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2008-01/2010-12开封市妇产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MADSEN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仪(TEOAE)收集2008-01/2010-12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资料按初筛、复筛及听力损伤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复筛未通过转耳科专业最终确诊。结果初筛漏筛率从12.80%降低到1.55%,未通过率从22.35%降低到10.84%;复筛漏筛率从41.79%降低到5.07%,未通过率为2.16%~3.51%,明显低于初筛;共确诊15例听力损伤患儿。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漏筛率逐年降低,复筛未通过率明显低于初筛,新生儿听力损伤主要分布在经过新生儿病房治疗出院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层地区医院内两步听力筛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4月出生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并接受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筛查的新生儿,医院内第一次初筛单耳或双耳未通过的新生儿于出院前进行第二次初筛或生后42天进行复筛.记录听力筛查时间及双耳筛查结果,按完成听力筛查的时间将新生儿分组,分析通过率与筛查时间的关系、医院内一次初筛和两次初筛后总的通过率,以及医院内第二次初筛与42天复筛两组人群的通过率.结果 (1)完成听力第一次初筛的新生儿共10 060例,总体通过率49.1% (4944/10 060),通过率随出生后筛查时间的延迟而提高.(2)未通过第一次初筛的新生儿中30.0% (1535/5116)出院前接受第二次初筛,通过率78.4%(1204/1535),两次初筛后总体通过率61.1% (6148/10 060),与一次初筛通过率(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1.3,P<0.001).(3)未通过医院内听力初筛的婴儿中39.1% (1531/3912)于42天接受复筛,通过率92.7%(1420/1531),与医院内第二次初筛通过率(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3,P<0.001).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因素,随着出生后筛查时间的延迟,初筛通过率逐步提高;医院内两步筛查可提高初筛通过率,但医院内第二次初筛通过率低于42天复筛通过率.  相似文献   

3.
东莞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通过多中心合作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Hz听性相关电位(40HzAERP)技术诊断。结果:该研究实际筛查17360例,筛查率为89.1%。初筛通过15624例(90.0%)。需复筛的1736例,实际复筛1597例,复筛率92%,复筛通过1491例,复筛通过率93.4%。41例复查ABR其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39例,减去2例假阳性,该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2.25‰。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DPOAE是一种快速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听力筛查、诊断、康复统筹运作是使聋儿得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动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就诊并接受新生儿听力初筛和复筛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值>220μmol/L)为观察组,同时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听力初筛与复筛均使用AABR的两阶段模式,初筛时间为生后2~3天,无论通过与否均于出生后42~60天来我院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的患儿,于生后3个月时回院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听性稳态反应(ASSR)检测,并同时行第3次AABR检查。结果观察组1258例(2516耳),初筛通过1540耳,初筛通过率61.2%;对照组1514例(3028耳),初筛通过2913耳,初筛通过率9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42,P<0.001)。观察组复筛通过2003耳,复筛通过率79.6%;对照组复筛通过2970耳,复筛通过率9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64,P<0.001)。轻度、中度、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复筛通过率分别为87.9%、82.9%、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9,P<0.001)。经ABR及ASSR检测,对照组2例患儿(2耳)、观察组29例患儿(38耳)确诊为听力障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听力筛查通过率越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进行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产儿听力筛查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 ~ 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 895例早产儿应用耳声发射(DPOAE)技术进行听力检测。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以明确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危险因素。结果 初次筛查未通过率为38.4%,第 2次筛查未通过率为 18.3%,生后3个月进行听觉脑干反应(ABR) 检查时未通过率为22.2%。胎龄28~29+6周初筛未通过率60.5%,出生体重1 001~1 499 g 者初筛未通过率48.1%,出生体重≤1 000 g者初筛未通过率70.0%;应用有创呼吸机未通过率45.0%,重度窒息未通过率53.8%,血清总胆红素≥340 μmol/L未通过率47.9%,新生儿败血症未通过率54.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胎龄、出生体重、高胆红素血症及败血症均为听力初筛和复筛未通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由于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对高胆红素血症、感染等因素敏感而易产生听力损伤 。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的听力检测及跟踪随访,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高胆红素患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探讨与听力障碍发生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于病情稳定、出院前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 d左右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行听觉脑干反应(ABR)确诊检查;选取产科出生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35例,初筛异常58例,占24.7%;复筛58例,异常11例,占18.9%;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龄时行ABR检查,确诊听力障碍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2.13%(5/235)。检测对照组正常新生儿182例,初筛异常18例,占9.9%;18例复筛均通过。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是听力障碍发生高危人群。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及溶血病是导致发生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听力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听力筛查,同期产科出生的1401例正常儿作对照.高胆红素血症组复筛后仍异常者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60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初筛异常者297耳,占24.50%;对照组初筛异常356耳,占12.70%.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2 d时复筛73例,异常6耳,占4.10%,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龄时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确诊听力障碍2例.对照组243例复筛,9耳异常,占1.85%,3个月龄时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确诊听力障碍1例.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听力筛查通过率越低;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未通过率较轻度患儿明显增高.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进行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听力筛查,同期产科出生的1401例正常儿作对照.高胆红素血症组复筛后仍异常者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60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初筛异常者297耳,占24.50%;对照组初筛异常356耳,占12.70%.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2 d时复筛73例,异常6耳,占4.10%,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龄时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确诊听力障碍2例.对照组243例复筛,9耳异常,占1.85%,3个月龄时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确诊听力障碍1例.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听力筛查通过率越低;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未通过率较轻度患儿明显增高.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进行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9.
����������ɸ��1699���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象: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1日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出的正常新生儿共1699例,男985例,女714例。方法:筛查人员经省医疗机构专门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固定专职人员。筛查仪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采用美国GRASON STADLES公司生产的GSI70型全自动耳声发射仪作为听力筛查设备。筛查条件:测试在固定的相对安静非隔音室内,环境噪音约40~45dBSPL(A)。测试时新生儿在足量喂奶后1h,处于自然熟睡状态。生后2~4d用DPOAE进行初筛。生后42d对初筛未通过者进行复筛,仍采用DPOAE进行。生后3个月对复筛未通过者转诊到市听力检测中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将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应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监测中的特点、差异和意义。方法分别应用MADSENCapella+型全功能耳声发射分析仪和MADSENERA2260型听性脑干反应仪对171例(342耳)不同病因导致的高危新生儿同时进行TEOAE和ABR测试,将2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171例(342耳)患儿中,TEOAE初筛通过率为66.96%(229/342耳),ABR通过率92.99%(318/342耳),两者共同阴性率为70.47%(241/342耳),TEOAE初筛的假阳性率为84.07%(95/113耳),假阴性率为2.62%(9/229耳)。结论ABR测试是可靠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TEOAE具有方便、客观、快速、无创等特点,为较好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但假阳性率高。二者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