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对比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萧龙友、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的中医教育理念,梳理他们在中医教育理念上的共性,寻找当代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根系”与继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提升中医传承发展的质量。该研究基于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研制的文本和专家意见系统综述方法(SrTO)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共纳入相关论著14本,期刊论文115篇,文件7项。对四位中医师在中医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学术研究、执业考试等主题相关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行动进行分析,进而总结该时期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联系与共性,形成基于SrTO的NOTARI总结表。研究结果表明,四位民国末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名中医、中医教育家,在教学上注重经典,不离临床,强调以德树人,维系传统师承模式,创办中医药学校,并对院校课程设置、教材和书籍的编写提出全新要求。他们倡导打破中西医门户之见,培养中西汇通的人才,推进中医药教学考试制度的规范化,参与科研著书。四位中医师跨越了传统中医师仅收授数个徒弟的局限,促进了中医药“教育-临床-科研”一体的新模式产生,也深刻影响当代的中医院校与师承等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成荣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6年获"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的研究对象。王老为全国首批西学中学员,曾获卫生部"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由于其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王老在从医57年间长期致力于临床中西医学结合的探索,力主倡导、推广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文章就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在台湾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早期得不到台湾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至今没有公立的中医药学院,以致于中医教育一直未能纳入正轨,也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及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因此长期以来中医药被台湾医学界视为不科学。近几年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中医热"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已提出多年,得到了世界范围内临床家的实践认可.这并不是说我们临床医生的一般经验的积累不可靠,只是进展缓慢而已,并且可能存在局限性;而循证医学方法则可较快地获取信度高的成功或失败疗法的证据,可以事半功倍.为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领域中,也应这么做.是否可称为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integrative medicine, EBIM),用以全面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徐江雁 《北京中医药》2006,25(6):331-335
施今墨(1881-1969年),字奖生,浙江萧山人.幼学中医,青年时投身国民革命.1930年同萧龙友、孔伯华等创办北平国医学院,任副院长.1932年筹办华北国医学院,任院长.1935年与汪逢春、萧龙友、孔伯华任北平中医考试主考官,后遂有"北京四大名医"之称.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的教育事业,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和倡导者,毕生行医以理真术效自勉,重视气血阴阳与脾胃升降的调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  相似文献   

6.
自西医传入中国之后,特别是在清末民国初年时,中医就受了西医的影响,在中医界便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并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医学衷中参西录》等著作行之于世。尔后,如名中医陆渊雷及先师施今墨等,均主张中西医结合。施今墨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倡  相似文献   

7.
自从西医传入中国后,给中医药学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许多中医自发地学习西医,他们不但在治疗上吸取西医的某些有效方法,有的在理论上探讨中西医之特点,加以分析比较,甚至试图汇通中西医,这就形成了中医学术上的所谓"中西医汇通派"。其代表人物当数清代王宏翰、朱沛文、唐容川、张锡纯等为最。随着西医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解放后,在党的"团结中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许多现代著名老中医热心中西医结合工作,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途径,成为我们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良师,现介绍几位著名老中医之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创立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中西结合医学新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是在传统中医与西医合作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发掘、整理、研究中医药学,丰富现代医学和科学,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统一的新医学的过程。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产生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理论体系、研究方法、认识论、病因、病症、治法、方药上均有差异。两者的结合是一个有机的、融会贯通的、深层次的、长期的过程,把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医理、法、方、药的研究中,总结两者的认识成果和经验,包括理论、方法等知识的综合统一,知识结合与创新紧密联系,构成一个辨证统一、辨证发展的完整医学体系,从而产生新医药学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1.
学生从收发室给我拿来一个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寄来的邮包。打开一看,是庆其学兄赠阅的由夏翔教授和他主编的《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我对沪上名医,情有独钟。那是因为四十年前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一本《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影响我多年,书中丁甘仁、夏应堂、王仲奇、朱南山  相似文献   

12.
名老中医既是医学卫生事业一线的战士,也是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良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也要面向现代化,进行必要的改革,其中提高中医本科教育水平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讨论名老中医对现代中医本科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浅谈如何促进名老中医推动现代中医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推炎(AS)伴发葡萄腆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AS伴发葡萄膜炎42例42只眼,以中医辨证施治及西医方法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患者葡萄膜炎持续时间为8~50 d,平均(19±8) d.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S伴发葡萄膜炎疗效好,能缩短病程,降低全身激素用量以及使用时间,改善全身症状,减少葡萄膜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徐江雁 《北京中医》2006,25(6):331-335
施今墨(1881—1969年),字奖生,浙江萧山人。幼学中医,青年时投身国民革命。1930年同萧龙友、孔伯华等创办北平国医学院,任副院长。1932年筹办华北国医学院,任院长。1935年与汪逢春、萧龙友、孔伯华任北平中医考试主考官,后遂有“北京四大名医”之称。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的教育事业,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驱和倡导者,毕生行医以理真术效自勉,重视气血阴阳与脾胃升降的调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  相似文献   

15.
1 中西医结合“抗老”研究1960年我从中医研究院西学中班毕业后 ,领导重新安排我去临床工作。当时正赶上“大搞慢病快治” ,在接触病人过程中 ,见到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甚至“一人多病”。这使我联想到老年病与衰老的密切关系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老年病 ,应当注意“抗老”。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多 ,逐渐萌发了研究抗衰老问题的兴趣。1975年领导让我筹建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为了确定科研方向和研究课题 ,我曾做了大量调查研究 ,反复酝酿后认为中医讲“理法方药” ,从“治法”研究入手可以点带面。最初是研究“益气养血法 (当归补血汤为主 )的…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道路上的回顾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6年 ,我由天津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来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 ,在职学习中医 ,1958年参加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62年来到广安门医院外科担负起泌尿外科的治疗研究工作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坚持了中西医结合艰苦的开拓和探索之路。当时国内尚未开展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工作 ,没有经验可供参考 ,没有老中医和专家指导 ,在十多年时间里 ,独自一人 ,管 10张病床 ,每周 6次门诊 ,两次膀胱镜检查造影和手术 ,工作是超负荷的 ,工作条件很差 ,膀胱镜插导管后要背起病人去做逆行造影。当时 ,我是经过西学中的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认识到…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干年历史发展中,在医学领域罩,一直都展现出中医药学的一枝独秀。迨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世界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因而西方化涌进了中吲。随着列强对我国的化侵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西方宗教,并办起了西式医院,从而中国开始出现了中医、西医两种医疗并存的局面。始而清末中医唐容川欲将中、西两种医学汇通之,然汇而未能通;继而民国西医余云岫在半殖民地社会思潮支持下大叫“废止中医”而强树“西医独尊”.  相似文献   

18.
距今50年前的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经验给中央的报告中作出了如下批示:“尚昆同志:此件很好。卫生部党组的建议在最后一段,即今后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学习班,由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负责办理。我看如能在1958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70~80人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以两年为期,则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