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影响血液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与克服的措施。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各项结果主要采用统计描述和对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影响血液标本取材质量的主要因素: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血标本延长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存在问题较普遍。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培训考核,有利于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  相似文献   

2.
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措施。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包括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延长血标本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 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较普遍。结论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3.
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措施。方法 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包括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延长血标本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较普遍。结论 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改善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质量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护理改善小组,从人员、方法、环境等方面对2016年10至12 月不合格血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比较质量改善前后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及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由质量改善前的0.23%降低到0.05%(P<0.05),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相关知识知晓率从77.35%提高到99.18%(P<0.05)。结论:通过质量改善活动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降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操作规范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静脉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重要的一项护理操作,血标本采集的质量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是密切相关,而检验科约70%左右的不符合项目来自分析前标本的不当处理[1]。然而影响血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复杂,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缺陷隐蔽、不易发现,因此很难对不合格标本进行溯源分析[2]。同时,在临床工作中血标本采集数量多、标本种类多、采集时间短,且传统放置试管的收集板容量有限,放置试管的数量少,每位患者的血标本试管不能单个放置,放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及对策,确保血液检验质量。方法通过分析血液标本出现的质量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同时对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结果标本溶血现象占不合格标本的12%,血清混浊占不合格标本的71%。结论加强血液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可避免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血培养静脉采集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2月1-15日,该院未进行严格的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时采集的用于细菌培养的患儿静脉血标本70份纳入对照组。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采集的血液标本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血液标本采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于2015年12月16-31日采集70份血液标本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标本的污染率、病原菌检出率,以及2组标本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标本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静脉采血过程中可能对细菌检验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素主要有:采血护士工作随机化、采血前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详细、标本采集质控知识缺乏、标本登记记录交接不清、发现问题时未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以及采血量不足等。对检验结果和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有标本溶血、输液同侧采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患儿血液标本量等。结论血培养静脉采血过程中对细菌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较多,在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进而提高细菌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前馈控制对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提高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将我院骨外科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分别由干预组的护士与对照组的护士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干预组实施前馈控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标本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血液标本质量的合格数215例(合格率为93.5%),不合格数15例,其中,标本凝固5例,标本溶血4例,标本脂血3例,标本采集量不足3例。干预组血液标本质量的合格数225例(合格率为98%),不合格数5例,其中标本凝固2例,标本溶血1例,标本脂血1例,标本采集量不足1例。两组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向患者讲解、指导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时送检是血液标本分析前的重要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于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达到提高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我市三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标本采集知识掌握情况差。结论:临床护士对静脉血标本采集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需开展多途径相关知识培训及各部门间合作,提高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探讨血液标本分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方法 通过收集产科、儿科病房2 000份血液标本,发现不合格标本75份(3.75%);对这些不合格标本及时与病房联系,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重新采集复查.结果 不合格标本分别为血液分析25份、凝血功能20份、血生化30份,通过及时复查,前后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确采集与运送血液标本,减少检验分析前的误差,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