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翻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霞 《护理研究》2006,20(3):764-764
临床常见生活不能自理的肥胖病人,为了预防褥疮的发生,需要定时翻身。由于病人体重过重,护理人员翻身时难度较大,而且会发生一些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在11名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利用小单为肥胖病人翻身的方法,经过长期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晓君 《现代护理》2005,11(3):192-192
临床上。卧床患者需要定时进行翻身.以避免受压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破渍,继而出现严重的护理并发症——褥疮。而因长期卧床.护理不当造成的褥疮。更需要通过精心的护理和科学的用药来治愈创面。勤翻身是护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翻身卡的使用在临床上极为必要与普遍。  相似文献   

3.
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为了防止假体脱位,要求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15°~30°。传统的护理方法是患肢皮牵引或穿“丁”字鞋,这对防止假体脱位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体位更换受到限制,患者感觉不舒适,易发生压疮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皮肤弹性减退、血液循环不良、运动能力减弱。我科在借鉴国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探索出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翻身方法。2006年4月~2007年12月,对58例60岁以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定时翻身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两种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手术室应用留置针连接输血器建立静脉通路,术中快速输液、输血,而未及时更换液体时,会有大量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下段的输液管。部分手术的穿刺部位被敷料掩盖,不能从接头处排气,现介绍一种新的排气方法。  相似文献   

7.
脊柱手术后由于脊柱呈不稳定状态而被限制活动,极易发生褥疮,翻身是预防褥疮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翻身方法是否得当与手术成败关系十分密切。我科于1992年1月1994年12月共实施脊柱手术158例(不含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摸索经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翻身方法,即一人翻身法,两人翻身法,三人翻身法,徒手翻身法,床单翻身法、石膏床翻身法等。无论采用哪种翻身方法,都须掌握几点原则,即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轴线翻身,掌握翻身的时间、角度,摆正功能体位等。正确的翻身方法既可以预防褥疮发生,又可预防脊髓损伤、植入骨脱落、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脊柱手术后的翻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脊柱手术后由于脊柱呈不稳定状态而被限制活动,极易发生褥疮,翻身是预防褥疮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翻身方法是否得当与手术成败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9.
米凯  高友娟 《现代护理》2001,7(11):11-11
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 ,我们摸索出一种新的戴手套方法 ,较传统的戴手套方法更符合无菌要求 ,介绍如下。1 方法操作者常规洗手后 ,穿无菌手术衣 ,双手暂不伸出袖口 ,右手在衣袖内隔着无菌衣袖拿起左手手套 ,置于前臂衣袖上 ,注意使手套指端朝向上臂 ,手套掌面贴附于前臂 ,然后左手拇、食指隔着衣袖捏住手套掌侧的反折部 ,如图 1,右手拇、食指隔着衣袖将手套反折部游出缘翻转 ,套在左手袖口上 ,左手顺势伸出袖口 ,进入手套 ,同时用右手隔着衣袖将手套及袖口一并拉向近心口端手臂 ,并作适当调整 ,即完成左手戴手套。右手戴手套基本同法。2 讨…  相似文献   

10.
支撑式翻身枕头在于克服现有临床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控制患者体位,防止枕头滑脱的支撑式翻身枕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作方便实用的新型翻身枕以防止压疮的发生,并达到预期的翻身效果。[方法]根据力学和材料学原理设计了一种将砂枕和海绵枕合二为一的翻身枕,为30例需翻身的病人定时翻身后使用翻身枕固定体住,观察翻身效果并了解病人、家属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30例病人按时翻身后应用翻身枕固定体位,均无新压疮发生,2例院外发生的陈旧压疮经有效翻身和精心护理后痊愈,且病人感觉舒适,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结论]新型翻身枕设计合理,实用简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作方便实用的新型翻身枕以防止压疮的发生,并达到预期的翻身效果.[方法]根据力学和材料学原理设计了一种将砂枕和海绵枕合二为一的翻身枕,为30例需翻身的病人定时翻身后使用翻身枕固定体位,观察翻身效果并了解病人、家属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30例病人按时翻身后应用翻身枕固定体位,均无新压疮发生,2例院外发生的陈旧压疮经有效翻身和精心护理后痊愈,且病人感觉舒适,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结论]新型翻身枕设计合理,实用简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张晓君  吴巧媚 《护理研究》2007,21(3):701-701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气胸、液胸、血胸的常用方法,由于引流管粗且较长,临床上多采用引流管与皮肤缝合或用多条胶布将其固定,触动引流管即可引起病人疼痛,搬运或给病人翻身时易脱落。为此,对引流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行手术时多需使用翻身床翻身,而在术中翻身,又多在全麻下进行,全麻下病人神志、意识丧失,机体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5.
16.
17.
轴线翻身是临床上一项较繁重的骨科护理工作。脊柱损伤患者翻身时必须保持头、肩、腰成一直线 ,以防脊柱扭曲而加重损伤。传统的轴线翻身法 :两名护士站在床的同一侧 ,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 ,另一人托住患者臀部和窝部 ,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移向自己 ,然后分别扶托肩、腰、臀和膝部位、轻推 ,使患者转向对侧。此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时 ,既增加了患者翻身时的痛苦 ,又增大了护士的体力消耗。自 2 0 0 2年起 ,我们将自制的翻身巾应用到临床护理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 制作与应用1.1 制作 用一全棉质的长条浴巾制成长 85cm ,宽 70cm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们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较少,且输液的患又不固定,所以在患集中时,有时未能及时更换液体,致使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现介绍一种新的排气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单人协助下肢手术病人翻身的方法.方法将100例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病人采取仰卧,两腿屈曲,两手放于胸腹部,护士先将病人肩部和臀部移至近侧床缘,护士一手扶肩,一手扶膝,将病人轻轻推向对侧,使病人背向护士,最后按侧卧法以枕头将病人的背部和肢体垫好.B组病人采取仰卧,两腿屈曲,两手放于胸腹部.护士走到病人对侧,一手扶肩,一手扶髋,轻轻将病人转向近侧,面向护士,以利安全,翻身后的操作与侧卧位相同.比较2种翻身方法对病人的影响.结果 2种方法翻身后,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均没有出现显著性的改变(P〉0.05),2组病人翻身过程中均无不适,皮肤完整干燥.结论 2种翻身方法最后达到的目的一样,但B组使用的翻身法能恰当应用人体力学原理指导翻身工作.  相似文献   

20.
皮肤压疮最重要的易感因素是压力.当压力超过32mmHg(1kPa=7.5mmHg).并持续作用不缓解.就会发生。为防止危重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压疮,一般每2h为其翻身变换体位1次。以往在取侧卧位时,护士会将折成长条的棉被或枕头垫在患者背后.以维持侧卧位姿势。通过在临床工作中的不断摸索.我们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式翻身靠背支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0820232729.1),经初步试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