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50例(52人次)资料,探讨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在我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分析52人次介入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心内电生理及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率、术后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结果52人次介入操作总体时间62.80±8.03分钟,X线曝光时间27.05±4.94分钟,心内电生理检查成功率达100%,4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导管消融,总消融效率为96.0%(48/5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我院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效率指标与我国2000年左右的报告基本一致,说明我院能高标准成功开展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常规电生理标测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右心房房速患者行RFCA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房速发作时激动顺序标测法确定心房最早激动点。结果房速消融成功率为87.5%(14/16),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5±2.1)年,仅1例复发。结论常规电生理标测RFCA治疗局灶性右心房房速安全、可行,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作者使用苹果Ⅱ型微机对蛙、大鼠、家兔、山羊、犬、牛在位心肌细胞及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进行了实时分析。测量了RP、OS、APA,Vmax及其相应的膜电位、APD_(10)、APD_(50)、APD_(80)以及二相、三相斜率等参数,达到了自动测量、实时分析、图表显示、操作简便、结果较为准确,为传统的电生理实验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生理学实验比较复杂 ,尤其是电生理学实验 ,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环节、诸多因素 ,如人的因素、动物的状态以及仪器的灵敏程度等。而电生理仪器的发展也经历了由电子管、晶体管 (或集成电路 )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简称 CAI) 3个不同阶段 ,本文就电生理学实验中 ,围绕仪器使用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1 电生理仪器参数的选择电生理仪器一般包括 :刺激装置 (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 )、前置放大器 (简称前放 )和示波器 (或记录装置 )等。由于生物电信号大都很微弱 (μv或 mv级 ) ,这些信号在输入到示波器 (或记录装置 )之前 ,需经前放放大 ,方…  相似文献   

5.
陈世蓉  赵超美  陈勇  王浩宇 《重庆医学》2008,37(17):1966-1967
目的 研究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特点.方法 对210例最早心房激动点在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电生理检查,采用心房心室S1S1、S2S2,必要时S1S2S3、RS2等刺激.和(或)静脉点滴异丙基肾上腺素以诱发心动过速,分析电生理特点,明确诊断.每例均经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50例,间隔房速5例,间隔旁道55例.电生理检查时间2~20min,平均(5±1.2)min.射频消融治疗AVNRT即刻成功率100%,复发率5%;房速即刻成功率100%,复发1例;旁道即刻成功率96%,有2例未成功,复发率4%.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0%.结论 起源于间隔部位的阵发性室上速可以通过简单的电生理检查步骤作出快速鉴别诊断,其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恰当的方法及严密观察心电图和影像图可以明显减少或防止严重并发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路并具有导管射频消融适应证,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经股动脉逆行组和经房间隔穿刺组。在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Columbus?系统)指导下行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靶点标测成功率、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靶点标测成功率和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经房间隔穿刺组的手术时间[(75.40±22.27)min]、X线曝光时间[384(310,510)s]和X线辐射剂量[93(63,123)mGy]与经股动脉逆行组的[(83.80±39.96)min、369(340,989)s和154(56,184)mGy]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股动脉逆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15),经房间隔穿刺组无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阵发性房颤)者及正常人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差异,通过调搏刺激研究两者的房颤诱发成功率。【方法】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18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作电生理测定。【结果】①食道心房调搏术对阵发性房颤者的诱发成功率高达95.6%;②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两组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③早搏刺激下阵发性房颤者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与正常人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房颤患者这些电生理异常有利于房颤时微小折返的形成;②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房颤但又缺乏心电图证据的患者食道心房调搏术有助于诊断的确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术与其他各无创鉴别方法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的优劣.方法 入选接受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并诱发心动过速成功,最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161例患者,平均年龄(36.43±14.24)岁.分析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采用Brugada四步法以及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对WCT进行鉴别诊断.所有患者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并对以上鉴别WCT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结果 161例WCT患者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提示有94例为室性心动过速(VT),Brugada四步法有74例(准确率78.7%),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92例(准确率97.9%).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比Brugada四步法对鉴别WCT的VT有着更高的敏感性(P<0.01)和阴性预测值(P<0.01).而且经食管调搏终止心动过速成功率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远高于VT患者(P<0.01).结论 在无创鉴别诊断WCT的方面,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显著优于Brugada四步法.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对8只四川猕猴30个离体心室乳突肌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超射值、动作电位时程(APD)中的APD_(20)、APD_(50)、APD_(90)、APD_(100),以及0期最大去极速度与有效不应期等电生理活动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并比较了猕猴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各项电生理参数。结果表明它们极其相似,故推测它们具有相近的电生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左上肺静脉脂肪垫(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fat pad,LSPV-FP)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12只健康杂种犬,麻醉插管后持续心电监测;于双侧颈部暴露迷走神经干,左右侧第4肋间开胸暴露LSPV-FP;分别测量基础、刺激迷走神经、消融LSPV-FP、刺激迷走神经+消融LSPV-FP四种状态下的RR间期、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房室结前传文氏点(WCL)、AH间期、HV间期及心房有效不应期(ERP)。结果①射频消融LSPV-FP对基础状态的心脏电生理特性无显著影响(P>0.05);②刺激左侧或右侧迷走神经干均可显著延长RR间期、SNRT、WCL、AH间期及缩短心房ERP(P<0.05),消融LSPV-FP可以明显削弱左侧迷走神经干刺激所导致的电生理变化(P<0.05),但对右侧迷走神经干刺激所导致的电生理变化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射频消融LSPV-FP对基础状态心脏窦房结、房室结电生理特性无显著影响,左侧迷走神经通过LSPV-FP发挥对心脏电生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渗透泵原理,以牙胶尖为载体研制了贮库型甲哨唑根管消毒控释系统(CRDSM)。体外释药试验表明,24h能释出该装置全部药量2.013ng的68.24%;离体牙根周释药试验表明,CRDSM持续释放有效药物浓度在10d以上,体内抑菌试验表明,抑菌作用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2.
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研究和实践,立足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绿色化"、"微量化"、"综合化"的实验内容,引入仿真模拟实验,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实验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医采用“思维模型”方法建构生命形态和运动规律 ,而西医采用“物质模型”的方法 ,这是中西医认知生命的本质差异。中医“思维模型”就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二体三用”模型。藏象、经络实质上是一种“二体三用”模型 ,因而不能用实验、实证的方法来衡量、验证 ;同时又因为生命现象的极端复杂性 ,所以“二体三用”模型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黄花倒水莲总皂苷对凝血系统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本文观察黄花倒水莲总皂苷(PTS)对凝血系统和炎症血栓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于血栓性疾病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家兔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抗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考察PTS对内、外凝血系统指标的影响,并通过角叉菜胶致小鼠体内血栓及足跖肿胀实验,观察PTS对炎症血栓的影响。结果:PTS可明显延长体外家兔血浆复钙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所致纤维蛋白凝固时间;显著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影响。预先ig给予PTS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减小角叉菜胶所致尾部形成血栓的长度,同时明显抑制其足跖肿胀。结论:PTS可能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ystem to extract follow-up information from radiology reports. The method may be used as a component in a system which automatically generates follow-up information in a timely fashion.

Methods

A novel method of combining an LSP (labeled sequential pattern) classifier with a CRF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 recognizer was devised. The LSP classifier filters out irrelevant sentences, while the CRF recognizer extracts follow-up and time phrases from candidate sentences presented by the LSP classifier.

Measurements

The standard performance metrics of precision (P), recall (R), and F measure (F) in the exact and inexact matching settings were used for evaluation.

Results

Four experiments conducted using 20 000 radiology reports showed that the CRF recognizer achieved high performance without time-consuming feature engineering and that the LSP classifier further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RF recogniz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urrent system is P=0.90, R=0.86, F=0.88 in the exact matching setting and P=0.98, R=0.93, F=0.95 in the inexact matching setting.

Conclusion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ystem performs far better than a baseline rule-based system and is worth considering for deployment trials in an alert generation system. The LSP classifier successfully compensated for the inherent weakness of CRF, that is, its inability to use glob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计算机引入小鼠游泳测试仪,为抗疲劳中药提供一套客观、准确的指标评价体系。方法:选用已完善的小鼠游泳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对经典的抗疲劳中药人参进行动物实验,以建立抗疲劳指标评价体系。结果:小鼠游泳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所获数据游泳时间、不动时间、死亡时间、首次下沉时间、下沉时间、游泳距离、游泳时间比率、不动时间比率能准确、有效的评价反映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对抗疲劳中药的评价有意义。结论:基于小鼠游泳的计算机自动管理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可用于抗疲劳中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两相体系超声辅助酶水解法转化提取异黄酮苷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油相萃取一水相酶解两相体系,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时间、温度、酶量、pH值等因素对超声辅助酶水解法提取游离型异黄酮苷元效果的影响,筛选优化提取条件。结果两相体系超声辅助酶水解法提取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超声时间60min,超声温度45℃,酶量10U/100mL,水解液pH值为5。结论该工艺流程简便,溶剂使用量少,酶解时间短,游离型异黄酮苷元的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卢艳  刘大川  董莹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43-1245
眼科医学模拟手术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真实病人应用于临床教学,部分弥补了眼科临床显微手术实践机会的不足。眼科医学模拟训练、动物实验和实际手术学习相结合,更有利于规范操作,能使眼科临床专业研究生更快地掌握显微手术的方法和技巧,为眼科临床专业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骨松停组方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方法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骨松停组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单独提取和混合提取的比较实验,以提得的挥发油量为考核指标,设定3个影响因素(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分别进行考核。结果采用蒸馏法(SD)和蒸馏-精馏耦合法(WER)提取,3种药材单独提取6 h 油量合计,SD 法和 WER 法分别为1.60、0.30、0.77、1.82、0.30、0.85 mL;3种药材混合提取6 h 油量合计,SD 法和 WER 法分别为2.67、3.25 mL。结论对于组方中3味中药挥发油的提取,以3种药材混合提取为宜,且 WER 法优于 SD 法。  相似文献   

20.
人参细胞培养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培养期的人参细胞培养物(CMGC)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实验表明:不同培养期CMGC中SOD的活力不同。培养21d的样品中单位鲜重酶活力单位和蛋白质含量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