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近3年来苯、甲苯和二甲苯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控制苯系物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苯系物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企业进行连续3年(2009-2011年)7月到9月的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采样分析。结果苯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GTWA)均值为1.0 mg/m3,最高浓度为31.8 mg/m3;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STEL)均值为1.9 mg/m3,最高浓度为63.2mg/mg3;甲苯GTWA均值为29.4mg/m3,最高浓度为722.7mg/m3;甲苯CSTEL均值为82.1mg/m3,最高浓度为1908mg/m3;二甲苯GTWA均值为6.5 mg/m3,最高浓度为115.8 mg/m3,二甲苯CSTEL均值为20.0 mg/m3,最高浓度为408.9 mg/m3。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合格率均在80%以上,但3年合计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合格率比较,甲苯合格率明显低于苯、二甲苯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P0.05)。苯、甲苯和二甲苯的个体采样合格率高于定点采样,其中甲苯的个体和定点样本合格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甲苯和二甲苯的合格率在行业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38.45,P0.01)、(χ2=16.17,P0.05)。结论应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有效控制急、慢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加油站从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现状, 为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抽样方法, 抽取中山市30家加油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检测, 并对436名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对40份油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 除了溶剂汽油外, 还检出不同比例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己烷等成分, 40份油品苯检出率60.0%(质量分数0.03%~1.90%)、二甲苯检出率52.5%(质量分数0.6%~6.0%), 甲苯检出率80.0%(质量分数1.2%~16.0%), 正己烷检出率79.8%(质量分数1.2%~7.6%), 乙苯检出率57.5%(质量分数0.6%~2.6%)。对30家加油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个体检测显示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溶剂汽油和乙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结果均未超过限值, 其中苯、乙苯低于检出限, 甲苯检出率47.1%(0.1~14.7 mg/m3), 二甲苯检出率47.1%(0.1~8.4 mg/m3), 正己烷检出率63.9%(0.1~3.3 mg/m3), 溶剂汽油检出率51.8%(0.1~88.8 mg/m3)。定点检测显示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溶剂汽油和乙苯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均未超过限值, 其中苯、二甲苯、乙苯低于检出限, 甲苯检出率14.3%(0.3~0.8 mg/m3), 溶剂汽油检出率42.8%(0.4~38.5 mg/m3)。加油站作业人员主要健康问题是心电图、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异常率较高, 男性的红细胞、血压和心电图的异常率高于女性(P < 0.05), 工龄> 5年的加油站工作人员在血压、谷丙转氨酶和尿常规异常率方面均高于工龄≤ 5年的工作人员(P < 0.05), 加油工血压、尿常规和血糖异常率高于非加油工(P < 0.05)。
结论 加油站从业人员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己烷和溶剂汽油接触属于长期低浓度接触, 可能会对从业人员造成一定健康损害, 应加强加油站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某厂喷漆工业苯防护装置的研制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制与评价喷漆工业苯防护装置,降低喷漆岗位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简称“混合苯”)浓度。我们采用半密闭罩通风、净化喷漆及空气幕屏蔽工业苯,使室内工人操作岗位混合苯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结果表明,改装前喷漆岗位混合苯平均浓度分别为:苯74.07 mg/m3,甲苯106.50 mg/m3,二甲苯172.15 mg/m3。改造后混合苯平均浓度分别为:苯6.21 mg/m3,甲苯为22.28 mg/m3,二甲苯为48.19 mg/m3。改造前、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造前尾气浓度分别为:苯5.70 mg/m3、甲苯328.80 mg/m3,二甲苯3.80 mg/m3。改造后尾气浓度分别为:苯、二甲苯未检出、甲苯28.80 mg/m3;甲苯净化效率为91.20%。改造后经对喷漆作业人员176人健康检查,无中毒发生,这也间接证明防护效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2—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涉苯车间检测情况及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为制定有效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顺义区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涉苯车间检测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年累计采集54个检测点共216件样品,点超标率为29.63%,件超标率为9.72%,对存在超标的年份的超标率进行比较,件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2,P0.01)。检测样品中,甲苯、二甲苯的点超标率均为38.89%,苯较低为11.11%,对存在超标的年份三苯超标率分别进行比较,只有甲苯和二甲苯件超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2—2015年三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及短时间接触浓度(C_(STEL)),只有甲苯(F=4.858,P0.05)和二甲苯(F=3.987,P0.05)的C_(STE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年共有682名涉苯工人做了职业健康检查,血常规异常检出率为11.9%,对4年的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8,P0.05)。结论 2012—2015年顺义区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涉苯车间中三苯空气浓度及职业健康检查超标现象依然存在,该企业应改善生产环境,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5.
对某市24家小微型制鞋企业苯危害职业卫生管理及女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开展职业卫生防护“三同时”审查和验收等职业卫生管理项目的落实率均低于50%。21个检测点苯、二甲苯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甲苯检测合格率95.24%。接苯女工WBC、PLT、Hb降低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工龄≥10年组WBC降低检出率显著高于<10年组。提示小微型制鞋企业苯危害风险严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石油管道双层熔结环氧粉末涂层(DPS)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接触水平,确定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 2019年9月17日—11月4日,依据国家职业卫生采样分析标准规范,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系统工程分析法和职业卫生检测法等综合分析方法,对甘肃省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技术服务处某石油管道DPS制备厂进行了现场调查与检测。结果该石油管道DPS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其他粉尘(金属粉尘、熔结环氧树脂粉尘)、二异氰酸酯甲苯酯、乙醚、苯、甲苯、二甲苯及噪声。现场检测及测量结果表明,正常生产过程中各工种接触其他粉尘(熔结环氧树脂粉尘)浓度为0.50~3.70 mg/m~3,其他粉尘(金属粉尘)浓度为0.40 mg/m~3,合格率均为100%;接触二异氰酸甲苯酯浓度为0.01~0.02 mg/m~3,接触乙醚浓度为0.30~1.10 mg/m~3,接触苯浓度0.02 mg/m~3,接触甲苯浓度0.01 mg/m~3,接触二甲苯浓度0.10 mg/m~3,合格率均为100%;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强度为73.8~87.6 dB(A),合格率为55%。结论该石油管道DPS制备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为工作场所高噪声控制、防腐涂层及漆料稀释剂配制、喷砂加料及清理过程。生产企业应优化高噪声、高毒及粉尘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管理,定期开展员工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优化模型评估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探讨其适用性。方法通过增加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程控制措施等因素,从危害等级和暴露等级方面对新加坡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改良,并应用优化模型对家具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家具制造企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木粉尘、噪声、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木粉尘检测浓度为1.9~8.9 mg/m~3,合格率为50.0%;甲醛检测浓度为0.24~0.36 mg/m~3、苯检测浓度为0~0.6 mg/m~3、甲苯检测浓度为3.8~6.7 mg/m~3、二甲苯检测浓度为6.1~16.1 mg/m~3,合格率均为100.0%。噪声检测强度为80.8 d B(A),未超出其职业接触限值。甲醛、木粉尘、苯和噪声危害因素风险水平均为高风险,甲苯和二甲苯均为中等风险。新加坡模型(浓度法)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低风险至高风险,新加坡模型(指数法)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至极高风险,优化模型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至高风险,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半定量优化模型适用于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但在我国其他工业企业的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认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应用于本实验室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采用活性碳管吸附室内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经二硫化碳解吸,DM Wax色谱柱作为分离柱,FID检测器检测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结果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在DM Wax色谱柱上分离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可达0.999 9以上;线性范围(0.1~20)μg/m L;样品平均解吸效率在95.2%~103.8%,相对标准偏差为0.4%~2.5%,最低检出限0.003 1~0.0 05 6 mg/m~3;质控样品浓度均在定值范围之内。结论该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准确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评价室内空气苯、甲苯和二甲苯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制鞋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样、检测和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主要接触限值》进行评价。结果南面喷漆车间工作场所苯浓度较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为7.2~7.5 mg/m3,合格率为0,短时间接触限值(STEL)平均为10.6 mg/m3,合格率仅为52.8%;粘胶车间甲苯TWA全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STEL平均为270 mg/m3,合格率为0;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没有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制鞋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加紧改善作业环境,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10.
冯洪杰  边洪英  王华  贾克俊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14-1315,1317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工矿企业中苯、甲苯、二甲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同时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按《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的要求,采用活性炭管采集车间空气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该区存在苯、甲苯、二甲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89家企业,行业分布以印刷业、家具制造业为主,在所有行业中占到90.60%,其他行业仅占9.40%;检测样品447个,苯样品浓度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6 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样品浓度检测结果主要集中在50mg/m3以下。苯、甲苯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和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的合格率在行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具制造业合格率均低于印刷和其他企业(P0.05)。结论目前,该区工作场所中苯、甲苯、二甲苯样品检测合格率虽然均在80%以上,但仍有超标现象,应继续加强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的污染状况。方法对中山市2007—2009年委托监测的室内新装修场所(装修后3个月内)进行监测,场所类型包括家居、旅业、办公场所、商场和文化娱乐场所,监测指标包括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结果家居、旅业、办公场所、商场和文化娱乐场所的监测间数分别为43、89、5、29和51间,监测点数分别为155、456、39、159和265个,所有场所的间数合格率平均为59.45%;各个点的全项次平均合格率为72.81%;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63±0.04)、(0.053±0.12)、(0.167±0.57)、(0.180±0.12)mg/m3。5类场所的甲醛、甲苯、二甲苯和全项目的监测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居的合格率最低(分别为73.55%、76.77%、87.10%和54.84%);5类场所的甲醛及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以家居场所及商场浓度最高,分别为(0.094±0.07)、(0.077±0.23)mg/m3。结论中山市部分新装修场所的空气中甲醛和苯污染状况较严重,尤其家居场所,应加强对新装修家居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家居和办公场所空气质量。方法统计分析中山市2007—2011年监测的179户、1 269个监测点的家居和办公场所监测数据,监测指标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对其进行空气质量指数分析。结果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s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48 mg/m3、117.52 mg/m3、21.68 mg/m3、0.73 mg/m3和10.3 mg/m3;家居场所的甲醛、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合格率显著低于办公场所(χ2=83.51,P=0.000;χ2=86.15,P=0.000;χ2=64.68,P=0.000);家居场所和办公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指数平均秩次分别为844.94和570.00,办公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优于家居场所(Z=-13.799,P<0.001)。结论新装修场所有机物污染程度参差不齐,甲醛是首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家居场所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高风险场所,应对重点污染物和重点场所加强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3.
4S店汽修车间职业卫生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4S店汽修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浓度(强度),了解汽修工人的健康状况,更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方法 对23家4S店有毒有害作业点进行现场检测,对接触苯及苯的同系物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所调查的汽修车间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085~6.992mg/m3、0.065~28.725mg/m3、0.1~14.425 mg/m3,分别低于国家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PC-STEL);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接触苯及其同系物的汽修工人白细胞降低,并且随着接触苯系作业工龄的增加,该人群中发生白细胞降低的百分率也有所增加.结论 所调查的23家4S店汽修车问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之内;苯系作业会造成作业工人白细胞降低,且危害程度与工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测定的气相色谱标准方法。方法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经二硫化碳解吸后,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进样1μl时,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检出限分别为:1.9×10-4μg、2.2×10~(-4)μg、3.0×10~(-4)μg、3.0×10~(-4)μg和3.7×10-4μg;当使用活性炭管采样20 L,用1 ml二硫化碳解吸样品时,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测定范围分别为0.031 mg/m~3~20.0 mg/m~3、0.036 mg/m~3~20.0 mg/m~3、0.050 mg/m~3~20.0 mg/m~3、0.050 mg/m~3~20.0 mg/m~3、0.060 mg/m~3~20.0 mg/m~3;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9%~1.4%。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4.0%~99.0%范围内。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对2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作业现场空气中混苯、铅浓度进行检测,1 284名含铅油漆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联合组几何均数浓度苯0.83 mg/m3、甲苯8.55 mg/m3、二甲苯7.55 mg/m3、铅尘0.294 mg/m3,工人血铅几何均数浓度0.22 mg/L、ZPP平均浓度2.83μg/gHb,显著高于苯接触组和对照组(P0.01);粒/淋倒置、ALT升高、脾大检出率分别为3.1%、10.7%、2.8%,显著高于铅接触组、苯接触组和对照组(P0.01),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894、6.717、3.505,大于混苯与铅独立作用之和;WBC减少、脂肪肝、EC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2%、17.0%、17.8%,显著高于铅接触组(P0.01)。提示混苯与铅联合作用可引起粒/淋倒置、ALT升高和脾大,似有协同效应;还可致血铅及ZPP升高,但对脂肪肝和ECG的影响与混苯相似。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某区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苯系物的职业危害状况,为有关部门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某区28家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测定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结果]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48、62.03、45.01mg/m3,其合格率分别为27.27%、74.42%、83.72%.其中油漆工作业场所苯污染比喷漆工作业场所严重(苯合格率分别为18.18%、46.67%, P<0.05).[结论]重庆市中小型企业作业场所中苯系物的污染严重,需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郭艳  何伦发  李玉  范木耿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701-2703
目的了解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的甲醛和苯系物污染状况。方法对新装修后3个月内的场所进行现场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的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52±0.054)、(0.069±0.155)、(0.296±1.152)和(0.218±0.226)mg/m^3。二甲苯和苯、甲苯的浓度显著相关(P〈0.01);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监测点数合格率分别为85.34%、91.81%、83.19%和87.93%;各类场所的监测间数合格率为45%,家居、酒店、展览中心和商场、文化娱乐场所以及办公场所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0%、50%、67%、0%和33%。结论中山市室内新装修场所甲醛和苯系物污染严重,需加强对室内新装修场所空气质量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8.
探究某制鞋企业溶剂汽油作业人员血常规指标下降的原因;采用仪器法对工人血常规进行检测,用气相色谱对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8名工人中有7人存在血常规指标下降的情况,复查结果也一致;作业现场空气中苯、甲苯浓度均超标。提示,工人有可能接触了超限的苯、甲苯。而该次职业健康检查漏掉了苯、甲苯、二甲苯项目的检测,建议今后在对接触溶剂汽油危害因素的职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时,应同时要求其进行苯项目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李凤娟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00-1702
目的了解某企业喷涂车间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对该企业喷涂车间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清洗工序工作现场空气中化学物质(C-TWA)甲苯浓度为341.03 mg/m3,二甲苯为57.80 mg/m3、乙酸丁酯为229.92 mg/m3,不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并检出了0.67 mg/m3的苯;其余工作位均符合要求。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该作业的目标疾病。结论该企业喷涂车间清洗工序化学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要求并检出了苯,存在一定的危害,应改进工艺,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对劳动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监管部门开展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参考和对策。方法对成都市制鞋企业的职业病防治现状进行调查,并对97家制鞋企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正己烷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成都市制鞋企业在册人员 19431人,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11 595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丁 酯、正己烷,定点检测超标率分别为33.2%、18.0%、0.3%、0、0、0.4%、0、0、0.8%,其中苯、甲苯超标最为严重。6 602人(56.9%) 参加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防护措施不够健全,职业危害严重的制鞋企业逐渐向其他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 转移。结论成都市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应强化监管,提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加强防护设施建设、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职业健康检查等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