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primary mediastinal yolk sac tumor)是一种包括卵黄囊、尿囊及外胚间充质等多种组织特点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曾用名为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目前已不推荐使用[1]。本病临床罕见,好发于婴幼儿及青年男性,肿瘤位于前纵隔[2],常因胸痛、胸闷、咳嗽、发热、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症状或体检发现[3]。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 ,2 2岁。因“咳嗽、气急伴发热 1个月” ,于1998年 4月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 :体温 38 4℃ ,血压110 / 75mmHg(1mmHg =0 133kPa) ,呼吸 2 4次 /min ,脉搏 96次 /min。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左乳房肿大 ,挤出少许无色透明黏液。左肺叩诊实音 ,呼吸音减弱 ,右肺呼吸音粗。心脏 (- ) ,腹软 ,肝脾未扪及 ,两侧睾丸正常。入院痰培养、痰找结核分支杆菌、痰细胞学检查均阴性。X线胸片正位像示 :左肺野巨大肿块影 ,边缘模糊 ,左肋膈角消失 ,纵隔及心脏向右移位 ;左侧位像示 :肿块位于前、中上纵隔。胸部CT示 :纵…  相似文献   

3.
老年恶性胸腺瘤16例放射治疗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前纵隔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占胸腺肿瘤的90%。恶性胸腺瘤因侵犯胸膜,心包膜及纵隔内大血管而无法彻底手术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必不可少。本院自1999年起收治≥60岁老年恶性胸腺瘤16例,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射治疗对于老年恶性胸腺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6 7岁 ,干部。于 2 0 0 0年 8月 2 3日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 2d入院 ,胸痛呈闷痛 ,向左肩放射 ,活动或咳嗽时加重。既往有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史 1年。入院时体检 :体温 36°C ,脉搏 10 0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血压 18.7/10 .0kPa,巩膜黄染 ,两肺 (- ) ,心浊音界不大 ,心率 12 0次 /min ,房颤 ,无杂音 ,腹部平软 ,无压痛 ,肝脾未触及 ,无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4 .6× 10 9/L ,红细胞 3.34× 10 12 /L ,血红蛋白 114 g/L ,血小板 95× 10 9/L ,血沉 10mm/h ,血冰浆总蛋白 5 7g/L…  相似文献   

5.
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学上呈多样性 ,绝大多数为良性。多发生于四肢 ,发生在喉部者实为少见。我院曾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男 ,40岁 ,6个月前无诱因地出现时轻时重的声嘶、喉痛 ,饮酒、吸烟、受凉后加重 ,服抗生素及治疗嗓音的中西药后 ,喉痛见轻 ,但仍声嘶 ,偶有失音。 1998年 8月 6日以室带肿瘤收入院。查体全身重要器官未见阳性体征。耳鼻咽检查均无阳性发现 ,喉的右侧室带高起、膨隆 ,超越声带突入喉室。 8月 13日在全麻下行喉裂开室带肿物切除术 ,于喉前庭部沿膨隆的室带纵行切开粘膜 ,暴露肿物 ,其呈灰白色 ,触之硬 ,有包膜。包膜…  相似文献   

6.
例 1  男 ,5个月。因气急 8d、咳嗽 4d入院。体检 :发育状况尚可 ,气急 ,鼻煽 ,唇周青紫 ,呼吸 4 4次 /min ,心率 14 0次 /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 ,两肺散在细湿音 ,腹软 ,肝肋下 2cm。入院拟诊为喘憋型肺炎 ,经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 ,咳喘未能控制 ,时轻时重。X线胸片示支气管肺炎 ,右中叶节段性肺不张 ,心影不大。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右房肥大可能。因病情不见好转 ,于 2 0d后复查X线胸片示纵隔肿瘤可疑 ,右下肺阻塞性肺气肿 ,右上肺炎。因病情恶化 ,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发现 :大血管及心脏位置正常 ,打开心包有暗红色…  相似文献   

7.
8.
纵隔囊肿感染误诊为胸腔积液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隔囊肿破裂感染并发胸腔积液颇为罕见 ,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 ,确诊有赖于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现将本院经病理证实一例 ,并结合文献 ,就其诊治方面作一分析讨论。1 病史资料 :患者男性 ,5 8岁 ,农民。因发热、胸痛 2天就诊 ,初为剧烈撕裂胸痛 ,体温在 39.5℃上下 ,经胸片检查拟诊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B超定位下未能抽出液体 ,给于头孢曲松、阿米卡星静滴抗炎治疗 ,症状未能控制 ,气急加重 ,3天后复查胸片 ,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 ,B超定位下仍未能抽出液体。转至本院急诊 ,胸片提示左侧胸腔积液 ,左中上肺实变影 ,纵隔…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男 ,73岁。因晕厥、活动后胸闷、气促就诊。查体 :心脏向左扩大。临床诊断 :心律失常。图 1、2记录于入院后第 2d。窦性P波规则出现 ,心率约1 2 5次 min ,R -R间期除终末 1次QRS提前外 ,其余规则 ,P和QRS无关。图 1示QRS波形态有以下改变 ,即从正常至增宽切迹 ,时限从 0 0 8~ 0 1 3s。STV5、6水平型下斜。图 2 (与图1同次记录 )在P -P及R -R间期不变的情况下 ,出现了QRS波形由不完全右束支阻滞至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型演变。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③交接性逸搏心律 ,直接显示型…  相似文献   

11.
王科平  邹卫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707-1707
胸腺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生率占纵隔肿瘤的20%-40%,绝大多数胸腺瘤位于前上纵隔。异位胸腺瘤少见,可发生于中后纵隔、颈部、甲状腺、心包、肺实质、胸膜、支气管及胸壁等部位[1,2]。而发生于膈肌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例1,女,30岁,外地在京民工。主因发热3天于2003年5月2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咳嗽、咳痰、流涕,有时感胸闷气短,否认有SARS接触史。入院时查体:T38.5℃,R21次/min,P84次/min,BP115/72mmHg,心脏听诊无异常,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肝脾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血常规:  相似文献   

13.
<正>结核性心包炎是发展中国家心包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重症结核病之一,占心包疾病的40%~66%[1],在欧洲和北美占所有心包疾病的比例低于5%[2]。高达30%的患者可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且多见于青年男性[3],但国内外罕见有伴发巨大心包结核瘤的报道。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了1例结核性心包炎患儿,诊疗过程中出现前纵隔占位曾疑诊为胸腺瘤,最终术后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伴发心包结核瘤。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myolipoma,HAML)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与其他肝脏肿瘤相鉴别具有一定难度,临床上主要依靠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来辅助诊断[1-2]。据文献[3-4]报道女性HAML的发病率较高,有研究[5]显示女性患者体内雌激素及孕酮受体均为阴性,表明性激素在HAML的生长及发病机制中没有作用。本院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5.
产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少见病,其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本二例有妊高症合并产前产后大出血,产后发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由妇产科转入内科诊治,报告如下。例1 女,42岁,剖宫产10天后出现语言不清,左侧肢体瘫痪2小时由妇产科转入内科。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于2007年体检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多囊肝,查肝功能正常。2011年11月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15U/L,AST 67 U/L,B超检查提示多囊肝,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半年效果不佳。因肝功能反复异常1年余遂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查肝功能:ALT 72 U/L,AST 45 U/L,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均正常;甲、丙、丁、戊、庚型肝炎抗体、  相似文献   

17.
患男性,28岁,于2004年4月起无明显诱困出现左前上胸部持续隐隐隐痛.伴局部皮肤瘙痒、色泽变深,无咳嗽、咳痰、咯血及发热,5月11日胸片示:主动脉弓左缘小片密度增高影,曾在多家医院抗炎治疗无效。8月19日因胸痛加剧、活动后心慌、再次摄胸片示:阴影明显增大,于当日因左纵隔旁肿块性质待查入院。患既往身体健康,无基础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人体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脂肪组织丰富的身体浅表部位及腹腔和腹膜后,而起源于支气管者则极为少见[1]。我院1950~1998年间经手术治疗的支气管、肺部肿瘤中,脂肪瘤仅有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50岁。1987年9月因高热、畏寒、咳嗽、咳脓痰到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查血像增高,胸片示右下肺大片阴影,诊断右下肺炎而住院。经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3天后高热消退,咳嗽、咳痰减少。持续静脉滴注青霉素4周复查胸片,右下肺大片阴影缩小,形成2-5cm×2-5cm大小的球形阴影。于1988年1月7日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1例特发性乳糜心包积液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特发性乳糜心包积液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检索Medline及万方中文数据库近55年国内外报道的特发性乳糜心包积液病例,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特点。结果共检出89例特发性乳糜性心包积液的患者。男性49例、女性40例,患病无性别差异,年龄6周至68岁,平均(25.5±15.8)岁。其中无症状者22例(24.7%)。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48例(53.9%),咳嗽23例(25.8%),胸背痛或上腹痛6例(6.7%),发热6例(6.7%),心慌3例(3.4%),水肿3例(3.4%),乏力1例(1.1%),并可以晕厥、心脏压塞为首发症状。多数通过心包积液乳糜试验阳性、心包积液三酰甘油>12.9 mmol/L而诊断,淋巴管核素显像以及淋巴管造影有助于发现淋巴漏出部位及病因,本研究中阳性率分别为80.8%(21/26)和74.1%(20/27)。常见病因包括胸导管闭塞或发育不良、胸导管/淋巴管异常扩张,其他局部异常和发育异常等。特发性乳糜心包积液保守治疗包括低脂饮食、中链脂肪酸饮食、全胃肠外营养等,但效果差,70.8%(46/65)的患者转而行手术治疗。最常用、有效的术式为胸导管低位结扎及心包开窗术,治愈率可达92.4%(61/66)。89例患者中70例有随访资料:88.6%(62/70)无复发,10%(7/70)未愈,其中1例发生缩窄性心包炎。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结论特发性乳糜心包积液发病率很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心包积液检查可以确诊。淋巴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及病因。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收集3例纵隔胸腺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例均有咳嗽、憋气或胸闷症状,胸部平片均表现为患侧肺野内巨大较低密度块。认为纵隔胸腺脂肪瘤在X线片上多表现为前纵隔心旁区边缘清晰的肿块,病灶多较大,呈分叶状,但张力一般较低;MR可表现为高T1、高T2加权像信号强度或中等信号强度;主要应与纵隔脂肪瘤和脂肪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