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间歇性高糖可阻滞胰岛β细胞生长,增加β细胞的凋亡,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 目的:观察间歇性高糖对大鼠胰岛素细胞增殖、凋亡及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方法:实验对大鼠胰岛素细胞进行培养,分为正常糖对照组,恒定性高糖组和间歇性高糖组,分别含葡萄糖5.5,30,30和5.5 mmol/L间歇换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糖对照组相比,恒定性高糖组及间歇性高糖组均明显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细胞的生长(P < 0.01),增加大鼠胰岛素细胞的凋亡(P < 0.01),明显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使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细胞周期更多滞留在G0/G1期(P < 0.01),能显著减弱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的表达( < 0.01)。与恒定性高糖组相比,间歇性高糖以上各指标作用均更显著( < 0.01)。结果证实,间歇性高糖能够抑制大鼠胰岛素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yclin D1的活性,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减弱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浓度红景天苷通过ERK信号通路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D-MEM/F-12完全培养液)、不同浓度红景天苷(5~100μg/m L)诱导组和阻断组(5~100μg/m L+30μg/L PD98059),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RK信号通路阻断前后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10μg/m L诱导组和阻断组均能抑制细胞增殖,且5μg/m L(P0.01)、25μg/m L(P0.05)和100μg/m L(P0.05)诱导组对细胞抑制显著高于阻断组。25μg/m L诱导组和阻断组G_0/G_1期细胞比例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诱导组和阻断组cyclin A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下调,P21蛋白的表达上调。阻断组cyclin A蛋白的表达与诱导组比较明显下调(P0.01);50和100μg/m L诱导组与阻断组相比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21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红景天苷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小鼠MSCs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68例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4例,1组作为对照组进行胰岛素治疗,2组作为实验组进行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平均空腹血糖为(5.83±0.71)mmol/L,餐后2h血糖为(7.32±1.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15±0.72)%;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11.26±1.34)mmol/L,餐后2h血糖为(14.31±2.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93±1.51)%,P<0.05。两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不大。结论:艾塞那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降低患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合成的硫化氢(H2S)供体GYY4137对小鼠原代肝脂肪变性细胞胞质内脂质分解的影响。方法:体外用油酸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两步原位灌流法分离C57BL/6小鼠原代肝细胞并分为4组:对照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54 h;模型组用含1.2 mmol/L油酸(溶于10%BSA)的培养液培养48 h,再用RPMI-1640培养液培养6 h;H2S组和DL-炔丙基甘氨酸(PAG;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抑制H2S合成)组则用含有1.2mmol/L油酸的培养液培养48 h,再用无血清无酚红的RPMI-1640培养液(分别给予含有1 mmol/L GYY4137和200μmol/L PAG)培养6 h。测量细胞甘油释放量及胞内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和模型组相比,H_2S组培养液中甘油释放量和磷酸化HSL(p-HS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PAG组又明显升高。结论:在小鼠原代脂肪变性肝细胞中,GYY4137可能通过抑制HSL的磷酸化水平而减少胞质内脂质分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糖毒性通过JNK信号分子对INS-1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在5.6mmol/L(5.6G)、11.2mmol/L(11.2G)、33.3mmol/L(33.3G)葡萄糖浓度下加入或者不加IGF-1培养INS-1细胞,观察细胞的活性和凋亡,并通过添加或不添加JNK抑制剂后,观察JNK信号分子和IRS的丝氨酸磷酸化改变。结果:INS-1细胞活性随暴露高糖环境中的葡萄糖浓度和时间增加而下降,IGF-1有增加细胞活性的作用,但其作用随糖浓度增加而受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总的凋亡率分别为11.3%、12.7%、28.2%,33.3G组凋亡发生率是5.6G组的2.49倍(P0.01)。高糖激活JNK和IRS的丝氨酸磷酸化,在33.3G组2种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分别是11.2G组的3.33倍(P0.01)和1.17倍(P0.01),加入IGF-1以后,进一步抑制它们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添加JNK抑制剂SP600125后,可以完全抑制JNK的激活,但仅部分抑制IRS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并且使33.3mmol/L葡萄糖培养下细胞活性增加8%(P0.05),凋亡减少49%(P0.01)。结论:高糖通过激活JNK信号分子抑制IRS信号系统,从而抑制胰岛β细胞活性,促进凋亡发生。阻断JNK信号分子可以通过抑制IRS的丝氨酸磷酸化而减少细胞凋亡,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和高糖对肾成纤维细胞(NRK)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NRK分6组进行体外培养:(1)正常浓度葡萄糖组(常糖组):5.6mmol/L葡萄糖;(2)常糖+缺氧组:5.6mmol/L的葡萄糖+100μmol/L的CoCl2;(3)高糖A组:15mmol/L葡萄糖;(4)高糖+缺氧A组:15mmol/L葡萄糖+100μmol/L的CoCl2;(5)高糖B组:30mmol/L葡萄糖;(6)高糖+缺氧B组:30mmol/L葡萄糖+100μmol/L的CoCl2。分别于24h、48h取各组NRK采用RT-PCR检测ICAM-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常糖组相比,高糖A组,高糖B组ICAM-1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P<0.01),常糖+缺氧组、高糖+缺氧A、B组ICAM-1mRNA表达量也升高(P<0.01);高糖+缺氧A、B组ICAM-1mRNA表达量分别比高糖A、B组明显升高(P<0.01);高糖A、B组和常糖+缺氧组、高糖+缺氧A、B组48hICAM-1mRNA表达量均高于24h表达量(P<0.01)。结论:高糖和缺氧均可导致ICAM-1mRNA高表达,缺氧可能进一步增加高糖上调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波动性高血糖较持续性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可能更严重。 目的:观察波动性高糖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丙二醛、抗氧化因子合成的影响。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取经培养鉴定后的内皮祖细胞,细胞同化后分别给予5.5 mmol/L,20 mmol/L,5.5/20 mmol/L葡萄糖(5.5,2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液每8 h更换1次)及20 mmol/L甘露醇。干预72 h后,MT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丙二醛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结果与结论:20 mmol/L和5.5/20 mmol/L葡萄糖作用72 h,内皮祖细胞增殖减少、凋亡率增高(P < 0.01),培养液中丙二醛水平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P < 0.01),均以5.5/20 mmol/L葡萄糖作用最明显(P  < 0.01)。说明波动性高糖较恒定性高糖更易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波动性高糖环境下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aptor在膀胱癌BIU-87细胞中的表达及西罗莫司对BIU-87细胞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BIU-87细胞贴壁培养于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中,37℃、5%CO_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处理组加入浓度分别为(50-200)nmol/L西罗莫司;对照组不加药物,每天更换1640培养液。实时PCR法检测Raptor在BIU-87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BIU-87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西罗莫司对BIU-87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西罗莫司处理组的Raptor的表达量明显下降,BIU-87体外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呈剂量依赖性。西罗莫司将BIU-87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结论西罗莫司抑制BIU-8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能力与抑制Raptor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ALA)、银杏叶提取物(Gingko biloba,EGb761)对波动性高糖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氧化应激和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HRPE细胞株,取生长良好的对数期细胞用于实验,换用不同条件培养液,分10组进行试验.1)5.5 mmol/L葡萄糖对照组(N组);2)33 mmol/L持续高糖组(H组);3)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组(F组);4)33 mmol/L渗透压对照组(P组);5)ALA50干预组(ALA50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组+50μmol/L ALA;6)ALA100干预组(ALA100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组+100μmol/L ALA;7)ALA200干预组(ALA200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组+200μmol/L ALA;8)EGb7610.1干预组(EGb7610.1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组+0.1 g/L EGb761;9)EGb7610.5干预组(EGb7610.5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组+0.5 g/L EGb761;10)EGb7611.0干预组(EGb7611.0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组+1.0 g/L EGb761.各组细胞培养72 h,72 h时检测各组HRPE细胞上清液中SOD,GSH,MDA,TNF-α与ICAM-1的含量.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持续高糖组、波动性高糖组、ALA干预组(ALA50,ALA100,ALA200)、EGb761干预组(EGb7610.1,EGb7610.5,EGb7611.0)的SOD,GSH,MDA,TNF-α与ICAM-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SOD=67.936,FGSH=71.363,FMDA=81.123,FTNF-α=70.684,FICAM-1=80.193;均P<0.05);渗透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动性高糖组与持续性高糖组相比,SOD活性、GSH含量明显下降,MDA、ICAM-1与TNF-α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ALA干预组(ALA50,ALA100,ALA200)、EGb761干预组(EGb7610.1,EGb7610.5,EGb7611.0)与波动性高塘组相比,各组有统计学差异,且随药物剂量增加,SOD活性、GSH含量增加,MDA,ICAM-1与TNF-α的表达量下降,存在剂量相关性(均P<0.05).结论:ALA,EGb761可能通过降低波动性高血糖对人HRPE所致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对波动性高血糖所导致的病理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DMF)基于Notch 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2016年1 月-2017 年1 月间我院收治的120 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试验组用强骨胶囊(含骨碎补总黄酮180 mg/ 粒)联合钙尔奇D 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钙尔奇D 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钙、和血磷、TNF-α、MCP-1、IL-6 水平。(2)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实验分组与给药: NC 组:DMEM 高糖完全培养液(含10% FBS); RA 组:RA(0.4 mmol/ L); DMF+RA 组:DMEM 高糖完全培养液(含DMF 的血清)+RA(0.4 mmol/ L); Jaggedl+RA组:Jaggedl[1 000 μg/ L+RA(0.4 mmol/ L)]; Jaggedl+DMF+RA 组:Jaggedl(1 000 μg/L) +DMEM 高糖完全培养液(含DMF 的血清)+RA(0.4 mmol/ L); DAPT+RA 组:DAPT(16 μmol/ L)+RA(0.4 mmol/ L); DAPT+DMF+RA 组:DAPT(16 μmol/ L)+DMEM高糖完全培养液(含DMF 的血清)+RA(0.4 mmol/ L)。检测各组Notch-1、Hes-1 mRNA 和蛋白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67% >76.67%,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钙和血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MCP-1、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研究结果中RT-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表明,与RA组相比Jaggedl+RA 组中Notch-1、Hes-1 mRNA 和蛋白水平均上调,DMF+RA 组、DAPT+RA 组中Notch-1、Hes-1 mRNA 和蛋白均下调(P<0.05)。与Jaggedl+RA 组相比Jaggedl+DMF+RA 组中Notch-1、Hes-1 mRNA 和蛋白水平均下调(P<0.05)。与DAPT+RA 组相比DAPT+DMF+RA 组中Notch-1、Hes-1 mRNA 和蛋白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改善骨质疏松症,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 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不同浓度(1~150 μmol/L)Res作用于增殖期的MEF,用MTT法检测72 h后各组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其细胞周期.结果:Res 1 μmo/L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es 50 μmol/L和150 μmol/L组A值分别为0.196±0.055和0.185±0.0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4.0%和18.9%.细胞周期检测结果表明,Res 1 μmol/L组中G2/M期细胞占(14.82±0.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 μmol/L和150 μmol/L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9.61±6.03)%和(65.31±0.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es对MEF增殖的影响,具有双向浓度依赖性,增殖和抑制增殖均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其中阻断G1期细胞进入S期是其抑制MEF增殖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胎儿窘迫时羊水中部分生化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水中部分生化成分的变化对诊断胎儿窘迫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50例正常产妇作正常组,50例胎儿窘迫者作为胎儿窘迫组,取各组羊水进行生化测定分析;每例新生儿出生时行Apgar 1min及5min评分.结果胎儿窘迫组中,羊水中乳酸浓度(7.25±1.28mmol/L)、乳酸脱氢酶浓度(324.98±107.6mmol/L)、尿素氮浓度(7.09±1.16mmol/L)、肌酐浓度(0.185±0.028 mmol/L)较正常组乳酸浓度(5.9 5±0.67mmol/L)、乳酸脱氢酶浓度(114.41 ±56.2 mmol/L)、尿素氮浓度(4.23±0.98m mol/L)及肌酐浓度(0.13±0.03 mmol/L)显著升高(P<0.0005, P<0.05,P<0.005, P<0.0005).窘迫组的新生儿窒息率(12%)较正常组(2%)显著升高(P<0.025) .结论胎儿窘迫时,羊水中乳酸、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浓度较正常显著升高,此种变化可反映胎儿体内的代谢状况,为胎儿窘迫的诊断提供一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石蒜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0、2、4、8)μmol/L石蒜碱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石蒜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IC50的石蒜碱处理SGC-7901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蛋白水平。结果石蒜碱能够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石蒜碱处理24、48 h,对胃癌细胞的IC50分别为(20.85±2.36)μmol/L和(13.29±1.28)μmol/L。采用13μmol/L石蒜碱处理SGC-7901细胞48 h,可将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且细胞cyclin D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石蒜碱能够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LY333531对高糖所致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上调的拮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分离培养并鉴定后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25 mmol/L),高糖(葡萄糖浓度25 mmol/L)+LY333531(10 μmol/L)组,高糖(葡萄糖浓度25 mmol/L)+生理盐水组,通过离体血管通透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单层细胞通透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β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单层细胞通透性明显上调(400.0±20.00 vs 223.3±25.17;P<0.01),凋亡率升高(55.00%±5.000% vs 2.333%±1.155%;P<0.01),PKCβⅡ的表达增加(0.4767±0.07506 vs 0.1733±0.02082;P<0.01);LY333531可明显降低PKCβⅡ的表达(0.2800±0.070 vs 0.4767±0.07506;P<0.01)并拮抗上述病理性通透功能上调(360±17.32 vs 400.0±20.00;P<0.05)和凋亡率升高(25.00%±5.000% vs 55.00%±5.000%;P<0.01),而生理盐水对细胞通透性、凋亡率和PKCβⅡ表达的影响不明显.结论:高糖损害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功能,LY333531可拮抗此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肌肽(carnosine)对高糖环境下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lbroblasts,CF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CFs为研究对象,使用Brdu-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法观察肌肽抑制高糖环境下心肌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细胞周期的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法;Western blot法观察不同条件下CFs中CDK2、CyclinE、PCNA、ERK1/2、p-ERK1/2及p21和p27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肌肽能够抑制高糖环境下CFs的DNA合成,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的相关蛋白表达来实现这种作用.与高糖组比较,20 mmol/L肌肽组明显抑制了高糖刺激的大鼠CFs中CDK2、CyclinE、PCNA蛋白的表达增加(t CDK2=6.19、t CyclinE=5.7、t PCNA=8.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高糖组比较20 mmol/L肌肽则使p21、p27表达水平增加了(t p21=5.16、t p27=8.55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高糖组比较20 mmol/L的肌肽或20 mol/L的PD-98059(ERK1/2抑制剂)明显抑制了高糖刺激的大CFs中p-ERK1/2的表达增加(t肌肽=5.64、t PD=8.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肽能够通过ERK1/2 MAPK信号通路抑制高糖环境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发现,癌胚纤维连接蛋白系新合成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标志,而高糖环境氧化应激与癌胚纤维连接蛋白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高糖作用对人系膜细胞活性氧和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以下各组:正常对照组(5 mmol/L D-葡萄糖);渗透压对照组(5 mmol/L D-葡萄糖+           20 mmol/L 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 D-葡萄糖);α-硫辛酸干预组,分为高糖+LA50组(25 mmol/L D-葡萄糖+        50 μmol/L α-硫辛酸)、高糖+LA100组(25 mmol/L D-葡萄糖+100 μmol/L α-硫辛酸)、高糖+LA200组(25 mmol/L D-葡萄糖+  200 μmol/L α-硫辛酸)。以RT-PCR法检测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和荧光酶标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结果与结论:高糖促进系膜细胞活性氧的产生,亦增加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α-硫辛酸可显著降低高糖负荷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同时减少癌胚纤维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提示活性氧介导高糖负荷致人系膜细胞癌胚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α-硫辛酸可部分逆转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糖以及霉酚酸酯(MMF)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MCs分为正常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MMF-10组(30 mmol/L葡萄糖+10μg/mL MMF);高糖+MMF-100组(30 mmol/L葡萄糖+100μg/mL MMF),采用RT-PCR检测每组不同时间点(24、48、72 h)MCP-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MCP-1及FN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组HMCs 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的分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48 h表达最高;不同浓度的MMF均能下调MCP-1 mRNA、蛋白及FN的表达(P<0.01);不同浓度的MMF对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分泌的抑制程度不同,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MMF可以阻抑MCP-1的表达及FN的分泌,可能对延缓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前期研究中发现高糖与烤瓷合金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存在交互效应。 目的:观察3种贵金属烤瓷合金与高糖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实验研究不同糖浓度(11.1,22.2,33.3 mmol/L)下,89%金合金、74%金合金及银钯合金贵金属烤瓷合金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体外共培养24h后,细胞外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并设未加入合金材料的空白对照为阴性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两因素析因设计分析结果表明,贵金属烤瓷合金浸提液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74%金合金与银钯合金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4,0);糖浓度的主效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5), 33.3 mmol/L糖浓度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11.1 mmol/L(正常)糖浓度组(P=0.001)。但贵金属烤瓷合金浸提液与糖浓度两因素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外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无交互作用(P=0.3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高糖+低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mmol/L,紫草素浓度为0.1μmol/L)、高糖+中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紫草素浓度为1μmol/L)和高糖+高浓度紫草素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紫草素浓度为10μmol/L)。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此外,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水平,以反映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相较于高糖组,紫草素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逆转高糖所致的内皮细胞活力降低及凋亡率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可升高内皮细胞中MDA和ROS的含量,同时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相较于高糖组,给予紫草素干预后,细胞内MDA和ROS的含量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升高。此外,高糖可致内皮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HO-1及核内Nrf2蛋白表达的增加;与高糖组相比,给予紫草素干预后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HO-1和核内Nrf2的表达部分下降。结论:紫草素可显著改善高糖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并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高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RK分4组进行体外培养:(1)正常组:5.6mmol/L的葡萄糖;(2)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3)高糖+PDTC1组:30mmo/L葡萄糖+5μmol/LPDTC;(4)高糖+PDTC2组:30mmo/L葡萄糖+10μmol/LPDTC,分别于培养24h、48h取各组NRK采用RT-PCR检测其MCP-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PDTC干预后,MC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随PDTC浓度增大,下降更明显。结论:高糖可使NRK中MCP-1表达增高,PDTC能抑制NRK中MCP-1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