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人末梢血单核细胞在针对PPD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中的作用,并对人单核细胞抗原传递作用和调节作用进行了鉴别。作者从结核菌素皮试阳性的正常成人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再通过粘附的方法分离出单核细胞,剩下的淋巴细胞纯度达98%。用抗原(PPD)处理单核细胞后加入到自身的淋巴细胞中,培养后测定淋巴细胞的~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结果表明抗原处理的单核细胞可以使淋巴细胞致敏。增加抗原处理的单核细胞数(直到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为0.5:1),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也相应增强。这说明单核细胞的功能之一是将抗原传递给反应性淋巴细胞。作者将新鲜单核细胞加到淋巴细胞中,直接用PPD刺激,发现不同数量的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2.
IL-2是维持T细胞体外繁殖的生长因子,是一种结构已清楚的糖蛋白激素。T、B淋巴细胞以及具有杀伤活性的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都能对IL-2起反应,IL-2的作用似乎仅限于淋巴细胞。本文的实验结果提示重组IL-2可以促进人末梢血中的单核细胞对瘤细胞T_(24)的溶解作用。作者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AMP-ATHI以及同种血清作为补体来源对IL-2诱导杀伤性T细胞(LAK细胞)进行处理,发现可以消除LA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但对IL-2诱导的单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则无影响。为了研究单核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是否直接由IL-2介导,作者用T_(24)瘤细胞作为靶细胞,结果看到该细胞的特点是能抵抗NK。细  相似文献   

3.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的一组可溶性产物称为白细胞间介素(Interleukins),它对淋巴细胞与单单核细胞相互作用有重要调节功能。其中白细胞间介素2(IL 2)是由Iytl~+淋巴细胞产生,在体外有一系列活性,如:增强富含B细胞的脾细胞培养的空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2(IL-2)过去认为主要是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后来发现对B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LGL,即NK细胞)也起反应。本文作者发现:重组产生的IL-2可直接增强人单核细胞的胞毒活性。这是IL-2的一种新功能,提示了单核细胞-T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能途径。Rosenberg等人已报道IL-2可以激活淋巴细胞活化的杀伤性T细胞(LAK)。活化的LAK可以裂解新鲜自身和同种异体  相似文献   

5.
单核细胞在人类淋巴细胞体外激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单核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尼龙棉柱分离技术及短期(9天)体外培养方法获得人外周乏单核细胞的淋巴细胞,并证实它们对致分裂原(PHA)、对可溶性抗原(破伤风类毒素),以及对同种精子、同种B细胞系或淋巴细胞刺激的免疫应答呈无反应状态;在培养中加入自身单核细胞后,上述各反应均获重建。结果说明,不论何种性质刺激原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免疫反应,单核细胞起着重要的免疫辅助与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取健康青壮年男性献血员的新鲜外周静脉血,肝素抗凝,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又经粘附法和尼龙毛柱分离法分别获得高纯度的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用单克隆抗体分别阻断单核细胞表面的 HLA-DR、HLA-DQ、HLA-DP 抗原,经洗涤后,将单核细胞与PPD共同温育24小时,观察单核细胞向T淋巴细胞提呈PPD的能力。另一组先将单核细胞与 PPD作用24小时,然后用单克隆抗体阻断单核细胞表面的 IL-2R1小时,再观察单核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结果表明,分别阻断单核细胞表面的 HLA-DR、DQ、DP 和IL-2R 后,其抗原提呈能力均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在葡萄球菌肠毒素B刺激人PBMC增殖中的辅佐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对完整红细胞及红细胞膜能否在提呈抗原中起辅佐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单核细胞的辅佐作用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SEB刺激去除单核细胞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别加入红细胞、红细胞膜碎片或单核细胞后,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明显升高(P<0.01)。当同时加入红细胞和单核细胞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幅度略高于单独加入红细胞或单核细胞组。提示红细胞具有与单核细胞作用类似而机理不同的辅佐作用。  相似文献   

8.
IL-8是一种新命名的细胞因子,主要产自血单核细胞,但T细胞、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亦可产生。其主要成熟分子形式为一72个氨基酸的单肽链,对T 细胞、中性粒细胞有强烈的趋化作用。在T 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表面有与其对应的受体,因此,其对淋巴细胞再循环、炎症反应等具有重要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实践中常采用EAC玫瑰花试验来检查,鉴定B淋巴细胞。从末梢血中分离淋巴细胞通常是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所分离的淋巴细胞悬液中常常含有不同数量的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像B淋巴细胞一样,具有补体受体,因此就防碍了B淋巴细胞的检查。据报导有人采用羰基铁处理细胞悬液,以除掉其中的单核细胞,但除掉的不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HLA衍生肽(RDP1258)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工固相合成RDP1258,用3H-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人外周单核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以酶化学法观察其对淋巴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活性的影响。结果:RDP1258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及MLR的增殖反应;该肽体外降低HO-1活性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RDP1258能够显著抑制人外周单核细胞经丝裂原或同种抗原刺激引起的增殖反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HO-1活性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1.
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一般是根据其表面标志设计的。最近Geczy等介绍了一种测定人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促凝血活性(leukocyteprocoagulant activity,LPCA)的方法原理是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或致敏淋巴细胞在抗原(HBSAg、OT、腮腺炎病毒等)作用下被激活,并产生一种结合在细胞上的促凝血活性因子,可使正常人血浆凝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蛎昆一号制剂对5-氟尿嘧啶(5-Fu)致小鼠骨髓抑制外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纯系雄性BALB/c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Fu、5-Fu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蛎昆一号制剂低、中、高剂量6个组。经腹腔注射肿瘤化疗药5-Fu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第1天上午使用不同剂量的蛎昆一号制剂灌胃,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7 d后上午取眼球血进行血常规分析。结果 小鼠在注射5-Fu造模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单核细胞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不同剂量的蛎昆一号制剂及阳性对照(rhG-CSF)均有效地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数值,且单核细胞比率也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但以蛎昆一号制剂中剂量组的效果最为明显,复方制剂高剂量组次之。结论 蛎昆一号制剂能够明显改善5-Fu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现象,增加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数目;降低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比率,表明蛎昆一号制剂能够有效的恢复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系统,提高造血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双色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及荧光强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t=9.769,P〈0.001;t=11.184,P〈0.001);而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t=27.528,P〈0.001;t=67.522,P〈0.001)。结论:淋巴细胞HLA-DR表达的增高、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降低与SLE的发病、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家兔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血单核细胞被广泛用于多种实验。然而,兔血单核细胞的密度与人类的不同,用国产的淋巴细胞分离液来分离兔血单个核细胞效果不佳。我们几经摸索,终于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方法,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79年报导了用有丝分裂原或特异抗原刺激人类单核细胞可导致释放一种可溶性因子,后者能增加形成E花结的淋巴细胞总数,其释放条件类似淋巴因子的产生。此因子称为E花结增多因子(E-rosette augmenting factor,E-RAF),E-RAF的释放及其对淋巴细胞形成E花结的效应是一种有用的全面评价细胞免疫力的工具。作者检测了一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狭窄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中老年人颈动脉狭窄几乎为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是介导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向血管壁涌动的重要趋化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кB)是一种多向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8(IL-8)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人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在LPS 或PHA 等物质的诱导下均能产生。促使中性粒细胞趋化是它的主要作用,近来发现IL-8也有淋巴细胞趋化活性。本文证实,在IL-1或TNF 诱导下人的表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细胞组分分离及密度稀释等方法,把人体外周血中参与PHA淋转的主要成份分为三种:淋巴细胞(反应者),单核细胞和血清(调节者)。取淋转低反应者及正常反应者的上述三成份在体外进行组合,研究PHA淋转中异体细胞间以及细胞与血清间的相互作用,发现低反应者的淋巴细胞功能正常,而单核细胞及血清调节功能低下。进一步分析证明后者主要由强烈的抑制作用所引起,且血清抑制因子可来自单核细胞。这表明人体对PHA刺激的低反应性有可能由辅助细胞调节功能的异常(此处为抑制性单核细胞过度表达)所引起。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21名Behcet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BS)患者和40名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检测了C-myc、K-ras和H-ras三种癌蛋白的表达及天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亚群的状况。结果发现,BS组NK中CD16~+,57~-亚群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淋巴细胞中三种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单核细胞中C-myc和K-ras蛋白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BS组淋巴细胞中C-myc的表达与血清γ-球蛋白的百分比,IgM、Ig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患者单核细胞中C-myc的表达与血沉速率呈正相关关系,与NK的CD16~ +,57~-亚群细胞数呈负相关关系;淋巴与单核细胞中K-ras和H-ras的表达均与血清Ig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作者对上述实验结果的意义和BS与自身免疫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自身免疫很可能是导致BS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们在研究前列腺素(PG)特别是E族在免疫反应调节中的作用。Goodwin和其合作者报告,加入外源性PGE可抑制人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反应。他们还观察到一种自然出现的可粘附玻璃(glass-adherent)的单核细胞,它可生成PGE,进而抑制T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Novogrodsky等人报告外周血粘附细胞也有类似的调节作用。Kurland和Bockman已证明,人体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小鼠腹膜壁的巨噬细胞都可产生PGE。Webb等人提示,自然出现的产生PG的抑制细胞可以作为抗体和有丝分裂反应的调节者,同时,他们还观察到能粘附玻璃一羊毛的T淋巴细胞可抑制非粘附的淋巴细胞对PHA的有丝分裂反应。若在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