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模型 (IPRL) ,对供肝分别作缺血预处理 (IPC)和阿霉素预处理 (DPC) ,比较各组供肝低温保存损伤的程度。结果流出液中AST和ALT的酶学水平 ,IPC组 (40 1± 6 3、17 1± 0 5 )U L和DPC组 (43 6± 3 7、19 4± 0 8)U L显著低于未预处理 (NPC)组 (6 4 5± 8 2、2 3 8± 3 9)U L(P <0 0 5 ) ;胆汁分泌量及肝组织ATP含量 ,IPC组 (5 3 5± 10 2 ) μl、(6 2± 0 6 ) μmol g和DPC组 (5 0 5± 8 1) μl、(6 0±0 6 ) μmol g显著高于NPC组 (2 2 8± 9 7) μl、(2 6± 0 3) μmol g(P <0 0 5 ) ;肝组织丙二醛 (MDA)的含量 ,IPC组 (4 36± 0 2 6 )nmol g和DPC组 (4 5 1± 0 13)nmol g显著低于NPC组 (6 75± 0 17)nmol g(P<0 0 5 ) ;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 ,IPC组和DPC组肝细胞损伤的程度显著轻于NPC组 ;而IPC组与DPC组相比较 ,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预处理对供肝低温保存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药物预处理可以模拟IPC的效果。药物预处理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芪对兔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家兔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建立周围神经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成 5组 :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黄芪治疗Ⅰ组、黄芪治疗Ⅱ组 ,动态观察坐骨神经相应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随制成血再灌注时间延长 ,缺血组、再灌注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减慢为 ( 4 .10 2± 0 .992 )m/s、( 5 .898± 8.891)m /s ,动作电位波幅分别降低为( 4 .2 71± 1.0 71)mV、( 2 .2 5 2± 1.5 2 7)mV ,潜伏期延长为 ( 1.92 1± 0 .2 0 4)ms、( 2 .3 93± 0 .2 3 1)ms ;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分别为 ( 18.93± 9.88) μU/L、( 2 8.13± 9.72 ) μU /L、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 ( 1.2 9± 0 .2 1) μmol/L、( 4 .2 9± 0 .14 ) μmol/L(P <0 .0 5 ) ,病理改变加重。黄芪Ⅰ组相对缺血组、黄芪Ⅱ组相对再灌注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快 ( 3 .182± 0 .83 9)ms、( 3 .2 71± 1.0 13 )ms ,动作电位波幅增高 ( 1.867± 0 .5 12 )mV、( 2 .467± 0 .2 19)mV ,潜伏期缩短( 1.3 17± 0 .3 2 4)ms、( 2 .3 87± 0 .175 )ms ;组织SOD活性增加 ( 10 .64± 0 .79) μU/L、( 13 .94± 0 .83 )μU/L ,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 ( 1.69± 0 .0 1)mol/L、( 1.0 6± 0 .2 0 )mol/L ( P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对大鼠移植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12 8只大鼠随机分成A(对照组 )、B(IP组 )、C(腺苷 ,Ado组 )、D(NO合成抑制剂 ,NAME组 )组 ,每组 32只。其中各组的半数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IP组和Ado组的 1周存活率、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腺苷含量分别为 88% (7/ 8)和 88% (7/ 8) ,(33 0± 6 1) μmol/l和 (2 9 1± 6 5 ) μmol/l,(7 2± 1 8) μmol/g和 (5 7± 1 3) μmol/g ,均高于对照组的 38% (3/ 8) ,(15 4± 3 0 )mol/L和 (3 6 9±0 5 4 ) μmol/g (P <0 0 5 ) ,血清ALT及TNF含量分别为 (2 87± 82 )IU/L和 (35 7± 93)IU/L ,(1 15± 0 2 3)ng/ml和 (1 14± 0 2 7)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 (5 88± 5 8)IU/L及 (1 5 9± 0 35 )ng/ml(P <0 0 5 ) ,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也轻于对照组 ;NAME组的 1周存活率、血清NO及ALT含量等分别为 2 5 % (2 / 8)、(13 74± 3 11) μmol/l及 (6 34± 6 5 )IU/L ,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 ,而肝组织腺苷含量为 (5 5 6± 1 19)μmol/g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IP对大鼠移植肝脏的保存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  相似文献   

4.
丹参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研究丹参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模型 ,观察乳酸林格液 (LR液 )中加入不同剂量丹参后保存大鼠肝脏 1 2h的效果。结果 丹参组 ( 60 0mg/g)肝组织ATP含量 ( 6.0 8± 0 .67) μmol/g及分泌胆汁量 ( 1 0 5.6± 1 2 .4) μl/h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52± 0 .31 ) μmol/g及 ( 57.4± 8.2 ) μl/h(P <0 .0 5) ,丹参组 ( 60 0mg/g)肝组织 2 ,3 二羟苯甲酸 ( 2 ,3 DHBA) ( 0 .1 54± 0 .0 1 3)nmol/g、2 ,5 DHBA( 1 .354± 0 .0 68)nmol/g及流出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 38.4± 3.7)U/L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2 4 5± 0 .0 2 1 )nmol/g、( 2 .1 0 5± 0 .0 97)nmol/g及( 76.4± 9.2 )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丹参可明显提高供体肝脏的保存效果 ,其作用机理可能主要与改善低温保存肝脏的能量代谢及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NO对岛状肌皮瓣I/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白色小家猪 15只 ,随机分为I/R组、I/R +NO供体L -arg组及对照组。制作猪腹直肌岛状肌皮瓣I/R模型 ,于再灌注前后给予L -arg ,检测I/R不同时相皮瓣静脉血中NO的间接含量、皮瓣NTR渗出 ,计算再灌注完毕后肌肉存活比例。结果 ①I/R +L -arg组再灌注 0 .5小时、1小时NO间接含量 ( 75 .0 7± 12 .5 4 ) μmol/L、( 86.86± 2 0 .15 ) μmol/L ,明显高于I/R组 ( 4 6.75± 11.77) μmol/L、( 4 0 .3 8± 10 .78) μmol/L(P <0 .0 1)。②再灌注 1小时、4小时I/R +L -arg组皮瓣NTR计数 ( 66.5 0± 17.3 3~ 15 3 .80± 3 8.5 3 ) / 2 0个高倍视野明显低于I/R组 ( 171.5 0± 4 4 .5 0 ,3 16.80± 5 2 .85 ) / 2 0个高倍视野 (P <0 .0 1)。③再灌注完毕后 ,I/R +L -arg组皮瓣肌肉的存活比例 ( 83 .70± 15 .60 ) %明显高于I/R组 ( 2 4 .0 7± 12 .3 5 ) % (P <0 .0 1)。结论 于缺血后再灌注前及再灌注早期给予L -arg ,适当增加内源性NO的产生 ,能有效减轻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mKATP)开放在不同预处理过程中对幼兔心脏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幼兔 (小于 2 8d) 34只随机分成 5组 ,对照组 (n =8) :平衡 30min后缺血再灌注 ;二氮嗪预处理组 (n =8) :缺血前二氮嗪 ( 10 0 μmol/L)灌注 5min后重碳酸盐缓冲液 (KH液 )冲洗 10min ,St.ThomasⅡ (STH)停跳 ;二氮嗪 + 5 羟葵酸 ( 5 HD)预处理组 (n =5 ) :二氮嗪 ( 10 0 μmol/L)和 5 HD( 10 0 μmol/L)一起灌注 5min ;缺血预处理 (IPC)组 ( n =8) :平衡 15min后全心缺血 5min ,复灌 10min行IPC ,STH停跳 ;IPC + 5 HD组 (n =5 ) :IPC前用 5 HD ( 10 0μmol/L)灌注 5min。采用LangendOrff模型 ,常温 ( 38℃ )缺血 30min ,复灌 45min。 结果 缺血 /再灌注 (I/R)后二氮嗪组的线粒体评分较IPC组 (P <0 .0 5 )和对照组 (P <0 .0 1)低 ,IPC前给予 5 HD后线粒体评分仍较对照组低 (P <0 .0 5 )。二氮嗪组和IPC组左室发展压力 (LVD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 (±dp/dtmax)恢复在多个时间点上均优于对照组 ,心肌组织ATP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心肌酶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1)。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能产生与IPC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 ,并且对线粒体的保护效果较IPC好。mKATP通道和细胞膜KAT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小鼠肝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 2 (TLR2 )的激活及其与肝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缺血再灌注损伤组 (I/R组 ),假手术对照组 (S组 )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TLR2mRNA及TLR2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门静脉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门静脉血清内毒素 (endotoxin, EN)水平。结果 肝脏部分缺血1h再灌注 4h后,I/R组与S组小鼠缺血肝组织TLR2 mRNA的表达 (ΔCt值 )分别为 1. 0 6±0. 9 1和5. 0 8±1. 3 2,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 1 ),I/R组缺血肝组织TLR2 蛋白的表达 (OD值 )( 4 3 3. 9 1±2 5. 5 3 )水平较S组 ( 1 0 2. 8 6±1 3. 5 8 )显著升高 (P< 0. 0 1 )。I/R组门静脉血清TNF α[ ( 1 1 2. 5 2±1 4. 4 1 )pg/mL]较S组 [ ( 5. 9 6 ±4. 4 3 )pg/mL]显著升高 (P < 0. 0 1 );I/R组ALT[ ( 8 4 8. 3 3±2 7 1. 3 7 )U/L]较S组 [ ( 4 2. 3 9±1 4. 7 5 )U/L]显著升高 (P < 0. 0 1 );而门静脉血清内毒素水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LR2mRNA及蛋白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缺血肝组织的表达增强, 此变化伴有TNF α的升高及肝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腺苷预处理对心脏直视手术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心脏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 30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开心术前实施腺苷预处理。观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血浆丙二醛 (MDA)、心肌三磷酸腺苷 (ATP)、能量储备(EC)及心肌超微结构 (线粒体计分 )的变化。结果 主动脉开放后 30min ,治疗组cTnT为 ( 0 .42±0 .1 8) μg/L、CK MB为 ( 35.42± 1 5.87)U/L、MDA为 ( 4 .2 8± 0 .35)mmol/L升高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 1 .1 6± 0 .32 ) μg/L、( 56.2 6± 1 6.36)U//L、( 6.37± 2 .46)nmol/L(P <0 .0 5) ];治疗组ATP含量( 1 5.86± 3.51 ) μmol/g干重和EC值 0 .4857± 0 .0 5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6.2 5± 2 .79) μmol/g干重、0 .2 992± 0 .0 4 1 9(P <0 .0 1 ) ];治疗组线粒体计分 0 .860 2± 0 .2 381明显低于对照组 2 .740 6±0 .9792 ,(P <0 .0 1 )。结论 腺苷预处理对心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犬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犬 2 1条随机均分为失血组 (A组 )、腹腔海水浸泡组 (B组 )、失血及腹腔海水浸泡组 (C组 )。观察各组犬腹腔海水浸泡前后心排血量 (CO)、平均动脉压 (MAP)和血浆渗透压、乳酸、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变化。结果 C组动物腹腔海水浸泡 3hCO、MAP、SOD水平分别由浸泡前 ( 4 .3 5± 0 .5 0 )L/min、( 2 0 .1± 1.3 )kPa、( 182 .1± 14 .5 )U /L显著降低至 ( 1.3 7± 0 .11)L/min、( 9.6± 2 .7)kPa、( 5 1.4± 11.8)U /L ,而MDA及乳酸水平则分别由浸泡前 ( 5 .9± 0 .2 ) μmol /L、( 2 .3± 0 .4)mmol/L显著升高至 ( 2 6.4± 3 .2 ) μmol/L、( 8.7± 1.4)mmol/L(与A、B组比较P <0 .0 5 )。 结论 腹腔海水浸泡可加重失血犬血流动力学紊乱及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髓质素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dm1 5 0 )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2 4只雄性SD大鼠 ,制作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随机分为A、B、C、D4组 ,每组 6只。心脏缺血 6 0min ,A组用氧合K H液再灌注 6 0min ,B、C、D组用氧合K H液分别加入10 -9mol/L、10 -8mol/L、10 -7mol/L的Adm1 5 0再灌注 15min ,再用K H液灌注 45min。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VCAM 1mRNA表达 ,并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释放。结果 Adm1 5 0抑制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VCAM 1表达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Adm1 5 0减少了再灌注末心肌组织CK MB漏出量 ,A组 ( 31 5± 3 3)U/L、B组 ( 2 9 7± 3 3)U/L、C组 ( 2 4 3± 3 0 )U/L、D组 ( 19 3± 3 2 )U/L ,C、D组与A组比较P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 ,Adm1 5 0通过抑制VCAM 1mRNA表达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