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外伤性硬脑膜中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女,21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半小时入院。查体:神志呈浅昏迷状态,左额颞部头皮一裂口长达12cm。深达颅骨,见颅骨骨折。头颅CT平扫示左额颢部硬脑膜外血肿,额颢骨骨折。术中见头皮裂口起自左颧弓上方,呈不规则延向额顶部,额颢骨呈凹陷性粉碎状并延向颅中窝底。并见一碎骨片插入硬脑膜中动脉颅底段,周围有凝固的血块,未见活动性出血,为防止再出血而未拨除该骨碎片及清除该处的血凝块,予以清除额部硬脑膜外血肿。术后次日,患者神志清醒,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及颅骨整复术改变。术后第30天,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女,50岁,因交通伤急诊入院.病人枕部着地,伤后即刻昏迷.入院查体:昏迷,GCS 6分.心率66次/min,血压130/80 mmHg.右瞳孔直径6.0 mm,左瞳孔直径3.0 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两侧巴宾斯基征阳性.急诊头颅CT示右额颖脑挫裂伤、右额颖顶硬脑膜下血肿,中线左移约1.3 cm,环池消失,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3.
颅内多发血肿术中出现急性脑膨胀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颅内多发血肿在清除一侧较大的硬膜下血肿时,因对侧硬膜外小血肿扩大而引起的急性脑膨胀,国内报告不多,本文报告3例。 例1 男,40岁。车祸致伤5小时入院。病人昏迷,GCS评分9分,躁动不安,双眼向左凝视。双瞳孔均2mm,光反应( )。四肢肌力V级。CT示:左颞顶硬膜下血肿约60ml,右颞薄层硬膜外小血肿约10ml,中线右移。即行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左半球突然脑膨胀,探查同侧未见血肿,关颅。术后即刻复查CT扫描:原右颞硬膜外小血肿由10ml增大至70ml。中线左移。再次行右颞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病人仍昏迷,23天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4.
例1男,44岁.因头部外伤半小时入院,伤时有短暂昏迷史.就诊时神志清,头颅CT示左颞微量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骨骨折.约4 h后病人昏迷,左侧瞳孔4.5 mm,右侧瞳孔2.0 mm.头颅CT示左颞顶及后颅窝巨大硬膜外血肿,量约120 ml.急诊行后颅窝及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见左侧横窦及上矢状窦中部均有出血,清除血肿,横窦处保留骨桥,悬吊上矢状窦及横窦处硬脑膜以止血.  相似文献   

5.
张某,46岁,男。1979年11月27日被汽车撞伤,左顶枕着地,意识丧失10分钟后清醒,2小时后送到医院。主诉头如裂开样疼痛,四肢活动尚可,可疑右半身力弱。检查中发生四肢抽搐、呕吐,后意识不清。血压170/100,脉搏80次,呼吸35次不规律,左瞳孔4mm,右瞳孔2mm;光反应均迟钝。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颅骨平片显示从左额顶向枕后长约8cm纵行骨折线。入院后紧急行额顶部骨折线处钻孔探查。硬脑膜外无血肿,硬脑膜张力高,下方呈紫蓝色。扩大骨窗后切开硬脑膜,发现近额顶矢状窦区硬脑膜下血肿呈半凝固状,约80ml。清除血肿,见入矢状窦的桥静脉破裂,遂予以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车祸摔伤头部伴昏迷2小时住院。查体:T36.5℃P80bpm R20bpm BP130/90mmHg SPO299%。处于昏迷状态,GCS6分。双侧瞳孔左:右=4:4?,对光反射迟钝。心肺腹(-)。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 )。CT提示:急性左颞部硬膜下血肿,量约30ml,中线移位0.8cm。遂急诊手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血肿清除彻底但脑挫伤严重。于伤后12h出现呼吸困难,急行CT检查有坠积性肺炎见图[1]。又急症气管切开,呼吸缓解,SPO299%。于伤后20h再次出现呼吸困难,R30bpm,清除气道分泌物后SPO280%。即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支持性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一例罕见的双侧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并对血肿形成机理进行讨论,强调CT扫描的重要性和局限性。患者,男性,45岁,因头部坠落伤1小时而急诊入院。入院检查:呈嗜睡,无定侧神经系统障碍。头颅平片示骨折线从颅顶部中1/3处向两侧颞骨延伸,左侧骨折线已延伸至颅底部。半小时后病人处昏迷状态,瞳孔不等大,左侧大于右侧,右侧肢体偏瘫。CT扫描显示左顶颞部硬脑膜外血肿,右侧有少量渗血。急诊作左额颞顶开颅,清除由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引起的硬脑膜外血肿。术后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因“车祸伤及头部致昏迷、呕吐2h”入院。入院时患者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肿胀,右枕骨骨折,入院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伤后8h复查头部CT提示双侧额叶脑挫伤伴血肿形成,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结构右移(图1)。遂急诊在全麻下行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9.
自2003-08~2004-10我院采用颅骨钻孔负压引流治疗硬脑膜外血肿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6~65岁。血肿部位:颞部13例,额部2例,顶部5例,病程伤后1h~10d。1·2临床表现伤后有原发昏迷15例,昏迷时间均<1/2h,有清醒后病情渐加重至昏迷5例。所有病人均有明显头痛、恶心及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1·3影像学检查(CT)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V=1/2长×宽×层面厚度计算15~40ml,中线不偏或轻度偏移<0·5cm。2手术方法成人采用术区局部浸润麻醉,小儿采用基础麻醉。根据头颅CT图像定出血肿在体表的投影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骨胆脂瘤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颅骨胆脂瘤切除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颅骨胆脂瘤和硬膜下血肿的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右侧耳鸣2个月;头颅MRI检查示右侧额颞部占位(骨源性)。手术将肿瘤及包膜全部切除,硬脑膜完整。术后第3 d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头颅CT示右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行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正常; 1周后复查CT示血肿明显减少,3周后复查CT血肿完全吸收。复习文献,胆脂瘤可产生多种炎性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其术后并发硬膜下血肿尚未见报道。结论即使颅骨胆脂瘤切除术中硬脑膜保持完整,术后仍可能并发硬膜下血肿。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胆脂瘤产生的炎性物质引起硬脑膜炎症所致。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女,65岁,因头痛、头晕、呕吐5d于1998年11月11日入院。否认外伤史。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鼻唇沟对称。颈项强直,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头颅CT扫描示左额、颞、顶硬膜下有等密度及混合密度灶,中线结构向右移位。诊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于1998年11月12日在强化局麻下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抽出陈旧性“机油”状不凝血100ml,术后4h病人意识恍惚,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复查CT示左额、颞、顶硬膜下高密度影,中线结构移位(图1)。急诊开颅探查…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于四个月前左头顶部不慎撞于门框上,当时无明显不适,近一周感头晕,行走时不稳,向右侧摔跤次数多。查体:右侧上下肢肌力下降。入院时头颅MRI示左额颞枕部梭形改变,T1像高密度影,T2像低密度影。起初在局麻下行左顶钻颅,抽出褐色液体约5ml,术中见硬脑膜增厚,挑开硬脑膜困难,质韧。后改全麻下插管行左顶枕部骨瓣开颅,见血肿腔内黄褐色粪土样物质充盈,约80ml,予以清除。取其部分送病理检查,报告:血肿包膜纤维肉芽组织含铁血黄素及钙盐沉积。术后症状缓解,治愈出院,一月后头颅CT复查示脑复张好。2讨论机化型慢性硬脑膜下…  相似文献   

13.
头外伤引起的创伤性动脉瘤较少见,但是这种并发症会成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报告1例更为罕见的脑膜中动脉瘤。患者男性,75岁。骑自行车摔伤左颞部,伤后昏迷来院,GCS 评分12分,无定位体征。颅骨X 线片示左颞骨有一伸向颅底的骨折线。CT 示左半球硬膜下血肿。来院后有间歇性头痛及低热。观察期间出现右侧轻瘫而复查CT,发现血肿体积变大而密度减低。行经皮硬膜下穿刺血肿抽吸术,术后恢复顺利。伤后第29天,患者昏迷,左瞳散大,出现去脑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11岁。因头部撞伤,头痛﹑头晕1h入院。伤后昏迷10余分钟,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叙不清,呕吐一次。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左颞顶有一5cm×4cm头皮血肿,双侧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正常,耳鼻无流血,颈软,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颅脑CT提示左顶骨线形骨折,左颞顶紧贴颅骨内板处见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有占位效应,中线结构居中。入院诊断为急性硬膜外血肿,左顶骨线形骨折。按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约25ml,患儿家属拒绝手术,选择保守治疗。伤后24h复查CT示硬膜外血肿无明显变化,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CT复查示硬膜外血肿稳定出…  相似文献   

15.
脑室内出血抽血引流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例报告例1 患者男,27岁。入院前1小时突发头痛,呕吐伴说话不灵,右上肢不好使。查体:浅昏迷状态,左面神经中枢性瘫,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左上肢轻瘫。CT示幕上脑室内出血。局麻下双侧脑室额角穿刺抽血约40ml,然后行右侧室持续引流48小时,引流量约400ml左右。术后24小时患者意识清楚,48小时后CT复查示脑室內血肿消失。7天后左上肢肌力4级,仍存在不全性运动失语。出血来源为MoyaMoya病。  相似文献   

16.
例1男,38岁。高处坠落伤及头部30min入院。昏迷状态,GCS 7分。双瞳孔等大,右肢瘫,双巴彬氏征阳性。右颞顶头皮挫伤伴血肿。头CT:左额颞顶区硬膜下血肿,层厚>1.0cm,中线右移>0.5cm,脑室受压变形。急诊行左侧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Labbé静脉于桥段大部断裂,仍有活动出血。予电凝断端并切断。术后2d神志清醒,无语言、运用及肢体功能障碍。1周后复查CT未见静脉  相似文献   

17.
横窦沟微型硬脑膜外血肿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35岁,因车祸致伤后枕部,伤时无昏迷。伤后,初次CT未发现异常,但患者出现进行性头痛、呕吐、颈部疼痛,活动受限,3d后复查CT显示左横窦沟有约5ml小血肿,左枕骨骨折。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1岁。因施工中坠落致头部外伤伴昏迷10h入院。入院时头颅CT示: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伴中线向右移位,枕骨粉碎性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神志呈浅昏迷,GCS评分8分,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后枕部有一约4cm大小头皮血肿。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彬斯基征(+)。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左额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枕骨粉碎性骨折、头皮下血肿。在全麻插管下行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经过顺利。术后第2天神志清楚,复查CT示: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已手术清除。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46岁.因突发性头痛伴昏迷1 h入院.查体:神志中至深昏迷,右侧瞳孔散大(5 mm),对光反应消失,左侧瞳孔直径3 mm,光反应存在.颈项强直,强刺痛后四肢微屈,右下肢Babinski征阳性.头颅CT示右额叶脑内血肿伴大量右额颞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明显左偏.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否认有头部外伤史.入院后急诊气管插管在全麻下行右额颞大骨瓣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约60 ml,脑压明显下降后,术中探查未发现脑皮层有异常血管,并见纵裂池及右侧额底有薄层少量血肿,在显微镜下打开侧裂池,沿右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探查至A1、A2前交通动脉交界处发现约2.5 mm×2 mm大小动脉瘤,瘤体指向上方,分离暴露瘤颈后予以顺利夹闭,双侧A1、A2保留完好,血供通畅.术后去除骨瓣,硬膜做减张缝合.术后患者无肢体偏瘫和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复查CT显示清除血肿满意.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8月迄今,我院采用锥孔尿激酶溶血引流治疗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3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80岁。额部摔伤三日,意识障碍入院。检查:浅昏迷,左侧瞳孔散大5mm,对光反应迟钝,右上、下肢肌力Ⅲ—Ⅳ级,左侧巴氏征( )。CT提示左硬膜下血肿,压迫侧脑室,中线向右移10mm,CT值70Hu,高密度,量约82ml。立即经颅锥孔穿刺,抽出未凝血液15ml,生理盐水冲洗后,插入内径2.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