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秋凯  李月梅  林芸 《新中医》2024,56(10):107-112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反复种植失败(RIF) 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E) 的临床 疗效。方法:选取60例RIF合并CE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西药对照组连续口服盐酸多 西环素片治疗1个月经周期。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通元针法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 疗3个疗程。2组均在停药后2个月进行胚胎移植,并随访半年。随访期间记录并对比2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β-HCG) 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成功率。比较2组上一次移植及本次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值。 结果:移植后第14 天,β-HCG 阳性率治疗组36.67%,高于西药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移植后第28 天,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成功率治疗组分别为33.33%、20.41%,均高于西药对照组 10.00%、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次移植时子宫内膜厚度差值大于西药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多西环素的基础上加用通元针法治疗RIF合并CE,可有效促进子宫 内膜生长,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及电针对肾虚血瘀型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其对子宫内膜蜕膜化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授精及解冻胚胎移植的肾虚血瘀证RIF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中药组、电针组、针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自然周期或来曲唑促排或激素替代方案进行内膜准备,中药组在内膜准备阶段每日口服温肾活血方,电针组在内膜准备阶段隔日1次电针,针药组在内膜准备阶段予中药口服及电针治疗。比较4组种植窗期雌二醇(E2) 和孕酮(P) 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移植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检测4组移植日宫腔组织中孕激素受体(PR)、同源框基因10(Hox10)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 mRNA表达水平,评价治疗前后生殖质量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针药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岁患者针药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5岁患者中电针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均高于其余3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种植窗口期E2及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3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针药组子宫内膜较中药组、电针组明显增厚(P<0.05)。治疗后3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种植窗口期A型内膜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内膜下血管支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针药组、电针组血管支数均高于中药组(P<0.05)。移植日宫腔内组织PR、Hox10、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针药组、电针组表达量明显高于中药组(P<0.05)。治疗前后3个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生殖质量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膜准备阶段给予温肾活血方联合电针疗法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供,中医肾虚血瘀症状及患者生育生活质量,提高RIF患者的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风险。其机制可能与中医药治疗提高种植窗口期PR、Hox10及BMP2的表达,增强子宫内膜蜕膜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60例,根据冻融胚胎移植前内膜准备时是否行温针灸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观察周期,3个观察周期结束子宫内膜未达到移植要求者取消移植,观察结束,记录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总周期取消率、总妊娠率。结果:两组月经量少或闭经,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经色黯或色紫有块等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A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能够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降低周期取消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C)促排卵周期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回顾分析,3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CC组(16例)和通元针法联合CC组(20例),CC组在月经第5天服用CC 50 mg,连服5 d;通元针法联合CC组在服用CC的基础上加用"通元针法",取穴分A组、B组,A组穴位以任脉及三阴经、六腑腹部募穴为主引气归元,B组穴位以督脉及五脏背俞穴为主通督调神,两组穴位交替针刺,配合开四关或五输穴,采用飞针针法进针,每次留针30 min,隔日1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妊娠则停止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率、周期排卵率、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通元针法联合CC组妊娠率为75.0%(15/20),优于CC组的37.5%(6/16,P0.05),通元针法联合CC组和CC组周期排卵率均为70.4%(19/27);通元针法联合CC组卵泡最大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CC组(均P0.05);通元针法联合C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C组(0%(0/20)vs 18.8%(3/16),P0.05)。结论:"通元针法"联合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有利于改善卵泡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可作为配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薛淑文 《新中医》2023,55(23):148-152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宫腔粘连肝郁肾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将96 例宫腔粘连肝郁肾虚兼血瘀证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8 例。2 组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 分离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肾疏肝活血方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积分、宫腔粘连(IUA) 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 年, 比较2 组术后1 年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 分、IUA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子宫内膜厚度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IUA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 年,试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 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活血方联合西药治 疗宫腔粘连肝郁肾虚兼血瘀证疗效确切,能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宫腔粘连,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肾虚血瘀证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肾虚血瘀证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5例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B组40例行热敏灸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妊娠率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B组临床总有效率、妊娠率及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肾虚血瘀证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排卵及子宫内膜生长,提高患者受孕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脱落4例,最终纳入36例。对照组接受来曲唑治疗,治疗组接受穴位埋线联合来曲唑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发生妊娠则停止用药及操作。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形态、内膜血流及Salle评分,评估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ll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膜厚度、内膜A型率、内膜血流信号存在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为55.6%(20/36),高于对照组的30.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来曲唑能明显改善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和内膜形态,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子灸八髎穴对宫腔粘连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轻度宫腔粘连并行冻融胚胎移植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两组均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内膜,子宫内膜转化后行冻胚移植术,手术后予以黄体支持。对照组45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移植术前完成1个疗程的电子灸八髎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 治疗组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66.7%、16.7%和55.6%,对照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44.4%、35.0%和28.9%;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灸八髎穴可提高轻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术后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阳化浊方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93例均为2018年4月—2019年8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RIF患者,按是否行温阳化浊方中医治疗进行分组。其中治疗组52例(自然妊娠5例,实际进入FET周期47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于冻融胚胎移植前1~3个月至移植后14天予温阳化浊方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两组患者均于上次移植失败后3~6个月内行再次FET。比较两组FET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以及移植后12周内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服用中药期间,5例自然妊娠;行FET的患者中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流产率、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内膜血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浊方可改善RIF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其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厚方对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有生育要求的轻、中度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行手术治疗后均给予雌、孕激素口服3个周期,观察组加服子宫内膜增厚方。观察两组子宫内膜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随访12个月,记录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ED)、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增厚方可有效改善轻、中度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中医证候,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对肾虚血瘀型不孕的调经促孕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点刺组(47例)和西药组(53例)。火针点刺组予穴位火针点刺,西药组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监测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卵泡直径和排卵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过程中,火针点刺组脱落3例,西药组脱落3例,故最终纳入统计为火针点刺组44例、西药组50例。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火针点刺组治疗后均优于西药组(P<0.05)。火针点刺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火针点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子宫内膜及促进卵泡发育,临床疗效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来曲唑组、针药组。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来曲唑组口服来曲唑,针药组采用针刺联合来曲唑治疗。比较3组妊娠率及排卵率的变化。观察3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HCG日A型子宫内膜率。结果治疗后,针药组临床妊娠率、累计妊娠率、周期排卵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HCG日A型子宫内膜率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于来曲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妊娠率、累计妊娠率、周期排卵率、HCG日子宫内膜形态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能够促进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的卵泡发育,诱导排卵,有效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与对照组相比,其临床疗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温肾消瘕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降低CA125水平,缩小盆腔包块,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EMT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自拟增膜助孕方联合地屈孕酮对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于月经第5天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对照组患者于阴道B超监测排卵后给予口服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增膜助孕方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形态占比及黄体期雌激素(E2)、孕酮(P)和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1年内妊娠率及足月分娩率。【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厚(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A型子宫内膜形态占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A型子宫内膜形态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2、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E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 1 年内妊娠率和足月分娩率分别为 56.67%(17/30)和88.24%(15/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5/30)和55.56%(5/9),其中,2组1年内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足月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自拟增膜助孕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状态,提高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张杰  李丽娟  刘亚楠 《新中医》2023,55(4):9-12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联合达英-35 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的疗效及对血 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2 例肾虚血瘀型PCOS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联合组各46 例,西药组给予达英-35 治疗,联合组予以当归 芍药散加味联合达英-35 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疗程。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 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 酸化Akt(p-Akt) 蛋白表达及血清SHBG、ACTH 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8%,西药组总 有效率为78.2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月经周期、月经量、腰膝酸软或腰 脊刺痛、头晕耳鸣、经行腹痛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5 项中医证候积分 及总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 组两侧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下降,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上 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两侧卵巢体积均小于西药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西药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子宫内膜PI3K、Akt、p-Akt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 升高(P<0.05),联合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SHBG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ACTH 水 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HBG 水平高于西药组,ACTH 水平低 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西药组为13.04%,2 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联合达英-35 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 疗效显著,能通过 调控PI3K/AKT 信号通路调节生殖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纠正性激素紊乱。  相似文献   

16.
谢海梅  王培  李敏 《陕西中医》2023,(5):579-583
目的: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容受性(ER)与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侯积分的变化,在阴道超声下观察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与血流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分型与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经期行经时间、妊娠成功率和妊娠患者受孕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个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均增大,子宫内膜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分型与血流分型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mPI)、阻力指数(mRI)和平均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mS/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经期行经时间、受孕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黑苏汤联合通元针法能够显著减轻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与形态,并提高子宫血流灌注,从而有利于改善ER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中药周期疗法对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84例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腹针联合中药组(针药组,27例)、腹针组(27例)和克罗米芬联合绒促组(西药组,30例)。针药组采用腹针联合中药周期治疗,腹针组采用单纯腹针治疗,西药组采用克罗米芬(CC)及注射用绒促性素(HCG)治疗,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妊娠除外。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和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以及月经情况、中医症候评分,统计妊娠率,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均不同程度恢复排卵,针药组排卵率59.3%(16/27),腹针组排卵率55.6%(15/27),西药组排卵率53.3%(16/30),3组间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针药组治疗后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态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及腹针组治疗后月经情况、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针药组治疗后月经情况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腹针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高于西药组(均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8.9%(24/27),腹针组为92.6%(25/27),均高于西药组的56.7%(17/30,均P0.01)。针药组及腹针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腹针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月经情况及临床症状,疗效优于CC联合HCG,并能提高排卵率、改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受孕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10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SH、LH、E_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FSH、LH、E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元针法配合西医促排卵治疗可有效改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厚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排卵而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2011,(4):84-8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针灸干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阳虚型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肾阳虚型RIF、拟再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激素替代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月经第2天行温针灸治疗,针刺取关元、归来、气海、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太冲,其中关元、足三里予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子宫内膜厚度、内膜血流及内膜形态分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治疗前后肾阳虚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形态及血流分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日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指数PI、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肾阳虚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和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可能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内膜血流参数,改善肾阳虚症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