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及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相关表现.所有病例颅内压升高,脑脊液(CSF)异常,CSF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结论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CSF墨汁染色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积极抗真菌治疗,同时联合RARRT,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艾滋病及其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艾滋病患者,分为26例艾滋病患者(单纯感染组)、32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合并感染组),分别对脑脊液和外周血常规及生化指标、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两组间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合并感染组的脑脊液蛋白质为(601.28±...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外隐球菌病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作为机会致病菌感染,也是诊断艾滋病的依据之一.在意大利,感染HIV的病人中隐球菌病的流行比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要严重,约达8%.作者对3例合并肝硬变的艾滋病患者用氟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90.00%(81/90)、头晕头痛83.33%(75/90)和恶心呕吐58.89%(53/90);脑脊液中隐球菌抗原、墨汁染色及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2.59%(50/54)、78.89%(71/90)和51.11%(46/90);经系统抗真菌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5.56%(23/90);影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2周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组患者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意识障碍、痫性发作、颈项强直、低CD_4~+T细胞计数患者例数及全身播散性隐球菌感染发生率较生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常伴播散性感染,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CD_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开始cART前应常规筛查隐球菌抗原,早诊断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7,(6):855-858
目的分析影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隐脑)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06例艾滋病合并隐脑的病例资料并随访1年,分析影响其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1年归因死亡率24.2%。单因素分析提示与1年归因病死率增多相关因素有神志改变、血液/骨髓隐球菌培养阳性以及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阳性。与归因病死率减少相关的因素有治疗方案含有两性霉素B、累计两性霉素B剂量>500 mg及两性霉素B剂量>1 000 mg。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与1年归因病死独立相关因素包括神志改变、血液/骨髓隐球菌培养阳性、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阳性以及治疗方案两性霉素B剂量<500 mg。结论艾滋病合并隐脑患者发生神志改变、血液/骨髓隐球菌培养阳性、肺泡灌洗液隐球菌培养阳性者预后不良,累计两性霉素B剂量>500 mg才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艾滋病及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为其营养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9年1月 ~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及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共164例,其中HIV感染者66例(HIV感染组);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3月在浙江衢化医院接受治疗的经过临床诊断为颅脑隐球菌感染的患者46例,进行MRI影像学检查及分析,观察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及MRI异常信号发生率,MRI影像学特征的检查和分析包括:隐球菌感染患者脑室内MRI异常信号分布情况、MRI影像学下病变特征情况及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及增强扫描后有无强化。结果经MRI影像学分析,46例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有32例患者表现出MRI异常信号;颅脑基底节隐球菌感染25例,占78.1%,其中单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3例,占40.6%,双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2例,占37.5%;基地节以外的隐球菌感染主要分布于脑膜9例和深部白质区10例,占28.1%和31.3%,脑干和小脑MRI异常信号较少,各有1例,均占3.1%;25例基底节隐球菌感染患者MRI病变特症分析发现,颅脑隐球菌感染主要以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Virchow-Robin,VR)扩大和肉芽肿病变类型为主。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扩大1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肉芽肿病变6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1例轻度强化。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特征最少只有2例,占8.0%;胶样假性囊肿病变有3例,占12.0%,此两种病变类型由于比例较小未进行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分析。结论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磁共振信号异常率较高,隐球菌感染病变特征以脑血管间隙扩大和肉芽肿病变为主,且T1WI低信号,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及胶样假性囊肿病变占比较低,增强后基本无强化。  相似文献   

17.
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原学分析,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8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为艾滋病晚期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58例:CD4+<50×106/L 9例,CD4+(50~100)×106/L 32例;CD4+(100~200)×106/L 17例。在确诊时已合并多种机会感染。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艾滋病患者中,深部真菌感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2016年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分别采集血液、骨髓、脑脊液及胸腹水标本,采用BD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2 COMPACT 60与ATB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2015-2016年共收治艾滋病患者2 535例,共采集标本8 321份。8 321份标本中分离真菌325株,首位为马尔尼菲青霉220株、其后依次为新型隐球菌98株、白假丝酵母3株、热带假丝酵母2株、光滑假丝酵母2株;剔除同一患者多部位检出同一真菌后,长沙地区AIDS住院患者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率为7.89%(200株)、新型隐球菌感染率为2.6%(66株),马尔尼菲青霉、新型隐球菌两年间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沙地区艾滋病住院患者中深部真菌感染以马尔尼菲青霉为主,可侵犯血液、骨髓、胸腹腔,呈播散性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以脑膜炎较为多见;建议在AIDS病例治疗过程中,结合临床多部位采集标本送检,提高深部真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研究治疗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感染药物两性霉素B的各种配方组成(包括脂质体和脂类混合物)的报道,以减少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本文对两性霉素B溶于葡萄糖溶液或脂质乳剂治疗30例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隐球菌病是一种遍布世界但不常见的散发性疾病,健康人和有免疫损害者均可罹患。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地区,罹患侵袭T淋巴细胞的疾病(包括艾滋病)者尤其易感。艾滋病患者隐球菌感染的病程和治疗均与其他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