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X线摄影(CR)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
梁真 《右江医学》2010,38(4):468-469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是计算机与X线摄影结合起来的、是采用成像板(imagingplate,IP)代替X线胶片使普通的X线摄影转换为数字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实现了X线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及相关联网及传输。CR系统的使用,完成了X线图像由模拟影像向数字影像转变的飞跃,告别了脏、臭、暗、累的暗室内成像,更重要的是杜绝了废片,极大提高了影像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将CR在综合医院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床边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R常规床边X线摄影、图象处理、图象打印成胶片。对1000张床边X线平片的影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分甲级、乙级、丙级(废片)三级。结果 1000张CR床边X线摄影平片中,甲级827张(82.7%),乙级170张(17%),废片3张(0.3%)。结论 CR系统不仅将床边X线摄影在处理过程中影像数字化,可进行窗位、窗宽的调节,为影像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优质片明显提高,同时患辐射剂量减少。而且图象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通信(PACS),在手术室可进行远程浏览,观看图象便利。因而,CR床边X线摄影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在胸部床边摄像中的价值。②方法随机抽取床边摄像病例200例,对用普通X线摄影和CR系统摄影的条件和胸片质量进行分析。③结果CR系统优于传统的X线床边摄影。④结论CR在床边胸部摄影中其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X线床边摄影,以简便、快捷、高效的优点为广大危重的、不宜搬动的病人带来福音,也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了方便,深受医生、患者的欢迎。本人供职于广州一家三甲大型综合性医院放射科,经常做X线床边摄影,从中摸索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技巧,在此与同道们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在急症新生儿胸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R)在急症新生儿胸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保证CR的图像质量,提高新生儿胸部床边摄片优质片比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期急症新生儿CR胸片和常规胸片各400张,经集体读片将其评估分为Ⅰ~Ⅳ级,提出优质片评估标准.结果:CR胸片:Ⅰ级片(优)183张、Ⅱ级片(良)149张、Ⅲ级片(差)62张、Ⅳ级片(废)6张,常规胸片:Ⅰ级片(优)68张、Ⅱ级片(良)217张、Ⅲ级片(差)106张、Ⅳ级片(废)9张,统计学比较X2=77.45,p<0.01,差别显著.曝光剂量约降低一半.结论:CR胸片质量优于常规胸片:①应用CR进行急症新生儿胸部床边摄影对提高图像质量、病变的检出率和射线防护具有很高的价值.②提高责任感和应用CR是提高优质片和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床边胸部X线摄影是实用、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尤其对高危病人疾病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X线屏/片摄影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存在照片质量差、重拍率高、曝光量大等问题。我院2002年7月起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将CR与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医学的全面发展,多科学、多层次诊疗的设立,心胸外科和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不断发展,收治的急、危重患者增加,申请床边摄影患者越来越多。国内许多医院临床病区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成像装置。该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医学影像内容,实现了X线平片信息数字化。它的图像具有清晰度高、曝光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强等特点,在床边摄影中得到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11.
CR胸部床边X线摄影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CR胸部床边摄影的质量,以提高认识.方法 收集经CR系统处理的床边胸片60例,将网象质量评定后分为优、良、中等,肺纹理显示能力分为清晰、模糊、隐约可见、未见四种.根据以上标准对两种方法 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数据行x检验.结果 在CR胸部床边上,(包括心后区肺纹理)能显示清晰、胸壁脂肪线基本能见到,细微结构显示能力高,与传统床边胸片比较x:检验结果 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CR胸部床边摄影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各种评价标准明显优于传统床边胸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乐  王建军  马春忠 《海南医学》2010,21(18):84-86
目的目的比较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两种成像方式在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以求对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抽取胸部影像CR1000例,DR1000例。从应用范围、摄影方式、X线的剂量、成像时间、图像质量、图像的调节与处理等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 DR对于胸部影像的甲级片率为70.2%,摄影速度为60人/h;CR的甲级片率为57.4%,摄影速度为30人/h。结论 DR在成像质量、甲级片率等方面优于CR,但两者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R及传统X线摄影各500例,并对比分析膝关节摄影KV、mAs值,总结CR成像技术之特点。结果:CR系统可与已有的各种x线设备配套使用,实现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500例CR与传统X线摄影图像质量比较,甲级片51.8%/39.6%,乙级片37.2%/46%,丙级片9.6%/12%。废片0.6%/2.4%:CR强大后处理技术,明显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CR曝光量略高于传统X线摄影。结论:CR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数字影像特点:CR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随着影像板(IP)老化、X线曝光量增大等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刘桂芬  刘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736-737
目的通过对床旁计算机摄影与普通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分析,探讨CR摄影的优势。方法用移动床旁摄影机拍摄CR片100张,与以前普通X线摄影抽取的100张摄片进行比较。结果在胸部床旁摄影中,CR及其后处理技术使图像的质量较普通X线摄影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CR摄影较普通X线摄影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诊治中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在影像医学领域中,视频信号数字化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另4是X线数字化摄影技术,高科技含量的医学影像新设备不断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影像医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沈春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01-1002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其已从简单的屏-胶成像系统发展成现在的具有影像后处理系统的计算机摄影系统。数字化影像已成为现在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主流,并将会逐渐取代传统型摄片成像。以IP板为载体的Computedradiol Dgv(CR)由于其具有兼容性强、有影像存贮处理系统,患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少,可以进行网络传输优点被广泛地应用。我院2004年7月引进日本富士的CR(FCR),对床边摄影的CR片进行评价,效果好,为临床提供了优良的床边摄片,提高了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医院的发展,床边摄影已成为放射科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实施重症监护或行动不便患者需要放射科工作人员到病房床边摄片。床边摄片多为胸片。本人经过多次摄床边胸片,总结了经验,现做介绍与大家共同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传统的放射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普通X线摄影的模拟图像转化为被量化处理的数字图像,比普通X线摄影曝光宽容度大,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动态范围广,信息量多,使传统X线摄影技术及图像质量发生质的飞跃.本文旨在探讨CR临床应用体会及其影像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X线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2年 7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 (CR)设备已检查病人约 12 0 0 0人次 ,现就CR的特点与传统X线摄影在重检率 (重拍率 )、病人X线的曝光剂量、影像的诊断信息等方面进行比较。1 设备与方法1.1 设备与材料 传统X线摄影采用TOSHIBAKXO - 15R 6 4 0MAX线机 ,以AGFA医用X线感绿片为探测器 ,接受X线曝光后 ,经KODAKM 7BE自动洗片机冲洗而形成图像。CR采用AGFA数字化成像设备 ,以成像板 (im ageplate)为探测器 ,接受X线照射后 ,经过激光阅读器扫描 ,使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馈入…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X线成像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成像(CR)把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在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和放射人员的辐射剂量.我院2005年7月引进CR系统,经过近26个月使用,总曝光达120 000余次.对第1批成像板(IP)更换前各部位的摄影进行图像质量分析,对保证CR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取得了一些经验,并抽取2007年3月3 400张胶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