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其结合蛋白(IGFBP)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中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00-02~2003-05对广东省人民医院的130例(男52例、女78例),年龄在37~75岁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了IGFs、IGFBPs、血脂、空腹和餐后2hC肽(CP0、CP120)等与血、尿α1和β2-微球蛋白(MG)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肾脏病变组间的IGFs和IGFBPs改变。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α1-MG主要相关预测因子为IGF-2、TC、年龄(r=0.492,P=0.0001);尿α1-MG为IGF-2、年龄(r=0.307,P=0.007);血β2-MG为IGFBP-1、HDL、年龄(r=0.528,P=0.0001);尿β2-MG为IGFBP-1、CP120、年龄(r=0.407,P=0.0001);血肌酐(Cr)为IGFBP-1、CP0、年龄(r=0.499,P=0.0001)。IGF-2和IGFBP-1在糖尿病肾病组显著升高[IGF-2:(889.48±65.94)μg/L对(711.57±28.73)μg/L,P=0.03;IGFBP-1:(94.91±17.48)μg/L对(54.81±5.04)μg/L,P=0.00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BP-1、IGF-2水平与血、尿微球蛋白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糖尿病肾病的IGFBP-1和IGF-2明显升高。糖尿病的胰岛功能改变、IGF与IGFBP系统以及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变化.方法选取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新确诊的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测定体重指数、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FBG,P2hBG)、胰岛素(Ins)和C肽值、HbA1c、IGF-Ⅰ,予常规胰岛素(RI)8U、6U、6U,三餐前皮下注射,2天后,重复上述检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以40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结果对照组、RI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IGF-Ⅰ的值分别为(349.0±49.5)μg/L、(231.8±64.4)μg/L和(294.2±46.2)μg/L.IGF-Ⅰ治疗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IGF-Ⅰ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相比,FBG、P2hBG、HbA1c、餐后2hIns和C肽及IR较高(P<0.01),RI治疗后2天,血糖下降但未达到正常,IR、空腹Ins及餐后2hIns和C肽仍显著升高(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Ⅰ的水平降低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及高血糖有关,RI治疗可恢复IGF-Ⅰ的水平,但同时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治疗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其结合蛋白(IGFBP)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及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研究,了解糖尿病病人空腹血清IGF-1、IGF-2和IGFBP-1、IGFBP-3水平及格列吡嗪治疗2周后的改变情况。其中糖尿病组40例,正常对照组90例,两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糖尿病组治疗前IGF-1水平降低(234.41±141.78vs181.76±104.48ng/mlP<0.05),IGFBP-1水平升高(47.65±31.78vs68.82±43.18ng/ml,P<0.01),IGF-2和IGFBP-3改变不明显。格列吡嗪治疗后IGF-I升高(181.8±104.5vs209.0±88.2ng/ml,P<0.05);IGFBP-1则明显下降(68.82±43.18vs43.72±34.35ng/ml,p=0.001);IGF-II,IGFBP-3无明显变化。结论格列吡嗪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所导致的血清IGF-I和IGFBP-1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4.
将我院于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成二甲双胍单独用药组和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均治疗12周,检测、分析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糖、餐后2h血清C肽、体重指数、血脂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血清C肽、餐后2h血糖、餐后2h血清C肽、体重指数、血脂等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慢性炎症反应、降低体重指数及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脂,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血清C肽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BMI及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不增加BMI,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利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5例)和利拉鲁肽组(50例),二甲双胍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起始剂量0.25 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g/次;利拉鲁肽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起始剂量0.6 mg,皮下注射,1次/d,耐受后增至1.2 mg.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腰围、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TG、TC、SBP和DBP.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浆TG、TC均显著降低(P均<0.01);利拉鲁肽组腰围减小、体质量减轻、BMI减小(P均<0.01),而二甲双胍组没有变化(P均>0.05);利拉鲁肽组降低FPG、HbA1C、TG及TC的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当(P均>0.05),但降低2hPG、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SBP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结论 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SBP,更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血糖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炎症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50名初诊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治疗组,22例)与二甲双胍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每天空腹口服罗格列酮4 mg,对照组患者每日早晚餐后口服二甲双胍850 mg,疗程为12周.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罗格列酮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下降更明显(P<0.05);而二甲双胍组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罗格列酮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提示其有更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干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35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患者接受为期12周的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给予早餐前和晚餐前立刻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体重指数.结果: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餐后2小时C肽浓度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少低血糖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35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患者接受为期12周的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给予早餐前和晚餐前立刻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体重指数.结果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餐后2小时C肽浓度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少低血糖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Graves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IGFBP-1及GH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甲亢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GD患者糖耐量、胰岛素以及空腹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GH)、胰升糖素水平.结果 GD患者有62.2%存在糖代谢异常,表现为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IGFBP-1、GH、胰升糖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游离IGF-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GFBP-1与FT3、FT4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r=0.81,P<0.01).餐后2 h血糖与IGFBP-1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5).游离IGF-1与GH呈显著负相关(r=-0.61,P<0.01).结论 G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甲状腺激素对IGFBP-1有直接的刺激作用.IGFBP-1、GH及胰升糖素升高和游离IGF-1水平下降等共同参与了IR形成.  相似文献   

12.
选择48例初发2型肥胖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未达标者,联合拜唐苹治疗,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表明,联合拜唐苹后FBG、2hPG、BMI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二甲双胍联合拜唐苹治疗初发2型肥胖型糖尿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放射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4名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与BALF中IGF-1、IGFBP-3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和BALF中IGF-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GFBP-3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IGF-1/IGFBP-3升高(P<0.01).IGF-1、IGF-1/IGFBP-3在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Ⅲ~Ⅳ的肺癌患者血清、BALF中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和TNMⅠ~Ⅱ期者(P<0.05),而IGFBP3下降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TNMⅠ~Ⅱ期者(P<0.05).肺癌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与BALF中的浓度呈正相关(P <0.01);患者血清BALF中IGF-1与IGFBP-3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F-1、IGFBP-3的表达对肺癌的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非外周神经病变患者(A组)、77例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B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C组)纳入研究,测定3组血清IGF-Ⅱ.A、B组加测静脉空腹血糖、胰岛素等相关临床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B组血清IGF-Ⅱ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A组间血清IGF-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GF-Ⅱ与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Ⅱ是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血清IGF-Ⅱ明显下降,且IGF-Ⅱ降低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聪  李莉  李玲  韩萍  刘英敏  刘国良 《山东医药》2007,47(29):47-48
用ELASA法对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测定,分析IGF-1、IGFBP-3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血IGF-1、IGFB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其中合并增殖性DR者显著高于非增殖性DR者(P〈0.05);血IGF-1与IGFBP-3水平呈正相关(r^2=0.71,P〈0.01),糖尿病组IGF-1与HbA1c呈正相关(r^2=0.31,P〈0.01)。认为IGF-1及IGFBP-3可能参与了糖尿病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0)、研究组(n=30)。参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及C肽水平进行统计对比,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C肽水平,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二甲双胍0.5 mg,每日3次,瑞格列奈1 mg,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二甲双胍0.5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作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口服红霉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我们将9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单独口服红霉素治疗,0.25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二甲双胍治疗,0.5g,每日3次。观察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胰岛素和C肽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胰岛素及C肽明显升高(P<0.01),无低血糖反应。停药4周后重复治疗仍然有效。结论口服红霉素可以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使血清胰岛素分泌增加,说明红霉素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对新诊断未曾治疗过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12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胰岛细β胞功能变化,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情况,体重指数。结果β细胞功能获得显著改善(P〈0.01),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快速达标,体重及体重指数下降。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肥胖型2型糖尿病不但能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⑴⑵。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快速达标,体重及体重指数下降。而且减轻了患者用药次数及用药负担。停药后已恢复的细β胞功能可维持4月~4年或更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66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单纯组和综合组,分别为33例,单纯组采取单一的二甲双胍治疗。综合组则采取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前综合组的血糖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单纯组,且对照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综合组的血脂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优于单纯组,且对照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同时,还能够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