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实时定位在颅内局灶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颅内局灶性病变患者于术中用超声对病灶进行实时定位引导,明确手术范围和深度.结果:该组患者均于术中超声实时定位下找到病变,可清楚观察脑中线是否移位,脑室有否扩张、受压或变形,肿瘤大小、边界是否清楚,是囊性、实性或混合性,与CT、MRI及手术对照均相符.结论:术中超声实时定位用于颅内局灶性病变的病灶切除与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避开脑内重要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脑组织损伤,预防及减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立体定向下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7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立体定向下微创治疗方法.结果: 全切除26例(96.2%),大部分切除1例(3.8%),26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未完全切除者术后放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颅内小病灶手术的关键在于术中的精确定位。本研究主要总结和分析Photoshop简易定位法切除颅内占位病灶的经验。方法:应用Photoshop简易定位法确定肿瘤的位置,经影像资料再次比较定位标记物与肿瘤的实际位置的关系,确定手术切口,切除颅内病灶。其中脑脓肿1例,脑转移瘤2例,脑膜瘤15例。结果:标记物与肿瘤误差为0.8~1.0cm,经验证后重新确定肿瘤中心,术中验证其误差为0.2~0.5cm,均于显微镜下行全切术,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Photoshop简易定位法手术治疗颅内位置表浅小病灶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癌化疗效果不满意,全脑放疗平均存活期仅为3~6个月,手术切除加全脑放疗可延长生存期,但当病灶多发或位于手术不易达到的部位时则限制了手术的开展.本文报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33例脑转移性病变的经验.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岁.原发恶性肿瘤均获病理确诊,并已得到恰当治疗.其中腺癌23例,恶性黑色素瘤4例,肾细胞癌3例,鳞癌2例、睾丸癌1例.共有脑转移灶52个,分别位于顶、额、脑干、枕、小脑、脑深部灰质和颅骨底、多发性脑性转移13例(39%),经CT或MRI和脑立体定向活检确诊.经CT扫描立体定位,应用4-MeV线性加速器放射外  相似文献   

5.
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能取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相同的生存率,对于局部控制来说,结果有冲突。全脑放疗较局部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手术)减少颅内新发病灶。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颅内治疗病灶外以及颅内总体复发率均增加,而且联合全脑放疗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对于1-3个脑转移瘤患者,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生存好于单纯全脑放疗。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较全脑放疗能改善局部控制,并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KPS评分。对于单发脑转移灶,联合治疗有生存获益。但2个及2个以上的脑转移灶是否有生存优势,尚有争论。对于多发脑转移瘤、KPS〈70分的患者联合治疗能改善生存。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和手术联合全脑放射治疗两组无生存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全脑照射.方法41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前瞻性的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全脑照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者,先行全脑放疗,全脑放疗结束后休息7~14 d,再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时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KPS的改善及死亡原因等.结果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3个月和10.6个月,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8.6个月,中位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分别为6.7个月和8.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0%和88.9%,KPS的改善率分别为82.6%和88.9%,死于脑转移瘤复发或新转移灶者分别占50.0%和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除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然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出现颅脑新病灶的6例患者,予以挽救性治疗,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合并全脑照射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p32胶体立体定向囊腔内放疗治疗脑囊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穿刺直接注入放射性核素p32胶体囊腔内放疗治疗脑囊性肿瘤20例.结果 20例患者颅内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意识逐渐清醒,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消失.随访1~6年(平均3年).2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CT或MRI显示肿瘤缩小或消失者15例,占75%,无变化者3例,占15%,肿瘤增大者2例,占10%.结论 放射性核素p32是治疗脑囊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放射治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是否需合并全脑照射。方法:41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前瞻性的分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全脑照射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者,先行全脑放疗,全脑放疗结束后休息7-14d,再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总逢时间,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局部控制率,KPS的改善及死亡原因等。结果: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3个月和10.6个月,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和8.6个月,中位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时间分别为6.7个月和8.6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0%和88.9%。KPS的改善率分别为82.6%和88.9%。死于脑转移瘤复发或新转移灶者分别占50.0%和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全脑照射合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间,除颅脑无新病灶生存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然而,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出现颅脑新病灶的6例患者,予以挽救性治疗,均得到较好地控制。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合并全脑照射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36例脑胶质瘤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方法 :自1997年 3月~ 1999年 7月利用JX 10 0X刀系统常规固定头环及立体定向头架 ,CT扫描 3mm层厚 ,将影像信息输入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 ,采用单次或分次治疗。全组 36例获得 6~ 30个月的随访 ,中位 18个月。结果 :34例生存期超过 6个月占 94 .4 % ,6例超过 30个月占 16 7%。 2 2例CT或MRI复查病灶明显缩小占 61 1%。 3例病灶消失占 8 3%。 3例病灶增大占 8 3%。 4例无明显变化占11 1% ;2 6例症状减轻 ,3例症状消失 ,3例症状重 ,4例死亡。结论 :X刀治疗脑胶质瘤疗效是肯定的 ,它适合颅内各类胶质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微创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计算机神经导航系统使手术更精确。本文探讨了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微创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最小的手术创伤来达到最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7例颅内病灶患者进行3mm层厚的CT或MRI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全切2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及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术中应用 CT 引导下穿刺定位后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 CT 病灶直径<1.5 cm且胸膜无明显改变的磨玻璃样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8月至2014年9月共15例肺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手术室内麻醉、体位固定后行术中 CT 引导下带钩钢丝针穿刺定位,随即行胸腔镜切除术。评价术中 CT 引导下穿刺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率及病理结果等。结果15个磨玻璃样小结节均在术中 CT 引导下穿刺定位明确并行单操作孔胸腔镜切除术。术中 CT 定位成功率100%,平均定位时间(13.60±2.06)min,仅1例穿刺后出现少量气胸。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率为100%,其中肺叶切除1例,肺段切除1例,局部切除13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原位腺癌9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5例,AAH 合并原位腺癌1例。术后随访患者均存活,无复发、转移征象。结论术中麻醉下应用 CT 引导能准确将 CT 直径<1.5 cm 且胸膜无明显改变的磨玻璃样小结节行穿刺定位,并能联合单操作孔胸腔镜将其切除,准确、快捷、安全,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MRI引导脑胶质瘤立体定向活检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比较MRI 引导立体定向活检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29例患者活检后2月内进行了手术,立体定向活检正确指导治疗28例(97%),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者24例(83%),恶性胶质瘤误诊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4例,恶性胶质瘤误诊放射性脑坏死1例.21例患者于活检2个月后(平均6.5个月)进行了手术,7例活检胶质瘤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而活检14例放射性脑坏死中仅5例(36%)符合术后病理诊断.结论:MRI引导胶质瘤立体定向活检能够充分代表整体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可正确指导后续治疗,而肿瘤强化特征是活检潜在抽样误差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50例颅内转移瘤患者。原发灶均得到控制,30例采用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组),20例采用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单一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处方剂量均采用45%-75%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边缘剂量15-20Gy,中心剂量30-45Gy,一次完成。全脑放疗每次分割剂量为2Gy,1次/d,5次/w,总剂量40Gy/4w。结果: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均无生存3年以上患者。按病灶数进行分层研究:1年生存率单发病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212),1年生存率多发病灶联合组明显优于单一组(P=0.001),2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多发颅内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比较优化的选择方案,而对于单发的颅内转移瘤患者,则可以先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者直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神经导航外科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评价神经导航在颅内星形细胞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于2004年9月至2007年4月应用神经导航系引导进行颅内星形细胞肿瘤切除术的54例病例资料。结果: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星形细胞肿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准确,平均注册误差(1.42±0.46)mm。术后近期复查。CT或MRI证实肿瘤全切36例(78%),次全切除l0例,大部切除8例。所有肿瘤全切患者术后增强CT或MRI检查未发现肿瘤残留病灶。结论:神经导航定位精确,有助于手术计划的精确实施。实时导航颅内星形细胞肿瘤显微手术,有助于达到微侵袭效果和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1例颅内良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单纯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剂量2.5—5Gy,总量35—52.5Gy,等效常规分割剂量50~62.4Gy。结果:症状消失22例,症状缓解8例,总有效率96,8%(30/31);病变消失8例,缩小2l例,无1例出现脑血管意外,亦无视神经、面神经、脑干损伤及放射性脑坏死发生,垂体瘤患者无1例激素水平低下。结论: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颅内良性病变安全有效。有利于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或不加全脑放疗对肝细胞癌有限数目脑转移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8年7月武警部队上海肿瘤放射诊疗中心及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收治的肝细胞癌脑转移瘤(1~4枚)患者75例,其中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45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的患者30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肿瘤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期、放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8.9%和80.0%,未见统计学差异(P=0.537);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5.7个月,其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为6.2个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组为5.4个月,未见统计学差异(P=0.380);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数目(P=0.041)、病灶总体积(P=0.012)及肝内病灶的控制情况(P=0.006)是影响脑转移瘤患者总生存期的主要因素;两种治疗方式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肝细胞癌有限数目脑转移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取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 探讨应用肿瘤组织间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TPS)、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 5I粒子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 5 3例术前活检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应用TPS计算出放射源—12 5I粒子在瘤灶区的剂量分布 ,绘出等剂量曲线及适形粒子分布图并制定治疗计划 ,通过CT引导经皮穿刺种植12 5I粒子。术后即刻CT扫描验证 ,术后2个月复查CT检查肿瘤情况。结果 植入粒子后 ,瘤体接受的平均照射剂量为 15 0 .5Gy ,mPD84 .6Gy,D90 92 .4Gy,D90 >mPD。 2例需要立即补种粒子。术后 2个月复查的 37例患者 ,胸CT显示完全缓解 10例 ,部分缓解 2 7例。并发症包括术中气胸 19例 ,咳血 7例 ,术后发烧 5例 ,4例粒子移位 ,2例游走。结论 TPS立体定向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放射性12 5I粒子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样微小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 GGO)病灶的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的技术难点。各种定位方法均有报道,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不足。本研究拟通过评价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GGO微创切除的价值,初步探索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共32例GGO患者,41个GGO,行胸腔镜微创切除术,麻醉插管后皆在手术体位下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CT引导Hook-wire定位。记录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住院时间等,计算病灶组织学分型中的恶性几率,讨论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结果共32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7例)行41个GGO胸腔镜微创切除术,其中2个病灶、3个病灶和5个病灶同时微创切除患者数量分别是3例、1例、1例。病灶直径2 mm-10 mm(平均5 mm),病灶距离胸膜垂直距离5 mm-24 mm(平均12.5 mm)。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转化为开胸手术比率为0,CT定位时间平均8.4 min(4 min-18 min),微创切除病灶所需时间平均32 min(14 min-98 min),中位住院时间为8 d(5 d-14 d)。GGOs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原位腺癌(肺泡癌)19例,约46.3%,腺癌8例,约19.5%,大细胞癌1例,约2.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9例,约22%,炎性病灶4例,约9.8%。结论肺部GGO是恶性病灶的几率很大,对典型GGO患者积极微创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极大提高GGO微创切除可行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GGO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1例右肾母细胞瘤患儿右肾病灶采用立体定向X-刀适形放疗.治疗后复查CT及B超,原肿瘤明显缩小.肾母细胞瘤对放射治疗敏感,采用立体定向X-刀适形放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MRI引导脑胶质瘤立体定向活检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的5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比较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29例患者活检后2月内进行了手术,立体定向活检正确指导治疗28例(97%),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者24例(83%),恶性胶质瘤误诊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4例,恶性胶质瘤误诊放射性脑坏死1例。21例患者于活检2个月后(平均6.5个月)进行了手术,7例活检胶质瘤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而活检14例放射性脑坏死中仅5例(36%)符合术后病理诊断。结论:MRI引导胶质瘤立体定向活检能够充分代表整体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可正确指导后续治疗,而肿瘤强化特征是活检潜在抽样误差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