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2016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8例作为观察组,新生儿非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预后。结果 (1)两组患儿发热、黄疸、激惹、前囟张力增高、反应差、肤色差/花纹、颈项强直、肌张力增高、食欲不振、四肢抽动、呼吸急促、凝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血降钙素原、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糖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儿颅脑MRI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随访2个月~3.5年,平均随访(1.98±0.02)年;两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黄疸、激惹及反应差等,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应合理进行产前GBS筛查以减少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NPM患儿70例,以中枢神经感染程度评分标准将其分为轻症感染组45例,重症感染组25例,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的52例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的18例为预后不良组。比较组间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分析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联合检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感染组治疗前后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高于轻症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预后不良组Nips评分、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项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901,高于各单项指标。结论 Nips评分联合血清CRP、降钙素原水平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对NPM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致病因素。方法选择2015-01~2017-06期间收治确诊为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共60例,对其临床特点以及致病菌药敏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儿中41例可见发热症状,28例脑膜刺激征,11例巴氏征,12例皮肤红肿症,9例呼吸异常征。60例患儿脑脊液细菌学检查培养菌检出结果均为阳性,致病菌以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经临床治疗后共56例患儿痊愈,3例患儿因合并真菌性脑膜炎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遗留微小病灶经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以发热为主,常见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发病后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检出值异常上升,经脑脊液细菌学培养检查发现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及大肠杆菌,需要对抗生素给药方案进行合理调整,通过采用IDSA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进行抗菌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CD64及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液及脑脊液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123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根据脑脊液培养及脑脊液涂片染色结果将患儿分为G+组(55例)及G-组(68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液及脑脊液中CD64及PC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血液、脑脊液中CD64及PCT均较参考值显著升高(P均<0.05).G+组、G-组血液中CD64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8%±0.16%、0.63%±0.11%,两组比较P>0.05;脑脊液中分别为0.42% ±0.12%、0.58% ±0.09%,两组比较P>0.05.G+组、G-组血液中PCT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60±0.87)、(13.30±3.55) ng/mL,两组比较P<0.05;脑脊液中分别为(1.63±0.43)、(9.65±1.87) ng/mL,两组比较P<0.05.结论 CD64、PCT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液及脑脊液中的表达均升高,且G-菌感染患儿血液及脑脊液中PCT的表达高于G+菌感染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EOS)患儿血小板计数(PLT)对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的预测效能,探讨EOS患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的预测因子。方法: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选2019年12月—2022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断为EOS的10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明确诊断EOS至疾病完全康复为观察终点,统计化脓性脑膜炎发生情况。入院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参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等炎症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T与EOS患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PLT对EOS患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收录104例EOS患儿,治疗期间6例符合剔除标准,最终98例完成研究。98例新生儿PLT检测结果为(100.09±14.81)×109/L,发生化脓性脑膜炎20例,发生率为20.41%(20/98)。PLT<100×109/L的患儿中性粒细胞,血清CRP、PCT、IL-6水平均高于PLT≥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特点, 分析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21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所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患儿, 作为病例组;另外, 在同期病原菌培养阳性但无脑积水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对照组, 与病例组按2 ∶1的比例。比较分析两组的病原菌分布特点、颅脑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转归等, 并预测发生脑积水的高危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33例, 对照组66例。33例病例组患儿中, 27例有明确病原学结果, 其中革兰阴性菌20例(74.1%), 革兰阳性菌7例(25.9%)。33例病例组患儿确诊脑积水的时间为起病后13.0(5.5, 28.5) d, 其中非手术治疗26例, 手术治疗7例。病例组的治愈率为42.4%(14/33), 低于对照组的72.7%(48/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 P=0.003)。单因素分析发现, 病例组的脑脊液蛋白质>3 g/L、脑脊液葡萄糖<2 mmol/L、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其预后。方法1993年5月~2004年12月住院诊断结核性脑膜炎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结核性脑膜炎好转率为83.7%,死亡率为9.3%,自动出院3例。结论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外结核灶、CT检查是诊断结脑的关键,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脊液miRNA-22用于早期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及其治疗效果预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脑膜炎患儿和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44例脑膜炎患儿,根据确诊病因类型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组(n=64)、病毒性脑膜炎组(n=44)、结核性脑膜炎组(n=18)。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脑脊液miRNA-22拷贝数差异。常规标准治疗下将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治疗效果情况分为满意(28例)、一般(19例)、欠佳(17例),比较不同治疗效果下在入院时、治疗后第1、3、5天时脑脊液miRNA-22水平差异以评价其水平、变化趋势以及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 结果相较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细菌性脑膜炎组治疗前miRNA-22的拷贝数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经过治疗后,脑脊液miRNA-22的水平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入院时脑脊液miRNA-2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疗效越差患儿入院时miRNA的水平更高;治疗效果满意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miRNA-22拷贝数明显较疗效一般和欠佳的患儿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miRNA-22拷贝数的水平对早期区分脑膜炎病原菌的类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的miRNA-22拷贝数明显升高,且miRNA-22拷贝数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预期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明确诊断的TBM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TBM患者31例(老年组)和中青年TBM患者29例(中青年组)。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包括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脑脊液检测、颅脑CT和(或)MRI、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颅内压低于青年组(P=0.00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也低于青年组(P=0.001)。老年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41.9% vs 17.2%,P=0.037),误诊率高于中青年组(51.6% vs 24.1%,P=0.029),治愈率低于中青年组(54.8% vs 79.3%,P=0.044)。结论 老年TBM患者颅内压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较少、脑梗死发生率高、误诊率高、治愈率低,临床上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细胞学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对766例结核性脑膜炎、103例化脓性脑膜炎、10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别应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器收集CSF细胞、采用迈-格-姬(May-Gruwald-Giemsa,MGG)染色法、光学显微镜分类计数,对CSF细胞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7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700例CSF细胞学显示为混合细胞型,占91.38%(700/766),66例显示为淋巴样细胞型,占8.62%(66/766)。10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以中性粒细胞型为主,10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以淋巴细胞型为主。大淋巴样细胞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出现率为97.52%(747/766),而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则偶见,分别为9.71%(10/103)和14.02%(15/107);结核性脑膜炎随着病情好转,中性粒细胞、大淋巴样细胞逐渐减少。化脓性脑膜炎随着抗炎治疗,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病毒性脑膜炎中性粒细胞一般在24 h内消失。结论 CSF细胞学的类型及动态变化可以作为鉴别3种脑膜炎的依据之一,并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评估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4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进行内服外洗,5天为1个疗程。结果实验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36.9%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从根本上减轻患儿可能存在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16例诊治体会济南市历城区人民医院(250115)徐光晨孙文登杨洪芹郑方才周传良冯希乐近10年来,我院收治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16例,年龄8天至11岁;均表现为发热、惊厥,脑脊液呈脓性改变。其中治愈12例,死亡1例,遗有智力低...  相似文献   

13.
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方法 对55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和同期30例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进行同步检测,将病理性黄疸组标本做成溶血标本.并将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组CTn—I阳性率92.7%(51/55),生理性黄疸组3.33%(1/3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病理性黄疸组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溶血后与溶血前心肌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病理性黄疸可产生新生儿心肌损伤,临床应加强心肌保护和心肌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患儿的临床关系。 方法选择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儿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3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患儿在第1、14、28天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特征。根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特征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在第1、14、28天时GCS评分、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脑脊液生化(白细胞、蛋白、葡萄糖)水平差异。 结果29例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连续性下降,作为观察组;14例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趋势无规律或持续性升高,作为对照组。2组患儿维生素D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00,P<0.05)。观察组患儿GCS评分、PCIS评分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28天时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在第1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28天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脊液蛋白量在第1、14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8天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脊液葡萄糖量在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28天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部分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可出现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异常降低,临床治疗中较正常血清维生素D水平患儿更易出现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的概率更高,且患儿的康复较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各种脑膜炎脑脊液的白细胞聚集现象对其鉴别诊断是否有意义,作者进行如下研究。取100例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细菌性脑膜炎15例,部分治疗的13例,病毒性10例,无菌性62例),比较四组标本的白细胞聚集计数(LAS)。操作方法:在室温下取几滴脑脊液于载玻片上,将玻片45度倾斜3~4秒钟,因重力因素,液体自然向下滑动,留下一层薄膜,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头孢曲松联合利奈唑胺对于治疗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12月收治的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头孢曲松治疗,实验组采用头孢曲松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体温恢复、白细胞、腰穿及脑脊液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有效率为33.3%,显著低于实验组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CMV肝炎新生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31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口服,连续治疗4~6 w。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BIL、ALT、GGT、TB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连续治疗4~6 w后,两组患儿血清肝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但联合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肝脏回缩时间和脾脏回缩时间分别为(13.7±5.5) d、(18.1±6.3) d和(21.4±8.3) 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8.9±7.4)d、(22.6±8.8)d和(25.7±9.7)d,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有2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下降至2.8×109/L和3.1×109/L,2例患儿血小板分别下降到64×109/L和69×109/L,联合组也有2例患儿白细胞或血小板计数下降,但均为一过性,自动恢复。 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新生儿CMV肝炎能缩短病程,加快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8.
韦小莉 《山东医药》2010,50(11):70-71
目的探讨血糖、白细胞计数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94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其中普通型34例,发热重型60例。于入院时和治疗3d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全血白细胞计数和hs—CRP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人院时观察组hs—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hs-CRP阳性(〉3mg/g)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阳性(〉12×10^9/L)率(P〈0.05);其中重型患儿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普通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3d后观察组hs-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重型患儿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病情严重程度与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呈正相关,与hs-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s-CRP可作为手足口病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用药的敏感指标,而血糖和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内科》2017,(6)
目的探讨电子信息化临床路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265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临床路径组135例采用电子信息化临床路径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130例按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治愈好转率均为100.0%。临床路径组患儿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诊疗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子信息化临床路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诊疗管理,能显著降低患儿的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诊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3例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103例患儿平均住院时间(6.54±2.58)d,出院时67例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12例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粒细胞计数较人院时明显提高。结论:粒细胞减少症在儿科临床中比较常见,采用有效的抗生素和支持治疗,加强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多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