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 研究牛蒡子苷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方法建立牛蒡子苷大鼠肠吸收模型,考察牛蒡子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计算牛蒡子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半衰期(t1/2)、单位时间吸收率(P)、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 牛蒡子苷10~50 μg/mL在肠道吸收的Ka、t1/2、P、Papp值不随质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基本保持恒定。结论 牛蒡子苷在大鼠体内的小肠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肠段各段的吸收特征,探究其在肠道的吸收机制,为设计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和方法,探明羟基积雪草苷的肠道吸收部位和吸收特征,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其肠吸收的影响。结果/b> 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小肠段吸收强于大肠段,其吸收速率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而不同浓度的羟基积雪草苷溶液回肠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差异。在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中,聚山梨酯-80对羟基积雪草苷的回肠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羟基积雪草苷的肠吸收主要集中在小肠中段,且吸收机制推测为被动扩散,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可以促进其回肠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胡黄连苦苷Ⅱ在大鼠肠道各区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实验,采用HPLC法对循环液中的胡黄连苦苷Ⅱ进行分析,研究其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胡黄连苦苷Ⅱ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按照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的顺序依次下降。结论 胡黄连苦苷Ⅱ在肠道内无明显的特异吸收部位,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盐酸帕罗西汀(paroxetine hydrochloride,PRXT)在大鼠消化道各部位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运用在体循环灌流模型,研究大鼠消化道各部位对PRXT的吸收情况,计算和比较Ka值,并分析剂量和流速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PRXT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速率常数Ka基本一致(P>0.05),不同剂量条件下各部位吸收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速对Ka值影响显著,P<0.000 1,相关系数为0.925.抑制P-糖蛋白(P-gp)后药物吸收速率未有明显变化.各剂量下胃吸收PRXT均较差(<5%).结论在0.9~9.0 mg·kg-1内PRXT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机制属于被动吸收,吸收过程服从一级动力学.P-gp对药物吸收没有影响.胃不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循环流速对Ka影响较大,Ka随流速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咖啡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咖啡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在浅麻醉状态下,主要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值等3方面对咖啡因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研究.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咖啡因的含量.结果:咖啡因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在药物浓度为2.5、5、10、25 mg/L 时分别为0.252、0.247、0.304、0.232 h-1;在pH值为7.8、6.8、5.4时分别为0.267、0.274、0.247 h-1 ;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分别为0.112 0、0.099 6、0.095 5、0.069 5 h-1.结论:一定范围的药物浓度对咖啡因Ka无影响;在pH7.8~5.4范围内,药物的Ka无显著变化;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咖啡因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创愈消斑胶囊中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 μm);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羟基积雪草苷在0.816~6.52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积雪苷片中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RP—HPLC法,乙腈-甲醇-水(20:2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4nm。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积雪草苷进样量在2.088μg~10.44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73%。羟基积雪草苷进样量在2.078μg-10.39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1.2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所建立的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含量测定方法可以控制本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金丝桃苷含量为主要指标研究鬼针草总黄酮(TFB)的大鼠肠道吸收机制,为研究开发TFB新制剂奠定生物药剂学基础.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试验,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TFB中的金丝桃苷浓度,计算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各部位及高中低浓度下空肠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 TFB中的金丝桃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Peff分别为:(1.89±0.53)×10-4、(1.29±0.32)×10-4、(0.88±0.33)×10-4、(0.86±0.34)×10-4 cm/s;TFB高、中、低3种浓度下,金丝桃的Peff>0.2×10-4 cm/s,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金丝桃苷的肠吸收影响不大.结论 TFB中的金丝桃苷属于高渗透性药物,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P-gp抑制剂对药物的小肠吸收基本无影响,故提高其溶出速度和溶解度将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葛根素微乳在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葛根素胶束进行对比,研究葛根素微乳在各肠段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实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和酚红浓度.结果 葛根素微乳和胶束在整个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48 2,0.021 8 h-1,葛根素微乳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百分率依次为13.86%,15.52%,20.13%,26.58%.结论 葛根素微乳在肠道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葛根素微乳在结肠、回肠吸收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连翘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外翻肠囊法建立连翘苷大鼠小肠吸收模型,HPLC测定连翘苷的含量,分别进行大鼠小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3个肠段、不同浓度吸收特性研究,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和吸收促进剂吐温-80对连翘苷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 连翘苷浓度为10,20,40 μg·mL-1 3个浓度时,吸收速度常数ka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肠段中的吸收,通过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加入盐酸维拉帕米和吐温-80的小组与正常组相比,吸收速度常数k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连翘苷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连翘苷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灌流液中药物的含量,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特性,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段的吸收明显高于其他肠段,增加药物浓度,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整个肠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最快,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豆腐果苷小肠吸收动力学及吸收促进剂对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酚红和豆腐果苷质量浓度,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注实验研究吸收过程。结果4.464、13.393、40.179μg/mL不同质量浓度豆腐果苷小肠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59 7、0.057 7、0.058 3 h-1;加入促进剂0.5%牛胆盐、1.0%牛胆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卡波姆、冰片时,豆腐果苷小肠(ka)分别为0.113、0.163、0.060 2、0.124、0.072 5 h-1。结论不同药物质量浓度对豆腐果苷大鼠小肠吸收无显著影响,药物吸收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豆腐果苷在大鼠肠道吸收较差,吸收促进剂促吸收能力为:1.0%牛胆盐>卡波姆>0.5%的牛胆盐>冰片>十二烷基硫酸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金丝桃苷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金丝桃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 在正辛醇-水体系中,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log P为0.43;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油水分配系数随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质量浓度为5、10、20 μg/mL的金丝桃苷在大鼠肠道内均有较好的吸收,在不同质量浓度下金丝桃苷吸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摇瓶法能准确测定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由此推测的体内吸收情况通过大鼠肠灌流试验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魏酸在大鼠各肠各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实验装置,采用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和阿魏酸的量。结果阿魏酸在大鼠小肠各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于阿魏酸不同质量浓度(20、50、100、200μg/mL)时分别为0.433 4、0.469 7、0.452 1、0.430 2-h 1;不同pH值7.8、6.8、5.4时分别为0.254 1、0.602 1、1.200 6-h 1;在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时分别为0.151 2、0.178 4、0.168 7、0.066 9 h-1。结论药物质量浓度对ka无影响;在pH值为5.4~7.8,随药物溶液pH值的减小,药物ka显著增加;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阿魏酸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尼扎替丁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机理。方法运用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灌注液中药物和酚红的浓度,计算尼扎替丁在各部位的吸收参数。结果尼扎替丁在全肠段均有吸收,但吸收都较差,吸收速率常数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不同浓度尼扎替丁循环时,吸收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尼扎替丁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理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明萘普生钠在肠道各区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以期对药物的长效缓释制剂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吸收实验,研究了萘普生钠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萘普生钠在小肠部位吸收良好,吸收速度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的顺序依次下降,吸收速度常数依次为0.596、0.536、0.378、0.146h^-1。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且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药物的吸收窗为结肠以上部位。结论 萘普生钠的吸收窗比较长,适于制备日服一次的缓释给药系统。而结肠的吸收速度常数大约是小肠段的3/10,这又提示设计萘普生钠日服一次的缓释制剂时,最好能延长制剂在胃肠道上中部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法莫替丁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法莫替丁大鼠肠吸收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和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莫替丁的浓度。结果法莫替丁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顺序下降,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500±0.0045、0.0435±0.0038、0.0410±0.0034、0.0252±0.0045/h。结论法莫替丁在肠道的吸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岩白菜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应用HPLC测定回流液和血浆中岩白菜素的含量,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值三方面对岩白菜素的肠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岩白菜素在0.07~0.21 mg/mL范围内的吸收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各不相同;在pH5.40~7.80范围内,吸收速率随pH值增大而减小.结论 岩白菜素在大鼠全肠段均有吸收,但吸收较差,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771726大鼠在体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A771726的含量。结果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2h后对A771726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36.0%±2.1%、27.5%±4.2%、38.1%±5.1%、22.5%±2.3%,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32±0.023、0.172±0.042、0.261±0.044、0.122±0.011(1/h)。在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下,A771726全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712±0.094、0.719±0.106、0.703±0.143(1/h),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771726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动力学为一级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