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苍术炮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苍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胃二经,具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胀满,呕吐,泄泻,水肿,风寒湿痹,风寒感冒,疟疾,夜盲等症.  相似文献   

2.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其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等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份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中苍术素的含量.方法 收集不同来源的北苍术样品,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采用HPLC法测定苍术素的含量,选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L)色谱柱,流动相为...  相似文献   

4.
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苍术项下二种基源植物之一,即菊科植物茅苍术A.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苍术性味为辛、苦、温,专人脾胃,具有燥湿健脾、辟秽化浊、祛风湿、解表、明目等诸功效。通常经炮制成麸炒苍术药用。为探索麸  相似文献   

5.
<正>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原名为术[1],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性味苦温辛烈,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化浊、止痛之功效[2,3]。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野生及栽培茅苍术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茅苍术(又名南苍术)为菊科Compositae苍术属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的根茎,具燥湿、健脾、明日等功效。苍术是江苏南京和句容茅山地区所产药材,为确保市场药源供给,我们对茅苍术野生  相似文献   

7.
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 DC.) Koidz.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苍术项下 2种基源植物之一。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 A.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1]。性味辛、苦、温 ,专入脾、胃 ,具有燥湿健脾、辟秽化浊、祛风湿、解表、明目等诸功效。对北苍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早期一些文献[2 ] 有过较详细的报道 ,但关于麸炒北苍术的组份及相对含量并没有详细报道。本文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技术分析了工业生产所得的麸炒北苍术挥发油 ,以了解其组成 ,为苍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并采用扭体法考察…  相似文献   

8.
北苍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苍术为菊科植物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又名山苍术、华苍术、山刺菜、枪头菜,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河南、黑龙江等地,亦有称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北苍术为"关苍术"[1].北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经,能健脾、燥湿、解郁、辟秽,主治湿盛困脾、脘痞腹胀、呕吐、泻泄、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等症[2].药理学研究表明,苍术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显著的药理活性,具有抗溃疡、抗心率失常、降血压、利尿、保肝、抗炎、抗菌等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北苍术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科学开发利用北苍术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苍术化学成分及饮片炮制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苍术(Rhizoma atractylodis)是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clz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龙本草经》,列为上品。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能。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是一味具有应用前景的中药,在预防和治疗SARS方  相似文献   

10.
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DC.也称之为南苍术,为菊科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和河南等省份,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道地药材的产区。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主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性状、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几个方面对苍术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不同产地的苍术药材、饮片和麸炒苍术饮片进行检验.结果:72批苍术药材和饮片中有14批不合格,其中2批掺伪,12批伪品,合格率仅为80.6%,不合格率高达19.4%.所检验的不合格品均为麸炒苍术饮片,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真伪掺杂.结论:本文着重对不同产地苍术药材和饮片进行质量评价,为监管部门严格苍术药材和饮片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关苍术活性成分的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菊科植物关苍术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三种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鉴定,分别确定为苍术烯内酯甲(Atractylenolide I),苍术烯内酯丙(AtractylenolideⅢ),及β-谷甾醇(β-sitostefol),其中β-谷甾醇是首次从关苍术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13.
中药苍术用于治疗风湿病、消化不良、轻度腹泻和流感。作者报道苍术 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的成分对5-脂氧化酶(5-LOX)和环氧化酶-1(COX-1)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产地苍术挥发油特征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不同产地苍术中苍术素、苍术酮和β-桉叶醇进行含量测定,为茅苍术道地性及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气相色谱法,选用HP-5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300℃,氢气流量为40 mL/Min,空气流量为450 mL/min,尾吹N2 45 mL/min;进样量为1 μL.结果 句容茅山苍术中苍术素和苍术酮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挥发油中苍术酮、β-按叶醇及苍术素符合一种特定配比关系(0.70~2.00):(0.09~0.40):1.结论 句容茅山产苍术在主成分含量及配比关系上具有明显道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苍术麸炒前后整体化学成分变化,为麸炒苍术炮制机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苍术及麸苍术进行分析.色谱条件:梯度程序,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DAD:检测波长300nm,ELSD:高纯氮,气流量:1.6L/min,温度50℃.结果:两种检测器之间检测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医学正传》三妙丸中诸药的基原植物进行考证,为临床正确选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三妙丸的使用沿革,研究三妙丸及其加味方的使用历史。结果三妙丸中牛膝原载为川牛膝,其原植物或为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然清代、民国时期多用怀牛膝组方,其原植物为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现今临床川牛膝、怀牛膝皆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三妙丸中用怀牛膝。方中苍术原载为苍术,原植物为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现今多使用其栽培品以及北苍术A.chinensis(DC.)Koidz.。方中黄柏即为川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供应不足时亦可用关黄柏P.amurense Rupr.代替。结论三妙丸方中3味药的基原植物分别为川牛膝、茅苍术和川黄柏。  相似文献   

17.
叶红平 《当代医学》2008,(12):32-32
目的 比较生苍术及麸炒苍术对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血清溶血素试验法,比较了生苍术及其麸炒品对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苍术经麸炒后在提高溶血素水平方面较生品有更强的作用.结论 苍术经麸炒后较生品具有更强的增强体液免疫的作用,与麸炒苍术用法相符合,为进一步阐明麸炒苍术的炮制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苍术是传统中药,近年来有关苍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日益增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具有抗胃溃疡、抗缺氧、保肝、利尿、调节免疫、抗衰老等一系列作用。本文就苍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获取野生与栽培茅苍术差异遗传信息.方法 运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从DNA水平上分析野生与栽培茅苍术的遗传变异.结果 筛选了60个随机引物,从中选取18个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检测到228个位点,11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48.25%;野生与栽培茅苍术的遗传距离为0.32.结论 野生和栽培茅苍术基因组DNA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工作为茅苍术优良种质资源鉴定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苍术的首地性,为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样品进行挥发油的GC/MS分析和抗菌实验。结果:同一苍术居群、甚至同一植株的叶形和分裂与否及深浅、头状花序大小等表现出多变;不同产地(居群)苍术根茎中挥发油组分相关较大;北苍术挥发油的主成分为β-桉叶油醇或β-桉叶油醇和苍术酮的混合物(30%以上);南苍术挥发油的主要万分为茅术醇(61.86%)、β-桉叶油醇(19.79%);发现苍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