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BM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获取41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位腰椎( L1-4)、左侧股骨BMD数据,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 OP组)23
  例,非骨质疏松组(( NOP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间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BMI)、血清钙、血清磷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HbA1 c)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P组体重、体重指数、 HbA1 c与NOP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清钙、血清磷、身高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BMD与HbA1c呈负相关;与体重、 BMI呈正相关。结论 HbA1 c、体重、 BMI是影响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重要因素,在防治绝经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过程中应积极控制血糖,并监测体重、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定结果,将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N组)、骨量减少组(T组)及骨质疏松组(O组),收集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测定BMD及骨代谢指标,同时监测糖代谢、肝肾功能、激素水平等指标,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BMD及骨代谢指标变化及其影响相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O组年龄、绝经年限、BMI、Cr、ALP、E2、BGP、FSH、LH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年龄、绝经年限、BMI、Cr、E2、BGP、β-CTX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BMD与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Cr、FSH、LH呈负相关(r为-0.550、-0.262、-0.343、-0.430、-0.497,P值均<0.05),与BMI、E2呈正相关(r为0.211、0.258,P值均<0.05),与FPG、HbA1c、Ca、ALP、ALT无相关性(P>0.05)。TRAP与年龄、绝经年限、E2、LH有相关性(r为0.235、0.167、-0.117、0.126,P值均<0.05);β-CTX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绝经年限、E2、FSH有相关性(r为0.160、0.191、0.117、-0.229、0.196,P值均<0.05),BALP与BMI、绝经年限、E2、FSH、LH有相关性,(r为-0.190、0.102、0.143、0.120、0.163,P值均<0.05);BGP与年龄、BMI、绝经年限、Cr有相关性(r为0.157、-0.205、0.350,P值均<0.05)。结论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变化与年龄、绝经年限、激素水平、糖尿病病程、BMI、肾功能、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营养运动等有关,但是,绝经年限和BMD下降速度相关性尚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背景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且糖尿病可导致多种急/慢性并发症,但糖尿病性骨骼改变常被忽略。女性绝经后患骨质疏松较为普遍,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更是具有多种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识别这些因素并开展针对性干预十分必要。目的 探讨我国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7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取与我国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从建库至2021年7月。由2名研究员独自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4软件及Stata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1篇研究,提取出11个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95%CI)=6.56(5.24,7.88)]、绝经年限[MD(95%CI)=5.93(4.23,7.62)]、糖尿病病程[MD(95%CI)=1.94(0.89,2.98)]、体质指数[MD(95%CI)=-1.99(-2.6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女性发生骨质疏松(OP)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OP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337例,根据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OP组(n=210)和正常骨量组(NBM组,n=127),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肾功、血脂等指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绝经时间、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多因素回归模型对绝经后T2DM女性患者发生OP诊断预测价值。 结果 OP组患者的年龄(P<0.001)、糖尿病病程(P<0.001)、初潮年龄(P=0.001)以及患者绝经时间(P<0.001)均高于NBM组,而OP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NBM组(P=0.0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1.10,95%CI=1.01~1.21,P=0.031)、绝经时间(OR=1.17,95%CI=1.07~1.28,P<0.001)、合并肾病(OR=3.52,95%CI=1.42~8.75,P=0.007)及有钙摄取(OR=11.41,95%CI=4.94~26.34,P<0.001)为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而BMI(OR=0.86,95%CI=0.78~0.95,P=0.002)和有习惯性锻炼(OR=0.28,95%CI=0.13~0.60,P<0.001)为保护性因素。以这些变量构建的预测概率分值经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919,最佳诊断临界值为0.665,诊断效能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89.8%。 结论 年龄大、绝经时间长、合并肾病、低BMI及缺乏习惯性锻炼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钙摄取与OP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可能与有OP倾向的女性有意增加钙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无糖尿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行体检的绝经后女性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进行评估。收集受试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先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1名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4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指数、文化程度、生育子女个数及血清ALP碱性磷酸酶含量(alkaline phosphatase,Alkaline Lipase,ALP)是骨质疏松潜在的影响因素;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血清ALP含量升高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会对骨质疏松的产生造成显著影响,其中高BMI指数是潜在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高龄、血清ALP含量升高是无糖尿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高BMI指数则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限及体重指数与跟骨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来本院门诊就诊的未接受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妇女440例,记录其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及双侧跟骨骨密度,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绝经后妇女年龄和绝经年限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体重指数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妇女随年龄增加,绝经年限延长,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上升,对于体瘦者,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要大于正常体质量者及肥胖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I’acn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79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和61例绝经后无糖尿病患者(NDM组)的前胸、骨盆、上下肢、脊柱、头颅的BMD,同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高比、体脂含量、绝经年限、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关系。结果:DM 组BMD低于对照组,其中以骨盆、脊柱降低明显(P<0.05);DM组患者骨量减少的比例为46.8%,明显高于NDM组的29.5%(P<0.05);BMD与年龄、糖尿病病程、HbAlc水平及绝经年限呈负相关,与BMC、BMI及体脂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糖尿病病程长、绝经年限长及血糖控制差者降低更明显;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特别对绝经患者要常规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并且定期测定BMD,以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已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79例为观察组,另取2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临床相关资料。采用I’acn 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左侧股骨颈、大转子、Wards 区及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集受试者空腹血清,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BM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平均年龄(67.12±7.81岁)及平均病程(9.82±2.53年)较对照组更高,而观察组的BMI水平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腰椎骨密度0.75±0.12 g/cm2低于对照组1.04±0.14 g/cm2,观察组股骨颈密度0.62±0.09 g/cm2亦低于对照组0.85±0.12 g/cm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8.32±2.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8.94±2.27%,血钙2.27±0.15mmol/L,血磷1.26±0.19mmol/L,碱性磷酸酶73.41±22.42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病程以及BMI,腰椎骨密度以及股骨颈密度水平。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该结合上述因素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方案,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杨华  程昌志  罗远国  韦葛堇  林舟丹 《西部医学》2014,26(11):1504-1506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门诊就诊或住院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龄及绝经年限对女性骨密度的影响,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门诊就诊或住院、以腰背痛和关节痛为主诉的633例中老年妇女,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Lunar Prodigy型骨密度检测仪,测量腰椎及双侧股骨颈骨密度,根据不同的民族、不同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汉族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5.3%,壮族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降低随年龄、绝经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随绝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除46岁以下组与46~50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46岁以下组与50岁以上组、46~50岁组与50岁以上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绝经年龄早更容易引起骨密度降低,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骨密度降低越明显,就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福善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年,其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的变化,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年4月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的45~80岁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47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147例妇女服用阿仑膦酸钠70mg,1次/周,疗程至少1年。按绝经年限分成两组:绝经年限≤10年者56例,绝经年限〉10年者91例。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所有妇女治疗前后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及全髋(total hip)部位的BMD。结果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后腰椎BMD平均增加2.42%~3.62%,股骨近端各部位BMD与治疗前比较提高1.65%~3.01%。治疗1年后,显效率为72.8%,有效率为10.2%,总有效率为83.0%。绝经年限≤10年和绝经年限〉10年者比较各部位BMD增加百分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能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的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BMD,无论绝经年限长短BMD均显著增加。建议临床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且首次治疗疗程至少1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观察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特立帕肽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24周的骨量情况及骨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周与24周的骨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血清Ostase、ALP及BLAP均低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较好,可有效调控患者的骨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倪会芳  李隽  丁源  付群  吴文迅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8):2207-2214
背景 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大,尤其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炎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科住院的216例绝经后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常规、血脂等生化指标,计算得到NLR和MHR;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患者腰椎L1~4、左股骨颈及左髋骨密度(BMD)。根据BMD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51例、骨量减少组78例、OP组87例,另外根据NLR四分位数(A1~A4组)和MHR四分位数(B1~B4组)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4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NLR和MHR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价值。 结果 骨量减少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OP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A3组L1~4 、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A1组(P<0.05);A4组左股骨颈BMD低于A1组,L1~4 、左髋BMD低于A1组和A2组(P<0.05)。B2、B3组L1~4 、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P<0.05);B4组L1~4 BMD低于B1组、B2组和B3组,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和B2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均分别与L1~4 、左股骨颈、左髋BMD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长〔OR=1.092,95%CI(1.005,1.186)〕、NLR水平升高〔OR=2.341,95%CI(1.453,3.770)〕和MHR水平升高〔OR=329.250,95%CI(21.421,5 060.810)〕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质指数(BMI)升高〔OR=0.806,95%CI(0.718,0.903)〕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709、0.787,灵敏度分别为65.5%、52.9%、81.6%,特异度分别为72.1%、79.8%、67.4%;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高于NLR、MHR(Z=2.418,P<0.05;Z=2.893,P<0.05)。 结论 NLR和MHR均可单独作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时预测效能及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密度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355例病例资料较完整的T2DM含骨密度测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骨密度分为骨量正常组(对照组)、骨含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观察组),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T2DM患者中性别、年龄、病程、体重、HbA1C、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尿微量蛋白定量/肌酐比、血钙、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高龄、病程时间长、低BMI、胰岛功能差、微量蛋白尿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均与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可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血钙、高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女性、高龄、病程长、低体质指数、胰岛功能差、微量蛋白尿、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梅 《医学综述》2014,(10):1866-1867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采用美国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的绝经后女性251例。测量记录251例自然绝经女性的年龄、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第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采用美国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的绝经后女性251例。测量记录251例自然绝经女性的年龄、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第14腰椎骨密度T值平均值,分析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和绝经年限为影响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因素(P<0.05)。绝经后14腰椎骨密度T值平均值,分析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和绝经年限为影响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因素(P<0.05)。绝经后110年与绝经后10年以上腰椎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绝经10年以后腰椎骨密度明显下降(P<0.05)。不同体质量组腰椎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体质量组最低,超体质量组最高,正常体质量组居中。结论女性绝经越早,绝经时间越长,体质量越低,绝经后的腰椎骨密度越低。体质量是腰椎骨密度的保护因素,绝经后女性保持适当的体质量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的骨密度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健康的绝经女性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行L2-4、Ward’s三角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测量,并测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基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①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L4、Ward’s三角区骨密度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P〈0.05)。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与糖尿病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及绝经年数是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等未见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绝经后骨密度降低较健康女性更为明显。糖尿病的病程和长期的高血糖对骨密度降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虎静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9):1057-1060
背景糖尿病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高,持续高血糖对骨密度(BMD)的不良影响已有较多报道,但血糖波动与OP的关系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新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OP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15例新诊断男性T2DM患者,计...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成本-效果。方法:将36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他莫昔芬治疗组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他莫昔芬治疗组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治疗成本分别为5235.1元和4098.4元;总骨密度值变化率分别为5.9±0.9%、3.7±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94.5%。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他莫昔芬组和阿仑膦酸钠组所需成本分别为58.9元、43.4元。结论:应用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较他莫昔芬更为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19.
张在慧  关小宏  吴石白 《医学综述》2012,(21):3644-3646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指以高血糖和骨密度减低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众多糖尿病并发症中,骨质疏松因其易致病理性骨折、致残致死率高等原因日益受到重视。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病因复杂,包括高血糖、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体质量指数、微循环异常以及降糖药物等。现就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从根本上防治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740例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分析骨折部位和次数与BMD关系,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BMD值。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838次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外周骨折分别为192次(22.9%)、53次(6.3%)、159次(19.0%)和434次(51.8%),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75.0%、81.1%、57.9%和49.1%,不同部位骨折处骨质疏松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多次骨折组的年龄显著高于一次骨折组(P〈0.05),而其腰椎1~4、大转子(Troch)部位的BMD则显著低于一次骨折组(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以椎体、桡骨远端为常见,髋部骨折较少见;发生髋部骨折者常具有低BMD;多次骨折患者年龄为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