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儿童EB病毒(EBV)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12期间,24 806例疑似EBV感染患儿外周血E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分析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EBV-DNA检出情况以及相关疾病分布。结果:24 806例疑似EBV感染患儿中,EBV-DNA检出阳性2 825例,总阳性率为11.39%。不同性别患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幼儿组为最高(14.19%),婴儿组最低(6.24%)。不同季节患儿E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秋季检出率最高(12.58%),春季检出率最低(10.51%)。不同年份患儿E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17年检出率最高(13.45%),2020年检出率最低(8.66%)。EBV感染性疾病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多(20.85%),其次为肺炎(15.65%)、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4.23%)、淋巴结炎(12.67%)等。结论:武汉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2017-2018年武汉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并分析HPV疫苗相关型别(6、11、16、18、31、33、45、52、58)的年度变化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HPV分型检测的10 760例成年女性,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27型HPV感染情况。将受检者按18-30岁、31-44岁、45-54岁、55-64岁、≥65岁进行年龄分组;将HPV型别按是否为疫苗涵盖的九类亚型将其分为疫苗相关型别组和非疫苗相关型别组。统计分析不同年度、不同年龄层HPV检出率。结果:纳入的10 760例受检者中,27型HPV阳性检出率为19.80%。疫苗相关型别HPV阳性检出率为11.05%,其中高危型和低危型检出率分别为9.42%、3.41%。年龄分层分析显示,疫苗相关型别组HPV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其中18-30岁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P<0.05)。疫苗相关型别组中多重HPV亚型感染者共152例,混合感染率为1.41%,主要分布在低龄组。检出率较高的HPV亚型依次为:52、58、16、6型。结论:2017-2018年,武汉地区女性HP...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镜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80例(Hp阳性组),另选取院同期治疗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Hp阴性组).对比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病理改变分布情况,分析患者病理特征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不同病理特征Hp感染程度.结果:Hp阳性组患者胃部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发生情况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患者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情况为中-重度者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不同病理特征之间患者Hp感染程度不一,胃粘膜萎缩患者其Hp感染程度以强阳性为主,炎症患者则以弱阳性为主(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病理特征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Hp诊断、根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2.113 300例上腹部消化不良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消化不良是临床很常见的病症,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虽然FD的经过良好,但常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多次就诊,反复进行一系列检查,成本效益比高.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上腹部消化不良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以便对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连续调查300例进行内镜检查、具有上腹部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详细采集病史,重点记录病程、症状的程度及频度、与进餐的关系和报警症状等,内镜下进行Hp 快速尿素酶试验,部分并作银染检查,化验肝肾功能及血糖(部分患者未化验肾功能及血糖 ,但患者否认糖尿病及肾病史),并行腹部B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FD及OD两组,分析两组病例资料,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一般资料FD组153例,其中男72例,女81例,平均年龄为44.31 ±13.01,病程大于1年者121例;OD组147例,其中男67例,女80例,平均年龄为50.84±12 .84,病程大于1年者105例.两组性别、病程均无明显差别.而FD组年龄明显低于OD组( P<0.05).2. 300例上腹部消化不良构成比 FD占51%,OD占49%.147例OD中糜烂性胃炎35例(11.67%),溃疡病28例(9.33%),萎缩性胃炎14例(4.67%),十二指肠球炎7例(2.33%)胃食管息肉及黏膜下病变13例(4.33%),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7例(2.33 %),肝胆胰疾患34 例(11.33%),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亢或甲低)9例(3%). 3.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比较FD组上腹胀、早饱、打嗝症状积分明显高于OD组(P<0 .05),而上腹痛积分明显低于OD组(P<0.05).病程大于1年的FD组早饱症状积分亦高于OD组(P<0.05).4.上腹部消化不良症状与进餐的关系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5. FD与OD二组的情绪因素和报警症状的比较两组间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体重下降亦无明显差别,而FD组年龄大于40岁者96例(62.75%),OD组116例(78.91%), 两组间有明显差别(P=0.002).OD组有8例消化道出血与贫血或吞咽困难(5.44%) ,而FD组为0例,两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别(P=0.003).其中胃十二指肠恶性肿瘤7例中 6例大于 40岁,有2例有消化道出血.6. FD与OD的Hp感染的比较Hp感染率FD组为18.57% (26/140),OD组为26.87%(36/134),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1. FD是上腹部消化不良很常见的病症.上腹胀、早饱及打嗝症状在F D组中更常见,而上腹痛在OD组中占优势,且FD组年龄比OD组低.2.上腹部消化不良的症状与进餐的关系对区分FD与OD意义不大,但提示无论是FD或OD组均存在上腹部消化不良症状与酸相关或与动力障碍相关.3.报警症状中年龄(>40岁)、消化道出血、贫血及吞咽困难对区分FD和OD均有意义,但不易作出早期诊断.4.本研究未提示FD和OD二者 Hp感染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华启洋  吴同利  刘永艳  孙凤芹  姚燕 《医学信息》2019,(20):103-104,10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GER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 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5例,设为GERD组,另选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30人为对照组,14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比较两组Hp感染阳性率、GERD不同症状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以及反流性食管炎(RE)不同程度者Hp感染阳性率。结果 GERD组Hp感染阳性率(54.12%)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5.00%、52.00%、54.55%、55.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患者LA-A组、LA-B组、LA-C组及LA-D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是57.14%、55.56%、47.06%、46.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无相关性,但对于Hp阳性的GERD患者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根除Hp治疗,以减少恶变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Ⅱ型糖尿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我们对370例糖尿病患者做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并初步探讨Hp感染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关系.方法对象糖尿病组Ⅱ型糖尿病患者370例,男155例,女215例,年龄59 .6±1.3(30~79岁),病程5.7±0.6年.根据无胃轻瘫分为糖尿病A组(不伴胃轻瘫)188 例,糖尿病B组(伴胃轻瘫)182例,B组病人均符合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民标准,病人均有早饱、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烧心、恶心、呕吐、腹胀临床表现,胃排空试验所有B组患者服用钡餐后6h胃内仍有钡滞留.对照组健康自愿者255例,男145例,女110例,年龄59.2± 1.4(38~81)岁,糖耐量正常,无糖尿病家族史.所有病人在检测前均未作抗Hp治疗.采用 13C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结果正常对照组Hp阳性率为46.7%,不伴胃轻瘫的糖尿病A组Hp阳性率为46 .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伴胃轻瘫的糖尿病B组Hp阳性率为78.6%, 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糖尿病A组Hp感染阳性率为46.3%,糖尿病B组Hp 阳性率为78.6%,伴胃轻瘫的糖尿病人Hp感染率显著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见表.结论 Hp感染与糖尿病胃轻瘫有关,因此糖尿病患者合并Hp感染应积极根除.糖尿病A组、B组与对照组Hp感染情况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雅安普通民众居家隔离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选取雅安市年龄≥15岁的居民537例,于2020年2月10-15日,采用12条目一般健康问卷(≥3分为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自评焦虑量表(≥50分有焦虑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8分有睡眠障碍)评估。结果:537例居民中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79例(14.7%),有焦虑症状者50例(9.3%),有睡眠障碍者69例(12.8%)。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组更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OR=4.21、9.87,P<0.05),知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太担心组更不易出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睡眠障碍(OR=0.08、0.06、0.24,P<0.05),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知道一点或不清楚组更易出现睡眠障碍(OR=2.99、2.97,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年可能是雅安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居住地为乡村、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缺乏了解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镜下所见多数大致正常,而30%~50%患者组织学上仍表现为慢性炎症.慢性胃炎与FD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粘膜慢性炎症与FD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临床连续入选符合FD诊断的患者41例(男∶女=12∶29),平均年龄38. 2岁(21~65岁),病程2~10年.对所有患者首先进行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打嗝为主,无反酸、烧心、便秘等)积分(0~4);通过胃镜取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粘膜活检各2块,分别进行HE病理学检查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Hp感染、肥大细胞计数及活化状况.结果 1.一般资料44例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为2.6±0.5分,变异系数为10.4%.2.组织学改变胃窦(31.7%)慢性活动性炎症显著高于胃底(7.3%)、胃体 (9.8%)和十二指肠(9.8%)(P<0.05);胃窦粘膜组织(24.4%)显著低于以上其他部位 (53.7%、51.2%和46.3%)(P<0.05);慢性非活动性炎症4个部位之间无显著性差别( 胃底、体、窦和十二指肠分别为39%、39%、43.9%和43.9%)(P>0.05).3.各部位粘膜在慢性活动性、非活动性炎症和正常粘膜组中肥大细胞计数无显著不同;除胃底中慢性活动性、非活动性炎症组的肥大细胞活化计数和活化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组外(P<0.05) ;3组的十二指肠降部粘膜中肥大细胞计数、活化计数和活化率均显著低于各部位胃内粘膜 .4. H.pylori检出率慢性活动性炎症组中除胃窦为51.8%外,其他部位并未检出;慢性非活动性胃炎中,胃体和胃窦显著高于胃底和十二指肠(P<0.05);正常粘膜组中,H. pylori检出率胃窦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H.pylori阳性与阴性FD患者之间,胃底、胃体和胃窦的肥大细胞计数、肥大细胞活化计数以及活化率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可能是FD发生的病理学基础之一;胃底和胃体肥大细胞活化可能与FD的发病有关;H.pylori感染可能与FD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癌(GC)中的表达及其对Hp感染的胃癌细胞自噬、炎症因子分泌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7例Hp阴性GC患者[GC(Hp-)组]、31例Hp阳性GC患者[GC(Hp+)组]和32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样本(Normal组),应用免疫组化(IHC)和Western blot检测3组样本中SIRT1表达;体外培养并筛选SIRT1表达水平最高的胃癌细胞系AGS进行探究,Western blot检测Hp感染对AGS细胞中SIRT1表达的影响;慢病毒感染以过表达AGS中的SIRT1水平,RT-PCR检测感染效率;将AGS分为4组:LV-NC组、LV-SIRT1组、Hp+LV-NC组和Hp+LV-SIRT1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中SIRT1和自噬标志蛋白LC3Ⅱ/LC3Ⅰ及SQSTM1/p62蛋白水平;转染mRFP-EGFP-LC3B串联质粒,免疫荧光观察各组胃癌细胞中自噬通量变化;ELISA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8表达水平;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胃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d及cleaved caspase-9与cleaved-caspase-3表达。结果:与Normal组或GC(Hp-)组相比,SIRT1在GC(Hp+)组中表达显著降低(P<0.05);Hp感染AGS细胞后,能以时间依赖性下调细胞中SIRT1表达;感染慢病毒LV-SIRT1可显著促进AGS细胞中SIRT1 mRNA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V-NC组相比,LV-SIRT1组中SIRT1蛋白和LC3Ⅱ/LC3Ⅰ均明显升高、而SQSTM1/p6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Hp+LV-NC组与Hp+LV-SIRT1组中SIRT1表达显著降低,LC3Ⅱ/LC3Ⅰ及SQSTM1/p62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与Hp+LV-NC组相比,Hp+LV-SIRT1组除LC3Ⅱ/LC3Ⅰ无明显改变外,其他蛋白表达趋势均明显降低(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Hp感染促进了胃癌细胞中自噬通量的抑制,与Hp+LV-NC组相比,Hp+LV-SIRT1组中自噬通量受损现象显著改善(P<0.05);与LV-NC组或LV-SIRT1组相比,Hp+LV-NC组和Hp+LVSIRT1组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8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Hp+LV-SIRT1组较Hp+LV-NC组均明显降低(P<0.05);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LV-NC组相比,LV-SIRT1组和Hp+LV-SIRT1组胃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d及cleaved caspase-9与cleaved-caspase-3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明显降低(P<0.05);Hp+LV-NC组凋亡率及上述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Hp+LV-NC组相比,Hp+LV-SIRT1组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变化趋势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Hp感染可显著降低胃癌组织及细胞中SIRT1表达,过表达胃癌细胞中SIRT1可通过削弱Hp诱导的自噬通量受损现象,上调细胞自噬水平,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我国胃癌高发区IL-1B-511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萎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胃癌高发区(陕西)健康志愿者500例,人群按照年龄分成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等5组,每组100例。IL-1B-511基因多态性的分析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以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浓度和PGⅠ/PGⅡ比值作为胃黏膜萎缩的指标,血清PGⅠ、PGⅡ浓度和抗Hp-IgG抗体的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PGⅠ的浓度与 PGⅠ/PGⅡ 的比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各年龄组中,IL-1B-511 T/T基因型Hp阳性者其血清PGⅠ及PGⅠ/PGⅡ低于相应年龄组Hp阴性者(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IL-1B-511 T/T基因型”、“年龄段”和“Hp”对“PGⅠ/PGⅡ比值”有显著影响 (P<0.05、P<0.05和P<0.01)。结论: 我国胃癌高发区胃黏膜萎缩的发生与IL-1B-511 T/T基因型、年龄和Hp感染有密切关系,IL-1B-511 T/T基因型增加Hp感染后胃黏膜萎缩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联合三联序贯治疗Hp感染与三联治疗Hp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门诊行14C呼气试验检测Hp为阳性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标准三联组(耐信+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 d;B组:先用大黄、黄连、黄芩治疗1周再用标准三联治疗10 d。抗Hp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比较各组Hp根除率。结果 A组Hp根除率为51.56%,B组Hp根除率为85.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大黄、黄连、黄芩联合标准三联序贯治疗Hp感染的根除率高于三联治疗Hp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OGTT水平的关联.方法 选取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105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OGTT水平的关联,应用SPSS 20.0进行分析.结果 OGTT实验中2组患者摄入葡萄糖后0.5h血糖水平达到最高峰值,然后开始下降,摄入葡萄糖后1h的血糖水平感染组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胰岛素水平也是空腹水平较低,在摄入葡萄糖后0.5h水平达到最高峰值,然后开始下降,2组在5个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肽水平也是空腹水平较低,在摄入葡萄糖后0.5h水平达到最高峰值后下降.比较2组患者OGIT检测结果中的C肽水平在空腹状态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摄人葡萄糖后检测的4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的患者糖代谢开始1h左右血糖水平与无Hp感染者的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Hp感染的患者基础胰岛素水平值就较高,随着摄人葡萄糖以及糖代谢的开始,始终存在胰岛素水平高于无Hp感染者的情况.Hp感染的患者基础C肽水平值与非感染患者相当,随着摄人葡萄糖以及糖代谢的开始,始终存在C肽水平高于无Hp感染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人类细小病毒B19在武汉地区普通人群,尤其是育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武汉地区2家医院的血液样本1 700份,分为两组.以血清中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 第Ⅰ组(普通组,包括男性和女性)阳性检测率为4.50%,第Ⅱ组(妇女组)阳性检测率为8.33%.结论 武汉地区育龄妇女的B19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很有必要对孕妇进行诊断从而预防新生儿感染B19病毒.另外,由于巢式PCR具有灵敏、特异、简便等优点,适合于用来检测血液样本中的人细小病毒B19.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 解上海地区电力员工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为本地区电力员工幽门螺杆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本院健康体检者58876名,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breath test,13C-UBT)快速检测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876名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42.4% (24942/58876),其中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分别为43.9%(18868/43025)和38.3% (6074/15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感染情况:低年龄组(≤30岁)感染率为37.6% (2805/7460),中年龄组(31~60岁)为43.5%(18428/42397),高年龄组(>60岁)为41.1% (3709/9019),每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电力员工体检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与年龄、性别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除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Hp)预防胃内Hp感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随机研究,选取口腔Hp阳性但胃内Hp阴性的幼儿园儿童共计427例,随机分为使用“无幽梅”牙膏组与普通牙膏组,分别接受“无幽梅”牙膏和普通牙膏。疗程结束后,再次检测口腔Hp,将口腔Hp阳性及阴性患者各分为一组,1年后行C13呼气试验检查,分析两组患者胃内Hp感染情况。口腔Hp检测方法采用特异度及敏感度双高的套式PCR方法。结果:随访1年,口腔Hp阴性组胃内Hp感染率为0.51%,口腔Hp阳性组胃内Hp感染率为6.51%,两组统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儿童根除口腔Hp可以降低胃内Hp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顺义区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现状,为本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顺义区18岁及以上共计93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糖检测。结果 2015年顺义区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糖尿病患病率为24.06%,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为77.23%,治疗率为44.64%,治疗者的控制率为26.00%。城市居民糖尿病知晓率高于农村同年龄段居民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的糖尿病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义区城区居民的糖尿病知晓率高于农村地区、总体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有待提高,需建立完善的糖尿病管理机制,加强健康教育,结合危险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7.
朱玉  戴夫  彭琼 《医学信息》2019,(2):79-82
目的 分析胃肠息肉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胃息肉患者114例和肠息肉患者135例作为病例组,体检健康中心非息肉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收集三组患者空腹TG、TC、LDL-C、HDL-C水平,同时收集息肉患者的息肉病理类型、大小、数量、部位等临床特点,采用回归分析对各组血脂情况进行分析。另外收集胃息肉患者是否患有Hp感染、慢性胃炎,肠息肉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脂肪肝,分析各因素对血脂水平影响。结果 ①胃息肉组的血清TG、  相似文献   

18.
陶源  徐俊林  张艳  王博  王立颖  张琦圣 《医学信息》2020,(2):125-128,135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黏膜病变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 年1 月~2018 年 12 月我院收集的 9659 例上消化道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观察胃炎、息肉、溃疡和肿瘤病变与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的关系。结果 ①胃炎:不同年龄段慢性炎症、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慢性炎症轻度和中度人数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炎症、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不同严重程度 Hp(+)人数高于 H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息肉;不同年龄段胃息肉、贲门息肉、食道息肉病变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胃息肉、食道息肉人数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贲门息肉、十二指肠息肉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息肉、贲门息肉不同类型 Hp(+)人数高于 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息肉、十二指肠息肉 HP 感染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溃疡和肿瘤病变:不同年龄段胃溃疡、胃癌、食管癌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贲门溃疡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胃溃疡、食道溃疡、贲门溃疡、胃癌、食管癌人数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食道溃疡、贲门溃疡、胃癌、食管癌Hp(+)人数高于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慢性胃炎好发于青中年性、息肉、溃疡、肿瘤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轻度慢性胃炎、息肉病变好发于女性,溃疡和肿瘤病变好发于男性,胃炎相关病变、息肉、溃疡、肿瘤与 Hp 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HBIG联合HBVac阻断HBV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 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10%(3/30)和34.8%(8/23),二组差异显著,而PBMC中HBV DNA检出率二组无显著性差异;阻断组孕妇血清 HBV DNA水平下降率38.5 %(10/26),而对照组10.5%(2/19),差异显著, PBMC中HBV DNA水平二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多次联合注射HBIG 和 HBVac 可有效降低孕妇体内HBV DNA水平,从而降低HBV宫内感染率,但对孕妇PBMC中 HBV 影响不大, 并不降低新生儿 PBMC 中HBV 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