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爱娟 《大家健康》2016,(4):286-286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质量被更多患者加以重视。在就医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叠加,一部分患者对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产生误解,在医患双方沟通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这种误解愈演愈烈,直至演化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而“医闹”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基于近年来医疗行业频发的“医闹”现象,探究医疗机构规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善医患关系,在制定、完善法律制度之外,还需医患双方的美德建设.这就需要:减少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重建亲密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减少医患认知差异和冲突;培育和提升医护人员的美德和职业精神;提高公民文化与道德素养,提高患者就医道德.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医疗纠纷实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闹现象,这一现象对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和医生的人身安全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了医闹的法律界限和对于医闹现象进行控制的法律对策,反思了医闹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彻底杜绝医闹现象的全社会综合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医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君辉  郭莲 《中国医院》2007,11(7):50-51
目的:妥善处理医疗纠纷,降低医患双方的诉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建全和完善医疗意外和医疗责任保险体系、行政立法成立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将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由院内转移到院外;结果:寻求医疗纠纷解决的新途径,杜绝医院医闹的发生;讨论:找出医闹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管理及疏导并进,建立医疗纠纷的快速处理程序,弥补法律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医闹问题。  相似文献   

5.
医闹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医闹的形成有特定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主要是对医学科学的误读,对医疗消费的误解,对医患关系的误导和纠纷处理的误区;根除医闹需要取得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探讨“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对策。方法:选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1~2013年期间“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的分布、研究主题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3年期间相关研究论文共计2224篇,其中期刊论文2069篇S;学位论文100篇;会议论文55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医疗纠纷382篇;“医闹”原因339篇;法律建设167篇;医患关系200篇;防范对策153篇;医疗责任保险14篇;“第三方”机制21篇。结论: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存在待改进之处。建议强化问题意识,改进研究方法,促进研究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7.
郑恩同  黄云峰 《中国医院》2007,11(10):57-58
阐述医疗市场中"医闹"的特点;对"医闹"产生的现象进行剖析;提出对"医闹"防范的措施;建立一条高效、廉价的权利保障通道;医患沟通规范化;新闻媒体正面介入;发挥公安与社会保安服务的作用;建立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8.
黎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97-99
本文首次将"医闹"拆分为"闹"和"医"来阐释,指出"闹"是本质",医"只是导火索。政府、医院怕闹,放弃原则妥协,诱导闹;医疗专业性程度高,非预期结果难被理解,医患交流困难,医疗纠纷炒作空间大,易于闹;应对医疗事件不当举措推波助澜,鼓励闹。文章提出:医疗行业要主动利用媒体与社会沟通,改变舆论只见患方声音的现象;医疗纠纷要明确界定有无医疗责任,容许患方指定专家介入医疗事件调查分析;保险公司直接协调理赔,避免医患冲突,减轻保险理赔压力;规范媒体对医疗事件的报道,分别阐述双方分歧观点;法官要充分与医院交流,了解案情相关医学知识,保证合理公正判案;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医闹事件,是医患纠纷、医患冲突升级而导致的一种群体性事件。在部分医患纠纷中,患者及其家属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以非法聚众、围堵、在医院大门口悬挂标语、摆设灵堂或花圈,甚至用打砸、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等方式向医院表示强烈不满,并提出赔偿要求,这样就引发形成了医闹事件。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发生医闹事件17243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探讨“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对策。方法:选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CNKI中国知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6-2013年“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3年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76篇,作者所属机构以医学院校及医疗卫生机构居多,研究内容以医疗纠纷、医患关系、法律建设、“医闹”原因和防范对策居多,研究“第三方”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的论文较少。结论: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存在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防范和解决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综合中国医院协会暴力伤医调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健全医疗风险保险制度;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困局;完善立法,依法有效处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现行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应急管理的影响,并就如何加强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应急管理,完善医疗保险应急资金统筹渠道,建立医保专项准备金评估拨付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科和外科系统的不良事件发生、报告特点以及阻碍因素,为促进不良事件报告提供依据。方法:对48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卡方检验计算两系统之间不同类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报告阻碍因素的差异。结果: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用药错误、压疮、跌倒和坠床,内科系统跌倒的发生率显著多于外科系统;医护人员对于不良事件有报告意愿,但实际报告却很少,每人每年报告数仅为0.12例;阻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为同事会自己上报、担心扣除奖金以及工作太忙而忘记及时上报。两系统医护人员报告的阻碍因素比较,认为不良事件对患者损害很轻的人员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用科室系统的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和报告的阻碍因素略有差异,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不良事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防范类似差错的再次发生,从而改善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并且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同。但是目前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现状却不乐观。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医务人员上报医疗不良事件的因素,包括管理因素、个人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总结了促进医务人员上报医疗不良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市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概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医疗安全防控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共收集2012年2938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前4位高发科室为普通外科、骨科、产科及妇科。医生及医技人员中,中级职称为事件责任人主体;护士及药剂人员中,初级职称为事件责任人主体。医源性因素导致的事件发生比例位居首位(84.01%),其他还包括组织管理因素、设备器材因素以及药源性因素。结论:改进管理流程、环节及制度,加强高危科室风险防范;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对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发生趋势、给医院带来的不良影响、恶性伤医事件特点、医院应对医疗纠纷和风险防范、患者就医行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法律意识淡薄、犯罪成本低严重影响了医疗执业环境;恶性伤医事件是社会矛盾在医院的反映,社会应共同努力化解;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不成比例造成医患沟通不足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黄鹂  袁达  彭华 《中国医院》2022,(1):63-64
目的:探讨医疗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实践,评价其管理效果。方法:医院建立风险管理专项组,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进行早期风险识别,启动医疗、管理、法律干预,实施风险处置措施,开展风险再评价,实现风险管理动态循环。结果:开展医疗风险管理后,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从年每百床位2.14例下降至每百床位1.8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投诉率和纠纷率分别下降了64.28%和35.31%。结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开展医疗风险管理,可有效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18.
郝凯莉  郝浩 《中国医院》2010,14(10):41-42
医院内部管理环境对医务人员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意识和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务部门在医疗安全管理活动中,应有人性化管理理念,确立服务意识,实施有针对性的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发挥临床科室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束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人性化管理措施,以强化管理执行力、改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就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认知和态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暴力伤医发生的主要诱因是诊疗实际结果与患方期待落差大等;深层次原因主要为社会矛盾堆积过多等;对于暴力伤医事件的责任主体,“医患双方兼有”为双方共识;大多认为恶性伤医的性质属刑事犯罪;对于暴力伤医行为,96.8%的医务人员持否定态度。基于以上研究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