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丽媛  刘影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809-8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治疗后效果评估。方法对30例临床疑诊为夹层动脉瘤患者行16排CT胸主动脉至双侧髂动脉增强扫描。结果20例患者动脉成像未见异常,10例明确诊断为夹层动脉瘤,4例经支架植入或腔内隔绝术后2周复查,动脉瘤基本消失,4例夹层范围较大者经临床随访,2例死亡。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并作出明确分型,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是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及临床溶栓治疗后效果评估。方法 对30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2例患者一周后复查。结果 25例患者肺动脉成像未见异常,5例影像学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2例经溶栓治疗后一周复查,病灶基本消失,2例临床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死亡。结论 16层螺旋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髂动脉血管造影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16层螺旋CT髂动脉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T)。结果14例髂动脉MSCTA检查,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移植肾动脉正常7例,髂动脉和(或)移植肾动脉异常7例,其中移植肾动脉狭窄闭塞4例,髂内动脉闭塞2例,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髂外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支架术后1例,髂动脉钙化5例。结论髂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诊断与评价肾移植术后髂动脉血管改变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晓东  隋一鸣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61-2162
目的:探讨主动脉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三维重建技术。方法:对9例临床怀疑有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胸腹联合扫描检查,经MPR、SVR、MIP、SSD等后处理。结果:8例主动脉瘤,其中1例为真性动脉瘤,7例为动脉夹层,病变部位、累及范围、动脉夹层破口位置显示清晰。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影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起始、终结部位及破裂口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特征及其临床研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腹症老年患者,选取同时行超声和多层螺旋CT两项检查且临床确诊为血管源性急腹症的患者36例。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5例,动脉夹层8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2例,肾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塞4例,门静脉栓塞3例,假性动脉瘤3例。多层螺旋CT诊断腹主动脉瘤5例,动脉夹层8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2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3例,肠系膜扭曲5例,肾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塞4例,门静脉栓塞6例,假性动脉瘤3例。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72.2%;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经统计学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有显著差异(χ2=11.61,P0.01)。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在急诊老年血管源性急腹症中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对血管源性的病变范围及情况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治疗措施,并根据Sakamoto描述分型。结果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均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并可清楚显示内膜瓣,后处理图像MPR、MIP、VR亦可清楚显示;动脉管径不同程度扩张,10~15mm,周围脂肪密度增高、间隙模糊;依据Sakamoto分型,有4例Ⅰ型,1例Ⅲ型,1例Ⅳ型;5例内科保守治疗,1例腔内支架治疗。结论多层螺旋CT有助于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价值及临床溶栓治疗后效果评估。方法对30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2例患者一周后复查。结果25例患者肺动脉成像未见异常,5例影像学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2例经溶栓治疗后一周复查,病灶基本消失,2例临床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死亡。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螺旋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顾康康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2):1096-1098,110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螺旋CT扫描。结果: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主动脉壁钙化,真、假腔及内膜片、破口位置和受累主动脉范围;根据DeBakey分型,12例患者中夹层动脉瘤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7例;按A、B两型分类为A型10例,B型2例。结论:螺旋CT扫描特别是增强扫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对该病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夹层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三维重建技术。方法:对11例临床怀疑有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胸腹联合扫描检查,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RI、3D-CTA、MIP、SSD等后处理。结果:其中6例诊断有夹层动脉瘤,3例为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例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影响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起始和终结部位及破裂口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真腔显影早于假腔,假腔直径均大于真腔,真腔受压呈新月形。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30例(83.3%),显示钙化的剥离内膜片19例(52.7%)。多平面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28例(77.7%)腹腔干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受累,6例(16.6%)髂总动脉受累。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4例,Ⅱ型2例,Ⅲ 型30例。结论 多排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能对夹层动脉瘤明确分型,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减影与未减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减影与未减影技术脑血管成像方法及其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6例、栓塞术12例患者术后复查,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从颅顶向颅底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动脉的减影数据。对未减影和减影图像采用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多平面成像(MPR)重建。结果颅内动脉密度较静脉密度明显高,血管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二者图像质量相似(P〉0.05)。减影图像去除了颅骨和瘤夹、弹簧圈的干扰;未减影图像则同时显示血管和颅骨、瘤夹、弹簧圈,对颅内血管与瘤夹关系显示直观,但弹簧圈伪影干扰大。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夹闭术后载瘤动脉中断,1例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后中断,所有患者全部动脉瘤夹无脱移,未见残动脉瘤残留。结论 64层螺旋CT同步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减影与未减影结合运用可准确评价颅内动脉瘤术后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重建对肠系膜下静脉(IMV)回流部位及形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20例患者腹部三期增强扫描的静脉期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统计肠系膜下静脉的回流部位。结果肠系膜下静脉的显示率为90%,其中回流到脾静脉(SV)起始处占6.7%;回流到脾静脉占40%;回流到肠系膜上静脉(SMV)起始处占6.7%;回流到肠系膜上静脉占28.3%;回流到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处占8.3%.结论16层螺旋CT的MIP重建可以清楚、直观显示肠系膜下静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马蹄肾血供和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例马蹄肾患者先行16层CT平扫,然后行肾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增强扫描,将扫描数据经薄层重建后传至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马蹄肾融合的部位及其组织结构以及血供和合并肿瘤情况。结果马蹄肾并发肾母细胞瘤1例,马蹄肾并发卵黄囊瘤1例,马蹄肾并发肝脏错构瘤1例。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清楚显示马蹄肾的整体形态和细微解剖结构,尤其是血供和合并肿瘤情况.为临床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全腹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卵巢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卵巢肿瘤患者80例,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测。统计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统计两种检测方式术前分期的符合率。结果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均高于CT平扫(P<0.05);CT增强扫描术前分期总符合率(94.67%)高于CT平扫(82.67%)(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符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0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相关CT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45例确诊肺动脉栓塞,共检出271处栓子,其中肺动脉干0处,两侧肺动脉主干7处,肺叶动脉86处,肺段动脉155处,亚段肺动脉23处。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PE的诊断准确、可靠,是无创性快速诊断PE的首选方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