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防止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彦芳  刘云霞 《护理研究》2004,18(7):1270-127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传统做法是经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肢制动24h,病人由于不习惯床上排尿,容易发生尿潴留。而行桡动脉穿刺,它可使病人更舒适、活动自如,避免了股动脉穿刺后卧床24h的不适感,防止了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新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传统做法是经股动脉穿刺 ,术后患肢制动 2 4h。我科自 2 0 0 1年 11月以来 ,尝试经桡动脉穿刺 ,它可使病人更舒适 ,活动更自如 ,避免了股动脉穿刺后卧床 2 4h的不适感 ,减少了尿潴留、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现将其术前、术后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6月共做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 2例 ,其中男 18例 ,女 4例 ,年龄 4 2~ 6 5岁 ,单支病变 16例 ,双支病变 6例 ,全部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心绞痛发作 ,其中陈旧性心梗 6例 ,术后无 1例发生尿潴留及皮…  相似文献   

3.
肖青 《当代护士》2006,(3):40-4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最佳的止血时间。方法选择100例病人,设对照组50例,按压穿刺部位时间10~15min,实验组50例按压时间为20~25min。结果实验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50%,无1例发生血管并发症及尿潴留,而对照组发生穿刺部位肿胀4例,尿潴留2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手工按压时间延长,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左肱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并总结经左肱动脉穿刺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将40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经左肱动脉穿刺组和经股动脉穿刺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及平均总费用.结果经左肱动脉组穿刺术后无出现尿潴留,发生疼痛例数也较经股动脉穿刺组少(P<0.05);住院天数比经股动脉穿刺组平均缩短1.5 d,总费用减少1 400元,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左肱动脉途径穿刺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术后为了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常规要求病人卧床24h,穿刺侧肢体制动8h.长时间制动及卧床导致病人腰背部酸疼,出现尿潴留等不适症状,尤其是意识障碍、偏瘫及烦躁不安病人,不能有效配合,出现患肢屈曲,导致穿刺点周围出现淤血青紫、皮下血肿等常见并发症.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股动脉穿刺点制动装置,能有效制动并减少卧床时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术后为了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常规要求病人卧床24h,穿刺侧肢体制动8h。长时间制动及卧床导致病人腰背部酸疼,出现尿潴留等不适症状,尤其是意识障碍、偏瘫及烦躁不安病人,不能有效配合,出现患肢屈曲,导致穿刺点周围出现淤血青紫、皮下血肿等常见并发症。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股动脉穿刺点制动装置,能有效制动并减少卧床时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3h以内,体位的改变能否改善术后排尿困难,且对穿刺部位出血有无影响。方法 在护士的指导、协助下,使患者由卧位改为坐位或立卧位,观察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使术后尿潴留、导尿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由31.67%下降到4.17%;导尿的发生率由8.33%下降到1.67%;术后3h以内体位的改变与压迫带移位、出血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 术后3h以内改变患者的卧位以解除其排尿困难所施行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且不会因此而导致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介入诊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多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进行止血处理,且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砂袋压迫6h,患肢制动24h,卧床24h~48h,病人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并且部分病人术后出现尿潴留、腰部酸痛及周身不适等症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一次性压迫器止血,对病人卧位无特殊要求,明显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观察了两种路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股动脉穿刺后止血的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随机收集60例股动脉穿刺后采用不同的止血法的病例进行观察。结果:采用Angiolink血管缝合器法无1例并发症发生。采用3M自粘式绷带包扎止血法的32例病例中.1例病人发生穿刺部位出血,2例病人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9.4%。采用人工压迫止血后用一般绷带包扎的17例病例中:2例病人发生穿刺部位出血,1例病人发生假性动脉瘤,2例病人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结论:采用Angiolink血管缝合器法,明显优于其他止血方法,但它的价格昂贵,对于无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3M自粘式绷带包扎止血法也不失为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减轻DSA化疗后并发症及病人不适感,探讨DSA化疗后术肢制动时间与股动脉穿刺出血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次行DSA化疗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后穿刺处绷带加压包扎24 h、砂袋压迫6 h、下肢制动6~12 h后病人可轻微活动。对照组采取穿刺处绷带包扎后绝对卧床24 h、下肢直伸制动、砂袋压迫6 h。对PT、APTT、TT、PLT、BP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对术后出现穿刺处出血、术肢麻木、腰背酸痛、尿潴留进行总结对照。结果:二组病人术后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x2=0.696 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无凝血机制障碍、无高血压及单侧股动脉无反复穿刺者,术后术肢制动6~12 h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