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和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方法选择肺炎并心力衰竭2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心力衰竭24例,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衰组及健康对照组各1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各组血浆NT-proBNP浓度。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先心病并无心衰组比较,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组和肺炎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先心病并心衰组较肺炎并心衰组升高明显(P<0.01);与健康对照组及先心病无心衰组比较,肺炎并心衰组及先心病并心衰组LVEF水平均降低,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对肺炎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均有较敏感而特异的诊断价值,对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先心病(左向右分流型)合并肺炎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I)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0~2岁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纠正心衰,观察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滴注.开始剂量0.5μg(kg·min),以后每日递增0.2μg(kg·min),直至1.5μg(kg·min),泵控每日滴注6 h,每日间歇用药,共7 d,7 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应用期间观察心率和血压.结果: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可提高疗效,并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呼吸循环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呼吸循环衰竭患儿78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5岁,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39人.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抗心衰、抗呼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组给予CPAP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纠正缺氧、纠正呼吸循环衰竭、缩短肺部啰音吸收时间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适压力的CPAP对治疗先心病合并肺炎心衰、呼衰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早期使用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呼衰和心衰时间.  相似文献   

4.
张竞超   《中国医学工程》2013,(9):66-66,68
目的研究并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将另外60例门诊检查结果为健康的儿童组成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RR明显升高,随着单纯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衰的发展,RR逐渐增快,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儿肺功能异常情况愈加明显。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肺功能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潮气呼吸费用指标的测定来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部啰音或痰鸣音消失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安全有效、疗程缩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体会。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2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62例新生儿肺炎,不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实验组选择60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肺炎,两组患儿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抗生素抗炎治疗和对症治疗,以及呼吸机治疗。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及治疗经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的治疗时间和对照组新生儿的治疗时间存在差异,P0.05;全部新生儿在治疗后的PH、PaO2、Pa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要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儿在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天数、使用呼吸机的人数、并发症发生人数等方面,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讨论:临床诊疗过程中,遇到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难度大的新生儿肺炎,首先要考虑该患儿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氨溴索口服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平喘、雾化、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氨溴索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患儿住院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综合治疗中,氨溴索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衰患者123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2例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40~60 ml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qd,14天为1疗程。观察2组总有效率及心率变异率的影响。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7%和8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参麦治疗组心率变异率明显升高。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疗效显著,能改善心率变异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参麦注射液合并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76例,随机分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多巴酚丁胺治疗,研究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率与左室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采取参麦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心率与左室射血分数,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病因急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变化及其与动脉氧分压的关系.方法 将心衰组病例分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A1)2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组(A2)1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组(A3)13例;对照组患儿分为肺炎组(B1)21例,先天性心脏病组(B2)15例,健康儿童组(B3)16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放射免疫均相竞争法检测血NT-pro-BNP、ANP、ET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检测肺动脉压力.结果 心衰组与对照组各病例间NT-Pro-BNP、ANP、E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心功能指标LVEF数值变化及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心衰组与对照组各病例间NT-Pro-BNP、ANP、E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对心衰急性期患儿血NT-pro-BNP、ANP、ET水平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00ml/d的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两周后分别进行两组心衰疗效的比较,测定心输出量(CO)和射血分数(EF)、6min步行试验(6MWT)、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并且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结果 观察组治疗两周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CO和EF、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MLHFQ积分和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临床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院后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部哆音或痰鸣音消失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安全有效、疗程缩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黄芩注射液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疗效;方法60例患儿随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心衰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42例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用药效果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急性心衰患者中采用增加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模式对于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并发心衰在儿科中比较多见,特别是小婴儿及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婴儿更为多见。临床上由于患儿免疫力较差,且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故往往病程较长,有些患儿疗效不满意。我们于1999年11月~2003年10月将复方丹参注射液用于治疗肺炎心衰,并与对照组作为比较观察疗效。发现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患者缓慢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75例,其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和对照组(未使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使用阿托品的平均剂量;其中合并低血压的住院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多巴胺+参麦注射液)和对照组(多巴胺),比较两组使用多巴胺持续时间及使用的最大浓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提高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并减少了使用阿托品的剂量;在合并低血压患者中,使用参麦注射液可缩短多巴胺的维持时间(P<0.05),并使多巴胺的最大使用浓度减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患者,出现缓慢心律失常及(或)低血压时配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2):1664-1667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美罗培南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衰肺炎患儿血清脑钠肽(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衰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给予多巴酚丁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两组连续给予治疗10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IGF-1、IGFBP-3、TNF-α、IL-6及hs-CRP水平。结果:两组血清BNP、IGF-1、IGFBP-3、TNF-α、IL-6及hs-CRP的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BNP、TNF-α、IL-6及hs-CRP的治疗后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GF-1、IGFBP-3的治疗后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血清BNP、TNF-α、IL-6及hs-CRP水平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升高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衰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血清BNP、TNF-α、IL-6及hs-CRP水平,升高血清IGF-1、IGFBP-3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志群 《右江医学》2007,35(2):157-15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传统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抗心力衰竭、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和阴影消失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邱满兴 《求医问药》2014,(18):157-158
目的 :探讨用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儿与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2.5%,二者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疹合并肺炎心衰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