,L-EEG联合BAEP敏感性、特异性和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2.3%、85.7%和9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L-EEG联合BAEP检查对中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的早期判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神经科中的一些发作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英国牛津OXFORD16导联动态脑电图仪连续记录24小时的脑电波活动。结果:480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REEG描记结果:正常脑电图309例(占64.4%);轻度异常脑电图171例(占35.6%);无1例出现痫样放电。AEEG描记结果:正常脑电图136例(占28.3%);轻度异常脑电图217例(占45.2%);中度及重度异常脑电图387例(占80.6%),均可以见到痫样放电。其中在睡眠检测中见到痫样放电的占231例(占59.7%)。结论:AEEG在监测发作性疾病的脑电异常活动方面明显优于REEG,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我们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