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杜曼 《北方药学》2014,(3):101-10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血糖(AHG)升高的临床观察现象。方法:将从2005年1月~2013年1月这9年时间内我院的100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成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糖尿病不包含在该研究范围。结果:血糖升高组发生的泵衰竭要比血糖正常组要高,死亡的例数也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因此,应激性血糖升高是造成应激性衰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茂  张瑞宏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420-1421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增高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诊行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410例依据糖尿病病史及入院随机血糖水平随机分为四组:组1(n=288):随机血糖正常的非糖尿病患者;组2(n=30):随机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组3(n=54):随机血糖增高的非糖尿病患者;组4(n=38):随机血糖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24h内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心肌酶峰值、TIMI血流恢复情况及30d病死率。结果四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4.2%、3.4%、7.5%、5.9%(P〈0.01)。入院随机血糖增高的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急诊PCI术后30d病死率高于随机血糖正常组,其中随机血糖增高的非糖尿病组30d病死率高于糖尿病组。结论应激性血糖增高是影响ST段抬高型AMI急诊PCI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3月经CT或MRI证实的2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102例)、应激性高血糖组(65例)和糖尿病组(57例),并对各组患者患病情况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与糖尿病组的后循环脑梗死构成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糖尿病组及应激性高血糖组大面积脑梗死构成比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好转率(23.08%,15/65)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56.86%,58/102)(P〈0.01)和糖尿病组(49.12%,28/57)(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16.92%)明显高于糖尿病组(12.28%)及血糖正常组(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早期有效监测并控制血糖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M)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 AMI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均给予常规 AMI 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并比较其用药前后 MMPs、LVRM 变化。结果入院时 AMI 患者 MMP-9、TIMPs 显著高于正常组,治疗后患者 MMP-9、TIMPs 均显著下降,其 MMP-9降至正常,TIMPs 仍显著高于正常( P <0.05);2组患者治疗后 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 P <0.05);2组患者左心室重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左心室重构逆转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5%( P <0.05)。结论 MMP-9升高与 AMI 患者 LVRM 发生具有密切关联,而ACEI/ARB 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 MMP-9升高,促进 LVRM 的逆转,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糖监测与伤情、预后及治疗的关系。方法:对51例颅脑损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1例进行血糖及血清果糖胺检测,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伤组的血糖增高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血清果糖胺无明显差异(P>0.05);脑伤组中轻、中、重型之间血糖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重型中死亡组血糖初测与复测有显著差异,而存活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糖的增高与脑伤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经治疗后血糖趋于正常者,预后良好。因此,在救治中应及时预防和控制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6.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糖尿病(DM)AMI患者80例,依据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分组,血糖≥8mmol/L者为SHG组,血糖〈8mmol/L者为非SHG组。观察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情况。结果SHG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分别为35%、38%、19%和31%,均显著高于非SHG组(13%、17%、2%和11%)(均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提示预后不佳,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电图改变及心功能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探讨SH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AMI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分为SHG组和血糖正常组,比较2组ST段回落(sum STR)≥50%和TIM 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在2组中的比例,以及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功能指标。结果 SHG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较血糖正常组多见(P〈0.05);PCI术后心电图分析:SHG组sum STR≥50%较正常组少(P〈0.05);30 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在SH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伴血糖升高不影响直接PCI的成功率,但与血管再灌注后微循环灌注不良独立相关。血糖升高的AMI患者更易出现微循环灌注不良并且影响AMI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8例非糖尿病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入院空腹血糖(FBS)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FBS〈7.0mmol/L。n=112)、血糖轻度升高组(7.0mmol/L≤FBS〈11.1mmol/L,n=82)和血糖高度升高组(FBS≥11.1mmol/L,n=64),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住院并发症、病死率、梗死面积、心肌酶及心功能状况。结果:血糖增高组患者的住院并发症、病死率、复合壁梗死发生率及心肌酶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而在心功能方面,血糖增高组低于血糖正常组(P〈0.01),血糖升高程度与以上各项指标均有关。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提示病情重、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差及病死率高。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病血糖非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赵慧强  李金生  刘大男 《贵州医药》2002,26(12):1075-1077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组(AMIA)、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组(AMIR)、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正常对照组(N)分别进行CP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上述检测的IgG阳性标本进行CP DNA检测;并检测各组的血CRP水平。结果:各病例组IgG阳性率明显高于N组(P<0.05);AMIA组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PCR技术检测各组中IgG阳性组CP DNA阳性率很高。IgG阳性与AMI的发生有相关性,校正了影响因素后OR=2.0,P<0.05。AMIA组中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有显著性意意义(P<0.05),而后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A组、OMI组中显示IgG与CRP有相关性(γ=0.7276,P=0.000;γ=0.6380,P=0.008)。结论:CP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很可能CP急性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促发因素;CP急性感染与ORP水平升高有关,可能CP急性心感染参与了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升高。  相似文献   

10.
杨卫文  杨景林  陈剑明  黎莉  谭松 《贵州医药》2002,26(12):1072-107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关系。方法:乙肝后硬化患者140例,经检测HP后分HP阴性和阳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cTNT;对于HP阳性病例根治HP后再次测定cTNT,并与根治前进行比较;同时,将HP阳性病例分为大量感染组、中量感染组及少量感染组,分别比较各组的cTNT;另外,对于HP阴性和阳性组病例,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各组的cTNT。结果:HP阳性组cTNT明显高于HP阴性组和对照组(P<0.01),HP阴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根治后cTNT显著下降(P<0.01);大量感染组明显高于中量及少量感染组(P<0.01-0.05);中量感染组亦明显高于少量感染组(P<0.01);HP阳性组中肝功能Child C、B级组明显高于A级组(P<0.01)C级组又明显高于B级组(P<0.05),而HP阴性组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使肝硬化患者血cTNT升高,易于并发心肌损害,根治HP有利于防治该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应用苯溴马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苯溴马隆治疗,B组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5.00%,A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B组高(P<0.05);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较B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A组治疗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较B组低(P<0.05);A、B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32.50%,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选为研究对象,依据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差异分为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A组,n=160)与高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患者(B组,n=140).比较2组预后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2组吸烟史、性别组成、高血压、Killip分级以及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血清肌酸酐、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且BMI、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收缩压、舒张压、血糖、L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LVEF明显低于B组(P<0.05).丁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年龄、血清肌酸酐呈负相关性,而与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L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LVEF呈正相关性(P<0.05).死亡率升高独立影响因素主要为丁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LVEF减小.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存在相关性,患者死亡率升高主要独立因素包括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其测定可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及其与血糖、血脂以及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初诊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及正常人5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FGF-21水平,比较不同人群血浆FGF-21水平,分析初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FGF-21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SUA(血尿酸)、血脂[三酰甘油(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门冬氨酸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等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伴有2型糖尿病组BMI、TG、BUN、SCr、SUA、Hs-CRP、AST、FBG、HbA1c、FGF-2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C、HDL-C、LDL-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未伴有2型糖尿病组BUN、SCr、SUA、AST、FBG、HbA1c、FGF-2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C、HDL-C、LDL-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伴有2型糖尿病组年龄、BUN、SCr、FBG、HbA1c、BNP、CKMB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未伴有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FGF-21水平与TG呈正相关(r=0.627,P=0.000).健康人群中,血浆FGF-21水平与TG呈正相关(r=0.318,P=0.0016).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HbA1c、FGF-21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肌缺血而引起心肌损伤时,患者血浆FGF-21存在代偿性的分泌量增加,可能在心肌保护过程中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一薇  黄飞翔 《中国医药》2011,6(11):1305-130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肌钙蛋白I(cTnI)峰值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住院AMI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nI峰值水平将患者分为A(cTnI <6 μg/L)、B( cTnI 6~60μg/L)、C(cTnI> 60 μg/L)3组,分别为48、96、18例.分析不同cTnI峰值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新发心力衰竭发生率和院内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cTnI峰值及LVEF分别为(2.4±1.6) μg/L、(55.5±4.3)%,(22.8士14.2)μg/L、(52.8±4.7)%,( 157.4±115.9) μg/L、(45.2±5.2)%.A组cTnI峰值最低,而LVEF值最高;C组cTnI峰值最高,而LVEF值则最低.A组与B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组或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死亡病例,心源性休克及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最低[分别为2.1%(1/48)、6.2% (3/48)],B组院内死亡率为4.2%(4/96),心源性休克及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是7.3%(7/96)和18.7%(18/96),与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院内死亡率达27.8%(5/18),心源性休克发生率38.9%(7/18),新发心力衰竭发生率为55.6% (10/18).C组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峰值与AMI的早期预后密切相关,cTnI峰值越高其早期预后越差,LVEF越低,新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A组)、糖尿病高血糖组(B组)和正常血糖组(C组),观察三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近期预后情况。结果A组患者较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近期预后差(均P〈0.05),而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监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对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肌酐(SCr)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SCr水平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726例,根据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指南(NKF/DOQ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311例和肾功能受损组(B组)41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等一般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上述指标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及UACR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指标(FBG、HbA1c)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水平与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UACR呈负相关,与糖代谢指标(FBG、HbA1c)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I、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肌酐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病程,肾功能指标(BUN、SCr、UA)及UACR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贝酯(GM)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71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不用GM作为对照.B组,36例,于术前1 h开始静脉滴注GM600 mg,每日2次,连用3d.检测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葡萄糖((GS)、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前白蛋白(PAB)浓度.结果 B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WBC、CRP、GS明显小于A组(P<0.05);B组术后第1天和第7天PAB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术后第1天AST、ALT、BUN、SCr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 手术前即开始使用加贝酯能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对患者产生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各个器官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敏 《淮海医药》2012,30(2):130-131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与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AMI)短期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轻重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非糖尿病(DM)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依据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分组:空腹血糖≥7 mmol/L的患者为应激性高血糖(SHG)组;血糖〈7 mmol/L的患者为非应激性高血糖(非SHG)组。观察2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死亡等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SHG组)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衰竭、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死亡率分别为25%、27.5%、32.5%、22.5%,均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非SHG组)7.7%、9.6%、11.5%、5.8%(P值均〈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提示病变严重、预后不良,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艾迪联合GP方案(中药艾迪注射液、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的化疗方案)与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毒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NSCLC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33例)及B组(35例).A组采用艾迪联合GP方案治疗,B组接受G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