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术前B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提示结石性胆囊炎660例,胆囊息肉50例。710例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粘连98例,胆囊三角区粘连361例。顺行切除659例,逆行切除51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8例,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2例,肝下间隙置引流管48例。结果。手术时间15~90分钟,平均23分钟,平均住院3.5天。术中出血2例,术后腹腔出血及胆漏各1例,经治疗后愈。中转开腹2例。710例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掌握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术前从病史及B超情况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掌握预防肝外胆道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3年,加重3天入院。生活在农牧区,与狗、羊有密切接触史。B超检查示:空腹胆囊7.2cm×1.3cm大小,胆囊壁厚0.4cm,胆总管直径0.6cm,胆囊壁回声粗糙,胆囊内见一直径约2.2cm的结石光团,后伴声影。肝右前下缘处见9cm×6cm囊液性暗区,凸出于肝脏表面,边界清晰,欠规则,囊壁厚,囊内见多个不规则的条带状分隔回声。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肝包虫囊肿。经术前准备,在腹腔镜下手术;手术采用美国Solos电视腹腔镜及其基本的配套器械和设备。 患者平卧位,全麻插管,腹腔常规四点穿刺,留置鞘管,制造人工气腹。插入腹腔镜,探查见胆囊与网膜粘连,7.5cm ×2cm大小,稍充血,Calot三角解剖清楚。肝右叶下缘距胆囊床外侧3cm处,见一拳头大小的包虫囊肿,隆起于肝脏表面,光滑无粘连。解剖胆囊三角,直视下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钛夹钳闭后剪断。用电剥离钩在胆囊床疏松组织层边分离边电凝止血,切除胆囊,从剑突下孔取出。按包虫手术的“无瘤操作”原则,经剑突下孔放入长纱布保护手术野。在腹腔镜指导  相似文献   

3.
二孔法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报道20例二孔法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用10mm鞘管入镜,剑突下采用3mm或5mm鞘管作为主操作孔,右肋缘下以7号线牵引胆囊,再行胆囊切除术。本组20例,剑突下3mm戳孔14例,5mm6例,手术时间(40-60分钟)。无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为38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成功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经剑突下白线辅助5 mm切口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73.1±16.6)min;术中出血量2~10 ml,平均(5.7±2.3)ml;术后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5 d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例患者进食后腹胀,对症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复查B超提示胆总管代偿性扩张,无黄疸。手术切口瘢痕隐蔽,无脐疝发生,美容效果明显,患者及家属均较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瘢痕隐蔽、疗效确切等优点,术中使用常规器械存在直线视野、器械干扰、麻醉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潜在风险相应增加的问题,采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基层医院宜审慎开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院于1998年至1999对36例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32~74岁,平均52.6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8例,坏疽性胆囊炎3例,病程最短为2天,最长9天,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5例。36例胆囊内均有结石。 2 手术方法 腹腔镜探查,胆囊充血水肿,其壁增厚约0.4cm~0.7cm,胆囊张力大者,气腹针穿刺胆囊减压,圆头电凝棒钝性分离急性炎性粘连,低功率电凝止血,钛夹夹剪,锐性分离致密粘连带。本组病人胆囊三角区辨认和解剖困难,胆囊浆膜下分离胆囊颈部,以此为标指,预防胆总管误伤,在胆囊颈部,沿胆囊腔纵形剪开其前壁,取出嵌顿结石,挤压探查有无残余结石,紧靠胆囊三角区环行剪断其颈部粘膜,分离剩余胆囊,顺行切除,钛夹锁边式关闭胆囊残端或创缘,残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钛夹针孔式腹腔镜在早期胆囊良性疾患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钛夹针孔穿刺锥鞘和器械对符合手术指征的胆囊良性疾患行胆囊切除术463例。手术方法:建立气腹后,置3个trocar,2个为3 mm,1个为10 mm;胆囊管、动脉的解剖与免钛夹结扎离断,切除后的胆囊及胆石的取出方法改进等。结果 463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针孔式腹腔镜使切口更小、更美观、术后恢复更快;免钛夹消除了钛夹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免钛夹针孔式腹腔镜在早期胆囊良性疾患切除术的应用是安全的,是更进一步趋向微创外科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86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针式组合式多功能显露器牵引胆囊底浆膜层的缝合线环,经脐切口右角与镜鞘并行插入操作钳辅助显露胆囊,经剑突下主操作孔完成胆囊动脉、胆囊管的结扎及自胆囊底部开始的胆囊剥离。结果:860例患者中,843例(98%)采用两孔法完成操作,17例(2%)因胆囊炎症重、三角区冰冻粘连或胆囊壁剥破另加一穿刺孔进行引流,改为三孔法。791例(92%)采用线扎法,69例(8%)因胆囊动脉显露困难或出血采用Hem-o-lok结扎,但胆囊管仍采用丝线结扎或缝扎。手术时间平均(51.2±16.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7.4±12.3)ml,无胆漏、大出血、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胆囊底浆膜层缝合线在针式组合式多功能显露器牵引下,使用普通腹腔镜及器械可顺利完成两孔免夹法LC。  相似文献   

8.
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处理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完成的201例困难性LC手术资料,包括胆囊周围包囊粘连107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困难75例,胆囊颈部结石38例,胆囊化脓坏疽11例,胆囊萎缩18例,上腹部手术史17例。结果19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8例(4.0%)中转开腹,原因包括:3例胆囊三角区出血止血困难;2例胆囊与结肠、胃及十二指肠粘连致密无法分离显露胆囊,胆囊坏疽;2例胆囊管近汇合部后壁轻度撕裂伤致胆漏;1例胆囊三角区呈"冰冻"状难以解剖。无胆管损伤及术中大出血。术后并发症3例(1.5%),包括胆囊三角区出血1例,机械性肠梗阻二次手术1例,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1例,均治愈。全组无死亡。结论对困难性LC,应始终遵循"解剖紧贴胆囊,切前辨清关系,钝锐交替分离,顺逆结合切除"的原则,有上腹部手术史则用开放法建立气腹,分离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腹腔镜下对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再认识,探讨手术处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所见胆囊三角结构区变异158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针对胆囊动脉变异、胆囊管汇入胆总管位置变异和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结构不清等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操作。结果中转开腹15例,包括Mirizzi综合征Ⅰ型3例,Ⅱ型4例;胆囊管汇入胆总管过低2例;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后壁2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同一侧壁并行约2cm1例;冰冻状胆囊三角结构不清2例;胆囊后动脉出血1例。143例完成LC手术,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LC术后胆漏再次手术1例;穿刺孔出血2例,穿刺孔感染1例,胆管残留结石1例(术后2周ERCP后取出结石)。结论熟悉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类型,细致解剖胆囊三角区,辨清肝总管、胆总管位置,针对不同的变异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是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加阑尾切除手术的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99年10月我院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阑尾切除术5例,以下是手术配合体会: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男3例,女2例。年龄25~54岁,均有多年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阑尾炎并反复发作,无腹部手术史。 2 手术方法 术前敷料准备基本同开腹手术,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患者取头高足低位、并向左倾斜15度,由胆囊颈管结合部直接用电钩切开浆膜,游离和显露胆囊管,近端在距胆囊管约0.3~0.5cm处施2枚钛夹,相距2mm,远端施夹剪断,仔细冲洗胆囊床及三角区并充分止血。然后,患者取足高头低位仍保持左倾斜10度,腹腔镜脐下套管拔出后从剑突下套管置入腹腔,显露回盲部分分离粘连,吸尽脓液,用无创伤抓钳提起阑尾尖端,系膜上钛夹2枚,在两个钛夹之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稍电凝,最后将胆囊和阑尾随套管取出,皮肤穿孔用免缝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严重粘连的胆囊三角区的变化和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517例实施LC的病例资料,其中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51例,分析术中胆囊三角区的常见解剖特点及重要管道的辨别。结果 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的51例中,成功完成LC 49例,胆囊次全切除及中转开腹各1例;住院时间2~9 d,平均4.5 d。术后戳孔出血1例,术后4周继发急性胰腺炎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无胆瘘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5例失访,46例获得随访,术后1年未发现异常。结论 为安全可靠地完成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的LC术,要充分了解胆管系统,术中仔细评估胆囊三角区的粘连形态变化规律,找准常见解剖标识,识别胆管可能出现的变异;对确实解剖不清、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长及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宜转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或者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内置式胆囊牵引器来获得良好的胆囊三角区的显露。方法 自行设计研制成一组内置式胆囊牵引器械,并随机在4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观察其对胆囊三角暴露的效果。结果 49例手术中48例手术获得良好的胆囊三角区的暴露,1例因粘连紧密而改用四孔法完成手术。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用内置式胆囊牵引器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和手术顺利进行,其应用过程中无副损伤和并发症,并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3.
胡从兵  田夫  戴忠莲 《腹部外科》2000,13(6):356-35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胆囊管、胆囊动脉的处理方法 ,减少术中胆道损伤。方法 综合 880例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880例中重度粘连 89例 ,其中 81例均尽量靠胆囊壁侧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而达到满意效果。 8例因Calot三角呈冰冻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 2例因上钛夹时撕脱血管 ,经吸净术野的出血 ,找到出血点再钳夹而顺利止血。以上病例均无胆道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时辨认Calot三角处的解剖 ,不盲目止血 ,正确放置钛夹 ,遇粘连严重和解剖关系不清时 ,尽量靠胆囊壁侧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 ,可预防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用普通腹腔镜器械及自制的简单器械普及经脐单孔与二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两者之间的比较.方法 292例胆囊疾病患者行经脐单孔171例与二孔121例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在脐部建立两种切口方式,一种长约15 mm的单一切口,另一种为在脐部上下缘分别长约10 mm及5 mm的切口,放置腹腔镜杆套筒及操作器械套筒,及辅助右肋缘下、剑突下细针穿入腹腔推拉提牵胆囊,带线结扎胆囊管免夹,超声刀或细电凝钩分离完成胆囊切除.结果 171例单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156例,15例中转二孔法免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40分钟~ 120分钟,平均77.5分钟.121例二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0分钟~58分钟,平均52分钟;两者腹腔内出血分别为0 ml~0.5 ml及0~0.6 ml,全部病人未放置腹腔引流管,3~5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和二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性,能够完成较复杂难做的LC术.二孔法较单孔法操作容易,创伤未增加而伤口疼痛减轻.两者操作难度及习惯不同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其特点需要学习,曲线不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 1998至 1999年对 36例难处理的结石性胆囊炎采用经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14例 ,女性 2 2例。年龄 32 - 74岁 ,平均52 .6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18例 ,坏疽性胆囊炎 3例 ,病程最短为 2天 ,最长 9天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15例。 36例胆囊内均有结石。1.2 手术方法腹腔镜探查 ,胆囊充血水肿 ,其壁增厚约 0 .4 - 0 .7cm,胆囊张力大者 ,气腹针穿刺胆囊减压 ,圆头电凝棒钝性分离急性炎性粘连 ,低功率电凝止血 ,钛夹夹剪 ,锐性分离致密粘连带。本组病人胆囊三角区辩认和解剖困难 ,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2例.于脐右缘沿脐孔做长2.5 cm弧形切口,置入通道器建立气腹.采用直针带线自右上腹胆囊体表投照点垂直刺入腹腔,将直针引入体内后,于胆囊底部穿过浆肌层(尽量不穿透全层,以免胆汁外漏),再将直针穿出体外,固定缝线,将胆囊底部提起,便于显露胆囊三角区.置入1把预成形分离钳及可转弯分离钳,解剖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可吸收夹分别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普通钛夹夹闭远端胆囊管,离断胆囊管,电钩断开胆囊动脉后,夹住胆囊壶腹部,将胆囊向右侧展开,顺行切除胆囊.结果 2例因为局部解剖不清,改为两孔手术,其余40例均成功.手术时间40~135 min;出血10~50 ml.1例切口感染,其余无并发症发生.除1例合并糖尿病因切口感染延期出院外,其余患者均在术后2d出院.42例随访,10例随访1年,25例随访3个月,7例随访1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切口美观.结论 经脐单孔手术安全可行,只要病例选择适当,使用专用器械完全可以达到传统LC的治疗效果,切口美观,达到无瘢痕目的.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2岁,术前B超诊断为胆囊息肉。术前准备同开腹胆囊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气腹压力设定为13~14mm Hg。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的交界部位,“由颈至管”进行分离,上钛夹后切断胆囊管,清晰分离胆囊动脉后,上钛夹夹闭并切断胆囊动脉,  相似文献   

18.
<正> 现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一般经3~4个穿刺孔进行操作,为减轻手术创伤,提高病人对手术的适应性,曾尝试用更少的穿刺孔完成LC。现介绍一种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995年5月到10月间,30例病人接受了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脐上作2个相邻的切口,穿刺2个10mm Trocar,10mm的0°或30°腹腔镜和各种操作器械经此插入腹腔,30°腹腔镜视野更好。病人取反Trendelenburg体位,并转向左侧。在右上腹用直针穿透腹壁进入腹腔,缝合胆囊壁后再穿出腹壁,共缝合3根线。第一根线缝于胆囊底,另两根线缝于胆囊颈和胆囊壶腹。在体外拉紧缝线,牵开胆囊,暴露Calot三角。辨认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后,分离、钛夹夹闭并横断。分别拉紧壶腹和颈部的的缝线,活动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中Calot三角的处理。方法对125例慢性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进行LC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5例中行LC成功117例,成功率93.6%,中转开腹8例,4例因Calot三角严重粘连、解剖不清、胆囊管无法分离,1例胆囊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无法分离,2例因为胆囊动脉出血,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而中转开腹。全组术后无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萎缩性胆囊炎LC手术成功的关键是Calot三角的解剖,可以通过术前B超,CT,MRI来判断三角区的情况,术中对三角区的胆囊动脉,胆囊管的正确处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腹腔镜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前景。方法:回顾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施行的107例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技巧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例胆囊切除患者局部致密粘连,胆囊三角解剖困难,于剑突下增加5 mm Trocar,中转为两孔法腹腔镜手术;105例患者顺利完成单孔手术,无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穿刺孔疝等并发症发生,脐周切口疼痛轻微,腹壁几乎见不到疤痕。结论:严格筛选病例,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突出,疼痛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