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人工周期激素与中医抗巢衰方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周期激素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体疗效及血清内分泌(FSH、LH、E2)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有效率经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性激素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提高E2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肯定,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河车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及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早衰继发性闭经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用紫河车胶囊口服配合人工周期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治疗后血清E2、FSH、LH水平和月经恢复情况。结果:65例患者临床表现和血清E2、FSH、LH测定均符合卵巢早衰继发性闭经诊断。两组治疗后血清E2、FSH、LH水平均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个月后血清雌二醇(E2){(169.61±36.27)pmol/L比(127.82±24.35)pmol/L,P〈0.001和促卵泡生成素(FSH)[(41.45±13.52)U/L比(53.52±18.93)U/L,P=0.004]差异显著,而促黄体生成素(LH)[(43.66±16.18)U/L比(48.73±17.0)U/L,P=0.22]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月经恢复总有效率88.6%,明显优于对照组,OR=3.32。结论:紫河车可能通过自身调节作用或协同调节作用参与了卵巢早衰继发性闭经患者卵泡复苏过程,其优势作用可能提高卵巢早衰继发性闭经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自拟补肾调冲汤治疗高原地区卵巢早衰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颖 《四川中医》2009,27(5):92-93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汤治疗高原地区卵巢早衰200例临床疗效。方法:口服补肾调冲汤治疗卵巢早衰,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FSH、E2、LH的变化。结果:总治愈率56%,总有效率96%,妊娠率26.7%,治疗后血清E2明显上升,血清FSH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LH明显下降(P〈0.05)。结论:自拟补肾调冲汤加减治疗高原地区卵巢早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曹怀宁 《新中医》2009,(9):53-54
目的:观察二至地黄汤对卵巢早衰患者激素水平及抗卵巢抗体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二至地黄汤加减口服,对照组24例以雌孕激素治疗(其中抗卵巢抗体阳性者14例并给予强的松治疗)。2组均以3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水平(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抗卵巢抗体(AoAb)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56%,对照组79.1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抗卵巢抗体转阴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至地黄汤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对性激素E2、FSH、LH水平及AoAb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3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益经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口服戊酸雌二醇28天,后14天加服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共3个周期。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益经汤(熟地、炒白术、炒山药、当归、炒白芍、生酸枣仁、沙参、牡丹皮、人参、柴胡、炒杜仲)口服,连用3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6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内分泌激素(FSH、LH、E2)水平有较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卵巢的体积都较治疗前均增大(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恶心、呕吐、失眠11例(3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而且能够降低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内服中药归肾饮。对照组20例采用倍美力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总有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E2、FSH、LH治疗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补肾为主的中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较单纯用雌激素(倍美力)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阴阳序贯方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阴阳序贯方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用激素治疗,治疗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56.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血清B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FSH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LH均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阳序贯方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卵巢早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助卵汤治疗卵巢早衰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早衰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助卵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克龄蒙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受孕情况、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B超检查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和窦状卵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受孕情况、实验室指标(FSH、LH、E2)及B超检查指标结果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在降低FSH、LH水平,提高E2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和窦状卵泡数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助卵汤治疗卵巢早衰性不孕疗效优于克龄蒙,在改善症状方面更具优势,疗效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补肾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机制。方法60例卵巢早衰患者按照就诊次序以2: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补肾二仙汤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人工周期疗法,疗程6个月。停药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和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29/40例),对照组为45、0%(9/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下降,雌二醇(E2)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FSH值降低[(22.57±12.49)IU/L],与对照组[(31.10±14.50)I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5)。治疗组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二仙汤有助于改善卵巢早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卵巢早衰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邢红梅  韩连玉  陈琛 《新中医》2005,37(11):28-2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内服中药(处方: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葫芦巴、补骨脂、覆盆子、熟地黄、山药、党参、白术、灸甘草、牡丹皮、泽泻)、贞芪扶正胶囊,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倍美力治疗。2组均治疗3月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雌激素水平[血雌二醇(E:)、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13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7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55.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E2、FSH、LH治疗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补肾健脾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对血雌激素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巢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6例以中药复巢汤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西药人工周期<雌孕激素连贯疗法>;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巢汤可以调节卵巢功能,有效治疗卵巢早衰,对性激素E2、FSH、LH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副作用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补肾促卵汤治疗卵巢早衰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促卵汤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卵巢早衰患者12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促卵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调经促孕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促卵汤对卵巢早衰血清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艾灸结合中药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艾灸结合中药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艾灸结合中药滋肾健脾、疏肝解郁、调理冲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38例。疗程3个月。结果:治愈14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结论:艾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8例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降脂通脉饮口服,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及血脂指标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脂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1.973,P<0.05);血脂指标疗效优于对照组(Z=-2.599,P<0.05);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自拟方调和饮对绝经前经手术放化疗后口服内分泌药物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肿瘤科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乳腺癌患者60例。选取住院天数、中医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等相对完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口服他莫昔芬),治疗组(口服他莫昔芬同时口服调和饮)各30例,并就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4.13±1.55),治疗后子宫内膜为(5.83±2.32),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的比较治疗组为(5.83±2.32),对照组为(8.70±2.87),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和饮对于绝经前手术放化疗后乳腺癌口服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46例PO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予补肾调经汤治疗,对照组23例予激素替代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停药3个月的临床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69.6%(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清E2升高(P<0.01),FSH、LH下降(均P<0.01),症状总积分下降(P<0.05或<0.01);停药3个月,对照组血清E2、FSH、LH水平和症状总积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补肾调经汤治疗卵巢早衰的疗较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可值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西医联合中医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加味承气汤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d之后的疗效,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5.25±0.58)d,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为(5.66±1.17)d,观察组排气时间为(2.16±0.47)d,腹胀腹痛缓解时间(2.94±0.8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作用。方法:按入组顺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措施,治疗组43例加用中药薰药和艾灸进行干预。结果:两组关节疼痛程度(PI-N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均降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薰药和艾灸可有效改善RA患者的疼痛和心理状态,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