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 hypertention,PAH)是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的常见并发症,预后极差,是该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相对于WHO疾病分类中其他类型的PAH,现代医学对SSc相关PAH的治疗效果令人失望。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肺动脉高压(PAH)这一原来被认为是罕见的疾病在患者身上被越来越多的发现并诊断,然而针对PAH的治疗许多专科医生都感到很棘手.本文就PAH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nse,CTD)患者心脏损害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并发的相关性。方法 193例CTD患者中合并PAH者44例(PAH组),149例无PAH(非PAH组),首先对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性别、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劳力性呼吸困难)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AH组性别、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劳力性呼吸困难与非PAH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心包积液(P=0.019)、心律失常(P=0.037)、劳力性呼吸困难(P=0.043)与PAH独立相关。结论 CTD患者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劳力性呼吸困难与PAH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COPD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为群 《临床荟萃》1994,9(9):385-387
肺动脉高压(PA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肺动脉压(PAP)持续升高,可致右心负荷增加,最终发生右心衰竭.COPD并PAH临床可表现为显性高压和隐性高压两种类型.显性PAH指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mPAP)即已高于正常(mPAP≥2.67kpa);隐性PAH指静息时mPAP在正常范围,但运动后明显上升,超出正常范围(mPAP≥4.00kpa).区分PAH为显性高压和隐性高压有利于PAH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肺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COPD患者PAH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期肺动脉高压(PAH)呈动力型,手术矫治心脏畸形可消除异常分流,而阻断PAH进展.但对于重度PAH,多已合并肺血管的不可逆性改变,手术指证不明确,围术期风险高;因此应用有效药物进行术前抗PAH治疗,即可明确手术指证,又可降低围术期风险,在合并PAH的先天性心脏病系统治疗措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波生坦是种可口服的内皮素受体新型双重阻滞剂,目前仅在国内少数几家较大心脏中心用于围术期重度PAH的治疗,效果确切[1].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7月对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的患儿应用波生坦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及其与诱导痰炎症细胞、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8及TNF-α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COPD稳定期患者68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常规行肺动脉、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等检查.对诱导痰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ELISA法测定血清IL-8与TNF-α.COPD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推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测量心脏有关腔室大小.根据PASP>30 mm Hg,将COPD患者分为PAH组和单纯COPD组.结果 COPD组患者PAH发生率53%(36/68),分层研究发现轻、中、重度COPD患者PAH发生率分别为27%(3/11)、38%(5/13)和64%(2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20,P<0.05).PAH组PASP与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WT)显著高于单纯CO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SP:PAH组(52±15)mm Hg,单纯COPD组(23±12)mm Hg,t=3.32,P<0.01;PVWT:PAH组(5.03±1.04)mm,单纯COPD组(3.78±0.57)mm,t=2.36,P<0.05)].PAH组诱导痰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hs-CRP、IL-8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痰炎症细胞总数:PAH组(2.84±0.56)×109/L,单纯COPD组(1.73±0.42)×109/L.健康对照组(0.68±0.2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PAH组(2.78±0.52)×109/L,单纯COPD组(2.57±0.26)×109/L,健康对照组(0.63±0.21)×109/L;血清hs-CRP:PAH组(32±12)mg/L,单纯COPD组(23±11)mg/L,健康对照组(11±4)mg/L;IL-8:PAH组(113±34)ng/L,单纯COPD组(69±24)ng/L,健康对照组(38±11)ng/L;TNF-α:PAH组(206±63)ng/L;单纯COPD组(153±54)ng/L,健康对照组(75±26)ng/L](P均<0.05).PAH组PASP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FEV<,1>%)呈负相关(r=-0.48,P<0.01),与血清IL-8、TNF-α及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0.56、0.47,P均<0.01).方法 COPD相关性PAH发生率不低,炎症反应是PAH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浆硫化氢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AH)患儿血浆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PA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12月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PAH患儿26例作为PAH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的血浆H2S水平以及PAH患儿肺动脉压(PAP)水平,并测定PAH组患儿的APACHEⅢ评分,研究血浆H2S水平与它们的关系.结果:PAH组患儿血浆H2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PAP的增高而下降, 两者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882,P=0.004),而APACHEⅢ评分也与血浆H2S水平相关,随着血浆H2S浓度降低而逐渐增高(r=-0.813,P=0.004).结论:H2S下调可能在PAH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H2S可能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可由不同原因引起,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 mm Hg (1 mm Hg=0.133 kPa),表现为肺血管阻力和压力进行性增高.PAH在临床上以进行性右心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可导致呼吸困难、乏力、晕厥等症状,病变晚期患者往往死于右心衰竭.除心力衰竭外,PAH也可导致一些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和晕厥等.全面认识PAH与高危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有利于提高PAH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在IDCM及左心疾病患者中预测肺动脉高压(PAH)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该院确诊为IDCM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及其他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PAH发生的可能性分组,其中低度可能性组32例,中度和高度可能性组均为25例,对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将低度可能性和中度可能性归为1组,对相关系数绝对值≥0.3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预测PAH发生高度可能性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AH发生高度可能性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联合预测的价值。结果随着PAH发生可能性的增加,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动脉内径(PAD)、PAD/主动脉内径(AO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脑钠肽(BNP)、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淋巴细胞(Lym)、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各指标与PAH发生的可能性均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LVEF、Lym、BNP、TBIL、IBIL、DBIL、HDL对预测PAH发生的高度可能性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70,P0.05);LAD、PA、PAD/AOD、RDW对预测PAH发生的高度可能性有较低诊断价值(AUC 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AD、RDW、Lym、HDL是PAH发生的影响因素,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825。结论 PAD、RDW、Lym、HDL达到最佳临界值时应高度怀疑IDCM合并PAH,这4项指标可为IDCM合并PAH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CTD-IL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65例CTD-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高分辨CT(HRCT)特点并观察治疗后HRCT的变化.结果:(1)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的ILD(SLE-ILD)发生率低,为3.3%,发病年龄较其他CTD-ILD早(P<0.05).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的ILD(RA-ILD)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的ILD(pSS-ILD)病程长(P<0.05),系统性硬化继发的ILD(SSc-ILD)发生率最高(53.6%).22.2%RA-ILD出现活动后气促,比pSS-ILD、SLE-ILD少见(P<0.05).pSS-ILD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体征最多见,80%SSc-ILD出现雷诺现象.1例PM-ILD患者死亡.(2)60%SSc-ILD抗Scl-70抗体阳性,83.3%PM/DM-ILD抗Jo-1抗体阳性.(3)胸部HRCT常见网格状、斑片状及结节状影,SLE和SSc磨玻璃影多见;pSS蜂窝影多见(36.4%),SLE及pSS出现肺动脉高压(PAH)较多见.(4)治疗后胸部HRCT60%的患者吸收好转,RA好转比例最高,23.3%患者无明显变化,16.7%患者病变进展.结论:RA-ILD最常见,活动后气促和继发PAH少,病变易吸收好转.pSS-ILD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多见,病变相对晚期.SLE-ILD多为急性病变,继发PAH多见.SSc-ILD发生率最高,易出现雷诺现象、抗Scl-70抗体.PM-ILD抗Jo-1抗体多见,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