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比较两沙棘叶中成分差异。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T3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A)-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 L·min~(-1);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离子源相关参数:毛细管电压为2 000 V,锥孔电压为40 V,离子源温度为100℃,碰撞气体为氩气,鞘流气流量为900 L·h~(-1),鞘流气温度为450℃。结合质谱数据及文献数据,分析、推断出35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其中,29个化合物为两沙棘共有成分,剩余的6个成分中,2个成分为中国沙棘特有,其余为西藏沙棘独有,研究表明两沙棘叶在成分组成上差异较小。采用UPLC/Q-TOF-MS技术,可有效地对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叶中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蓝桉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 :研究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果实的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蓝桉果实中分离得到 12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5个化合物 :桦木酮酸Ⅰ ,白桦脂酸Ⅱ ,熊果酸Ⅲ ,2α ,3β-二羟基乌苏酸Ⅳ。 结论 :化合物I ,Ⅱ ,Ⅲ ,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金铁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鑫  王丹  朱瑞良  陈原国 《中草药》2006,37(5):796-799
金铁锁P samm osilene tun icoid esW.C.W u et C.Y.W u为石竹科单属种植物,别名独定子、蜈蚣七、对叶七、白马分鬃等,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中国西南地区,是云南省著名的民间药用植物,也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散瘀定痛、止血、消痈排脓之功,用于跌打损伤  相似文献   

4.
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煜秋  钱斌  张荣平  邹澄  刘光 《中草药》2005,36(7):982-983
南板蓝根为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常用中药,来源于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S trobilanthes cusia(N els)B rem lk.的根及根茎(茎)。《中国药典》自1995年版起将其作为新增中药品种收载。南板蓝根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温病发斑,丹毒;流感,流脑等。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报道有白桦脂醇、羽扇豆醇、羽扇烯酮和大黄酚等[1,2]。笔者目前从石油醚部分得到3个甾醇类化合物和1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5,22-二烯-二烯-3,β7β-二醇(Ⅰ)、豆甾醇-5,22-3,β7α-二醇(Ⅱ)、β-谷甾醇(Ⅲ)和羽扇烯酮(Ⅳ)。其中前两个化…  相似文献   

5.
刺山柑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又名老鼠瓜、槌果藤,为白花菜科槌果藤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等地,生长于干旱低山坡沙砾地。其根皮、叶、果实均能药用。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的功效,民间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其果实在民间用于利尿和抗高血压。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该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均研究较少。笔者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Ⅰ)、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Ⅱ)、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Ⅲ)、汉黄芩素(wogonin,Ⅳ)、千层纸素A(oroxylin A,Ⅴ)、山柰酚(kaempferol,Ⅵ)、芹菜素(apigenin,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Ⅸ)。其中化合物Ⅰ~Ⅴ、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中国余甘子果实化学成分初步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预试验法,对中国余甘子果实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余甘子果实可能含有糖类,氨基酸及蛋白质,鞣质,有机酸,黄酮,蒽醌,甾体,三萜,香豆素,内酯,油脂等。  相似文献   

7.
肿节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株,又名草珊瑚,九节茶,观音茶,接骨金粟兰等。主要分布于江西、浙江、广西等地;朝鲜、日本等国亦有少量分布。《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其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早期文献多次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对肿节风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但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实验对肿节风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其正丁醇层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杜鹃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超  申勇  朱国元  杨梦苏 《中草药》2007,38(8):1161-1162
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des(Franch.)Ro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磷茎,是《中国药典》所收录“山慈菇”的来源。其性凉,味甘、微辛,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山慈菇以复方入药,  相似文献   

9.
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瑶华  秦民坚 《中草药》2006,37(12):1784-1786
菊花为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疮毒的功效[1]。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州、涡阳一带,有200~300年的栽培历史。亳菊与贡菊、滁菊、杭菊被《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于菊花品种中。研究发现,菊花因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其形态有所分化,化学成分也不尽相同,亳菊原植物经安徽中医学院教授王德群研究定名为新栽培变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Tzvel cv.`boju'[2]。关于杭菊、滁菊、贡菊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已有报道,对亳菊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亳菊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从中分得15个化合物,分别为金合欢…  相似文献   

10.
张毅  林佳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07,38(6):823-825
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系败酱科甘松属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作为甘松入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甘松别名甘松香,气味芬芳,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能,用于脘腹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的治疗,外治牙痛、脚肿[1]。国内外研究报道甘松具有降  相似文献   

11.
王新瑞  侯霄 《中医药研究》2009,(9):1085-1086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又名沙枣、醋柳、酸刺、酸溜溜等,是我国蒙医、藏医传统习用药材。1977年首次将该药正式收载于《中国药典》,1981年被卫生部颁布为药食两用品种,具有活血散瘀、止咳祛痰、消食化滞的功效^[1]。沙棘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月王药诊》、《四部医典》和清代《晶珠本草》巾均记载了沙棘的医药用途。沙棘黄酮是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TFH)的简称,是沙棘中含有多种黄酮成分的一组化合物,主要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及其苷类、芦丁等成分。  相似文献   

12.
甘松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毅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06,37(2):181-183
甘松N ardostachys ch inensis Batal.系败酱科甘松属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甘松属植物有3种,我国产有2种,分别为甘松N.ch inensis Batal.及匙叶甘松N.jatam ansi DC.。甘松别名甘松香,为少常用中药,《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甘松气味芬芳,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脉通颗粒中异鼠李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成英  王海洁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149-2149
脉通颗粒由沙棘、丹参2味中药组成,其中沙棘味酸涩,性温,归肺、肝、胃经。功能健胃消食,活血散瘀,化痰止咳。沙棘富含沙棘总黄酮,可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加供血,降低耗氧量,对心绞痛患者有效率达94%。其中沙棘为方中君药,因此为控制本品质量,作者选取其指标成分异鼠李素[1]作为含  相似文献   

14.
龚复俊  卢笑丛  陈玲  王有为 《中草药》2006,37(11):1634-1635
西藏木瓜和皱皮木瓜同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西藏木瓜Chaenomeles thibetica Yü是我国特有名贵药食两用果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藏、川等省,储量丰富。木瓜为常用中药,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肿疼痛、霍乱、大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症。但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仅收载了皱皮木瓜,市场上除此之外,还有西藏木瓜等作药用。为更好开发利用西藏木瓜这一资源,本实验分析测定了西藏木瓜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深入研究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1仪器与样品6890A/GC-HP5976MSD/MS气相色谱-质谱联…  相似文献   

15.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李维林  吴菊兰  张涵庆 《中草药》2006,37(11):1632-1634
枇杷叶系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是一味常用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供临床使用。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1]。目前已经从枇杷叶中分离出三萜酸[2~5]、黄酮类[6,7]、多酚[8]、倍半萜及其苷类[5,9,10]等成分,其药效主要集中在三萜酸的抗炎[2]、降血糖[4]和抗病毒[5]活性方面。日前日本科学家发现其新三萜皂苷具有抗癌活性。为进一步寻找与其药理活性相吻合的有效成分,探求有意义的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药材资源,笔…  相似文献   

16.
三种当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归属(Angelica L.)是伞形科的一个大属,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新西兰,全世界约90种(狭义)。我国产有45种,其中特产的有32种2变种,是世界当归植物分布的中心[1]。当归属植物多为药用植物,在《中国药典》中收载的传统药有当归A.sinensis(Oliv.)Diels、重齿毛当归A.pubescens Maxim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分离,应用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山茶苷A(1)、芹菜素(2)、长梗冬青苷(3)、谷甾醇(4)、胡萝卜苷(5)3α、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6)。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欧盟与中国植物药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作为法规和认证的基础,是中国拓展国际植物药市场的主要障碍.<欧洲药典>作为欧盟的主要植物药标准,在植物药分类及检查项目和农药残留、微生物和黄曲霉素等限量标准上与<中国药典>有很大差异;此外植物药产品的相关标准也涵盖在一些食品标准之中.比较和分析这些差异,对帮助中国建立和完善中药标准,推进中药国际化,促进中国植物药产品出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薇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宝林  王宏洁  司南  杨键 《中草药》2005,36(7):990-991
白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疱的功效。临床用于间歇发作的灼热、血分伏热、衰弱病之消耗热、肺结核之骨蒸潮热等症。白薇品种复杂,《中国药典》收载均为萝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unge.和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unge.干燥根及根茎。白薇中主要含有C21甾苷类成分。张壮鑫、邱声祥等分别从直立白薇中分离得到18种C21甾体苷元及苷[1~3],从蔓生白薇分离出7种C21甾体苷元及苷[4,5],本研究针对安徽省滁县产的直立白薇进行了有效成分分离,从中首次分离得到3个C21甾苷和1个烷基酸混合物成分(Ⅳ),经鉴定分…  相似文献   

20.
宽羽鳞毛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瑜  桂伟 《中草药》2006,37(9):1315-1317
宽羽鳞毛蕨Dryopterisc ryoitoana Kurata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该属全世界有400多种,其中我国有300多种,主要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贵州、江西、福建、四川等地。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气喘、便血、痛经、钩虫病、烧烫伤。《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录了同属植物粗茎鳞毛厥(绵马贯众D.crassirhi-zoma Nakai)入药。该属植物所含的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抗病毒和杀菌作用。为研究该植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