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39岁,因“下腹部憋胀1月,伴疼痛1天”天2002年6月25日入院。患者月经14(4-5)/(34-38)天,量少,无痛经,末次月经6月6日,G2P1,人流一次,育一子已12岁。近一月自觉下腹部憋胀。6月24日因下腹部疼痛行彩超检查示: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巨大卵巢囊肿可能。病程中,患者无下腹部撕裂样剧痛,无肛门下坠感,无高热、寒战,无头晕、眼花等,伴便秘、尿频。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6岁,职员,已婚,因“停经2月余,人流术中阴道出血量多半小时”于2004年10月9日12:3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月经14(6/24~35)量中,色暗红,无血块,时有痛经,LMP28/7。平素带下量不多,配偶体健同居,孕4产1流3,2001年第一次怀孕,当时因疑诊为“宫角妊娠”而行清宫术。2002年因“横位,前置胎盘”剖宫产。末次人流2003年10月,术中同时行宫颈息肉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26岁,因停经81天,不规则阴道流血10天,腹痛1小时于2008年8月27日急诊入院。患者孕2产1,平素月经规律,月经量正常,末次月经2008年6月6Et。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吸出物未见绒毛组织,术后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血淋漓不断,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4.
患者,24岁,孕0产0,因停经50^ d,右下腹痛5d。加重1h于2003年5月1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2d,经期4~5d,末次月经2003年3月21日,于月经第14天性交时因避孕套滑脱于事后8h口服左炔诺孕酮(商品名:毓婷)0.75mg,12h重复1次。此前此后均采用避孕套避孕。于2003年5月7日骑车时感下腹部疼痛,外院查血HCG 68μg/L。  相似文献   

5.
患者甲,因妊娠29周阵发性腹部疼痛10小时,于2006年12月13日入院。人工流产1次,平时月经规律,未避孕。末次月经2006年5月5日,停经40天,因出现厌油食、乳胀,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早孕”,在停经50天出现一过性下腹部疼痛,伴肛门坠胀感,小便频,无阴道流血,在当地卫生院诊治,血、尿常规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因尿频而以抗生素治疗5天,疼痛逐渐缓解至消失。在孕20周自觉胎动感,明显表浅,并行B超检查,胎儿发育正常,之后在当地检查二次均正常,在入院当天早因大便后腹部剧烈疼痛,并晕厥2次而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6.
例1,患者,女,30岁,因剖宫产术后7年,腹壁肿块伴周期性疼痛6年于2000年11月08日入院。患者于7年前因孕足月第二胎行剖宫产术,术后7天拆线,切口甲级愈合。6年前,发现腹壁切口瘢痕近脐侧一蚕豆大小肿块,逐渐增大,伴经期增大、疼痛,局部无红肿、发热。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查体:T36.6P78次/分,R20次,分BP100/60nmHg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  相似文献   

7.
患者甲,G1P1A1L1因“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2个月”入院。于8年前因“早孕”人工流产1次,于7年前行剖宫产术娩一男婴,现健康,既往月经3-4/30天,LMP:2007、8、3,于停经40+天出现少量阴道流血,B超检查示“早孕”而行药物流产,于服药后第二天出现多量阴道流血,但至今未见妊娠产物排出。入院时查尿妊娠试验弱阳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5岁,因“停经10个月,下腹坠痛1h”于2006年6月21日9时以“39^+1周妊娠G1P0 LOA,相对头盆不称”收入院。孕妇平日月经规律,周期30天,经期5天。末次月经2005年9月20日,此次停经后40天出现早孕反应,4个月感胎动至今,孕期经过顺利,孕早期未做过B超,孕晚期只做过1次B超,B超检查胎儿、羊水、胎盘均正常,未发现其他异常。今停经10个月,1h前感下腹坠痛,腰酸,未见红,即入院要求手术分娩。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张某,39岁、孕1产1。上环已10年,因停经45天,突感下腹疼痛4小时于1993年8月28日急诊入院。既往月经正常,停经后无任何反应。停经40天曾出现左下腹疼痛,查尿妊娠试验(-),透视环正常,检查子宫大小活动正常,左下腹明显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诊为急性附件炎回家注射青霉素无明显好转。入院前4小时突感下腹部刀割样疼痛,逐渐延至全腹,伴头晕眼花,呕吐3次,肛门坠胀感,入院前50分钟昏倒在地。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2岁,农民(住院号:119068)因“胸骨后疼痛2小时”于2003年7月5日9时入院。病人于2小时前因打麻将激动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伴有大汗,疼痛向左肩臂放射,濒死感,恶心,欲吐。在家含服速效救心丸后急来我院。既往健康,入院时查体:体温:36.7℃£脉博5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病人一般状态差,表情痛苦,双肺呼吸音清,心律规整,心率54次/分,无杂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唤醒广大中医工作者对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从而投入到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研究中来。方法:笔者将自己对该病的参悟,结合近十年来中医文献对于该病的概念、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等进行探讨。结论:中医研究睡眠呼吸障碍刚刚起步,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医临床工作者对此应予以关注,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胎膜早破(PROM)孕妇宫颈阴道分泌液中基质金属白介素-8(IL-8)、微量元素(铜、锌)的含量与PROM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足月初产胎膜早破孕妇40例(PROM组)和正常足月初产孕妇未破膜者40例(对照组),分别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溶出电极法测定阴道分泌液中IL-8和铜、锌的含量。结果:PROM组阴道分泌液中IL-8水平平均为657.20±83.33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21.54±22.35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PROM阴道分泌液中铜、锌的含量分别为2.18±1.57μg/L,0.45±0.17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7±2.07μg/L,0.72±0.36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OM组孕妇阴道分泌液中IL-8含量明显升高,而铜、锌含量明显降低,对胎膜早破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16.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属于专业领域管理学,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人员、设备及社会活动的过程。”护理管理过程包括:资料收集、规划、组织人事管理、领导与控制的能力,在有效时间内做最经济有效的运用,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护理管理可分为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和护理教育管理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生殖医学角度探讨“肾藏精主生殖”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肾藏精、主生殖"理论是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生殖功能的基本认识。从现代辅助生殖医学理论角度出发,通过"人体生殖能力由肾精、天癸所主导;卵细胞的发生以肾精为基础,卵细胞的排出有赖于肾阳之鼓动;精子的发生以肾精为基础,精子的动力源于肾阳;子宫内膜容受性受肾精主控;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由肾精决定"5个方面探讨了"肾藏精、主生殖"的理论,并为今后中医学生殖理论的研究拓展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是指采用硬膜外或脊髓麻醉,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胎盘及附属物的手术,是解除孕产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它能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但剖宫产手术伤口大、创面范围广,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所以术后护理就特别重要,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1999.1(3071例)和2000.1-2009.1(3071例)两组住院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产后出血的人数和发生率等数据并进行预防措施的比较。结果:前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后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结论:恰当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刍议胸痹的命名、病位、病性、病机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古今医者对其论述颇多。笔者温习经典,查阅今文,验于临床,再谈胸痹的命名、病位、病性、病机及治疗,以就正于方家。 1 命名 “胸痹”一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然对其内涵并无明确启示。迨至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始指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并指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然据其所述脉证与病机,与现代医学所称“冠心病”却不尽吻合。若冠心病患者,不合并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