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64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疑肝脏疾病者进行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其中表现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80例(42例并肝癌),其他20例,双筒高压注射对比剂的同时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得到门静脉立体图像。结果①门静脉血管成像图像好坏与扫描延迟时间合理选择和扫描参数设计密切相关;②能清楚显示1-5级门静脉血管结构;③精确定位肝内病灶;④门静脉造影可检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范围和估计严重程度,以及显示多种疾病。结论门静脉血管成像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曲面重建(CPR)技术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2例胆管癌术前评估患者行64排螺旋CT上腹部增强三期扫描,门静脉期扫描数据进行CPR重建,对胆管癌术前评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评价CPR对胆管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CPR对胆管癌术前胆管癌及受侵润胆管显示率达100%,均能显示受侵润胆管的毗邻关系和肿瘤范围,术前评估胆管癌可切除性准确率达100%。结论 CPR可直观地显示受侵润胆管及胆管癌的毗邻关系,对胆管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全身血管疾病患者171例,全部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行血管造影检测,并结合高级血管分析系统(AVA)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重组等技术构建CT图像。结果本次研究中171例全身血管疾病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表明血管成像良好,图像清晰明辨,检测成功率达到100%;其中37例颅内血管,50例颈部血管,73例胸腹部血管,11例肾动脉。结论 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的检测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安全可靠且无创伤,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精细构建解剖生理图,可作为血管病变介入术前的最佳筛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64排螺旋CT治疗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根据Debakay分类标准,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Ⅰ型患者为15例,Ⅱ型患者为11例,Ⅲ型患者为24例。所有患者都可以清晰看到清晰破口、真假双腔以及低密度线样内膜瓣影,假腔直径最大为47mm,真腔直径最小为5mm,有21例患者可以看到在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此外,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5例患者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4例患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6例患者累及腹腔干,5例患者累及肠系膜上动脉,14例患者累及髂总动脉及其分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筛查疑似主动脉夹层的一种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门静脉系统血栓临床较少见,为此笔者总结9例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2007-12~2008-06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年龄33~63岁,平均49岁。临床均  相似文献   

7.
<正>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张,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内压增高,以先天性居多,也可能由动脉硬化、感染、外伤及肿瘤等因素所致,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1]。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较高,后遗症较重,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必须快速、及时、准确地诊断出颅内动脉瘤并确定其发病部位,尽早进行相应治疗[2]。近年来,随着64排螺旋CT的发展,CT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5例下肢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患者,这些患者同时要做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1例患者由于肺部功能的原因还同步进行了肺动脉CT造影。病例在5mm厚度的层厚间距的环境下进行扫描监测,增强了扫描效果,得到的扫描后的图像经过1.25mm层厚和重叠的效果处理后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 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除了1例由于下肢慢性静脉的功能不健全外还有84例患者,并把由于肺功能的原因已经在做造影的患者合并了肺栓塞。检测结果与超声检测对比,分析得出利用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极好,极为明显。结论 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和超声检查的效果一样好,并且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可以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与方法.方法 将13例主动脉壁内血肿就诊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按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分析.结果 13例IMH中,Stanford分型累及升主动脉的A型4例,仅累及降主动脉的B型9例.其中4例伴有穿透性溃疡.并发征:心包积液2例,胸腔积液5例,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瘤2例.结论 64排螺旋CT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壁内血肿的直接、间接征象及并发征象,对临床医师的诊断与治疗起到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对CT血管造影技术的作用,以及该项技术在头颈部血管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119例,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在119例头颈部血管患者中,经诊断为颈以及颅内动脉血管狭小或封闭不畅的43例,占总患者的36.1%,43例患者中间血管属于轻度狭小的28例,占65.1%,其余15例患者均是更为严重的狭小及血管完全封闭不畅,占34.9%;经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24例,占20.2%,包括脑内多发性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2例、剩余的4例诊断出患有其他部位的动脉瘤;经诊断患有海绵窦漏1例、海绵窦血栓2例、动静脉血管畸形3例、烟雾病1例。结论 64排螺旋CT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CT血管造影的技术水平,在头颈部血管诊断中具有临床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于洋  于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67-268
目的通过对10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时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的准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共发现各类冠状动脉内斑块样病变193个,其中包括软斑块74个,钙化斑块96个,以及混合斑块23个。通过分析可知,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及程度的诊断与64排螺旋CT检查一致性好,对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较高。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准确度高,能够为冠心病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袁家长  魏杰  李亮  邵平 《安徽医药》2016,37(8):1022-102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疑似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病变的50例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测,其中30例患者自愿在CTA检后1周内接受数字血管减影(DSA)检测,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0例患者CTA的图像质量及分辨血管狭窄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参照DSA的结果,CTA对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情况(≥50%)的准确度为95.55%(275/288),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98.1%(106/108)与93.9%(169/180),两组对中度及以上狭窄的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6,P=0.999)。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病变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病例128例.所有病例均在64排螺旋CT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128例脑动脉瘤中单发109例,多发19例;其中颈内动脉系116例,椎基底动脉12例.平扫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见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结节影;增强扫描显示脑动脉局限性膨大,边缘光滑,呈粟粒、囊袋状及梭形,多数病例直径大小在1~5 mm,最小1 mm,最大1例横径为35 mm左右.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时间短,图像显示清晰,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供选用,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64排螺旋CT在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肾移植术前明确供体的肾、肾血管和输尿管解剖结构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多排螺旋CT(Multi-slices piral,MSCT)使CT血管成像技术及后处理技术日益完善,其临床价值已得到公认。为保障对供体最小损伤、移植肾功能最大限度保存,笔者采用64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已行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64排螺旋CT表现。结果 CT主要征象为胃壁增厚,部分病例可见肿块形成。动脉期及静脉期病变呈明显强化,24例患者于静脉期强化明显;出现淋巴结转移5例,侵犯邻近脏器12例,出现远处转移10例;增强分期准确性为85.19%。结论 64排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分期可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韩秋丽  廖玉荣  王甜 《安徽医药》2016,37(11):1359-136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低浓度对比剂在颈部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的108例颈部CTA检查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36例。A组给予高浓度对比剂碘普罗胺(370 mgI/mL),120 kV;B、C组分别给予低浓度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碘海醇(300 mgI/mL),100 kV,3组均给予50 mL对比剂,根据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3组病例的主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舌动脉均清晰显示,动脉造影剂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A组主动脉CT值(338.40±78.80)HU,颈总动脉CT值(392.85±74.03)HU,基底动脉CT值(311.77±55.11)HU,舌动脉CT值(320.05±54.32)HU;B组主动脉CT值(297.15±67.59)HU,颈总动脉CT值(363.40±71.93)HU,基底动脉CT值(280.25±43.46)HU,舌动脉CT值(292.12±46.33)HU;C组主动脉CT值(280.19±66.77)HU,颈总动脉CT值(351.64±75.38)HU,基底动脉CT值(277.41±45.22)HU,舌动脉CT值(287.35±49.35)HU。A组CT值稍高于B、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图像质量评分,A组为(4.53±0.38)分,B组(4.41±0.34)分,C组(4.42±0.29)分,3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颈部CTA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8.
19.
<正>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是使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经静脉血管快速团注至体内后,对指定部位进行螺旋扫描的一种方法。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好的诊断图像是临床影像科室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1材料与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行64排螺旋CT高压增强注射的患者100例。根据检查部位摆放体位,用高压注射器筒抽取适量的非离子型对比剂,安装在高压注射器机架抽取0.9%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源64排CT血管成像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患者先行64排血管照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观察颅内外主要血管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照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获取图像进行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以DSA为标准,按轻、中、重度,分别计算CTA与DSA特异性、敏感性。结果 43例患者中2例检出动脉瘤,2例烟雾病,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8例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CTA与DSA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轻度狭窄96%、96%;中度狭窄95%、97%;重度狭窄97%、96%。结论 CTA与DSA比较,无论颅内血管动脉瘤、烟雾病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均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创伤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