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10、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探讨了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10、IL-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免疫比浊法和酶联法对38例急性结膜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结膜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经2周的抗炎治疗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结膜炎患者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了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食管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吗啡组(B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前0.5h静注氟比洛芬酯或安慰药英脱利匹特,术后距第1次给药6h再次静注氟比洛芬酯或英脱利匹特.两组患者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h、6h、24h分别应用放免法和酶联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IFN-γ、IL-4水平在术后2h、6h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h仍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与B组比较,A组IL-4、IFN-γ升高幅度较小.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较单用吗啡镇痛可降低血清IFN-γ、IL-4水平,从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hs-CRP和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2例COPD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6、IL-8、hs-CRP和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IL-8、hs-CRP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IL-6、IL-8、hs-CRP和IL-18的测定,可适用为一种筛选方法,其变化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COPD的发病,此外,该些项目的检测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了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0.6132、0.5786、0.6218,P〈0.01)。结论: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teptin与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46例CO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综合治疗后2周,除hs-CRP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外,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s-CRP、TNF-α、IL-6、IL-8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COPD的发病,其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IL-6、IL-8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血清IGF-Ⅱ、IL-6、IL-8和hs-C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GF-Ⅱ、IL-6、IL-8和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一周后与正常儿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GF-Ⅱ、IL-6、IL-8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血清hs-CRP、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2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8和IL-10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牙周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8和IL-10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hs-CRP、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对探讨牙周病发病机制、预防和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择选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的前后血清hs-crp,IL-6和TNF-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和TNF-2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和TNF-2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c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hs-CRP、IL-6和TNF-2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变化对于疾病的预后、发展及了解病情、指导治疗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了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IL-2、IL-6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肾炎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儿组(P〈0.01),而IL-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水平、hs-CRP、IL-6和GM-CS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678、-0.6014、-0.5926,P〈0.01)。结论: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在急性肾炎患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和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进行了血清hs-CRP、IL-6和G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组(P<0.01),且血清hs-CRP与IL-6、GM-CSF水平呈正相关(r=0.6012、0.5784,P<0.01)。结论:血清hs-CRP、IL-6和GM-CSF参与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全过程,监测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Hcy、hs-CRP和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老年ACI患者进行了血浆leptin和血清Hcy、hs-CRP、IL-6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老年ACI患者在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Hcy、hs-CRP和IL-6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上述实验室项目,对老年ACI患者病情和进展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患者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讨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在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36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IL-2、IL-6、IL-8和TNF水平的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血清IL-2、IL-6、IL-8和TNF水平的变化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