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形体训练运动疗法对产后妇女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5月90例在产褥期妇女做为治疗组,在产后24h起做产后康复体操,于产后6周进行评定,选择同期90例未做产后康复体操的产褥期妇女做为对照组,也于产后6周进行对比评定。结果:治疗组的妇女子宫后倾后屈、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1);子宫缩复不良、痔疮、张力性尿失禁、膀胱膨出、腰骶痛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腰围的恢复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早期形体训练运动疗法有利于妇女产后康复,可减少诸多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产后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娩前后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孕产过程是否顺利,并对产后康复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研究资料较少。我们对102例分娩前后的孕产妇,用HAD自评表进行焦虑、抑郁评分。该表不包含焦虑抑郁产生的躯体症状,因而不受孕产妇电生理改变所致躯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5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孕产妇的护理,观察孕产妇对疼痛的忍耐度以及对胎儿的影响。结果: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分娩时的疼痛,缩短产程,改善胎儿供氧。结论:良好的分娩镇痛时的护理,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避免或减少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4.
先兆子痫孕产妇可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而产后加速其康复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监护和住院时间。为评价产后刮宫能否加速重度先兆子痫临床康复,选取32例分娩时伴有严重先兆子痫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判断严重先兆子痫的指征为:①间隔6小时以上测得的两次血压至少160/110mmHg;②24小时尿蛋白定量≥5g,或蛋白尿半定量测定至少“+++”;③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孕妇随机分成接受或不接受产后刮宫治疗两组(各16例),两组年龄、胎产次、种族、孕周和肝肾功能状况均相似,每例病人的平均动脉压(MAP)均达110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妇女处于情绪障碍的高风险中[1],围产期抑郁的患病率为5%~25%[2].围产期抑郁不仅影响孕产妇心理健康,产前和产时不良情绪也可能对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预后产生不良影响[3].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相当一部分原因归咎于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4].情绪管理作为一种比一般健康教育更为专业的心理辅导方式,可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对孕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5].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晚期妇女进行"产前情绪自我管理团体训练",观察这种心理辅导方式能否提高围产期妇女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改善分娩及产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改善分娩结局,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6.
产时保健的新模式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分娩的顺利与否和产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危。提高产时服务质量 ,保证母婴安全 ,一直是产科工作的重要内容 ,亦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1 产时保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住院分娩的实施 ,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因为住院分娩改善了消毒隔离条件 ,加强了产程的观察 ,注意了产后出血的预防 ,提高了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处理能力 ,所以使妊娠结局有了进步。但是 ,随着住院分娩的普及 ,产时服务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将以产妇为主体的分娩过程改变为以医生为主体、以产妇为对象的医疗处理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海市孕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上海市4家医院首次建卡产检的孕妇纳入队列,随访至分娩,收集其建卡、初次产检和分娩的资料。计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阴道分娩孕产妇资料3 495份,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为1.5%(53/3 495),产后出血量平均为(255.6±156.4)mL。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产次每增加1次,产后出血量下降13.3 mL;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分娩巨大儿分别可使产后出血量升高42.3 mL和22.3 mL。结论上海市孕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较低,提倡孕期的合理增重有利于控制产后出血量,对于初产妇和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应积极防范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孕产期是女性身体和心理最易受伤害的特殊阶段.女性怀孕及分娩前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这些变化通过下丘脑直接影响心理状态.孕产妇的心理变化程度还与其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有着重要联系.因此,孕产妇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孕产妇在这一时期生物性过程的反映,也是生理、社会、心理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孕产妇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和抑郁,孕产期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容易引起多种妊娠事件、分娩事件及新生儿事件,包括产后抑郁、增加剖宫产概率、内分泌紊乱、失眠、厌食、早产、新生儿低Apgar评分、新生儿发育迟缓、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及性格改变,严重者可引起精神分裂、致残、杀婴等不良事件,不利于母胎及新生儿的健康[1-2].因此,查阅国内外相关荟萃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综述孕产妇焦虑抑郁与子代不良事件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期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在我院分娩的4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实验组产妇从分娩时舒适的心理护理,期间的身心舒适护理,舒适的环境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实施舒适护理后,护理的满意度为99.5%和母乳喂养的比例99%,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分娩期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产妇克服分娩期的各种障碍及产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0.
终于完成了怀孕、分娩的重大任务。正辛苦地“实习”做新妈妈的你,可别忘记产后“42天”要回医院复查哦!你觉得自己身体恢复得不错,复不复查没关系?还是让我们的产科专家来悉数从头,告诉你产后“42天”检查,为什么不能缺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而我国大部分孕产妇的分娩是在基层医院完成,如何做好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非常重要。本文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识别和处理,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增强孕产妇对产后出血的耐受能力,产后出血的识别与"第四产程"的处理,及时转诊及安全转诊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水中分娩与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行水中分娩的产妇为水中分娩组,80例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产妇为无痛分娩组。观察两组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妇出血量、分娩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水中分娩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无痛分娩组短,而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产后2h的出血量略少于无痛分娩组;两组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妇失血量及产后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却是一种有创操作,对于产妇患有腰部疾病者或对硬膜外麻醉有排斥者则不宜行此法,水中分娩产妇产程时间短,会阴裂伤程度轻,失血量较少,产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及早做产褥操对促进产妇身体恢复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确定在我院分娩的孕妇中,选孕36周以上孕妇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产后保健知识宣教,实验组另进行一对一培训产褥操知识及动作练习,并于产后24小时跟踪,督促做操,产后42天比较两组生殖器官及体形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生殖器官及体形恢复比对照组好,产后便秘和尿失禁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少。结论:及早坚持产褥操锻炼对产妇身体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产后盆底康复是指在科学的健康理念指导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针对妇女产后这一相对特殊时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进行主动、系统的康复指导和训练,使产妇在分娩后一定时间内身体有关器官及其功能状况得到全面理想的康复。由《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牵头,国内20余家医院专家及医生参与撰写的《产后盆底康复流程》与读者见面了。本流程得到本刊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盆底学组组长朱兰教授;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励建安教授的推荐。我们希望通过本流程对临床实施盆底康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也希望随着今后更多临床经验的积累,以及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及时对现有的诊治流程进行更新,使我们制定的《产后盆底康复流程》永远走在学科发展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妇200例,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其中每组中分别有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治疗组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2组分别于产后6~7周及产后5~6个月应用多功能盆底生物反馈仪进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完成产后6个月随访者171例。经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后,阴道分娩产妇治疗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择期剖宫产患者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及ⅡB类肌纤维收缩个数较对照组提高(均P<0.05)。2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力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增强,尤以阴道分娩组明显。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均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尤其适用于阴道分娩后的产妇。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每年约15万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双胎分娩选择剖宫产为分娩方式者有增加的趋势,双胎妊娠易引起产后出血,剖宫产本身也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心。,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的主要内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用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双胎妊娠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后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后血肿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分娩并发症 ,包括外阴血肿、阴道血肿、盆腔阔韧带和腹膜后血肿等。血肿一般发生在分娩时 ,大多数在产后被立即发现 ,亦可在分娩后 2 4小时内发现 ,出血量大者 ,其产后病率很高 ,需输血者占 10 %~ 40 %,休克可发生于 10 %~ 2 0 %的病例 ,2 5 %的患者在组织愈合后局部组织变性。至今国内外均缺乏有关产后血肿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资料。因此 ,临床医生仅依靠既往的经验和已发生的病例来进行判断处理。不过及时识别和处理产后血肿对降低孕产妇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各方面报道的产后血肿的发生率差异较大 (1/ 75 0 0…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产后出血依然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1]。为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我们对4年来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分娩后出血达500ml  相似文献   

19.
<正>剖宫产术是处理各类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的重要手段,在降低孕产妇的分娩风险及新生儿病残率上有极其重大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存在较阴道分娩更多的手术风险,如麻醉风险、再次分娩处理困难、尿道损伤、产后出血、感染及新生儿并发症等问题。多项对剖宫产儿童的长期随访中发现其呼吸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损害也高于自然分娩儿童。因此,对于剖宫产术的利弊探讨,再次成为产科的重要话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都认为对剖宫产适  相似文献   

20.
胎盘滞留是阴道分娩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放开及高龄孕产妇的增加,胎盘滞留的发生率可预见性地也会逐年上升。加强风险因素的识别,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