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妇炎宁栓对大鼠阴道混合感染的药效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妇炎宁栓对大鼠混合感染阴道炎的疗效。方法:用Wistar雌性大鼠建立白色念珠菌,阴道滴虫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阴道炎模型,随机分为妇炎宁栓4个剂量组及基质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阴道给药,每日1次,连续6d,以病原体的转阴率和阴道粘膜症的治愈程度为观察指标,结果:病原体转阴率和治愈程度与对数剂量显示量一效关系(P〈0.01),其ED50为39.66mg/kg,95%的可信限为(2750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女性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淋病的情况,探讨三种性疾病的发生率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采用湿片直接镜检法,淋球菌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法。结果9170例普查女性,阴道毛滴虫感染244例,发生率为2.66%;白色念珠菌感染1556例,发生率为16.96%;9170例标本有2930例同时普查了淋球菌,淋球菌感染88例,发生率为3.0%;淋球菌与白色念珠菌合并感染者12例,发生率为0.41%;未见阴道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淋球菌在20--35岁女性之间的感染构成比分别为66.39%、80.77%、74.99%。结论女性阴道毛滴虫及淋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无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应引起广大女性的高度重视。三种性疾病发生的高峰年龄都在20~35岁,此年龄范围的女性尤其应提高对这些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妇检,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咪康唑与甲硝唑配伍对白色念珠菌杀菌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白色念珠菌与阴道滴虫混合感染所致阴道炎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对其治疗目前临床上尚无较为理想的药物,开辟和发现新的抗真菌和滴虫药物很有必要,本实验选择了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咪康唑和抗滴虫药物甲硝唑配伍进行体外抗白色念珠菌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混合感染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将426例混合性病原体所致感染的病人按病原体不同分为4组(念殊菌感染组、滴虫感染组、淋球菌感染组,雌激素水平低下引起的感染组),每组再分为3组,第1组用环丙沙星栓、克霉唑栓、灭滴灵栓、肌注壮观霉素或乙烯雌酚栓。第2组只用环丙沙星栓。第3组:针对主要病原体用药。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用药组。[结论]联合用药的方法适用于混合性病原体所致的阴道混合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引起幼女阴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感染频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0.5-7岁阴道炎患儿137例,收集阴道分泌物,涂片观察检查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并进行培养后检查淋球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衣原体;做普通细菌培养检查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根据病原体感染情况针对性治疗或对症治疗。结果病原体检出率为37.9%,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最多,占检出病原体的25.0%;其他依次为加德纳菌感染占17.3%,淋球菌感染占11.5%,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占9.6%。其他病原体有少量检出。结论幼女阴道感染以非特异性感染为主,在病原体导致的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加德纳菌。根据发病原因针对性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克滴淋栓剂对淋球菌、阴道滴虫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对象经医院妇科门诊部取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确认淋球菌、阴道滴虫感染女性患者。结果:36例淋病患者治愈27例,症状减轻9例,治愈率75%;阴道滴虫患者46例,治愈42例,症状减轻2例,无效2例,治愈率95%。结论:我们认为克滴淋栓剂治疗淋球菌、阴道滴虫感染的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唑泰栓对大鼠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用Wistar雌性大鼠建立白色念珠菌、阴道滴虫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阴道炎模型.设4个剂量组,每日阴道给药1次,连续6d,以大鼠阴道病原体转阴率的量效曲线(包括ED50)和阴道组织炎症治愈程度(%)的量效曲线(包括ED50)作为定量观察指标.结果病原体转阴率和治愈程度与对数剂量显示量-效关系(P<0.01),其ED50分别为57.64mg/kg和69.90mg/kg.结论双唑泰栓对大鼠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阴道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对1686例患阴道炎的妇女经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引起阴道炎的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率为白色念珠菌45%,阴道毛滴虫26.8%,阴道加德纳菌12.1%,淋球菌11.7%,衣原体6.7%,其他5.2%。有127例标本同时有两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结论:白色念珠菌与阴道毛滴虫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应注意几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680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球菌(NG)、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滴虫(TV)、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检测.并分析各年龄组各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病原体阳性6445例.其中UU3841例(59.6%).MH1052例(16.3%).CT756例(11.7%).白色念珠菌1177例(18.3%),TV358例(5.6%),NG177例(2.7%);单一病原体感染占3910例(60.7%);混合感染2535(39.3%);3种以上混合感染451例(7.0%);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占94.2%)。结论: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以UU为最高.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以两种病原体感染为常见.感染好发年龄为30~50岁。  相似文献   

10.
农建宏 《右江医学》2004,32(3):253-254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科门诊阴道 /宫颈炎的病因 ,分泌物性状与病原学分布状况 ,以便临床医师对某一病征最可能的病因 ,给予患者尽可能全面、彻底的治疗。方法 病原体培养法 ,金标法 ,涂片法。结果  3 85例患者分泌物中检测出淋球菌 (NG)3 6例 ,细菌性阴道病 (BV) 90例 ,解脲支原体 (UU) 2 2例 ,沙眼衣原体 (CT) 9例 ,霉菌 93例 ,滴虫 66例 ,均为单一病原体感染 ,占82 % ( 3 16/3 85 ) ,其它 69例属于混合感染 ,占 18% ( 69/3 85 )。结论 本地区阴道 /宫颈炎患者 82 %属于单一病因所致 ,18%属于混合感染所致 ,脓性分泌物中淋球菌感染居多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曹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1006-1007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者奈瑟氏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白色念珠菌(CA)混合感染情况。方法:NG用巧克力培养基培养;CT用Chemtrue衣原体检测试剂盒;UU和MH用培养基培养;白色念珠菌用沙保弱培养基培养。结果:单一病原体感染177例、双病原体感染29例、多病原体感染2例,阳性率分别为49.71%、8.14%和0.56%,单一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人型支原体19.38%、解脲支原体16.57%、白色念珠菌9.27%、沙眼衣原体5.62%、淋球菌3.93%。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感染五种病原体类型以单一病原体感染为主,其中支原体感染居首位,男性与女性病原体感染率比较,女性(69.43%)高于男性(56.44%),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引起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在阴道炎妇女中的感染情况,我们对1686例患阴道病的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实验室检查。结果;引起阴道炎(病)的各病原体的感染率依次为:白色念珠菌45%,阴道毛滴虫26.8%,阴道加德纳菌12.1%,淋球菌11.7%,衣原体6.7%,其它5.2%,有127例标本同时有两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阴道炎诊治中应注意几种病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病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347例生殖道炎症患者分为细菌性阴道病阳性及阴性两组,并对两组进行阴道清洁度、念珠菌、滴虫、支原体、农原体、淋球菌检测对比.结粜:细菌性阴道病阳性者阴道不清洁度显著增高;念珠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率显著增高.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它与其他性传播疾病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对育龄妇女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口],约1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寄生有白色念珠菌,约30~50%的妇女一生中曾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比滴虫感染高三倍[2].该病治疗效果较好,但容易复发,复发率约5%~10%.本院应用制霉菌素配伍冰硼散加减治疗念珠菌阴道病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田丽君  徐丽阳  越涛  薄涛  王苹 《包头医学》2007,31(3):129-130
目的:探讨多重PCR对难治性阴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难治性阴道炎患者分泌物中的白色念珠菌(CA)、阴道加特纳菌(GV)和阴道毛滴虫(TV)。结果:3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83.75%,阳性率依次为GV>GV TV>CA GV>CA TV GV=CA>TV>CA TV,病原体混合感染中以加特纳菌合并阴道毛滴虫感染率最高,其次加特纳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而白色念珠菌并阴道毛滴虫感染最低。结论:对难治性阴道炎患者医生应尽可能及时、准确作出病原体检测,以明确诊断、准确治疗。"多重PCR"检测法操作简单、快速、敏感、特异性强、价格低廉,非常适用于中、小型或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分泌物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0年9月~2012年9月就诊的妇科患者2560例(份)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验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 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53.79%,主要为念珠菌(25.20%),其他依次为为线索细胞(11.80%)、滴虫(9.77%)、混合感染(7.42%).病原菌在清洁度Ⅲ~Ⅳ度患者中检出率较高.结论 本地区妇女阴道病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性和念珠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淋病患者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2月至200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久治不愈的87例淋病患者,进行非淋球菌、念珠菌、滴虫、线索细胞和其它细胞(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等)的检测;结果:合并非淋球菌感染的49例,占56.32%,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26例,占29.89%;结论:对久治不愈的淋病患者,特别是女性应警惕合并其它病原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阴道炎是由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女性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于阴道黏膜或宫颈损伤(如分娩、流产或手术等)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借助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开展人类疾病相关研究,是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或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建立稳定可靠的阴道炎动物模型不仅为探索人类阴道炎的发病机制和研究病理生理改变提供重要材料,也对新型药物和疫苗开发具有促进作用.按照感染类型,阴道炎动物模型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炎(BV)动物模型、霉菌性阴道炎(WC)动物模型和滴虫性阴道炎(TV)动物模型三大类.其中细菌性感染模型主要是由阴道加德纳菌、奈瑟双球菌感染、肠埃希菌感染模型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WC动物模型主要由白念珠菌或光滑念珠菌感染所致;TV动物模型主要由阴道毛滴虫以及牛胎毛滴虫感染所致.该模型所选择的动物主要有小鼠、大鼠、家兔、非人灵长类.此外,猪阴道黏膜、人类上皮细胞也常用于阴道炎的模型制备.  相似文献   

19.
女性生殖系统炎病是妇科常见疾病,阴道炎是最常见病之一。为确定病人阴道炎感染的类型,为临床治疗这类病人提供科学、可行的医疗方案和措施,对患阴道炎的1038例病人及100例健康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分离和鉴定,确定了病原体感染的种类,探讨了阴道微生物群变化与混合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可以看出女性阴道感染以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为主。在混合感染中可以分离出多种具有致病作用的病原体和某些条件性致病微生物。因此在治疗妇女阴道炎时,只用一种抗某种病原体的药物是不能取得良好疗效的。1 临床资料本教研室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正常育龄妇女阴道病原体感染流行情况。方法对13 000例正常育龄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检测。结果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和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5.6%,7%,4.2%,混合感染中霉菌与线索细胞的混合感染发病率较高。结论正常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亦可查出病原体的感染,要加大妇女保健意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