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临安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本市范围内20周岁以上常住居民800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4.38%,按照1999年临安市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标化患病率为13.46%,高血压患病率为40岁后明显上升。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临安市居民高血压患病为14.38%,标化患病率为13.46%,年龄、遗传、超重、吸烟、饮酒、高盐饮食是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库尔勒市40岁以上城镇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现状,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5年4—9月分别抽取库尔勒市3个街道的6个社区600户家庭中的600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和调查对象意愿再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测试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参加调查600人,完成肺功能检测583人,符合COPD诊断标准58人、患病率9.95%,男性患病率(13.62%)明显高于女性(7.06%,χ2=6.91,P0.0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χ2=14.9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吸烟史、个人疾病史和家族疾病史对COPD的患病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年龄组、高吸烟频率、呼吸系统个人疾病史和家族疾病史是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库尔勒市城镇居民COPD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患病危险因素较多,COPD知晓率和检出率都很低,需在老年人、吸烟人群以及有呼吸道疾病史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中推广肺功能检测,以提高诊断率和检出率,争取及早接受规范治疗;同时应加大对人群的疾病监测和健康教育力度,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和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江苏省年龄≥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江苏省的10个城市、农村地区点≥18岁的常住居民中抽取18084人,于2013年10月开始至2015年7月开展心血管病患病现况调查,分析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江苏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95%置信区间为31.6%(30.1%-32.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4.3%(33.34%-35.33%)、29.2%(28.27%-30.12%),男性高于女性(χ2= 54.746,P<0.001)。城市和农村地区患病率分别为32.6%(31.71%-33.64%)、30.7%(29.74%-31.65%),城市高于农村(χ2=7.115,P=0.008)。高血压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χ2趋势检验,P<0.001)。江苏省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不全相等(P<0.001),沭阳地区患病率最高为44.4%,兴化地区患病率最低为19.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城乡、文化程度、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饮酒、体质指数以及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的发生存在关联(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增龄、城市、文化程度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每日吸烟、饮酒、高体质指数及腹型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应加强对江苏省居民尤其是男性、中老年、城市、文化程度低、吸烟、饮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体质指数及腹型肥胖的居民血压监测及自我管理,积极开展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单纯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南地区城乡15岁以上的居民8 269人进行调查,所有样本人群采用统一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普查,对COP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应答率为94.4%,总患病率为5.0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6%,女性为2.6%,男性高于女性(χ2=107.936,P=0.000),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逐渐上升(P<0.01),农村患病率为5.3%,城市患病率为4.8%,标化后农村高于城区,有统计学意义(χ2=15.3,P=0.000)。COPD患者中85.4%有咳嗽、78.7%有咳痰症状。对单因素Logistic分析的相关危险因素引入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相关危险因素中房间采光差,COPD患病的危险增加(OR=4.38,P<0.01);喂养宠物会大大增加COPD的患病危险(OR=3.33,P<0.01);吸烟是COPD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与吸烟的量有关,吸烟指数(年支数即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在250以上增加COPD患病的危险;父母亲家族有慢性肺部疾病家族史与COPD患病的OR值是1.67(P<0.01)。结论湖南地区COPD患病率较高,住房采光、通风、喂养宠物、男性、高龄、吸烟、父母亲家族史是COPD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应该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COPD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城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乌鲁木齐市区及农村分别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对其常驻40岁以上居民11200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并完善肺功能检测,整理资料,对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40岁以上人群COPD总体患病率为9.86%,其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97.741,P0.001),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χ~2=12.629,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龄、家族肺病史、幼年肺病史、厨房无排风装置、低体重和有职业粉尘暴露。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城乡40岁以上居民COPD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应高度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成年男性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阜新市8个乡镇≥35岁的22747名农村常住(≥5年)成年男性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和资料的收集。结果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7.0%。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男性高血压患者未知晓率高达74.1%,已明确为高血压的患者对自己的保护意识较弱。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家族史、饮食不良等因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应注重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及采取全面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哈尔滨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分析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COPD的诊治现状.方法 应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农村地区年龄≥40岁的人群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应用日本捷斯特公司便携式肺功能仪对被调查者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确定诊断.结果 调查总人数为1530例,实际完成调查问卷和肺通气功能检查1509例;符合COPD诊断者170例,总体患病率为11.27%,男性患病率为13.21%,女性患病率为9.73%;170例COPD患者中既往已被确诊者仅44例(25.88%),无临床症状者19例;影响COPD患病的主要因素有:吸烟、高龄、低收入及生物燃料使用等.结论 哈尔滨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诊断和治疗现状远不能令人满意,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涉及个体、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态度及其主食大米行为的影响情况,为制订大骨节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为大骨节病防治的相关政策开发提供指导作用。方法 2009年7月,通过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四川省阿坝州农区、半农办牧区、牧区的大骨节病监测点村,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式问卷,对当地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大骨节病相关知识、饮食习惯,采用多水平方差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当地居民主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常住居民1004名,大骨节病检出率为48.01%(482/1004),以半农半牧区居民为主(84.44%,407/482)。牧区居民对大骨节病知识的知晓水平最低,知晓情况“一般”与“好”的构成比分别为15.87%(33/208)、3.36%(7/208)。所有调查对象中有93.13%(935/1004)的居民愿意主食大米,且以大米为主食比例的均数为(50.40±23.68)%。民族、工作状况、语言情况、对主食大米的态度这4个因素是主食大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阿坝州病区居民主食大米意愿的比例仍然不高。要根据民族、工作状况、语言情况、对主食大米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大骨节病。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15岁以上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04年4~8月对广州市13个区(县级市)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071人行横断面调查,计算MS及其各组分患病率,并分析MS相关因素。结果MS患病率为18.8%,标化率为13.7%;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2.7%、23.1%,标化率分别为10.2%、16.6%,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具有3种以上MS异常组分的个体比例高达25.9%;MS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BMI及地区。结论广州市MS患病形势严峻,应及早开展MS社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入院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结核将患者分为病例组(COPD并发肺结核患者)和对照组(COPD患者),通过1:1倾向得分匹配法纳入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0例,2组进行组间比较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OPD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于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年龄≥70岁(OR=1.518,95%CI:1.230~2.262)、吸烟(OR=1.863,95%CI:1.461~2.741)、长期使用激素(>3个月)(OR=4.314,95%CI:3.377~17.808)、COPD病程较长(≥10年)(OR=3.031,95%CI:2.932~8.268)是 COPD 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以上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COPD患者并发肺结核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显示,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CI:0.699~0.894,P=0.000)与0.810(95%CI:0.673~0.913,P=0.000),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χ2=5.127(P=0.551)与χ2=5.489(P=0.530),表明该模型的性能较好,预测风险与实际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年龄≥70岁、吸烟、长期使用激素(>3个月)、COPD病程≥10年是 COPD 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PD并发肺结核的识别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7标准在60岁以上居民COPD筛查中的一致性。方法于2019年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宜宾市60岁以上居民744例,分别采用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和肺功能检查调查COPD的患病情况,比较2种方法在诊断结果上的一致性。结果以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评分≥16.5分(可疑)和≥19.5分(高危)为截点,诊断COPD人数分别为127例(17.1%)和86例(11.6%),不同年龄、BMI和吸烟量的可疑人数和高危人数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BMI越低、吸烟量越多者,检出率越高(P<0.05)。采用肺功能检查GOLD 2017标准共确诊COPD 81例,患病率为10.9%,不同年龄、BMI和吸烟量居民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OLD 2017为金标准,分别以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评分16.5分和19.5分为截点诊断COPD,其kappa值分别为0.512和0.791,灵敏度分别为74.1%和84.0%,特异度分别为89.9%和97.3%。结论基于症状的COPD筛查问卷适用于60岁以上人群的COPD筛查,以19.5分为截点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肺功能状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贵阳市社区年龄≥60岁人群血压情况及脑卒中患病与代谢综合征(MS)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阳市10个社区5182例年龄≥6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以10岁为界,分为60~69岁组2437例、70~79岁组1755例和≥80岁组990例,分析脑卒中与MS和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5182例老年社区居民中,高血压前期人群比例25.67%,高血压患病率39.56%,MS患病率16.92%,脑卒中患病率5.77%。与60~69岁组比较,70~79岁组和≥80岁组高血压患病率、脑卒中患病率明显升高、MS患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MS患病率低于女性(P<0.01)。MS患者脑卒中患病率高于非MS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MS患者的2.53倍(OR=2.530,95%CI:1.966~3.257,P<0.01)。结论贵阳市社区老年居民随着年龄增长,人群收缩压逐渐上升,脑卒中惠痛与高血压和MS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江川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及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COPD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地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测,并以肺功能检测结果作为COPD的诊断依据.结果 共有1 330例有效纳入本调查,平均年龄(62.44±11.3)岁,COPD总患病率为9.92%,男性患病率为14.66%,女性为6.7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2.254,P<0.000 1).所有COPD病例中,Ⅲ级患者为70例(占53.0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室内通风、家里灰尘、厨房排气装置、厨房居室分开、猛火炒菜、室外空气污染、职业接触粉尘、被动吸烟、主动吸烟、儿时反复发生支气管-肺部感染与COPD患病有统计学关系,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室内通风、室外空气污染、职业接触粉尘、儿时反复发生支气管-肺部感染与COPD患病有关.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地区COPD患病率较高,COPD的发生与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职业接触粉尘及儿童时期患呼吸道疾病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河北涞源县贫困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和该地区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银坊镇下属21个行政村在册的贫困人口,随机抽取150人(男/女:59/91)参与调查。排除认知功能异常不能配合完成问卷调查及生化检查缺项的居民,共141人(男/女:54/87)纳入研究,年龄44~92岁。研究对象均完成完整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查。按照高血压与非高血压分为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与是否吸烟等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48.2%。体重、BMI、TC、LDL-C、吸烟者占比高血压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贫困居民高血压患病率(77.5%)明显高于≥65岁老年人(36.6%,OR=5.96,95%CI:2.56-13.88,P<0.001)。BMI≥28 kg/m^2组高血压患病率为65.5%,显著高于BMI<24kg/m^2组,(OR=2.43,95%CI:1.04-5.73,P<0.05)。男性吸烟组高血压患病率为50%,非吸烟组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65岁、不吸烟为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该地区贫困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48.2%,体重、BMI、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吸烟率高血压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BMI≥28 kg/m^2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男性、≥65岁、非吸烟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和农村年龄≥15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开展城乡高血压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成都市成华区和达州市大竹县抽取404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资料完整3868人,其中城市居民1769人,农村居民2099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95%CI为23.32%(21.99%~24.65%),标化患病率为20.59%;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26.06%比20.07%,P0.01)。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在75岁呈上升趋势,≥75岁下降,患高血压高峰年龄段为65~75岁。四川省城乡高血压总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5.65%、48.67%、15.52%。城市居民高血压知晓率51.83%(95%CI 49.50%~54.16%),治疗率48.45%(95%CI 46.12%~50.78%),控制率20.56%(95%CI 18.68%~22.44%);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率58.14%(95%CI 56.03%~60.25%),治疗率48.81%(95%CI 46.27%~50.55%),控制率12.25%(95%CI 10.85%~13.65%)。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居民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心血管病家族史;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和腹型肥胖。结论四川省城乡高血压患病率为23.32%;总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5.65%、48.67%、15.52%,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BMI和心血管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海市常驻居民中帕金森病(PD)的患病率及其与饮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北海市年龄≥40岁常驻居民3111例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及吸烟、饮酒、饮茶、食用海鲜等个人史。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D总患病率为1.51%;男性患病率1.97%,女性患病率1.12%,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年龄≥8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0.30%、0.90%、2.77%、3.65%、4.07%;年龄≥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18%。线性趋势性检验显示,PD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饮茶、食用海鲜可减少PD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饮茶、食用海鲜是P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北海市年龄≥40岁人群PD患病率为1.51%,年龄≥60岁人群PD患病率为3.18%,PD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饮酒、饮茶、食用海鲜是P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海市铁山港渔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铁山港区渔区人群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4.3%,其中男性为16.0%,女性为12.4%(χ2=6.54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力活动、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日均摄盐量、职业、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有关联(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文化程度是该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均1),而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较低(P0.01)。结论铁山港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虽属较低水平,但仍应注重加强在沿海地区渔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从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预防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泰安市区成年健康查体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特征,调查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明确CKD的高危人群。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6 000例18周岁以上城镇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尿等实验室检查,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KD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4 399例研究对象进入统计分析,CKD患者共1366例(9.49%),男性患病率为9.21%,女性为9.85%,男女患病率比较,P=0.126。CKD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00),60岁后患病比例明显加大。CKD知晓率为1.4%。CKD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非CKD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女性、高收缩压、既往肾病史、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吸烟为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泰安市区成年健康查体人群CKD患病率为9.49%,60岁后CKD患病比例明显加大。年龄每增加10岁、女性、高收缩压、既往肾病史、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吸烟为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辽宁阜新农村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辽宁省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辽宁省农村地区7个乡镇年龄≥65岁4541名常住(≥5年)居民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进行入户询问调查和相关的体格检查。结果辽宁农村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61.33%,标化患病率为61.18%。男性患病率为59.68%(标化率为59.50%),女性患病率为62、99%(标化率为63、07%),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乡镇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较大,范围为45.15%-70.45%。随着年龄的增高,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高血压病人未知晓率高达68.01%。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性别、超重、肥胖、吸烟、家族史、饮食不良等因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应采取全面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海宝山地区人群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应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上海宝山地区≥18岁居民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为面试。[结果]实际调查3 126例(男1 635例,女1 491例),年龄18~87(43.5±17.1)岁;按RDQ评分≥12分定义,GERD的患病率为8.5%(266/3 126);30~40岁人群GERD患病率与其他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但两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伴发口咽疾病、鼾症、哮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GERD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饱食、便秘、吸烟是GER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GERD组SF-36量表8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和量表总评分均明显低于非G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宝山地区GERD患病率略高于上海市水平,GERD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健康人群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