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家庭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名老年HD患者的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观察组建立健康教育培训班,进行为期3个月系统的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对2组照顾者在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和对照组除对家庭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和病情记录无明显差异外,其他项目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老年HD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但能有效提高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65例老年患者家庭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前后健康教育效果的差异,包括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治疗依从性、情绪管理等。结果实施后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χ2=28.77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家庭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健康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前后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对家庭护理知识水平及照顾技巧的掌握程度.方法 调查60例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对患者的家庭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常见的家庭护理问题,如日常生活行为训练、功能康复训练、营养管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进行为期3个月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照顾者的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等知晓率进行比较,并了解照顾者对培训的态度.结果 培训后照顾者对家庭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0.01);绝大部分照顾者都积极参与培训,并肯定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结论 对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家庭健康教育培训,能有效提高他们对老年卧床不起患者的护理知识水平和照顾技能,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患者每周透析2~3次即可,无需住院。由于患者在院外得不到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因此透析间期的健康指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老年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这一特殊群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接受透析治疗这一漫长的过程中,老年患者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加之器官功能老化,并发症多,生活自理能力差。认知及理解能力减退,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对我院6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患者每周透析2~3次即可,无需住院。由于患者在院外得不到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因此透析间期的健康指导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方法:对2011年1~12月3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全程健康教育,从住院→深静脉长期置管→动静脉内瘘→透析中心规律血液透析,适时进行宣教,发放宣传资料,电话随访及家访,跟踪服务。结果:患者血压、血糖、肌酐维持在较理想状态。结论: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可以建立朋友式的护患关系,使之遵从医嘱,调整心态,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切实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家庭护理是家庭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予病人身心护理及包括家庭在内的健康教育。从以往仅限于医院内的封闭式疾病护理逐渐发展为面向社会面向社区面向家庭开放式的整体护理。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3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程序化健康教育,采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生存质量。运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接受教育前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83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接受程序化健康教育前性功能、工作状况、肾病负担、总体健康期望、生理职能和精力6个维度得分低于量表的平均分。接受6个月程序化健康教育后,一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及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5个维度和肾脏疾病和透析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及其症状、社会交往质量、睡眠、社会支持、医护鼓励、患者满意度等6个维度的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程序化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为维持照顾者健康及改善家庭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97例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一般资料,采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调查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巴氏ADL量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照顾者负担与血液透析患者ADL、照顾者年龄、职业状况、婚姻状况、照顾年限、每天照顾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并适当利用收费性家庭服务可减轻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系统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系统健康教育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并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2007年5-10月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包括护理人员血液透析知识的培训、患者基本情况和病情的评估以及健康教育措施的落实),并评估实验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血压、高血钾发生率、瘘管堵塞率、肌酐等病情观察指标。结果实验前后患者对血透室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81.96%和99.70%,就介绍血透注意事项、内瘘的按压和护理、药物及饮食指导等条目实验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前,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高血钾2例、内瘘闭塞4例,实验后仅发生1例内瘘闭塞(P〈0.05);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后,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后血压、透析前后肌酐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属强化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透析期间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强化教育。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及甲状旁腺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规律透析、按时自测、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内瘘护理正确、体质量控制自我管理能力方面以及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钾离子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家属实施强化教育,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使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了解的现状,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掌握静脉输液知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病房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72例,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于健康教育前及健康教育1周后调查健康教育前后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输液前、中、后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教育前,得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姜莉  左宁 《护理学报》2010,17(1):73-75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工作量与其压力负荷的相关性,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采用自设问卷、照顾工作量表和照顾压力负荷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工作量与压力负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家庭照顾者工作量与压力负荷之间呈正相关(r=0.85,P〈0.01)。照顾者工作量调查结果显示,陪伴就医工作量居首,平均2.24分;照顾者的压力负荷中,心理压力负荷最大,平均2.57分。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面临的照顾工作量是产生压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们对护理健康教育讲座的需求及满意情况,为医院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抽查2005年1月到2005年12月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家庭护理系列健康教育”讲座的186名人员。结果83.3%的人来院参加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预防保健知识,78.5%和73.1%的人想了解饮食护理或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62.4%的人认为医院开展护理讲座很有必要,54.3%的人认为讲座的可行性强;84.9%的人认为护理讲座与医疗讲座同样有效,57.5%的人认为患病后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88.2%的人认为护理讲座设计合理实用、值得信赖。结论医院应根据人们的需求大力发展护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住院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和内瘘动脉瘤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1-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进行MHD的18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日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分别给予综合性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依从性。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在错过治疗次数、缩短治疗时间、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及血清白蛋白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症状特点,加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监测及控制质量。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行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2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40例老年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CGN组),测量并记录患者透析前基础收缩压及连续3个透析日透析开始和透析1、2、3h的前臂收缩压,计算患者透析中各时段的收缩压变化值,并进一步观察其血压变化时的临床表现。结果DN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33.3%,CGN组为1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透析开始及透析1、2、3h的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透析中血压下降幅度大、下降速度快(P〈0.01);DN组发生透析低血压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打哈欠、发出鼾声以及无特殊症状等显著高于CGN组,而出汗、头晕等典型低血压表现显著低于CGN组(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于出现透析中低血压,且血压下降幅度大、下降速度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时更需要加强血压监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及需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及需求。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7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态度、认知及需求情况,以及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1)不同学历及透析年限患者在健康教育的需求、要求护士掌握相关知识、了解透析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认识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在10项透析相关知识中,不同学历患者除尿毒症症状和血管通路自我护理2项内容外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透析年限患者除尿毒症症状和营养饮食2项内容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医护讲解、示范,听病友的经验介绍以及观看有关录像、光盘是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均首选的需求方式;但对于图书、手册和宣传栏等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学历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必须注重健康教育,护理工作者作为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病程等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