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位置及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魏丽 《现代护理》2006,12(28):2701-2701
目的 探讨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位置及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胃管置于下唇中部.采用胶带两步固定法固定胃管;对照组:胃管置于患儿口角一侧,胶带用常规固定法固定胃管。结果实验组的胃管脱管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置胃管于下唇中部,并采用胶带两步固定法固定胃管,具有不易脱落,减少重插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3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胃管置于下唇中部,采用棉线固定法;二组用粘膏两步固定法;三组胃管置于患儿口角一侧,用胶布固定胃管。结果胃管平均脱管次数,棉线固定法为0.5±0.51次,粘膏两步固定法为0.4±0.49次,胶布固定法为1.23±0.72次,3组脱管次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置胃管于下唇中部,采用棉线或粘膏两步固定法固定胃管,具有不易脱落,重插次数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3种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胃管固定在上唇中部;B组40例,胃管固定在下唇中部;C组40例,胃管固定在口角。观察3种方法胃管保留时间、脱落例数并记录原因。结果胃管保留时间3d的例数: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唇中部固定法的固定效果最好,下唇中部固定法次之,口角固定法胃管易脱出,保留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2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3 M透明敷贴配合棉线固定胃管于上唇中部;对照组胃管置于患儿口角一侧,胶布常规固定法固定胃管。比较两种固定方法胃管留置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 M透明敷贴配合棉线固定胃管于上唇中部,具有留置时间长,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插管成功后用一条纸胶布交叉缠绕在胃管上,妥善固定于患儿口角一侧,再用一条胶布固定在同侧脸颊.改良组插管成功后将胃管置于口腔下唇中部,用手按压胃管固定在下唇中部及下颌部位,采用一块3M透明敷料(使用前将敷料用剪刀对半剪开,每块2 cm×3 cm)让管与敷料充分接触粘合,按压方法以管为中心向外按压.结果改良组置管保留天数高于传统组,单位时间内脱管次数低于传统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改良组有不容易脱落、减少重复插管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十二指肠插管饲奶后检测技术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儿十二指肠插管检测技术新方法,进行经口、经鼻插胃管的比较和胃管固定位置的临床观察。方法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十二指肠插管的检测方法,找出更适用于临床的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同时观察两组经口、经鼻插管的临床效果;观察经口插管不同的固定方法脱管的次数,从中找出最佳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十二指肠插管饲奶后抽取十二指肠液成功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常可见黄绿色胆汁液(P<0.05)。观察组经口插胃管可减少呼吸暂停次数,但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现象。胃管固定在口腔下唇中部时脱管率19.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饲奶后抽取十二指肠液为最直接检测方法;经口插管优于经鼻插管;胃管固定于下唇中部可有效减少脱管次数,便于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传统留置胃管固定方法与新的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寻求更为妥善的胃管固定法从而减少胃管的滑脱次数,降低引起并发症概率,减轻患者不适感。方法 分析对比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予辅助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的患者50例,按时间的先后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实验组25人,用宽扁纱绳系带法固定胃管,对照组25人则采用传统的胶带,蝶形法固定胃管。结果 宽扁纱绳系带法与传统固定法在胃管固定的牢固程度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舒适满意度上,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宽扁纱绳系带固定法取材容易,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有效的维持了胃管的性能,降低胃管的滑脱率,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了护理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棉制编带胃管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脱出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有1例胃管脱出,48例患者感觉舒适;对照组有13例胃管脱出,6例患者感觉舒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棉制编带胃管固定方法的胃管固定效果优于传统胶布固定法,患者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9.
刘丙云 《当代护士》2014,(11):116-117
目的:比较2种固定胃管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方法将84例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胶布粘贴固定胃管;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3 M弹力胶带、棉布带及止血带双重固定胃管。比较2组患者的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刺激发生率。结果在留置胃管的10d内,实验组的胃管脱出率、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3M弹力胶带、棉布带及止血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优于常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新式胃管固定方式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式胃管固定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28例和实验组32例,传统组采用传统胃管固定方式,实验组采用新式胃管固定方式,观察两种方法在固定牢固程度、过敏性方面的差别.结果:实验组固定牢固程度明显优于传统组,胶布过敏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式胃管固定法相比传统固定法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2种胃管固定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2种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 将39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按胃管不同的固定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195例,对照组195例,观察2组患者胃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为10.26%,17.44%,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结论 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可以减少胃管脱落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棉线在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中的效果。方法将本科收治的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棉线固定胃管于患儿口腔中部,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固定胃管。观察并比较2种固定方法的胃管脱管率和新生儿皮肤过敏情况。结果观察组3 d胃管脱管率及皮肤过敏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采用康惠尔透明贴配合棉线固定胃管于患儿口腔中部,可减少新生儿胃管脱管率及皮肤过敏次数,提高患儿舒适度及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晏莉 《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11-212
目的 比较传统与改良后固定胃管方法的效果。 方法 将61例留置胃管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采用胶布固定,实验组31例采用改良式固定法固定。 结果 实验组留置胃管发生胃管脱出、皮肤受刺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优于传统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提高神经外科脑干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及舒适度.方法 将64例脑干肿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变体位缓慢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置胃管法.结果 实验组一次成功率为93.7%,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46.8%,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不良反应:血压升高,实验组25%,对照组91%;血氧饱和度降低:实验组28%,对照组66%,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变体位缓慢置胃管法较传统置胃管法一次成功率高,患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种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39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按胃管不同的固定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195例,对照组195例,观察2组患者胃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为10.26%,17.44%,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结论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可以减少胃管脱落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两种固定胃管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  魏文 《护理研究》2008,22(20):1855-1856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胃管方法.[方法]将109例胃肠道术后留置胃管病人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51例,胃管固定分别采用改良法与传统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情况及胃管脱出情况.[结果]实验组胃管脱出率、皮肤压痕发生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早期活动例敷多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胃管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两种插胃管的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将52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插胃管,实验组采用改良法插胃管.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法对患者食道刺激大,不易成功,需反复插管;改良法采用石蜡油浸润胃管插管法和双人操作,能减轻因部分胃管干燥对患者的刺激,患者能耐受,插管易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经采用改良胃管置入及固定方法后置管、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广州新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胃管置入及固定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置管和固定,比较两组置管、固定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 65%,P﹤0.05);实验组胃管固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 60%,P0.05)。结论: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用压舌板、纱布辅助置管成功率优于传统方法,用棉纱绳固定胃管成功率优于传统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胃管"∞"悬吊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胃管"∞"悬吊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要留置胃管的32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165例)和对照组(161例),实验组采用胃管"∞"悬吊法,对照组用传统法.结果两种胃管固定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胃管"∞"悬吊法明显优于传统胶布固定法.  相似文献   

20.
高云  魏文 《护理研究》2008,22(7):1855-1856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胃管方法。[方法]将109例胃肠道术后留置胃管病人按手术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51例,胃管固定分别采用改良法与传统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早期活动情况及胃管脱出情况。[结果]实验组胃管脱出率、皮肤压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活动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胃管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