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究接受与实现疗法(ACT)联合抗抑郁药对游戏障碍患者网瘾程度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中符合DSM-5中"网络游戏障碍"诊断的142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药物组、联合疗法组, 每组各71例。单纯药物组给予抗抑郁药物依他普仑治疗, 联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CT干预。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视觉模拟量表(V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对患者进行评估, 通过HAMD、HAMA量表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SCL-90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VAS、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且联合疗法组治疗后VAS、SCL-90评分均低于单纯药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CIAS-R、BIS-11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CIAS-R、BIS-11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  相似文献   

2.
探讨替代递减治疗在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和效果,为制定有效的网络成瘾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在武汉某网瘾训练机构招募青少年学员66名,随机分为上网时间内容替代递减综合干预组(研究组31名)和正常营地干预组(对照组35名),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对象进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实验设计采用干预前后测设计.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网络依赖诊断问卷评分均下降(P值均<0.01);研究组干预后Barratt冲动量表认知冲动性评分降低(P值均<0.05),且干预后认知冲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抑郁和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下降,研究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替代递减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网瘾者的网络成瘾水平,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心理阻抗,可以作为网络成瘾有效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网络成瘾损害量表(IAII)、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中国台湾修订版、CIAS-R-中国大陆修订版、自评Young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的信度及在大学生网络成瘾测量中的一致性,为今后网络成瘾调查量表的选择和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合肥市3所高校的1 004名本科生,采用4个量表同时进行网络成瘾倾向的测量,对122名大学生在首次测评2周后进行重测。采用相关系数、符合率、Kappa值分析4个量表的一致性,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进行网络成瘾量表相关因素分析的一致性判断。  结果  4个网络成瘾量表的信度均>0.7(P < 0.01)。各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P < 0.01)。YDQ与CIAS-R-中国大陆修订版符合率为0.87,一致性分析结果中YDQ与CIAS-R-中国台湾修订版的Kappa值为0.51(P < 0.01),其他量表两两之间的Kappa值均<0.5。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4种量表在性别、年级、专业性质因素上的差异具有一致性,CIAS-R-中国台湾修订版与YDQ在睡眠障碍因素上的统计学差异与其他量表不一致。  方法  4种网络成瘾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但是各量表在网络成瘾判定上的一致性相对较低。建议对网络成瘾量表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取团体认知治疗方法,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网络成瘾大学生在负性情绪以及冲动性方面的差异变化,探索团体治疗网络成瘾的效果。  方法  将招募的贵阳某高校33名网络成瘾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16名)和对照组(17名),在干预前后进行网络成瘾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UPPSP冲动行为量表的测量。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检测两组被试在干预前后与冲动抑制功能相关的脑电成分差异。  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后两次网络成瘾、焦虑、抑郁及冲动性的得分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后测N1波幅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3.32,-3.19,P值均<0.05),N2、P3的波幅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得分下降(t值分别为2.20,2.45,P值均<0.05);消极紧迫感及积极紧迫感得分下降(t值分别为3.84,3.44,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后,N1波幅的反应任务(GO)和停止任务(STOP)均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3.08,-2.72,P值均<0.05),N2、P3的STOP均低于前测(t值分别为2.10,2.07,P值均<0.05)。  结论  团体认知治疗可以改善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负性情绪,降低冲动性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冲动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5.
谢钜波  钟乃瑞  吴小芹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687-1690
目的观察Maitland手法结合牵引、推拿、特定电磁波辐射仪(TDP)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146例CSR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进行3个疗程(30 d)的治疗观察。治疗组采用Maitland手法、牵引、推拿、TDP疗法治疗,对照A组采用推拿、牵引、TDP疗法治疗,对照B组采用牵引、TDP疗法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颈椎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85.7%和65.3%;1个月后随访,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77.6%和57.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P0.01)。治疗组疼痛评分差值和颈椎评分差值分别为4.5±1.5和10.4±3.5,对照A组的分别为3.2±1.9和7.6±2.9,对照B组的分别为2.4±1.5和5.2±2.9,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差值和颈椎评分差值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P0.01)。结论 Maitland手法结合牵引、推拿和TDP治疗CSR具有一定临床时效性、科学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焦虑(PSA)、脑卒中后抑郁(PSD)共病状态患者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高频rTMS假刺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高频rTMS真刺激治疗。观察4周后2组患者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改良Barthel指数(MBI)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PSQI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MBI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数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1.2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3.45,P<0.001)。 结论高频rTMS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均能有效改善PSA+PSD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但高频rTMS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HBO)被应用到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中的治疗作用与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直到2019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择选出我院收入的76例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病例,参照不相同的治疗方法,把其分成A组、B组这两个组别,而其中,对A组共38例患者施予HBO,对B组共38例患者施予rTMS联合HBO,观察比较其最终的结果。结果:在治疗后,对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组较A组更优(P<0.05);在治疗后,对于中文版西方失语症成套检验(WAB)评分,B组较A组更优(P<0.05)。结论:rTMS联合HBO被应用到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成瘾集体心理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疗效,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南昌市32位自愿接受治疗的网络成瘾大、中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6人;治疗组采用集体心理治疗进行为期1个月的干预,对照组采用非特异的支持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进行评估,结果共有28名学生完成集体心理干预,治疗组(79%)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1%,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SCL-90,GSES,CI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SCL-90各因子、CI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GSE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值均〈0.05);治疗组SCL-90各因子、GSES及CIAS的改善情况均大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集体心理治疗对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拟天麻白术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2例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A组采用静滴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B组针刺百会、风池、双侧夹脊穴辨证取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B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天麻白术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眩晕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66.67%和对照B组的60.41%(P <0.05)。治疗后,三组的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 <0.05)。结论 自拟天麻白术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障碍。  相似文献   

10.
于丹 《智慧健康》2022,(24):137-140
目的探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A组行欠量根管填充治疗,对照B组行超量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行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发生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3.44±0.34)分低于对照A组(4.28±0.46)分、对照B组(4.7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4.65%低于对照A组21.43%、对照B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A组80.95%、对照B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间疼痛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采取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在疗效上存在差异性,以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发生率与疼痛感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在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江南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20例伴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与观察组(60例,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评分、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评分、Barratt冲动量表(BIS-11)评分,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HAMD-17评分、自我伤害行为筛选量表评分、BIS-11评分及血清S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PY、5-HT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寒湿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20例。治疗组进行温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A组单纯采用温针治疗,对照B组单纯采用肌内效贴治疗。三组患者均以10次治疗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中间休息2 d。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与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 JOA评分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寒湿型腰痛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其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两组均维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试验组给予rTMS治疗,比较两组的幻听量表(AHRS)评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AHRS、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HRS评分及PANSS中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症状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采用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幻听症状和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冲动性、自我控制和戒断期药物成瘾者复吸倾向的关系。方法使用巴瑞特冲动性量表BIS-11中文版问卷、自我控制量表和复吸倾向问卷对233名戒断期药物成瘾者进行调查。结果 (1)无工作的成瘾者比有工作的成瘾者认知冲动性(t=0.22,v=218,P0.05)和无计划冲动性(t=0.28,v=218,P0.001)更高,抵御诱惑方面更控制不足(t=-2.27,v=218,P0.05);冰毒吸食者比海洛因吸食者行动冲动性更高(t=-3.77,v=202,P0.01),冲动控制(t=-2.68,v=202,P0.01)、专注工作(t=-2.58,v=202,P0.01)、节制娱乐方面更控制不足(t=-2.11,v=202,P0.05);(2)复吸倾向与自我控制(r=0.23,P0. 05)、冲动性总分(r=0.16,P0.05)均呈正相关;(3)自我控制在冲动性和复吸倾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戒断期药物成瘾者的冲动性和自我控制在工作状况以及主要吸食毒品情况上有差异,冲动性、自我控制和复吸倾向之间相互影响,冲动性对复吸倾向的影响完全依赖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5.
氯米帕明与尼莫地平联合防治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米帕明与尼莫地平联合防治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评价偏头痛患者的抑郁程度及偏头痛发作频度、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改善率。将HAMD评分在16分以上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氯米帕明加尼莫地平(A组)、尼莫地平(B组),比较两组间心理量表评分、疗效的差异。结果长期偏头痛患者中有抑郁者56.52%。治疗3个月后,A组HAMD评分降低(P<0.05),B组则无显著改善(P>0.05)。A组及B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理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对比A组防治效果优于B组。结论氯米帕明与尼莫地平联合对偏头痛预防效果好且优于单用尼莫地平,对伴随情感障碍的偏头痛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肛周脓肿合并感染患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激活素A(Activin A,ACTA)水平及创面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肛周脓肿合并感染患者11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n=39)、对照B组(n=39)、联合组(n=39)。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A组采取超声清创,对照B组采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组采取超声清创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统计三组治疗情况、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创面血流量及经皮氧分压、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ACT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39±2.01)d、(5.22±1.56)d、(13.91±2.51)d短于对照A组、对照B组,创面细菌清除率为(89.13±4.64)%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01);治疗后1 d、3 d、7 d、14 d三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1 d联合组创面血流量及经皮氧分压分别为(0.92±0.25)PU、(35.69±3.20)mmHg大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1 d联合组血清EGF、TGF-β分别为(0.70±0.11)μg/L、(0.68±0.12)μg/L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1 d联合组血清ACTA、CRP分别为(9.45±3.58)μg/L、(5.71±2.68)mg/L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联合采取超声清创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感染,可改善创面愈合及感染控制情况,缓解疼痛程度,增加创面血流量及经皮氧分压,调节EGF、ACTA等水平,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rTMS治疗,参照组采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TE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CST完成时间、WCST总应答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与rTMS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显著效果,但rTM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母草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苏州市立医院妇产科确诊的150例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A组(益母草)、对照B组(醋酸甲羟孕酮)及试验C组(益母草+醋酸甲羟孕酮),各50例,比较3组治疗效果、月经失血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C组总有效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A、B组,PBAC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A、B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月经失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媒体多任务在冲动性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媒体使用问卷(MUQ)、冲动量表(BIS-11)与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辽宁某高校1 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冲动总分、忧郁和焦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的媒体多任务、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及忧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媒体多任务与冲动性和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相关(P值均0.01);结构方程建模拟合良好,X~2/df=4.726,CFI、GFI、TLI、SRMR和RMSEA分别为0.955、0.995、0.933、0.007 8、0.055;冲动性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为0.320,通过媒体多任务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为0.006,总效应为0.326;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为(95%CI:0.000 5~0.016 4)。结论大学生养成良好自控力,可降低媒体多任务操作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rTMS治疗;A组采用单纯左侧高频iTBS模式,B组采用左侧高频iTBS模式加右侧低频刺激模式。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睡眠相关指标、PSQI评分、SDS评分。结果治疗后,B组的睡眠时间长于A组,入睡时间、觉醒次数次均显著少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状况;双侧刺激可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及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