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腔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慧芳  任明中 《天津医药》1995,23(4):215-217
鼻腔和鼻窦和内翻性乳状状瘤虽属良性,但容易复发,可以癌变,我院1985年至1993年住院手术治疗23例,观察半年-8年复发率为16%。此瘤的扩展是由于相邻粘膜组织的化生,存在邻接扩展倾向或在主瘤附近可能同时存在伴发癌,因而复发的关键是肿瘤切除是否彻底,切除范围是否够大,笔者采用鼻腔外侧壁大块切除术,切除的范围包括全部的筛窦和上颌窦的内侧壁,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减少了复发。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经过手术治疗26例鼻腔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达到预防该病复发和恶变的目的,并对本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讨论,方法,采用鼻腔和上额窦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病变。结果;随访24例中复发3例,失访2例,随访率92.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析1991~1996年间2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2例行鼻内筛窦切除术的患均于半年内复发,7例上颌窦治 筛窦切除术有4例复发,19例鼻侧切开及鼻腔外侧壁大部切除有1例复发。结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容易复发和恶变,应该采用根治性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礼头状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4个月-4年,29例治愈,术腔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志坚  刘鸿源 《天津医药》2004,32(3):174-175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具有浸润性生长、复发率高、部分有恶变倾向的良性肿瘤。彻底摘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我院1996年10月—2001年3月采用面中部翻揭术联合鼻内窥镜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用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和无复视、斜视及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2年,74例治愈,6例肿瘤复发。经再次鼻内镜手术后又随访12个月以上,未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无面部瘢痕、病变切除彻底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均彻底切除肿瘤,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鼻内镜随访24~36个月,3例术后6个月时可疑鼻腔外侧壁上原肿瘤基底部位复发;3例分别在术后6个月在筛窦术腔,9个月在上颌窦术腔复查出现可疑性病变,钳除可疑病变及并以射频烧灼基底黏膜,病理报告为乳头状瘤,其后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应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207-210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原因及减少复发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且术后诊断为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1例实施鼻侧切术,观察组患者31例实施鼻内镜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9.4%)明显低于对照组(45.2%),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7.5±10.9)m L明显少于对照组(198.6±24.7)m L,观察组患者(6.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切除不彻底是术后复发的根本因素,大多数术后复发实际上是术后肿瘤的残留。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及评估,明确肿瘤病变部位及侵犯范围,制定合适手术方案,术后定期换药及随访是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0~18个月,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鼻部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相比较。结果 39例患者平均随访(12.6±4.3)个月,37例患者的手术成功切除了病变组织,2例患者术后复发,术后复发率为5.1%,复发时间为8个月和14个月,行二次手术成功切除后,均治愈。鼻内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传统鼻部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0.0%)低于传统鼻部手术组(5.0%),鼻内镜手术组手术成功率(94.9%)高于传统鼻部手术组(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具有微创、美容等优点,且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于焕新  刘钢  阎晓玲  张金玲  高明 《天津医药》2012,40(4):327-329,4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与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P组)、20例鼻腔鼻窦鳞癌(鳞癌组)以及20例正常鼻腔黏膜(正常组)中FHIT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分期和是否复发进行分析。结果:(1)SINP组FHIT与正常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鳞癌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无复发和患者年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urvivin蛋白SNIP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鳞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无复发和年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FHIT蛋白的失活和Survivin蛋白的诱导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FHIT蛋白的失活和Survivin蛋白的诱导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症状消失,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术后经病理诊断均为内翻性乳头状瘤。于术后6个月内按鼻内镜常规要求换药,并定期复查。全部患者随访1~4年,其中6例在随访期第3年复发,均为侵犯上颌窦肿瘤,再次手术后未有复发。2例在第4年复发,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肿瘤恶变,行鼻侧切开术切除肿瘤,术后配合放疗,目前患者状况较好。结论鼻内镜下切除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鼻腔及鼻窦的其他病变,术后随访简单易行。单纯采用鼻内镜手术时,要选择好适合病例,对病变范围广泛,手术难度大,鼻内镜下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验44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3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CHR)及15例鼻鳞状细胞癌(NSCC)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7的表达情况。结果:(1)CXCL12在CHR、NIP、NS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54.54%,86.67%,呈递增型;(2)CXCR7在CHR、NIP、NS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8%,52.28%,93.3%,呈递增型;(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62,P<0.05)。结论:CXCL12和CXCR7均参与NIP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二者在NI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HPV16感染后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探讨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及SP法对34例慢性宫颈炎,47例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HPV16的检测及bcl—2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组及CIN组的HPV16感染率及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化生、CIN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其中,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10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呈良性肿瘤生长特点,电切为其标准治疗方法 ,术后应定期行膀胱镜复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为35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12-70个月。结果:35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地切除肿瘤,随访期内31例治愈,4例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其优点是面部不留瘢痕,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并对比其复发情况,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5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鼻外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手术情况,分别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Krouse分级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1.5%(3/26),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34.6%(9/26),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00,P=0.0483).结论 鼻内镜联合鼻外入路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显著疗效,术后肿瘤复发率低,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宋剑武  张梅  何平 《河北医药》2012,34(24):3699-3701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中CD44v6与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40例下鼻甲组织、40例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及MMP-9的表达。结果 CD44v6蛋白在鼻内翻性乳头瘤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6.67%(20/30),定位于内翻性乳头瘤组织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在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亦呈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胞浆和胞核中,阳性表达率为30.00%(6/20);而在正常下鼻甲组织中不表达(0/20),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蛋白在鼻内翻性乳头瘤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40%(12/30),定位于鼻内翻性乳头瘤组织上皮层上2/3的细胞胞浆及胞核中,呈棕褐色颗粒;在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亦呈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70.00%(14/20),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胞浆中;而在正常下鼻甲组织中呈低表达10.00%(2/20);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翻性乳头瘤组织中CD44v6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494,P<0.05)。鼻腔鳞状细胞癌中CD44v6与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4,P<0.05)。结论在鼻内翻性乳头瘤发展、恶变为鳞状细胞癌过程中,CD44v6可能起负向调控作用,MMP-9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CD44v6与MMP-9关系密切。同时检测CD44v6与MMP-9可提高判断鼻内翻性乳头瘤性质准确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鼻侧切开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71例行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行鼻内镜手术,29例行鼻侧切开手术。观察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结果鼻内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均显著少于鼻侧切开手术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术后复发率低、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无面部疤痕、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吴贻平  周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32-1633
目的 复习有关文献,对膀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5例膀胱I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形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15例中男12例,女3例.11例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4例男性有尿路刺激症状;13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位于膀胱颈部,另1例位于膀胱侧壁.12例呈息肉状,2例呈半球状隆起,1例呈乳头状.病理组织学形态表现为移行上皮向固有层内形成小梁或成孤立的上皮巢,瘤细胞形态及排列结构规则,可见灶性鳞状或腺样化生,间质结缔组织较少.病理上最大的特征是肿瘤组织表面被覆一层正常移行上皮.结论 此瘤在临床和病理诊断中易误诊为癌,应结合临床特点与病理改变综合分析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