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进行性退变的疾病,其组织病理学典型改变为β淀粉样肽沉积而成的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1〕。早在1986年就已发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是由过度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在神经元内高度螺旋化形成〔2〕。近年来Tau蛋白与AD之间的研究成为热点,大量证据表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在神经退行性变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0位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  相似文献   

2.
Tau蛋白与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行 《山东医药》2000,40(20):51-52
老年性痴呆 ( AD)的主要神经病理特征包括 :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 ( NFT) ;神经细胞外的神经变性斑 ,又称老年斑 ( SP) ;大量神经细胞的凋亡丧失等。而与 NFT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神经蛋白是 Tau蛋白 ,可以认为异常磷酸化及糖基化修饰 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最终导致 NFT的形成。1  NFT的结构特征NFT是导致神经元纤维退化的主要原因 ,可作为大脑早老化的标志 ,但 AD患者较正常老人脑内 NFT数量更多、分布遍及整个大脑。在不同神经元中 NFT有不同形态。NFT随AD的发展而增多 ,并与临床痴呆程度相关。NFT的主要成分是成对螺旋…  相似文献   

3.
樊华 《实用老年医学》2010,24(4):342-34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病理特征是脑内出现大量因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及因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FT)和神经元丢失。  相似文献   

4.
<正>老年性痴呆(AD)占痴呆的65%~75%~([1,2])。大脑局部尤其是海马和皮层出现由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P)和由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而形成的纤维缠结(NFT)及神经细胞的减少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3,4])。而Aβ生成增加与  相似文献   

5.
tau蛋白的磷酸化与Alzheimer病的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Alzheimer病(AD)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自从Iqbal等在1986年首次报道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是AD患者脑神经元中双螺旋细丝(paired helical filaments,PHFs)的主要成分以来,至今发现PHF-tau至少在21个位点发生异常过度磷酸化。上世纪90年代,Poorkaj和Sperfeld发现,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病因。临床以老年斑(senile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s)为特征,其病理变化以细胞外B淀粉样蛋白(B—am—yloid,A13)沉积导致SP的形成及细胞内自我聚集的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NFTs为结构基础。此外,神经元的缺失、突触的丢失及炎症反应也是AD重要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Tau蛋白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很丰富的微管相关蛋白,可促进管蛋白组装成微管和维持微管的结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通过构象改变、维持微管结构功能丧失、中和基础电荷等机制促进Tau蛋白自我聚集成双股螺旋细丝/直线状细丝,且其与β-淀粉样肽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各种形式Tau蛋白及其抗体对AD均有诊断意义,以Tau蛋白为位点的药物研究和开发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赵路清  王鲁宁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043-1045
阿尔茨海默病(AD)与糖尿病是两种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慢性疾病。一些交又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均表明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一是糖尿病是否促进(合并存在)β-淀粉样肽表达增加、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突触丢失及乙酰胆碱合成障碍等AD的病理生理特点;二是AD是否促进(合并存在)糖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等糖尿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致病机制仍不明确。线粒体作为生物能量、钙信号传导和氧化还原稳态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胞器,其功能出现障碍可导致细胞能量缺乏、细胞内钙失衡和氧化应激,从而进一步加重Aβ和Tau蛋白的影响,导致突触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甚至记忆丧失。随着对AD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及线粒体自噬被认为与AD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氧化应激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导致Aβ蛋白的聚集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而Aβ蛋白的聚集和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可损害线粒体功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GTP相关的动力相关蛋白1(Drp1)表达水平异常可导致线粒体过度分裂甚至碎片化,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损伤,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线粒体自噬功能异常在AD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多种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参与了AD的发病,包括Aβ蛋白积聚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氧化应激诱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以及受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等,均可引起异常线粒体的堆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诱导AD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脾通络开窍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7记忆及海马Tau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大鼠右侧海马注射冈田酸制备AD大鼠动物模型,采用经典的Morris水迷宫实验,对AD大鼠动物模型进行筛选并观察温脾通络开窍法对AI)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以及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D大鼠海马组织Tau蛋白磷酸化总量。结果温脾通络开窍汤高、中剂量组AD大鼠逃避潜伏期、成功找到平台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温脾通络开窍汤高、中、低剂量组AD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脾通络开窍法对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降低AD大鼠海马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水平,这可能是其抗A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以细胞外老年斑和神经元内神经纤维缠结为病理特征。老年斑的中央核心是Aβ,神经纤维缠结是由异常磷酸化Tau蛋白产生的双股螺旋纤维所组成。现普遍认为"淀粉样级联假说"  相似文献   

12.
<正>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由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enileplaques,SP)、高度磷酸化Tau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及神经元丢失构成AD脑组织中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突触丧失亦是AD脑组织中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神经病理改变,是AD早期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病理学基础。通过对AD患者尸体解剖研究发现,AD脑组织突触功能低下,不同脑区内许多与突触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异常,其中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突触囊泡回收蛋白在AD脑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本研究就AD的突触病理改变及网格蛋白介导的突触囊泡内吞蛋白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3.
Alzheimer型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异质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不可逆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AD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属多病因、多阶段的慢性中枢神经疾病,至今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lzheimer型痴呆的主要神经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FT);神经细胞外的神经变性斑,又称老年斑(SP),其核心主要是β-淀粉样肽Aβ的沉积;还有大量神经细胞的凋亡丧失等.而与NFT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神经蛋白是tau蛋白(τ蛋白),可以认为异常磷酸化及糖基化修饰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最终导致NF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行为、学习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发病进程缓慢且不断恶化,其典型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淀粉样蛋白(Aβ)在细胞外积累为老年斑(SP)、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及广泛的神经元缺失[1]。AD的发病因素很多,但大脑中大量神经元退化和丢失是最终结果。目前,胆碱酯酶抑制剂、Aβ抑制剂等抗AD药物只能改善AD 患者症状,并不能缓解AD 患者的病情发展,且都具有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M1受体激动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AD)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行为损害为主要表现,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性丢失,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SP),神经元内微管相关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并聚集成神经元纤维缠结(NFT)。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AD发病率日益增高,但是迄今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胆固醇24S-羟化酶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65岁以上的痴呆人群中,有一半以上可归因于AD.AD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有两类:一是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中心的沉积于细胞间的老年斑,二是细胞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迄今为止,AD的病因尚未明了.大量的研究表明,胆固醇的代谢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Aβ的产生、聚积及tau蛋白的磷酸化均与胆固醇代谢有关.然而,胆固醇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在颅内,它主要通过胆固醇24S-羟化酶(CYP46)转化为24S-羟胆固醇,24S-羟胆固醇能够通过转运机制透过血脑屏障,从而保持胆固醇在脑内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其最显著的两个病理特征是神经细胞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块(SPs)及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FT)。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比较公认的是Aβ级联假说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而这与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MG)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多个针对Aβ的药物在临床研究中接连失败[1],越来越多的AD治疗将目标转向其他靶点,  相似文献   

18.
老年变性型痴呆(AD)患者神经元内出现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老年斑(SP)的形成及神经元的丢失为其主要病理学改变。NFT、的核心是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我们于2001年11月至2003年8月年采用离体培养海马片,经用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处理后,观察tau蛋白磷酸化的改变及其相关酶的变化,以期寻找一种适于研究的体外AD模型。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脑细胞外出现以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为核心的老年斑(senile plague,SP)和细胞内产生由tau蛋白高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引起记忆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皮质弥散性萎缩,神经元丢失,突触减少,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SP)和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形成是其特征性病理变化。因此,建立能够较好模拟AD患者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方面改变的动物模型是AD研究的重点之一,将有助于推动对AD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筛选。目前,在AD的模型复制中,大多集中在模拟AD主要病理特点之一,即SP的形成为主,多采用海马注射Aβ142、Aβ142、Aβ140与Aβ淀粉样蛋白进行模型复制。在动物实验中,模型是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