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受到各级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我市每年都有数名产妇死于产后出血,如何减少其发生率,对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认真深入分析每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是衡量围产期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高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现将我市4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庆雪 《河北医学》2002,8(2):177-179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我县孕产妇死亡情况 ,找出影响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以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现将我县 1995年至 1999年 5月间 18例孕产妇死亡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时间及对象 :由 1995年 1月 1日起至 1999年 12月 31日止。搜集此期间妊娠开始到产后 4 2d内死亡的孕产妇作为本次调查对象。1.2 调查方法 :死亡的孕产妇均由所属镇、乡卫生院妇幼专职人员深入到死者家庭及医院对死亡的原因及过程进行询问和查阅病历 ,以获资…  相似文献   

5.
某市1996年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市1996年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长沙市岳麓区妇幼保健所(410006)李艳萍,候天谷长沙市妇幼保健院(410000)季美君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围产保健分类号R71本文通过对某市1996年3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找...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最终目标,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是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并针对其原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最低值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关系,为进一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州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集评审的75例死亡孕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上述75例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以及死亡的情况,分析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60%,分析导致产后出血与孕产妇死亡的原因。结果: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占91.1%,产前出血仅占产科出血的8.9%。在导致死亡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为首要原因,所占比例为31.71%,其次为胎盘滞留,所占比例为26.83%,再次为羊水栓塞、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软产道损伤、晚期产后出血,所占比例为41.46%。结论:胎盘滞留、宫缩乏力以及羊水栓塞是导致孕产妇产科出血的三个主要原因,产科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当重视对产后出血预防,加强孕产妇的保健管理,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特将宜昌市1998~2002年43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9年1月-2008年12月死亡的孕产妇逐个进行分析和评估。特别是自开展生殖健康项目以来与前四年的孕产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10年中活产数38337例,孕产妇死亡19例,死亡率49.56/10万。前四年孕产妇死亡率80.19/10万。自开展生殖健康以来孕产妇死亡率29.95/10万。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证。结论及早发现孕产妇高危因素,并逐级转诊,提高住院分娩率,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张秀兰  王惠珠 《宁波医学》1999,11(5):201-203
目的 回顾分析绍兴市11年来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提出进一步减少孕产妇死亡的措施。方法 1986年到1996年整个地区的分娩汇总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 及市围产协作组对孕产妇死亡评审的存资料,把孕产妇死亡以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产科原因,按时间先后发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由第1(1986年1月~1990年12月)34.27/10万下降到第2(1991年1月~1996年12月)的22.61/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我们对绵阳市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3年中死亡的57例孕产妇的死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6—2003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35例。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23例,占65.7%;其他原因死亡12例,占34.3%。结论加强基层产科质量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1996~2003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35例.产后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的23例,占65.7%;其他原因死亡12例,占34.3%.结论 加强基层产科质量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4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射洪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我县1996年-2008年度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96年-2008年活产婴儿数87571人,孕产妇死亡46例,死亡率52.53/10万,死亡原因首位是产科出血27例(58.7%),妊娠期高血压病4例(8.7%),羊水栓塞1例(2.1%),合并内科疾病14例(30.4%);死亡地点在家及个体诊所14例(30.4%)、乡镇卫生院13例(28.3%)、县城医疗机构19例(41.2%)。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取缔非法接生,提高基层产科人员和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梁晓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09-2310
目的分析农村住院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各种因素,探讨县级医院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近20年来急诊入院死亡的32例孕产妇的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统计死亡原因。结果死亡原因孕产妇合并心脏病排第1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排第2位,产后出血排第3位,妊娠合并贫血及异位妊娠排第4位。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增加对妇幼保健事业的投入,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82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琼  卓乐雯 《广州医药》2000,31(4):41-42
对1996 ̄1998年广州市辖9区4县级市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活产娄221827次,同期孕产妇死亡82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36.97/10万。直接产科死因50例,占60.98%,间接产科死因32例,占39.02%。主要死因及顺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肝病,妊高征,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提出:孕产妇接受保健措施不够,其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降低产后出血病死率。方法回顾2000-2009年24例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病例。结果产后出血占孕产妇死亡构成比43.6%,为首位死因;产后出血原因单因素占75%,多因素25%,单因素以胎盘因素最多见,为20%,宫缩乏力9%,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病理妊娠、妊娠合并症、催产指征不明确及方法不恰当、产程阻滞;对无血液系统疾病的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应警惕羊水栓塞;生育年龄偏大、经产妇、经济困难、未按期进行产前检查、非正规人员接产、转诊及诊治延误是产后出血的其它相关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产科技术及人员准入制度,预防及尽早发现、治疗病理妊娠及内外科合并症,严密观察产程,防止滞产,建立产后出血绿色通道及时转诊,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30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00年~2007年死亡孕产妇资料的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了解当前孕产妇管理的现状。方法对30例死亡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年孕产妇死亡30例,死亡率43.10/10万;主要死亡原因为羊水栓塞33.33%,产后出血33.3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0%等。在乡镇卫生院以下死亡19例,占63.33%。无产前检查13例,占43.33%。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普及围生期保健知识,提高产科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急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分析本地区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收集1986年至1995年整个地区的分娩汇总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市围产协作组对孕产妇死亡评审的存档资料,把孕产妇死亡以产科直接原因和产科间接原因按先后两个5年作为两个阶段作为对比。结果:死亡率从第一阶段的34.27/10万下降到第二阶段的22.97/10万,差异呈显著性(u=2.35,P<0.05)。结论: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最主要原因,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点应放在产科出血为主的并发症防治及提高孕妇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