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阶段性阻塞介入治疗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udd-Chiari综合征(BCS)下腔静脉(IVC)阶段性阻塞的介入治疗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1-2].1994年3月至2006年3月,本院共收治BCS患者432例, 其中31例为阶段性IVC阻塞,全部实施介入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4):336-339
目的:总结预开通分期球囊扩张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合(BCS)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根据溶栓前是否小球囊预扩张,分为预扩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再发狭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预扩组一期血栓完全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4.68,P<0.05);预扩组溶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t_1=6.59,t_2=4.02,均P<0.01);两组间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残余狭窄程度、闭塞类型是再发狭窄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χ■=8.05,χ■=5.33,P<0.05)。结论:腔内预开通分期球囊扩张治疗下腔静脉并发血栓形成安全、有效;残余狭窄、闭塞类型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付信军 《当代医学》2009,(11):161-162
目的研究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新技术,应用颈-股静脉会师法行下腔静脉开通术。方法30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采用经静脉途径行近心端造影并留置导管作为穿通闭塞下腔静脉的靶标记,然后经股静脉途径应用房间隔穿刺针行下腔静脉开通术,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植入。结果30例患者采用此项技术全部取得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颈-股静脉会师法行下腔静脉开通术在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是一种安全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Budd-Chiari 综合征介入治疗的新技术,应用颈一股静脉会师法行下腔静脉开通术.方法 30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采用经静脉途径行近心端造影并留置导管作为穿通闭塞下腔静脉的靶标记,然后经股静脉途径应用房问隔穿刺针行下腔静脉开通术,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植入.结果 30例患者采用此项技术全部取得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颈一股静脉会师法行下腔静脉开通术在下腔静脉节段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是一种安全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Syndrome)是指肝静脉或邻近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的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我们自1997年10月以来在超声导向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并放置支架治疗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型11例,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下腔静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下腔静脉(IVC)狭窄或闭塞的疗效.方法对16例IVC狭窄或闭塞患者,应用经皮股静脉穿刺术,行IVC造影、测压,用球囊加压扩张IVC狭窄或闭塞段,通过支架释放装置将金属自扩张支架置入病变部位,再次行IVC造影、测压.结果16例IVC压从术前平均(4.6±0.3)kPa,下降至术后平均(2.1±0.1)kPa;IVC狭窄段内径从术前平均(3.8±1.7)mm,扩张至术后(14.9±2.0)mm.结论经皮下腔静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IVC狭窄或闭塞的可靠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下腔静脉(IVC)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7例经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IVC型布-加氏综合征伴肝静脉开放的患者。膜性狭窄2例,膜性闭塞4例,节段性狭窄2例,节段性闭塞9例。17例均经股静脉开通,行PTA术和(或)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7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在2周内部分或全部消失。随访4个月~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再狭窄。结论:介入治疗IVC型布-加氏综合征,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治疗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布-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布-加综合征14例采用本术式治疗.其中2例下腔静脉仅轻度狭窄只行经皮下腔静脉扩张成形术,然后行脾肾分流术。结果: 无手术死亡及肝性脑病发生.2例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自动出院.下腔静脉压力和门静脉压力分别由术前16~23 cmH2O和28~43 cmH2O降为术后9~14 cmH2O和20~28 cmH2O.随访12例,随访时间12~38个月,无腹胀、腹腔积液及下肢凹陷性水肿。结论: 下腔静脉扩张、内置支架联合脾肾分流术是下腔静脉节段性病变伴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较好的选择.该法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小球囊预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BCS)合并混合性下腔静脉血栓(IVCT)一期和分期治疗方案的疗效和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BCS合并混合性IVCT、行小球囊预扩张治疗的患者116例,其中,一期治疗方案49例,分期治疗方案67例。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血栓溶解率、技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保补偿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中位总住院时间(22.0 d vs 22.5 d,P=0.303)和医保补偿率(58.92%vs 55.75%,P=0.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一期治疗方案血栓溶解率(100.0%vs 87.5%,P=0.012)、技术成功率(100.0%vs 62.7%,P=0.001)和中位人均住院费用(45 676.51元vs 61 283.21元,P<0.001)均优于分期治疗方案。结论:一期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溶栓效率和技术成功率,以及更低的住院费用,应被临床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球囊扩张治疗下腔静脉节段型Budd-Chiari综合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海英  张和平  韩新巍 《当代医学》2009,15(35):648-649
目的观察大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节段阻塞弄Budd—Chiari syndrome(SOVC,Segmental obstruction of the IVC)前后血流动学变化,探讨其安全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SOVC患者38例,在DSA监视下,先用小球囊预扩张,后以直径25mm~30mm大球囊治疗性扩张下腔静脉。结果26例患者成功血管成形治疗,病变血管内径,术前277±232mm,术后即刻16.88±2.99mm,一月后10.61±2.45mm;病变远心段JVG压力:术前33.73±824cmH2O,术后12.77±2.79cmH2O;侧枝循环显影基本消失。随访6月~6年4个月,复发率19.23%。结论大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SOVC,安全,有效,术后近期病变血管回缩是影响其远期疗效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军  胡建平  侍继东 《吉林医学》2011,(33):7136-7136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就诊的15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结果:14例球囊扩张成功,植入血管内支架10个,1例长段闭塞穿刺未能成功经过比较下腔静脉压力,病灶两端压力差手术后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下腔直径手术后明显大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与外科手术相比,球囊扩张治疗布加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围手术期行头颈部CT或MRI、超声检查进并进行抗凝治疗、全脑血管造影;152例患者均使用脑保护装置及预扩张;观察治疗前后脑组织灌注及临床症状的改变并进行随访.结果15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即刻造影,血管残余狭窄≤20%;术中一过性血压降低、心率下降115例,占75.65%;随访期3个月-24个月,平均9个月,症状消失或减轻136例,89.47%,再狭窄6例,占3.95%;3例术后肌力由Ⅳ级减为Ⅱ级,经治疗肌力恢复至术前水平;无卒中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对围手术期进行有效治疗,选择合适血管内支架及手术方式,能够快速解除狭窄,恢复生理性脑血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和治疗体会。方法:10例狭窄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35例闭塞行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结果:44例患者治疗获得成功,症状缓解。4例支架内继发血栓形成,其中3例经溶栓后症状缓解,1例支架内再次置入支架。1例闭塞未穿刺成功,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DVT合并血栓性IV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置管溶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和患者临床结果(血栓清除等级、溶栓时间、尿激酶剂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得分、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12个月Villalta评分,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静脉通畅评分和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和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均较低,溶栓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使用尿激酶剂量较少;治疗后1、6、12个月,两组Villalta症状得分、体征得分和总分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DVT合并血栓性IVCS具有较高的血栓清除率,能够改...  相似文献   

15.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血栓蔓延或其他原因累及下腔静脉造成下腔静脉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候的静脉性疾病。我院周围血管科在2003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7例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附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方法:对8例食管癌患者分别置入WALLSTENT,STRECKER STENT及Z-STENT,共10个支架。先用导丝探索通过狭窄段,经球囊扩张后置放支架。  相似文献   

17.
施艳  白燕  乔彤 《吉林医学》2008,29(12):984-985
目的:总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布加综合征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进行护理,强调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改善器官功能以及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5例均球囊扩张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37个。1例因肺栓塞而死亡,其余34例术后1周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6~4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助于提高布加综合征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Wallstent支架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病因以邻近腔静脉的支气管肺癌或纵隔肿痛压迫最为常见。尽管放化疗可能对治疗肿瘤有益,但对缓解患者近期症状效果不佳,血管搭桥术则因其创伤火在晚期肿瘤患者中难以开展。近10年来,介入术广为开展,腔静脉支架更因其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广泛血栓介入治疗一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男,50岁,因纳差,乏力,腹水,腹胀8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腹膨隆,多条胸腹壁静脉曲张,血流自下而上,肝脏肋弓下3cm剑突下6cm,脾脏肋弓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远端色素沉着,轻度水肿和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门脉高压症5例,全部成功。分流后门脉压从术前(3.90±0.70)kPa降至(2.36±0.36)kP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胸、腹水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与肝血流、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变化有关。结果表明,TIPSS易成功,创伤小,并发症轻,降低门静脉压可靠;肝血流监测,抗凝、抗肝昏迷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