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4月~2005年6月手术治疗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患儿26例,其中隔膜型狭窄23例,纤维肌嵴型狭窄3例.单纯行狭窄隔膜切除术23例,加行左心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3例,同期手术矫治合并畸形24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术后心脏杂音消失17例,术后随访5~68个月,无明显临床症状,均可正常活动.结论 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如合并有其他心脏畸形,一经诊断均应同期手术治疗,单纯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如左心室与主动脉收缩期压差小于50 mm Hg(1 mm Hg=0.133 kPa),无主动脉瓣返流及左心室肥厚征象者,则可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在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18例患者中,高位室间隔缺损17例,经右心房和升主动脉根部双切口1例,经右心室和升主动脉根部双切口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叶悬吊成形术4例,在以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破裂和高位室间隔缺损过程中使主动脉瓣叶复位8例.结果 本组18例中手术死亡1例(5.6%),出院17例.17例经门诊复查或信访1~8年,其中1例死于感染性人造瓣膜心内膜炎.结论 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尽早手术,术中观察主动脉瓣病变程度,一期矫正瓣膜关闭不全.若瓣膜损伤明显,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追踪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应用情况,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对比,就提升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管理水平提出建议.方法 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系统检索电子病例系统中2016—2019年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进行特征分析.结果 (1)两组在手术时间长度、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在总费...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狭窄伴严重钙化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93例主动脉瓣狭窄伴严重钙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死亡2例,其它各种并发症28例。91治愈出院,随访近中期疗效好。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主动脉瓣钙化严重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许多患上心脏瓣膜疾病者因为没有获得早期诊断,因此在治疗方案方面的选择性少之又少,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几乎一半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并可能危及生命。医疗界最新的心脏瓣膜介入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种新治疗法,可替代传统开胸手术。它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了重生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经导管治疗的可行性,并对国产封堵器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47例VSD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追踪测量及随访.结果 38例封堵成功,9例术中封堵后发生少~中量主动脉瓣返流而放弃封堵.VSD术前超声测量缺损直径为3.2~16.4 mm,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3.3~17.1 mm,植入的封堵器腰部直径为6.0~22.0 mm.共植入国产封堵器38个,技术成功率为100.0%,手术成功率为80.9%.封堵器到位后即刻左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显示:微~少量残余分流6例;微量主动脉瓣返流7例.1例嵴内型VSD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封堵器移位,发生中量残余分流;其余37例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复查3例微量主动脉瓣返流,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经植入临时起搏器及药物治疗后恢复.结论 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脱垂的VSD确实可行,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康博士信箱     
左心室肥大、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怎么治疗?康博士:我今年86岁,有三个心血管方面的突出问题:升动脉内径增宽;左心室肥大,舒张功能下降;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中量返流。我因年纪偏大,很怕外科手术,最好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请问我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4月-2005年6月手术治疗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患儿26例,其中隔膜型狭窄23例,纤维肌嵴型狭窄3例。单纯行狭窄隔膜切除术23例,加行左心室流出道心肌切除术3例,同期手术矫治合并畸形24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术后心脏杂音消失17例,术后随访5—68个月,无明显临床症状,均可正常活动。结论 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如合并有其他心脏畸形,一经诊断均应同期手术治疗,单纯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如左心室与主动脉收缩期压差小于50mmHg(1mmHg=0.133kPa),无主动脉瓣返流及左心室肥厚征象者,则可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老年主动脉瓣狭窄原因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对此病症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病理病因的临床表现,做出具体的治疗方法。结论对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应行紧急瓣膜置换术;而神经体液可能在无症状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择时手术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心尖区和主动脉瓣区均可听到舒张期杂音的风心病,几乎均被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近我们收集了8例有上述杂音,临床诊断联合瓣膜损害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主的单纯主动脉瓣损害。现将此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组)与另外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8例(联合瓣膜损害组)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主动脉成形术治疗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升主动脉扩张患者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对本院22例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50±11)岁.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膜置换同时行纵行切除部分升主动脉壁的主动脉成形术.分别于手术前后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主动脉直径.结果 术后随访2~73(34±22)个月,无死亡病例.主动脉直径由术前4.0~5.5(4.60±0.45)cm降至出院前2.8~4.1(3.40±0.18)cm;术后随访中,主动脉直径为3.0~4.5(3.60±0.37)cm.结论 应用切除部分升主动脉壁的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升主动脉扩张≤5.5 cm,BAV升主动脉扩张≤4.5 cm),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SPVS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41例SPVS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215例,误诊26例(10.79%,26/241).合并主动脉瓣脱垂42例,心电图多表现为左室肥大.均行室间隔缺损(VSD)心内修复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8例,主动脉瓣成形术(AVP)6例,合并其他病变亦同期处理.术中证实VSD大小比术前彩超测量值偏大.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一例出现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30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随访率95.44%(230/241),NYHA心功能Ⅰ级189例,Ⅱ级41例.均无VSD残余漏.行AVR或AVP患者,术后轻度关闭不全1例,余关闭良好,其他合并病变处理随访结果亦满意.结论 加强对SPVSD的全面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积极手术治疗,合理处理主动脉瓣病变及其他合并畸形或病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蚌埠市一院心胸外科成功为一名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冠脉搭桥和主动脉瓣置换联合手术,为蚌埠市市级医院开展的首例此类手术。标志着蚌埠市心脏外科的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又称为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其易产生主动脉瓣脱垂,且由于分流的血流能直接射入肺动脉而早期形成肺动脉高压,手术有 其特殊性,我科1989~1999年手术治疗1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细小主动脉或主动脉瓣环上置换人工主动脉瓣 ,常常难以植入足够大的瓣膜。为解决这一矛盾 ,从 1997~1998年 ,我们对 11例主动脉细小的患者采用了CarboMedics公司的“高帽”状瓣环上主动脉瓣 (“TopHat”Supra -annularAorticValve)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1名患者中 ,男 2例 ,女 9例 ,年龄 19~ 5 2岁 ,平均 35岁。其中主动脉瓣病变 4例 ,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病变 7例。本组有 1例风心病人在 1995年植入了 1枚 2 7号的CarboMedics二尖瓣及 1枚 2 3号的Medtronic主动脉瓣。因反复晕厥诊为主动脉瓣机械故障而再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4例采用Konno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结果。方法应用Konno法切开主动脉瓣环至VSD,用二片人工血管补片修补VSD,并扩大主动脉瓣环,植入人造瓣膜,其中一片人工血管扩大升主动脉,另一人工血管补片修复右室流出道。结果4例修补直径8~15 mm VSD,扩大主动脉瓣环直径5~8 mm,植入19~21 mm人工机械瓣,无手术死亡,随访6~43个月,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Konno手术在扩大主动脉瓣环时可同时修补VSD,较适用于需要行主动脉瓣置换的干下型VSD。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应用体外反搏治疗的适应症如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眼病,缺血性耳疾等;禁忌症如显著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全身或局部有出血倾向,肢体感染,频发早搏,心动过速,血压过高等.对于禁忌症,主要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风湿性或梅毒性引起的主动脉瓣疾病逐渐减少,而先天性或主动脉根部血管壁的变性疾病引起者逐渐增多,下面就常见的风湿性后天获得性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发病情况、临床特点以及他们各自的诊断、治疗介绍如下: 一、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AS) (一)病因与发病情况:退行性变引起的主动脉瓣硬化钙化是老年人最重要的瓣膜病,主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易感因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中10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 9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心功能恢复到Ⅰ级7例,Ⅱ级2例.死亡1例系未行手术治疗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合并室间隔缺损是主动脉窦瘤破裂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经确诊,应足量有效抗炎治疗并尽早手术;合并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果断换瓣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力及左心收缩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利于其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