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问卷调查6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65~88岁)用药依从性的现状。结果完全遵医嘱用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门诊为74例,占31.36%:住院为162例,占68.64%;合计仅为42.52%。不完全遵医嘱用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门诊为219例,占68.65%;住院为100例,占31.35%;合计达57.48%。不遵医嘱用药:不按时服药197例,占61.76%;多服或漏服药物183例,占57.37%;完全不服药物29例,占9.09%;不适才服药物144例,占45.14%;擅自停药240例(门诊患者有215例),占43.24%;出现两种情况以上137例,占42.95%。结论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的了解,对高血压危险程度认识不够导致其用药依从性下降。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建立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系统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方法。方法:对辖区内建立高血压随访卡、年龄61—80岁之间、血压控制为“良”或“差”的患者共304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6.6%老年患者血压控制欠佳,高血压用药依从率仅为29.9%;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病程长短、年龄等相关。另外,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其他因素还有忘记服药时间(61.0%),认为血压已控制不需再服药(60.6%),担心长期服药副作用(50.7%)等。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任务仍很艰巨。医护人员要深入社区,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药物治疗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提高用药依从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MAQ服药依从性问卷对160例城镇高血压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其中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病程、药物不良反应为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论城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待于通过制定个体化方案、进行健康教育来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发高校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校功能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效果分析。方法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文献自主研发高校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功能社区238例慢病患者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康教育,在三甲医院专家指导下,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防治管理,检测血压、血糖、身高体重、骨密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伴有Hcy升高的1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信息化随访,药物干预和随访2年,评价管理前后患者慢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与干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信息化管理的238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后慢病防治知识显著提高(Р<0.01);95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前后比较明显减少(Р<0.05),同期57例对照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无变化(Р>0.05)。结论应用自主研发的高校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校功能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效果显著,提高基层慢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格林模式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然后将其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路径。方法 基于格林模式,将高血压知识、自我效能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倾向因素,健康教育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促成因素,社会支持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强化因素,并做出如下假设:(1)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对服药依从性有直接作用;(2)促成因素通过倾向因素间接作用于服药依从性;(3)强化因素分别通过倾向因素和促成因素间接作用于服药依从性。选取2020年9—12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老年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 269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高血压知识问卷、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MCD)、健康教育情况问卷、社会支持问卷、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对其进行调查。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知识、自我效能、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路径。结果 共发放问卷1 269份,回收有效问卷1 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8.35%。...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晋江市罗山街道某社区内高血压患者96例,对其进行面对面访问调查,根据服药依从性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组72例,依从性差组24例。单因素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晋江市罗山街道某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9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的为72例(75.00%)。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血压频率、基础疾病、职业、医保类型、病程、共服用降压药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依从性好组高血压患者年龄范围、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焦虑状况、睡眠质量评分与依从性差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OR=3.370,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6.178,P<0.05)、家庭收入≤5 000元/月(OR=3.435,P<0.05)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晋江市罗山街道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首发AIS患者223例,根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服药依从性差组(评分6分)107例和服药依从性好组116例(评分≥6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1年后脑卒中复发和预后。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服药依从性好患者比例为50.02%(116/223)。服药依从性好组相比服药依从性差组医保报销、月收入≥1 500元、城市户口、高血压、糖尿病、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患者比例高,农民、文化程度较低、1年后脑卒中复发和改良Rankin量表3分患者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医保报销(OR=0.289,95%CI 1.326~9.002;P=0.011)、服用降压药(OR=2.451,95%CI 1.064~5.646;P=0.035)和降糖药(OR=9.515,95%CI 1.949~46.452;P=0.005)是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而农民(OR=0.320,95%CI 0.146~0.702;P=0.004)、月收入1 500元(OR=0.471,95%CI 0.238~0.932;P=0.03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0.376,95%CI 0.168~0.844;P=0.018)是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1年后脑卒中复发率低,预后更好,应积极管理无医保报销、月收入1 500元、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未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社区开展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工作,研究对象为社区内8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经医生诊断为高血压,且排除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性疾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生活方式干预,随访观察两年。比较健康干预前后患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服药依从性及体质指数、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社区健康干预后依从管理率、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改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健康干预可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适合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65例老年健康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1),而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健康者(均P〈0.05)。认为老年高血压病及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血浆Hcy水平升高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能有助于减少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探讨有或无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主动脉根部及心脏瓣膜病变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50例,按有无高血压分为:无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组(MS组,142例),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组(HMS组,208例);并选择年龄50岁以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三组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张比例以及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比例,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主动脉根部扩张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MS组比较,HMS组的主动脉扩张病人比例(11.7%比25.4%比40.9%),主动脉根部扩张比例[(27.5±2.6)mm比(29.1±2.3)mm比(32.8±3.4)mm]显著增加(P〈0.05)。HMS组瓣膜退行性变的比例明显高于MS组(47.8%比31%,P〈0.05),以主动脉瓣和联合瓣膜病变为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MS组:OR=1.57,HMS组:OR=1.46)、血脂紊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S组:OR=9.48,HMS组:OR=1.97)、高血压(MS组:OR=1.79/0.81,HMS组:OR=1.79/1.03)是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危险因素(P〈0.05~〈0.01)。结论: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危险因素之一,也与瓣膜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卒中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以上海浦东新区城乡结合部3个社区(周浦、康桥、航头)居民中的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892例。其中480例有卒中再发史(再发组),412例无再发史(首发组)。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卒中常见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药物二级预防、康复治疗等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发组中有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糖尿病、高脂血症、体质量指数≥24kg/m^2患者的比率高于首发组,年龄高于首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收缩压控制≤140mmHg、规范服用活血化瘀类药、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比率低于首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2,95%CI:1.015~1.050)、高血压(OR=2.782,95%C1:1.812~4.271)、冠心病(OR=1.654,95%CI:1.138~2.404)、糖尿病(OR=1.803,95%CI:1.200~2.709)、体质量指数≥24kg/m。(OR=1.438,95%CI:1.074~1.926)是影响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康复治疗为卒中再发的保护因素(OR=0.832,95%CI:0.696~0.996)。均P〈0.05,或P〈0.01。结论社区卒中二级预防应加强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超重或肥胖等因素的治疗与控制,康复治疗可降低卒中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EAD患者129例,依照肱踝血压比(ABI)的检测结果分为轻度组(n=60,0.7<ABI<0.9)、中度组(n=33,0.4<ABI<0.7)、重度组(n=36,ABI<0.4),观察高血压患者发生LEAD的可能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结果 三组在高血压病程、脉压、糖尿病病程、甘油三酯(TG)、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逐步logistic回归中发现高血压病程(OR=3.455,95%CI:1.024~19.231)、TG(OR=2.489,95%CI:0.845~13.481)及糖尿病病程(OR=2.330,95%CI:0.667~9.340)是导致ABI显著减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程延长、糖尿病时间的延长、高TG血症的严重程度增加及脉压增大,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LEA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并且与LEAD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对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首发性脑梗死组(FIS)109例,复发性脑梗死组(RIS)91例。记录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同时于发病72h内测定d-二聚体、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等9项血液学指标。结果①RIS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9±9)岁,FIS组患者为(56±10)岁;RI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83.5%)明显高于FIS组(71.6%)。②与FIS组患者相比,RIS组患者血液学指标紊乱严重,9项中有6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蛋白s在RIS和FIS组分别为(23±7)μg/ml、(25±6)μg/ml,P=0.002;蛋白C在RIS和FIS组分别为(4.5±1.5)μg/ml、(4.9±1.7)μg/ml,P=0.05,显示蛋白S和蛋白C在RIS组降低。RIS组TM增高[(30±13)μg/L、(26±7)μg/L,P=0.01];RIS组t—PA较FIS组增多[(7.6±3.0)斗μg/L、(6.7±2.6)μg/L,P=0.025]。RIS组患者血浆Hcy浓度[(23±10)μmol/L]较FIS组[(17±6)μmol/L]升高,P〈0.01。RIS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阳性的比例比FIS组高(18.7%、5.5%,P=0.00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050;95%CI:1.53~6.53)、高龄(OR=1.025;95%CI:1.00~1.05)、蛋白C降低(OR=0.692;95%CI=0.54~0.8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74;95%CI:1.03~1.12)以及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OR=3.426;95%CI:1.19~9.84)是预测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学指标失衡可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定期检测血液学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预测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发生心衰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选择以腹部手术住院的年龄≥65岁的病例762例,分为心衰组和对照组,其中心衰组32例,占4.2%。回顾性地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评价发生心衰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心衰发生在术后1~3d19例(59.3%),心衰组高龄患者多于对照组(53.1%vs25.2%);有冠心病和心功能不全病史者较对照组多(分别为62.5%vs38.6%和25.0%vs4.0%);急诊手术发生心衰多于对照组(41.4%vs15.8%);心衰组术前ST段压低≥0.05mV者较对照组多(34.4%vs18.2%)、术后1~3d外周血白细胞10×109/L者较对照组多(31.3%vs16.0%)、补液量≥2500ml/d者较对照组多(21.9%vs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功能不全病史(OR=9.52)、急诊手术(OR=15.723)、高龄(OR=2.933)是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发生心衰患者中高龄、有冠心病史、心功能不全史、急诊手术、术前ST段压低≥0.05mV、术后1~3d外周血白细胞10×109/L、补液量≥2500ml/d者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心功能不全病史、急诊手术及高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和脑卒中(包括一过性脑缺血)(CHADS2)评分及改良CHADS评分对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93例房颤患者追踪随访12个月,术后1,3,6,9,12个月行12导联心电图或长程心电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n=40)和未复发组(n=5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93例房颤患者中持续性房颤35例(37.63%),随访12个月时复发40例(43.01%)。房颤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平均年龄(P<0.01)、年龄>70岁(P<0.05)、病史(P<0.05)、房颤类型(P<0.01)、左房内径(P<0.001)、左室射血分数(P<0.05)、血细胞比容(P<0.05)、是否伴心力衰竭(P<0.05)、是否伴高血压(P<0.01)、是否伴糖尿病(P<0.05)、是否有一过性脑缺血或脑卒中史(P<0.05)、术后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P<0.01)、术后是否服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P<0.05)、CHADS2评分≥1(P<0.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史、房颤类型、左房内径、CHADS2评分≥1为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史长短:OR=1.16,P=0.020;左房内径:OR=1.17,P=0.025;房颤类型:OR=3.34,P=0.050;CHADS2评分≥1:OR=5.93,P=0.019)。进一步分析发现,CHADS2评分≥2、改良CHADS评分≥1、改良CHADS评分≥2亦为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HADS2≥2:OR=5.42,P=0.028;改良CHADS评分≥1:OR=6.64,P=0.015;改良CHADS评分≥2:OR=7.32,P=0.002)。截断点分析显示,CHADS2与改良CHADS均≥1时对房颤消融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对CHADS2评分≥1与改良CHADS评分≥1预测房颤消融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775 vs 0.800、0.358 vs 0.377、0.708(95%CI 0.601~0.806) vs 0.711(95%CI 0.605~0.818),均P>0.05]。结论病史长短、左房内径、房颤类型、CHADS2评分≥1、CHADS2评分≥2、改良CHADS评分≥1、改良CHADS评分≥2均为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改良CHADS评分与CHADS2评分对房颤消融预后具有同等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老年急性心肾综合征(acute cardiorenal syndrome,ACRS)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4例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CRS)(ACRS组),148例未合并AKI(非ACRS组)].结果 312例AHF患者中,13.1%住院期间死亡,Charlson并发症评分≥3分、住院期间发生ACRS和住院期间需要透析治疗是AH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 =4.723,P=0.041;OR =6.096,P=0.008;OR=18.743,P<0.001).52.56%的AHF患者发生ACRS,估算肾小球滤过滤(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eGFR)<60 mL/(min· 1.73 m2)、使用利尿药是AHF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RS的危险因素(OR=2.239,P=0.025;OR =2.555,P=0.001);eGFR、血清白蛋白(Mbumin,ALB)是AHF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RS的保护因素(OR=0.968,P<0.001;OR=0.907,P=0.007).23.2%的ACRS患者死亡,住院期间透析是ACR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407,P<0.001);使用β受体阻断药、使用利尿药是ACR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保护因素(OR=0.312,P=0.011;OR=0.345,P=0.040).结论 老年患者ACRS发生率高、预后差.基础eGFR和ALB浓度降低以及使用利尿药可能使老年AHF患者发生ACRS的风险增加.并发症多、住院期间发生ACRS、住院期间需要透析治疗均是老年AHF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及再发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既往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房颤)病史、脑卒中病史、以及抗栓治疗情况,以及患者身高、体重、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等指标。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控制情况以及对再发脑卒中的影响。结果 326例患者中男性199例(61.0%),女性127例(39.0%)。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病率分别为79.8%、20.6%、17.8%。吸烟率、饮酒率、总胆固醇异常率分别为30.2%、22.4%和21.5%。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15.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40.2%,阿司匹林服用率为74.2%。再发脑卒中,再发率为15.6%。在调整性别、年龄、超重肥胖、吸烟、抗栓治疗等因素后,血压控制不达标的高血压患者(OR=3.867,95%CI:1.288~11.609)、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OR=3.288,95%CI:1.458~7.415)、总胆固醇异常者(OR=2.659,95%CI:1.341~5.273)及心房颤动患者(OR=2.181,95%CI:1.063~4.477)再发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控制率较低,吸烟、饮酒和总胆固醇异常发生率较高,血压、血糖控制不达标以及总胆固醇异常和房颤病史与再发脑卒中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住院治疗的143例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87例并发肺部感染病例(观察组)及56例未并发肺部感染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比值比( OR)=4.137,95%置信区间( CI)为1.967~14.479]、意识障碍( OR=3.728,95%CI为1.313~8.315)、低蛋白血症( OR=2.960,95%CI为1.300~6.739)、住院天数( OR=2.611,95%CI为1.056~6.451)、体力状况( OR=2.187,95%CI为1.345~4.071)、糖尿病(OR=1.937,95%CI为1.159~3.2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1.823,95%CI为1.056~3.891)与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老年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肺癌、伴有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卧床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是老年临终肿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危险因素进行二级预防,探讨依从性对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对1年内发病的269例脑梗死患者完成随访,收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吸烟史等)、目前预防性治疗(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限盐等)等方面的数据,根据1年内有无复发,将本组病例分为复发组(73例)和无复发组(1%例),分析脑梗死可能的复发危险因素,并分析各危险因素二级预防依从性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①复发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者的比例均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的心脏病史比例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③口服阿司匹林患者的复发率(24.42%)低于未服用者(38.46%),χ2=4.181,P 〈0.05.④按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病史的人数计算,采取相应二级预防干预措施者复发率均低于未采取干预措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其良好的二级预防依从性有利于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对冠心病的诊断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以"胸痛原因待查"收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12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796例(CHD组),非冠心病患者324例(非CHD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参数差异.并对入选的796例CHD患者按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进行亚组分析,比较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与无传统冠心病因素的患者之间Cystatin C水平的差异,用ROC曲线分析Cystatin C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Cystatin 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与非CHD组患者相比,CHD组CystatinC(1.10±0.31 vs.0.86±0.31,P=0.000)水平明显更高.在诊断冠心病患者时,Cystatin C为0.95mg/L时敏感度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70.1%和 69.1%.合并糖尿病[相对危险度(OR)=1.733,95%CI:1.41~2.51,P=0.014]、男性(OR=2.906,95%CI:1.01~4.59,P=0.008)、eGFR降低(OR=0.652,95%CI:0.477~0.867,P<0.001)、年龄(OR=1.801,95%CI:1.40~2.91,P=0.001)和收缩期高血压(OR=1.303,95%CI:1.02~1.53,P=0.002)是Cystatin C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ystatin C升高用来诊断冠心病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糖尿病、男性、eGFR降低、年龄和收缩期高血压是Cystatin C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