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患者男 ,2 6岁。因左侧上颌磨牙咬颊黏膜疼痛就诊。检查及处理 :2 8中位颊向阻生 ,远中颊尖咬到颊黏膜 ,致颊黏膜破溃疼痛 ,余牙情况尚可。于局麻下拔除 2 8。因阻力较大 ,且光线等不易到达 ,缺少支点 ,拔牙难度较大 ,故牙挺与牙钳并用 ,耗时 3 0min。形态 :患牙有 5个牙根 ,向四周发散 ,颊侧两根粗壮 ,根分叉交角接近 90° ;腭侧根分为大小不等 3个根 ,分布类似一般上颌磨牙。讨论 :牙齿形态异常是牙齿发育异常的一种 ,临床上上颌第三磨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变异甚多 ,根的数目和形态变异很大。但本病例根分叉大 ,且多达 5个牙根 ,在临…  相似文献   

2.
右上颌第三磨牙4个牙根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29岁,因“右上后牙自发痛、夜间痛2天”求治。既往无牙痛及拔牙史,无糖尿病及高血压史。检查:18远中、殆面龋洞,探痛,叩无异常,冷刺激痛明显,牙龈无红肿,无对殆牙。诊断:①18牙髓炎,②18废用牙。处理:2%盐酸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牙挺挺松患牙,拔牙钳将患牙慢慢拔除,历时5min,手术顺利。患牙有4个牙根:颊侧两根,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30岁 ,诉 :上颌前牙松动伴牙龈出血 2年。查 :2 3腭侧移位 ,2 4颊侧移位。 2 4牙冠较大 ,颊面有 2个颊轴嵴 ,颊沟位于远中 1/3,有 4个牙尖 ,颊侧有 1主牙尖 ,占颊侧 2 /3,小牙尖约占 1/3。腭侧有 2个牙尖 ,大小相同 ,2牙尖之间有沟与腭面沟相通 ,腭面有明显 2个腭轴嵴 ,两嵴之间为腭面沟。腭侧牙龈萎缩 ,牙周袋深约 3.5mm ,远中面约 4mm ,牙体Ⅱ度松动。 2 4局麻下拔除 ,见近、远中面同正常牙。颊、腭侧有颊、腭根面沟 ,起自牙颈到根尖 1/3处融合 ,形成近、远中根 ;近、远中根面有近、远中根面沟自牙颈部至根尖 1/3处分为颊、腭…  相似文献   

4.
多生牙与阻生牙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2岁 ,因左侧上颌后牙反复肿痛就诊。检查 :左侧上颌第三磨牙位置正常 ,其近中颊侧见一多生牙 ,形态细小 ,牙龈红肿。进行冠周冲洗 ,抗炎治疗。 1周后复诊疼痛减轻 ,局麻下拔除多生牙 ,拔牙旋转有阻力 ,因 2 8无对牙合牙 ,经患者同意后拔除 2 8,牙挺于 2 8近中挺出该牙时 ,多生牙一同完整拔除 ,见 2 8近中颊侧与多生牙融合 ,多生牙基本与 2 8等长。多生牙与阻生牙融合1例@张淑珍$解放军309医院!北京100091 @钱凤兰$武警成都消防支队医院!四川成都610042 @王宏宇$解放军309医院!北京10009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即刻种植术后可能影响上颌牙槽嵴改建的因素。方法:共80例接受上颌即刻种植的患者,在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拔牙后即刻植入80枚种植体。检查并记录如下数据:1种植体表面距颊侧牙槽嵴外侧骨板的距离;2种植体颊侧水平骨缺损距离;3种植体颊侧垂直缺损距离。并于术后4个月行二期手术时复查上述数据。依据以下3个原则进行分析:颊侧牙槽骨厚度;缺牙位置;是否因牙周病拔牙。结果:当颊侧骨板较厚时,牙槽嵴吸收量较少。前磨牙区域牙槽嵴吸收量较少。结论:颊侧骨板的厚度及缺牙位置均有可能影响术后牙槽嵴的改建。在行即刻种植术时,临床医师必须密切关注种植体颊侧骨板的厚度,水平缺损的宽度等条件。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2 9岁。于 1998- 10 - 2 8因食物经常嵌塞于左上牙而来诊。查 :2 4、2 5顺时针转位 90°,2 4位于牙槽嵴颊侧 ,2 5位于牙槽嵴舌侧 ,两牙在颈部有接触点 ,2 4、2 5颊尖都位于 2 6的近中 ,舌尖都位于 2 3的远中。 2 5颊面的颈部与 2 6的近中颈部有接触点 ,2 5的舌面与 2 3有 2mm的间隙 ,2 4颊面的颈部与 2 6近中的颈部有 2mm间隙 ,2 4舌面的颈部与 2 3远中面有接触点 ,2 4颊舌两尖正好咬合于 35颊尖两侧 ,2 5舌尖与 35舌尖有 1mm距离 ,2 2与 2 3有 1mm的间隙 ,2 6与 2 7间有 1mm间隙 ,2 3咬合于 33、34之间。X线片示 :2 4、…  相似文献   

7.
碘仿氧化锌糊剂一次法根充治疗乳牙窦道型尖周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管充填是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重要方法。笔者自1995 - 10起采用碘仿氧化锌糊剂一次法根充治疗乳牙窦道型根尖周炎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共治疗 3~ 10岁乳牙根尖周炎有窦道者 30 6例 392个牙 ,其中男 2 14例 2 71个牙 ,女 92例 12 1个牙 ;磨牙 2 5 8个 ,尖牙 12 4个 ,切牙 10个 ;窦道位于唇颊侧 376个牙 ,舌腭侧16个牙 ;窦道溢脓 30 2个牙 ,无脓 90个牙。按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2 2 0个牙 ,用加碘仿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充 ,对照组 172个牙 ,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充。1.2 药物配制碘仿…  相似文献   

8.
借助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林  蒋练  石思碧 《北京口腔医学》2000,8(4):190-190,207
高速涡轮钻作为一种拔牙的辅助工具,近年来得到了广泛运用.作者用此法拔除下颌各类阻生智齿24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 从1994~1997年在我院就诊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中,选择以下患者作涡轮钻拔牙.(1)水平阻生横断牙体者51例.(2)需做牙体劈开,但发育沟不明显者84例.(3)前倾或低位垂直阻生,用牙凿劈牙时远中牙冠劈掉36例.(4)断根30例.(5)去骨拔牙47例. 2 拔除方法: 各类劈牙困难的下颌智齿,先用锅轮钻裂断牙体,如因位置致操作不便,可先在牙体上磨出一尽可能深的沟槽,再用牙凿裂断牙体. 若需翻瓣去骨时,可将翻起的粘骨膜瓣反折缝合固定于颊粘膜上,避免机头工作时损伤. 断根拔除时,如长钻针能磨除断根即可;如因位置原因或断根较长时,可在断根颊侧或远中磨出一间隙,便于牙挺伸入.  相似文献   

9.
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3尖3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2 1岁 ,因下颌牙排列不齐要求正畸而就诊。检查 :下颌前牙排列拥挤 ,4 4颊向错位 ,无扭转 ,4 3与 4 5之间有约 3mm间隙 ,三牙呈三角形排列。按正畸治疗设计于局麻下拔除 4 4 ,见其有 3尖 3根 ;3尖为颊 1舌 2 ,3根为颊 2舌 1,颊舌根长度相当 ,颊根颊面观为融合根。远中与近中颊根之间可见一纵行浅沟 ,舌侧观见其为明显的远中和近中颊两根。舌根细小向颊侧 ,呈弧形弯曲。颊舌根分叉处角度约为 4 5° ,开髓证实为 3个根管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3尖3根1例@王俊芳$中心医院口腔科!湖北黄石435000…  相似文献   

10.
27单根1例     
上颌第二磨牙一般为 3个牙根 (2个颊根 ,1个腭根 ) ,变异较少。上颌第二磨牙为双根牙曾见报道 ,单根牙未见报道。本文报道 2 7单根牙 1例。患者女 ,5 0岁 ,2 0 0 1- 0 6因左上后牙阵发性疼痛就诊。自述近日左上后牙呈阵发性疼痛 ,夜间加重。查 2 1- 2 5无龋 ;2 6缺失 ;2 7远中邻面龋 ,探 ( ) ,冷热诊 ( ) ,叩诊(- ) ;2 8近中邻面龋 ,已穿髓 ,冷热诊 (- ) ,探诊 (- )。诊断 :2 7急性牙髓炎 ,2 8牙髓坏死。在患者要求下拔除 2 7,发现 2 7为单根牙 ,即 :颊根与腭根融合成一扁根 ,融合部沿牙体长轴有一纵形凹沟 ,双根管 (颊侧一根管 ,腭侧一根管…  相似文献   

11.
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门诊 1994~ 1997年间开始使用含有颊舌侧牙合支托的活动义齿并且坚持使用至今的患者 71例 ,共计 76个活动修复体 ,颊舌侧牙合支托共计 84个 ,颊舌侧牙合支托基牙 78个。均有病历记载 ,由同一位医生按同一标准检查并记录。2 .评定标准 凡出现牙合支托断裂、义齿下沉、基牙松动、基牙龋坏等其中一项为牙合支托失败 ,否则为成功。结  果84例颊舌侧牙合支托 ,能戴 4年以上的牙合支托数为 60个(78.8% ) ,能戴 3~ 4年的为 2 2个 (2 6.2 % ) ,其中 2例基牙龋坏 ,11例基牙松动 ,1例牙合支托断裂 ,10例基托下…  相似文献   

12.
张某,女,37岁。助产士。因左下后牙反复肿痛两月余,于1988年8月29日就诊。查:(?)前倾阻生,残冠,叩痛(士)。远中及颊侧龈瓣轻度充血,(?)缺失,诊断:(?)8慢性冠周炎。治疗经过:在左下齿槽神经传导阻滞麻醉下,用牙挺挺出患牙。查:该牙为一融合根,其颊侧根同时带出约0.5×0.5cm大小之牙槽骨,与牙根呈骨性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数据,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颊腭侧不同高度平面牙槽骨厚度的差异。 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选取解放军第306医院口腔科普查得到的19 ~ 40岁中国汉族正常牙合成人82名,其中高角组32名,低角组50名。测量其CBCT片上的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颊侧、远颊根颊侧及腭根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应指标,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根尖1/4区低角组大于高角组(P < 0.05);低角组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3/4、1/2和1/4牙根水平均远远小于远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均P < 0.05);高角组近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在3/4、1/2牙根水平远远小于远颊根颊侧牙槽骨厚度(P < 0.05)。结论    正常牙合成人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槽骨厚度与垂直骨面型有关,临床上应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
患者徐×× ,男 ,江苏省人 ,1973年 5月生。系军校学员。于 1996年元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因右上侧后牙反复疼痛 ,要求拨除 8。经检查 :8低位阻生偏向颊侧 ,周围龈瓣覆盖 ,颌面中央外露 ,有一窝洞。当时观察以为是颌面龋 Ⅱ° ,探诊 (- ) ,叩诊 (- ) ,松动度正常 ,牙龈无红肿 ,无颊、舌侧瘘管。行右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腭大孔麻醉 )待麻醉显效后 ,局部消毒 ,先后分离牙龈 ,因阻力太大 ,切开颊侧牙龈 ,剥离颊侧龈瓣 ,略凿去颊侧部分骨板 ,用牙挺挺松动 ,因挺时阻力大 ,再仔细探触 ,意外发现是 1枚巨形大牙 ,按牙根拔除方法 …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5岁,因右侧下颌第三磨牙(俗称智齿)冠周反复感染就诊,要求拔除此牙。检查:48颊向低位垂直位部分阻生,牙冠仅近中1/2暴露于口腔约1mm,远中为牙龈覆盖,形成盲袋,估计不能正常萌出。遂用20mg/L,利多卡因4mL,作同侧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麻醉、经常规消毒等处理后,从颊侧近中插入牙挺,以牙槽嵴为支点旋转、向远中He面反复挺动,感觉来自牙根部的骨阻力较大,采用双面刃骨凿行纵劈分根后方一一挺出,挺出之牙体大小、形态正常,牙根为微弯曲向近中的2个牙根,根分叉大。清理牙槽窝,给予抗生素和止痛药物口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下颌全口义齿胎托后牙区咬合面不同加载点及不同牙槽嵴丰满度对胎托位移的影响,初步探讨人工后牙偏颊侧位置排列的适合范围。方法:利用激光三维扫描仪取得下颌无牙颌标准模型牙槽嵴表面形态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形成下颌全口义齿殆托,以及标准牙槽嵴(S)、丰满牙槽嵴(U)和刃状牙槽嵴(V)等3种断面形态的牙槽嵴黏膜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胎托模型咬合面左侧第一前磨牙区(P),第一磨牙区(M1)和第二磨牙区(M2)分别设定始于牙槽嵴顶(PT,M1T和M2T)并向颊侧排列的加载点(PBl-9,M181-9,M281-9,同部位各加载点间距为0.5mm),共计30个加载点,垂直加载9.8N的力,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各条件下骀托的最大综合位移。结果:随着单侧加载点由牙槽嵴顶部向颊侧移动,各牙槽嵴条件下胎托的位移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因牙位而不同;在P加载时的胎托位移增幅较M1和M2的大;在M1和M2加载时,加载点在牙槽嵴顶至颊侧1.5mm范围内,各牙槽嵴条件下骀托位移的增幅都较小且相近,超出此范围,胎托位移增幅显著加大。结论:不同牙位偏牙槽嵴顶颊侧加载对全口义齿胎托位移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各牙槽嵴丰满度条件下,前磨牙区人工牙偏颊侧排列较磨牙区更易破坏义齿稳定性,而在磨牙区偏颊侧1.5mm范围内排列人工牙则对义齿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 ,5 0岁 ,2 0 0 1- 0 4- 0 9因右侧上颌后牙咬合疼痛来诊。查 :17残冠 ,近中远中向纵折 ,颊侧残冠Ⅲ度松动 ,腭侧残冠松动大于Ⅰ度 ,探 (- ) ,叩 (+)。 2 0 g/L利多卡因局麻下拔除。颊侧残冠拔除顺利 ,腭侧阻力较大 ,采用分根法挺出腭根与颊根 ,近中颊侧根尖 1/ 3折断。可见离体牙为 4根变异。腭侧两根较颊侧细长 ,分叉较大 ;颊侧两根扁 ,根中 1/ 3处融合 ,两根分叉度小 ;颊根与腭根分离度较大。17四根变异1例@周明$广汉市人民医院!四川618300…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45岁。因左上牙持续性钝痛 2d来诊。检查 :2 4楔形缺损 ,深达牙本质深层 (近髓 ) ,探痛 (- ) ,冷试(- ) ,叩痛 ( )。牙冠形态与正常第一前磨牙相同 ,与对侧同名牙相同 ,对称。诊断 :2 4慢性尖周炎。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现颊侧 2根管不太通畅 ,腭侧 1根管粗大、通畅。经X线检查 :腭侧 1粗根 ,根管清晰 ,根尖周稀疏区约 0 .5cm×0 .5cm ;颊侧 2狭小根 ,2狭根分叉较高 ,约在根颈 1/3处 ,根管不清晰。 2颊根较腭根约短 2mm左右。治疗 :腭根做根管治疗 ,2颊根做酚醛树脂液体充填。第一前磨牙3根畸形1例@王燕虹$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口…  相似文献   

19.
赵应楼  魏莉 《口腔医学》2012,32(7):440-440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2011年间临床诊断需要拔除的无松动的上颌第三磨牙146例,患者年龄20~42岁,男女及左右侧均随机不限,其中颊牙合面龋58例,近中邻牙合面龋19例,远中邻牙合面龋22例,牙合面龋8例,伸长15例,颊舌向错位24例。1.2方法常规消毒、麻醉,分离牙龈,选用喙宽薄的牙挺,将其置于上颌第二与第三磨牙之间的邻间隙内。挺喙插入第三磨牙颈部与牙槽骨间,以此为支点,将牙挺向远中转动施压,向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13岁。左上颌颊侧逐渐肿大 1年。检查 :乳牙6 3滞留 ,Ⅱ度松动。 2 4、2 5之间的颊侧根尖区有一骨性肿块 ,界限清楚 ,粘膜无红肿压痛。除第三磨牙外 ,余牙均已萌出且排列正常。患者无不适感。X线片显示 :2 4、2 5之间的根尖部有一牙体影像 ,呈斜位 ,外形似尖牙 ,根尖孔已基本形成。 2 4、2 5叩痛 ( - ) ,根尖无异常。初诊 :2 3异位埋伏阻生。处理 :2 0g/L利多卡因局麻下行 6 3拔除 ,将牙槽窝扩建成正常尖牙牙槽窝大小 ,用湿纱布保护创口。局麻下在 2 4、2 5之间的龈颊沟处切开粘骨膜 ,翻瓣 ,暴露 2 3牙冠 ,凿除部分牙槽骨后 ,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