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局部低温预处理对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病理形态学改变、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4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低温预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建立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后2,4,8,24,48,72h和7d评估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HE染色镜检显示A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B组。A、B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低温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骨胳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马来酸桂哌齐特组(T组),检测骨骼肌腺苷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转录水平,观察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R组缺血后20min骨骼肌腺苷含量显著升高,缺血2h和再灌注后1h明显回降,T组缺血后20min骨骼肌腺苷含量与I/R组无显著差异,但在缺血2h和再灌注后1h分别显著高于I/R组(P〈0.01)。I/R组再灌注1h骨骼肌TNF-α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T组显著低于I/R组(P〈0.01)。T组骨骼肌线粒体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够通过增加腺苷含量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臂丛神经损伤后不同部位肌肉萎缩的检测和机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臂丛神经损伤后不同部位的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规律,并探讨细胞凋亡和肌卫星细胞的变化在失神经萎缩骨骼肌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臂丛神经损伤后手术治疗患者50例,术中切取不同部位的失神经骨骼肌80块,按肌肉部位分为A、B两组,A组为小指展肌34块,B组为肱二头肌46块,每块分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失神经萎缩肌肉中凋亡细胞核的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随时间的延长,肌细胞萎缩愈加明显,A、B组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2)失神经后骨骼肌中染成牟胶原纤维增多,早期增生并不明显,失神经支配1年以上的肌肉中胶原增生更为显著。不同时间组胶原纤维与骨骼肌细胞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内A、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正常的骨骼肌细胞鲜见凋亡细胞核,失神经后骨骼肌随时间延长,其凋亡细胞核的数量增加,而小指展肌中上升速度较肱二头肌快。(4)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肌卫星细胞含量迅速下降,小指展肌中肌卫星细胞下降速度较肱二头肌快。结论 不同部位的肌肉失神经支配后,萎缩的肌纤维截面积及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相似,胶原纤维的增生只在晚期才成为影响神经修复手术疗效的原因之一。细胞凋亡与失神经肌萎缩相关,小指展肌中凋亡细胞核数上升较肱二头肌快,提示细胞凋亡导致的肌细胞核数量减少可能是影响神经修复手术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肌卫得细胞含量的迅速下降可能也是造成其疗效欠佳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诱导大鼠心肌迟发预处理保护作用,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细胞色素C的变化,探讨DPC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芬太尼组(A组):大鼠腹腔注射芬太尼,24小时后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脂多糖组(B组):腹腔注射脂多糖,24小时后处理同A组。生理盐水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4小时后处理同A组。对照组(D组):不注射任何药物,24小时后处理同A组。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3试剂盒测定其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结果HE染色:损伤重区域的心肌仍保存细胞轮廓,横纹不清或消失,收缩带形成。损伤轻区域细胞轮廓清晰,横纹不消失。TUNEL染色:散在的细胞核呈棕色凋亡细胞。A组和B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3)%和(11±3)%低于C组(17±5)%;A组和B组caspase-3活性(分别为0.43±0.11和0.40±0.13)低于C组(0.75±0.23);A组和B组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分别为0.67±0.11和0.63±0.18)低于C组(0.98±0.19),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脂多糖诱导的迟发预处理中存在心肌细胞凋亡,且心肌细胞凋亡率、细胞色素C、Caspase-3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丹参对反复高 Gz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200g左右的SD大鼠,在 Gz暴露前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bFGF(100μg/kg)或丹参(15μg/kg)各一次,置动物离心机离心后不同时间处死,测定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凋亡细胞数,并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测定值比较。结果 Gz暴露组的EAAs、NO含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FGF和丹参处理组的测定值明显低于 Gz暴露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结论bFGF和丹参能降低 Gz暴露后脑内EAAs和NO的含量及凋亡细胞数,对 Gz暴露所致脑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胡黄连提取物对缺氧复氧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别缺氧0.5、1、2 h),取缺氧2 h组分别用不同浓度胡黄连提取物(10、100、1000μg/ml)进行预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非常低,可见极少量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缺氧复氧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提高(P〈0.05),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且随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逐渐升高(P〈0.05),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P〈0.05)。与单纯缺氧复氧组相比,不同浓度胡黄连提取物呈剂量关系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P〈0.05),同时呈剂量关系减少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的数量(P〈0.05)。结论胡黄连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后细胞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确定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miR)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培养小鼠成神经细胞瘤(N2a)细胞,构建氧糖剥夺(OGD)/复氧(R)模型,模拟体外脑I/R状态。N2a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OGD/R组(OGD/R)、OGD/R+转染miR-29b模拟物组(mimics)、OGD/R+转染miR-29b抑制剂组(inhibitor)、OGD/R+转染miR-29b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mics NC)、OGD/R+转染miR-29b抑制剂阴性对照组(inhibitor N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各组miR-29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29b和miR-29b抑制剂对N2a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凋亡蛋白髓样细胞白血病(MCL)-1、B淋巴细胞瘤(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双荧光素酶分析验证miR-29b与MCL-1间相互作用。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OGD/R组miR-29b表达明显升高。与OGD/R组相比,mimics组N2a细胞凋亡增加,存活率降低,MCL-1、BCL-2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而这种效应在inhibitor组受到逆转。双荧光素酶分析显示miR-29b可通过与MCL-1的3’非翻译区(UTR)端结合下调MCL-1表达。结论 miR-29b在脑I/R损伤过程中通过靶向MCL-1促进神经细胞凋亡。这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提供了一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只家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气囊止血带阻断家兔后肢血流造成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测定缺血期肌糖原吸光度及再灌流期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电镜下观察骨骼肌结构变化.结果:缺血4小时,实验组肌糖原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流1、2小时,实验组血清中CPK、AST和LD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线粒体空泡变性和肌原纤维溶解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减慢肌糖原分解代谢速度,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流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曲肽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reperfusion,MCAO/R)组及MCAO/R+复方曲肽[MCAO/R+(troxerutin and cerebroprotein,TC)]组3组(每组10只)。缺血1 h再灌注23 h后,各组取6只动物接受神经功能评分后进行MRI检查,随后处死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各组另4只动物处死,免疫蛋白印迹检测缺血半暗带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 1)、Caspase 3及Caspase 8的表达。结果:MCAO/R组术后动物均出现了脑梗死病灶及神经功能的损伤,复方曲肽治疗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MCAO/R组缺血半暗带中Caspase 1、Caspase 3、Caspase 8表达显著高于NC组(P<0.05),MCAO/R+TC组Caspase 1、Caspase 3、Caspase 8表达低于MCAO/R组(P<0.05)。结论:复方曲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复方曲肽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抗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前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移植组(A组),单纯雪旺氏细胞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对脊髓切片行Nissl染色,酸性磷酸酶(ACP)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并用联合行为记分(CB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B、C三组前角神经元存活率呈显著性差异(A>B>C,P<0.01);A组ACP变化幅度明显降低(A<B<C);细胞凋亡率为C>B>A。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也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前角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并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方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和丹参酮ⅡA不同剂量配伍组合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心肌细胞,采用缺氧-复氧模型造成细胞损伤,通过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渗漏评价保护作用;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价细胞内抗氧化状态。结果人参皂苷Rg1(120μmol/L)和丹参酮ⅡA(4μmol/L)单体,人参皂苷Rg1与丹参酮ⅡA两种单体配伍均可以明显增加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活性,组合效果优于单体单独用药。以人参皂苷Rg160μmol/L+丹参酮ⅡA2μmol/L组合效果最佳。单体组合还可以减轻缺氧-复氧诱导心肌损伤的LDH渗漏,升高SOD活性。结论人参皂苷Rg1与丹参酮ⅡA两种单体配伍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抗氧化损伤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升高SOD酶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蛋白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肢体I/R模型;采用解放军153中心医院检验中心制备的重组人sCR1蛋白对大鼠模型进行早期干预,观察0、4、8 h时间点sCR1蛋白干预组与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I/R损伤肌组织细胞形态学、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sCR1蛋白干预组的MDA、MPO、LDH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以I/R 4 h组相差最为显著(P〈0.01)。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sCR1蛋白干预组在相同时间点均较对照组肌组织结构变性明显减轻。结论对大鼠肢体I/R模型进行sCR1蛋白早期干预可明显减轻大鼠后肢骨骼肌I/R损伤。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在前期研究已经明确新银杏叶提取物(nGBE)具有抗谷氨酸兴奋毒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干预谷氨酸受体的磷酸化及糖基化作用进一步探讨nGBE预处理给药抗兴奋毒性神经损害的机制。方法利用新生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毒性模型,采用锥虫蓝活细胞拒染及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测定的方法,比较nGBE单独应用、各种磷酸化及糖基化抑制剂单独应用以及将nGBE与各抑制剂联合应用对兴奋毒性神经损害的影响。结果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PKC)抑制剂白屈菜赤碱(chelerythrine)和蛋白合成抑制剂环己米特(放线菌酮,cicloheximide)可不同程度地对抗兴奋毒性作用,与nGBE联合应用呈现出协同保护效应;而糖基化抑制剂衣霉素(tunicamycin)和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染料木黄酮(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细胞的存活率及LDH释放量无影响,nGBE与其共同作用也没有显示出协同保护或损害作用。结论 nGBE预处理给药优于急性与急救给药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谷氨酸受体的磷酸化作用从而改变谷氨酸受体的功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3)、自然愈合组(B组,n=15)和跑台运动组(C组,n=15)。A组于建模前全部处死取材(6肢)。B组与C组用自制重物坠落打击装置造成双侧后肢腓肠肌中段闭合性急性钝挫伤,建立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60肢)。建模后B组不施加运动干预,自然愈合;C组每天进行定时定量跑台训练。B组和C组分别于伤后第3、6、9、12、21天随机选取3只(6肢)处死,在击打中心部位取材制成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使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计算TGF-β1和bFGF的平均光密度,观察其表达水平。结果:A组仅有微量TGF-β1和bFGF表达。B组伤后3天TGF-β1、bFGF平均光密度值开始增高,6天达到峰值,9天开始逐渐下降,两因子表达特点相似。B、C两组伤后各取材时间点两因子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伤后各取材时间点TGF-β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B组(P<0.01);伤后3、6、9、12天bFGF平均光密度值均升高(P<0.01或P<0.05),3天时达峰值,2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早期施加运动干预促进TGF-β1和bFGF表达,提示骨骼肌愈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瘢痕过度增生而影响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对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将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120min,复氧240min;转染组(BT组):将重组鼠BMP-7质粒转染心肌细胞后,再缺氧120min/复氧240min.每组重复8次.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搏动功能评定、台盼蓝摄取率和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来表示,同时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钙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LDH、CPK含量显著增高,台盼蓝摄取率增加,SOD活性和细胞搏动频率显著下降,MDA和钙离子含量显著增高.与HR组比较,BT组心肌细胞台盼蓝摄取率降低,LDH活性减低,SOD活性增高,MDA含量下降,细胞内钙离子含量降低.结论 BMP-7转染可对抗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对抗缺氧复氧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投射物侵彻撞击时产生的压力波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肌醇磷脂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在继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军用7.62mm枪弹侵彻介质水所产生的强压力波作用于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压力波作用后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游离钙含量以及蛋白激酶C(PKC),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以特异的肌醇磷脂代谢阻断剂新霉素预作用于培养内皮细胞后,观察压力波作用后上述参数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以HGF为目的基因、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并观察HGF基因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BamHI单酶切质粒pcDNA3-HGF,得到HGF基因片段,将其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IRES-EGFP的CMV后方BamHI的单克隆位点。脂质体介导转染至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HGF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HGF的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24~72h后,见30%的细胞表达EGFP。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证实转染后第1天即有HGF的表达,第4天HGF浓度为(5402.0±227.9)ng/L。结论成功构建了非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CMV-HGF-IRES-EGFP,其在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