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憩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管憩室 (esophagealdiverticulum)是指与食管腔相通之囊状突起 ,临床上按部位不同分为 :( 1)咽食管(zenker)憩室 ,国外多见 ,常位于下咽缩肌与环咽肌之间的左后方。 ( 2 )食管中段憩室 ,国内多见 ,常位于肺门水平的食管左侧。 ( 3)膈上憩室 (食管中下段憩室 )。1 病因和发病机制[1~ 4 ]  食管憩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咽食管憩室和膈上憩室一般认为是因食管运动异常形成 ,此二种膨出性憩室的形成机制是由于食管腔内压力增高 ,引起部分食管壁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组织越出肌层 ,被推出食管壁外 ,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食管憩室患者的临床特点、胃镜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食管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患者中,咽食管(Zenker's)憩室9例,中段憩室52例,膈上憩室16例;经由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食管憩室19例,胃镜检查发现58例;单发憩室68例,多发憩室9例;有临床症状及并发其他疾病患者3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3例,其中1例死亡,1例治愈,26例恢复良好,症状基本缓解未见复发;2例经保守治疗后1例症状减轻,1例病情反复.结论 食管憩室患者症状不典型,食管动力紊乱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憩室以单发多见,胃镜是主要的诊断手段,有症状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向腔外突出,按发生部位可分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憩室三类[1]。在上消化道憩室中占第一位,在食管疾病中位于食管炎、食管癌、食管静脉曲张之后居第4位[2]。Killian-Jamieson憩室是咽食管憩室的一种,发病率较低,于1908年被Killian首次描述,为食管颈段侧壁憩室或食管连接区侧壁憩室,多发生于颈部食管前侧壁(环咽肌横行纤维和食管外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电子胃镜对食管憩室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胃镜诊断的155例食管憩室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憩室部位、数量、伴发症。 结果在行电子胃镜检查48 850例患者中,食管憩室患病率及检出率均为0.3%,其中单发憩室占97.45%,多发憩室占2.55%,其中无症状憩室占比达89.03%;在食管憩室的伴发病,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以61~70岁最常见,发病率依次为慢性胃炎(94.2%)、消化性溃疡(9.7%),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仅为7.1%;在不同部位食管憩室伴胃食管反流病中,膈上部憩室伴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最高达45.45%(5/11),其次分别为食管中段36.36%(4/11)、咽食管部18.18%(2/11),且不同部位食管憩室与胃食管反流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0,P<0.05);胃镜下表现为真菌性食管炎4例(2.6%),早期中段食管癌1例(0.6%)。 结论电子胃镜对食管憩室有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医师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憩室经胃镜的检出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诊断的257例上消化道憩室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憩室部位、大小、数量、消化道症状以及并发症。结果 257例患者中男138例,女119例,50岁以上患者占68.48%。267处憩室病灶中,食管憩室105处(39.33%),其中食管中段憩室最多见,占69.52%;胃憩室35处(13.11%),以胃底憩室(34.29%)、胃窦憩室(48.57%)多见;十二指肠憩室127处(47.57%),其中降部憩室占69.29%,且降部憩室患者胆石症、胰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球部憩室患者(χ2=4.43,P<0.05;χ2=5.58,P<0.05)。结论上消化道憩室患者没有典型症状,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对合并有严重并发症者应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总结食管真性憩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纤维胃镜、食管双对比造影确诊为真性食管憩室病人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食管憩室病人中,咽食管憩室13例;食管中段憩室20例,其中多发者3例;膈上食管憩室3例、结论X线检查对食管憩室确诊起决定性作用,食管钡餐显示憩室囊即可确诊,内镜检查必须谨慎,以防误入憩室引起穿孔。  相似文献   

7.
<正> 1968至1985年连续治疗的30例Zenker氏憩室(膨出型憩室)中有5例是过去在其它医院做过憩室切除后的复发病例,因憩室切除后复发病例较多促使我们复习用食管肌切开加或不加憩室固定术治疗的经验。21例男性,平均年龄64岁,7例大于80岁。所有病人都有反胃,87%有吞咽困难,43%有过吸入性肺炎,从胸片看3例为严重的,5例为中度的改变。症状的严重性和憩室大小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咽食管憩室也叫咽囊,主要有Zenker憩室和Killian-Jamieson憩室2种形式.本文通过1例K i l l i a n-J a m i e s o n憩室伴食道重度狭窄的患者,结合患者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史发展的特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与Zenker憩室相对比,以进一步探讨此种罕见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诱发和影响因素、症状特点、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咽食管憩室     
咽食管憩室系环状软骨近侧之咽部粘膜从咽后壁肌肉缺陷处疝出而成,又称为Zenker憩室。本病系后天性疾病,好发于成年人,尤以60岁后多见。憩室产生的机理众说纷纭,但不论其原因如何,一旦发生,则其大小、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进行性增加。临床表现:吞咽时颈部有阻塞感,可伴特殊声响,有口臭。滞留在憩室内的未消化食物和唾液常可不自觉地返流而出。进食和饮水常可因憩室内滞留物返流入呼吸道而突然中止,可伴有呛咳。偶而,尤其在非常年老和虚弱的患者,可能仅有声嘶、气喘、肺炎和肺脓疡等表现。本病若不予及时治疗,可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和肺部化脓性病变,病久者偶可发展为鳞癌。体检时,除  相似文献   

10.
620848 344例老年人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邱欣农等中华老年医学杂志3(4):211,1984胃镜诊为慢性胃炎最多,占68.3%,其次为慢性食管炎、胃癌、溃疡病、食管癌,食管及胃憩室少见.胃镜诊断与临床、钡餐、病理诊断相符率不高,约为50%左右.与383例青年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癌、胃癌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1.
国人消化道憩室的发病学特征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国人消化道憩的患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 对551例消化道憩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消化道钡餐或两者联合确诊食管和胃憩室分别为14例和10例,分别经消化道钡皮,手术,ERCP或手术+ERCP确诊十二指肠憩395例,分别经消化道钡餐,手术或两者联合确诊空回肠憩室70例,分别经肠镜,结肠气钡造影和手术确诊结肠憩室62例。结果 551例消化道憩室中,老年患者占58.6%,14例食管憩室中,中段占78.6%,高于咽食管憩室的11.2%。62例结肠憩室中,右半结肠憩室占56.5%,高于左半结肠的38.7%。大多数食管和胃憩室无特殊表现,约半数的小肠和结肠憩室属于症状性憩室病。十二指肠憩室的胆石和胰腺炎并发症分别为34.2%和10.1%,且降段憩室并发率显著高于非降段憩室(P<0.05)。结论 国人消化道憩室在发病特征和临床并发症方面与西方社会均存在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2.
探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食管中段憩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从前瞻性数据库中回顾性纳入2014年4月—2019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食管憩室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diverticular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D?POEM)治疗食管中段憩室的患者,使用适用于食管中段憩室的改良Eckardt评分系统评估憩室症状的严重程度,从临床成功情况、技术成功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方面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共纳入7例食管中段憩室患者,D?POEM治疗临床成功7例,技术成功7例,手术用时为16~70 min;2例发生轻微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无复发;随访时间为2~16个月,改良Eckardt评分患者中位得分由术前3分降至术后0分。初步认为D?POEM确保了正常食管腔与食管憩室之间间隔肌的完全切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食管中段憩室的技术;改良Eckardt评分系统适用于食管中段憩室治疗前后的症状评价。  相似文献   

13.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食管性吞咽困难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肌炎灵胶囊与肌炎2号冲剂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食管性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食管性吞咽困难患者29例,应用肌炎灵胶囊(主要由丹参、绞股蓝、仙灵脾等药组成)、肌炎2号冲剂(主要由人参、白术、半夏、枳实等药组成)进行治疗,其中男8例,女21例,男女比例约为12.8,年龄16岁~65岁,平均38.4岁;3mo1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肌炎灵胶囊与肌炎2号冲剂治疗3mo后,临床显效12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66%.结论肌炎灵胶囊与肌炎2号冲剂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食管性吞咽困难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成人先天性左室憩室的临床 (和 )影像特点。方法 对 4例左室造影或 (和 )超高速CT(UFCT)、MRI确诊为成人先天性左室憩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无症状 ,然而均合并有冠心病 ,经左室造影确诊为先天性孤立性左室肌型憩室 ,其中 2例需UFCT和MRI补充诊断 ;二维超声心动图不仅与左室造影、MRI和UFCT的影像特征一致 ,可弥补左室造影中因左室影像重叠而对憩室观察缺陷的不足 ,而且其独特的多普勒 (Doppler)血流频谱 ,可与真、假室壁瘤鉴别 ,对憩室有确诊价值。结论  (1)中国成人先天性左室憩室多为孤立性肌型憩室 ;临床多无症状 ,多合并有冠心病 ,甚至心肌梗死 ;左室造影有确诊价值 ,但有时需UFCT或MRI补充。 (2 )超声心动图不仅与MRI和UFCT影像特征一致 ,而且其独特的Doppler血流频谱 ,对左室肌型憩室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成人及儿童心脏憩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与儿童心脏憩室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经心脏造影或手术证实为心脏憩室的 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成人患者 (成人组 )皆因并发冠心病在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检查时被偶然发现。 5例儿童患者 (儿童组 )中 4例因并存其他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而施行外科矫治手术时被确诊 ,另 1例经左室造影证实。2成人组平均憩室瘤体径为 2 0~ 48(36 .3± 11.8) mm,憩室颈径为 10~ 17(14.0± 2 .9) mm;儿童组平均憩室瘤体径 2 5~ 80 (42 .0± 2 2 .0 ) m m,憩室颈径为 4~ 12 (8.6± 3.9) mm。 3成人组均为孤立性左室肌型憩室 ,无与憩室有关的并发症 ,未行手术治疗 ;儿童组中仅 1例为孤立性左室肌型憩室 ,其余 4例均根据其并存的心脏畸形类型分别接受了憩室缝合术和房、室间隔修补术、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或动脉导管结扎术等治疗。结论 :成人与儿童心脏憩室的临床特点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87年对42例食管癌病人行食管、贲门肿瘤切除袋式食管、胃吻合术,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食管镜复查示吻合炎性水肿、糜烂及返流,稠钡通过顺利到满意效果。1.手术方法:游离胃及食管后,先切断胃,关闭胃残端,于距离残端下1.5~2 cm前壁大小弯处作一长约3.5~4.5cm横切口;切开胃壁肌层(为袋之入口),锐性向下及左右分离,深度为3.5~4 cm,形成一“袋”状(见图1)。距袋口上方1~1.5cm将食管后壁肌层与胃壁浆肌层缝合3~4针,切除  相似文献   

17.
梅克尔憩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先天性畸形,是一种具有小肠壁各组织学分层(黏膜、肌层和浆膜层)的真性憩室,由卵黄管不完全退化所致。最初由德国解剖学家Meckel于1809年提出~[1],并以其名字命名。梅克尔憩室的形态和发生特点可总结为"二原则",即:发病率约2%,长约2英寸,多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经内镜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septum division,STESD)为治疗食管憩室的新型内镜技术,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该技术应用的研究开展得尚不多,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进一步评估.目的探讨STESD治疗食管憩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11/2019-01的3例STESD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经过及手术疗效评估(使用改良Eckardt评分系统,包括吞咽困难、烧心、反流、体重减轻和胸骨后疼痛5项症状,每项评分0-3分,最高15分,最低0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结果全组2例Zenker憩室, 1例膈上憩室;全组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TESD,无术中及术后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例患者术前症状评分分别为4分、7分和8分;术后评分为分别为0分、0分和2分.至随访截止日(随访时间9 mo)症状未见加重及复发.结论STESD治疗食管憩室短期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食管结核较为少见。Lockard在16498例结核病尸解中仅发现15例(0.9%),国内文献有数篇个案报告,本院胸外科1970~1990年间共收治4例,现报告1例如下,其余在本文讨论中予以综合分析。病人男 50岁吞咽困难伴消瘦4个月。X线钡餐造影见食管中段管腔5cm狭窄,边缘不整,诊为中段食管癌。全麻下行食管切除胃弓上吻合术。术中见食管壁有结节,病变部位与左支气管粘连紧密,并有牵拉性憩室,病理诊断为食管结核合并憩室。术后给予抗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附6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 1987开展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以来 ,发现乳头旁憩室 6 8例进行分析 ,着重探讨其与胰胆疾病的关系。1 材料来源我院自 1987年 3月至 1995年共进行ERCP检查790例 ,发现乳头旁憩室 6 8例 ,发现率 8 6 %,现作如下分析。1.1 性别与年龄 男 5 2例 ,女 16例 ,男女之比 3 2∶1,年龄为 2 2~ 71岁 ,本组 >5 0岁者 5 8例 ,占 85 2 %,高龄者多见。1.2 憩室 距乳头开口 2~ 3cm以内 (距乳头 1~ 2个环形皱壁以内 )的憩室称乳头旁憩室 (含乳头位于憩室腔内的 )。单发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