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市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贫血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2831例孕产妇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对有关因素进行专人问卷调查。结果沈阳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为49.88%,孕周、家庭人均收入、从事的工作、膳食状况、是否有医生进行营养指导与孕产妇贫血患病率有关。结论我市孕产妇贫血患病率较高,需引起高度重视,应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以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提高保健质量.方法 对1800例孕妇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8.78%,贫血患病率随孕周增大而升高.影响孕妇贫血的因素有孕周、孕产次、文化程度和年龄,随着孕周的增加、孕产次的增高,年龄的增大和文化程度的降低,孕妇贫血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结论 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宣教工作,并针对影响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干预,减少贫血的发生率,降低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以保母婴安康.  相似文献   

3.
奉化市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波  林琳敏  吕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21-3823
目的:了解奉化市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及有关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保健质量。方法:对1 394例孕妇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贫血患病率为12.62%,贫血患病率随孕周增大而升高。影响孕妇贫血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和孕产次,随着孕产次的增高,年龄的增大和文化程度的降低,孕妇贫血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结论:应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工作,孕中期及时给予补充铁剂,孕期定期复查血常规,及时纠正贫血,降低和减少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以保母婴安康。  相似文献   

4.
卢翠玲  李淑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84-4785
目的:了解清丰县孕产妇贫血患病的基本情况,为实现《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关于降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检测方法,对清丰县县城和17个乡镇399名孕产妇指尖血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妊娠期贫血发生率14.96%,产褥期贫血发生率23.52%。在农村更为明显。农村孕产妇贫血发生率21.96%,高于县城(7.63%)。贫血的发生率与孕产妇的年龄、胎次、妊娠月份有显著关系(P<0.005)。随着妊娠期月份的增加贫血发生率增高。结论:应加强高龄孕产妇,多胎孕产妇,晚期妊娠和产褥期的孕产妇监护,重点是农村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的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5.
孕妇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定西市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718例孕妇进行血色素检查,并由专人问卷调查。结果: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0.92%,随着孕周的增加,贫血患病率增高,孕晚期达高峰。结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需采取综合措施,并从孕早期开始补充铁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大庆市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15所幼儿园1893名学龄前儿童,采用统一调查表询问一般状况及病史,并进行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测定.数据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93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5.8%.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儿童饮食及胃肠因素、母亲贫血史是影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因素.结论 该市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低于我国儿童,但仍应根据影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因素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刘小青  李其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53-1054
目的:掌握新余市孕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制定干预措施。方法:对在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1137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7.41%,孕晚期患病率高于孕早、中期。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干预措施,增强广大妇女的保健意识,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岸区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对280例孕妇进行血液分析,检测内容包括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全血铁含量,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贫血检出率为10.00%,全血铁缺乏率为32.14%,血清铁蛋白缺乏率为3.21%,不同文化程度孕妇的贫血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00,P<0.05),非贫血组孕妇不同孕期的全血铁缺乏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0,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在江岸区依然较高,应做好该病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4年合肥市部分孕产妇贫血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合肥市孕产妇贫血患病情况,为实现降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目标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抽取合肥市城乡798名孕产妇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检测798人,贫血者134人,患病率为16.79%。贫血患病率产褥期为24.26%,孕期为14.74%;农村孕产妇为21.72%,城市孕产妇为7.96%;贫血患病率随着孕期的进展而增高。[结论]合肥市城乡孕产妇贫血患病率属中等水平,应重点做好农村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烟台市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以便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笔者对2002~2003年孕产妇缺铁性贫血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1.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状况及与贫血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区及郊区农村、工厂、机关、学校的15 ~49 岁育龄妇女1 529 人进行血红蛋白(Hb) 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 检测,同时进行有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计算机SPSS/PC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1 529 名年龄15 ~49 岁育龄妇女中,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16 .35g/L(SD14.67g/L) ,贫血患病率为31.2 % ,其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本调查分析与贫血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有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经、家庭消费结构、体育锻炼等。结论 育龄期妇女贫血发生率很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针对影响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上海市宝山区儿童贫血现况,探讨儿童贫血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1所公办小学和1所随迁子女小学共计2225名儿童开展血红蛋白检测、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贫血家族史、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贫血发生的影响。结果上海市宝山区7~11岁男生、女生贫血率分别为18.6%、18.5%;公办学校儿童贫血率20.6%高于随迁子女学校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儿童贫血率呈下降趋势(趋势卡方检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家族史、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吃甜食和食欲差(P<0.05)是儿童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儿童贫血率较高需加强监测,建议低年龄段儿童常规体检工作中增加贫血筛查项目。学校、家庭和社会需通力合作,加强健康宣教,倡导均衡饮食,实施儿童贫血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婴儿贫血、制定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出生满6个月左右正常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检查,并问卷回顾性调查母亲孕期疾病和贫血状况、出生体格指标以及6月龄以来喂养状况等信息。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913例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检出率为33.41%;不同喂养方式营养性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52,P<0.001),进一步χ2分割检验结果显示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但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婴儿(P<0.012 5);家庭收入低(OR=6.05, 95%CI:2.70~13.55)、低出生体重(OR=3.59, 95%CI:1.90~6.76)、母亲孕期贫血(OR=2.62, 95%CI:1.16~5.94)、孕周<37周(OR=2.60, 95%CI:1.51~4.47)、未添加辅食(OR=7.64, 95%CI:1.83~31.85)、辅食种类少(OR=8.16, 95%CI:3.52~18.91)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率较高,今后儿保部门应加强孕期及门诊儿童营养的宣传,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提示关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多样性辅食添加来有效预防婴幼儿营养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产后3天妇女贫血患病状况,探讨与不同贫血程度的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于产后3天对400例产妇进行血红蛋白筛查,选择所有贫血产妇共167例,按照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轻度贫血组89例和中重度贫血组78例,用SPSS软件对产后3天不同贫血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后3天贫血的患病率41.8%,其中轻度53.3%,中度46.1%,重度0.6%。产后3天贫血不同程度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孕期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 g/L、分娩时BM I≥30 kg/m2、分娩2 h内出血量≥400 m l及新生儿出生体重≥3 500 g。结论:产褥初期妇女贫血患病率较高,且产褥初期不同贫血程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重视孕产期和产褥期的保健工作,特别要针对加重贫血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以降低产褥期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某县农村地区1 026名0~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检测,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3.65%,贫血患病率0岁组最高,为22.75%,1岁组为15.38%,2岁组为9.47%,3岁组为11.34%,4岁组为10.53%,女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6.78%高于男童的11.23%(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和喂养方式等均为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贫血率越低。母乳喂养的儿童贫血发病率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结论农村0~5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与其性别、年龄、母亲的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了解2014年中国青少年贫血检出率与体能因素的相关性,为预防贫血提供体能方面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点校抽取7,9,12,14岁学生共71 687名,测定对象血红蛋白含量指标,计算贫血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检出率与体能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2014年青少年贫血率为13.0%(男生为11.9%,女生为13.8%),比2010年下降1.2百分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年龄、性别、地区、50 m跑、耐力跑成绩是贫血检出率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其中50 m跑、耐力跑成绩与贫血检出率呈正相关.结论 应重点防治乡村、女生、7岁和14岁青少年贫血的发生,重视体能项目对改善儿童青少年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省妇女妊娠合并贫血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国四川、河南、安徽3省妇女妊娠合并贫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意向性选择上述3个省,并采用分层整群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3省中6个县(市)的25个医疗机构2008年的产科病历,根据病历摘录填写自制《产科病例摘录卡》。结果:共收录合格病例摘录卡片17162份,妊娠合并贫血总患病率为23.6。人群分布中孕妇户籍为农村、职业为农民者妊娠合并贫血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5.9和25.9;四川省、河南省和安徽省被调查妇女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4、30.5和26.3。孕妇职业是农民、是否有妊娠史、首次产检时间、产检的次数等为妊娠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调查对象孕产期贫血患病率相对较高,应加强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孕产期保健宣传教育及妊娠期贫血的检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省妇女贫血情况,并查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选择杭州、金华和衢州20岁~60岁妇女1306名,采血检测血红蛋白,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妇女总的贫血率为27.2%。单因素分析发现,杭州、衢州和金华三个地区的贫血率有显著差异(χ2=15.75,P<0.001)。而不同户口性质、学历、职业和人均月收入特征之间贫血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人均月收入越高,贫血发生率越高(P=0.016,OR=1.22);农村的妇女贫血率要低于城市(P=0.0018,OR=0.50)。获得营养知识途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电视(50.54%)、报纸/杂志(6.74%)、专业书籍(5.82%);有96.9%家庭食用酱油,家庭平均每天食用量为12.26 ml。结论:浙江省20岁~60岁妇女贫血患病情况仍较严重,尤其是城市高收入人口;应该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开展应用铁强化酱油改善贫血项目很有必要且可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10省市农村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颖  杨丽  檀丁  巫琦  杜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2):1159-1161
目的 根据项目地区儿童血红蛋白的测量结果,了解中国西部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筛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05年对中国西部10省46个项目县的9616名3岁以下儿童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和血红蛋白测定.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完成所有资料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6月龄至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110 g/L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结果 中国西部10省项目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3.8%,儿童贫血随月龄变化,12~18月龄是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月龄、性别、民族、母亲贫血、生长迟缓、铁锅做饭和单独为儿童做饭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结论 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干预措施,降低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陕西农村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防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19个自然村336名0~18月龄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该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35.12%,0~18个月婴幼儿中0~3月龄组贫血患病率最低,为13.33%,随月龄增大贫血患病率逐渐增高,至13~18月龄组达最高(50.82%)。出生时低体重(<2 500 g)、家庭经济状况差以及母亲的教育程度低均为婴幼儿患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陕西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和大多数省市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母亲的喂养技术,预防和改善婴幼儿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